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考察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毒株和OC43毒株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不同毒株将实验分批进行,每批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病毒感染组、磷酸氯喹片组、连花清瘟颗粒组、散寒化湿颗粒(给药组)3个剂量组,高剂量为11 g·kg-1·d-1(相当于生药52.8 g·kg-1·d-1)、中剂量为5.5 g·kg-1·d-1(相当于生药26.4 g·kg-1·d-1)、低剂量为2.75 g·kg-1·d-1(相当于生药13.2 g·kg-1·d-1)。使用人冠状病毒229E和OC43感染小鼠,建立肺炎模型。通过检测肺指数和肺部病理变化等指标评价散寒化湿颗粒对冠状病毒肺炎小鼠的药理作用。结果 散寒化湿颗粒在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小鼠的肺指数,并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复幼颗粒对SD大鼠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20只SD大鼠(6~7周龄),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复幼颗粒组(18 g·kg-1),按每次30 mL·kg-1灌胃给药,24 h给药2次(上、下午),给药后观察14 d;检查项目包括临床观察、体质量、大体解剖等。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将192只幼龄SD大鼠(出生后4 d)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复幼颗粒组(1.2,2.5,5 g·kg-1),按每次10 mL·kg-1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给药13周,恢复期4周;检查项目包括一般生理指标、眼科检查、发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激素指标、生殖功能指标、组织病理学观察等。结果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SD大鼠灌胃给予复幼颗粒按18 g·kg-1(生药:82 g·kg-1),无明显急性毒性。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幼龄SD大鼠灌胃给予2.5 g·kg-1(生药:11.33 g·kg-1)复幼颗粒连续给药13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selenium-methylselenocysteine, L-SeMC)对酒精致中枢兴奋小鼠学习记忆和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及L-SeMC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L-SeMC 10.4、13.0、39.0μg·kg-1,30 min后给予酒精1.5 g·kg-1,进行自发活动检测、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检测血清ALT和AST、肝脏组织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 10.4、13.0、39.0μg·kg-1 L-SeMC可显著减少酒精致中枢兴奋小鼠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10.4μg·kg-1 L-SeMC可显著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13.0μg·kg-1 L-SeMC可显著延长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10.4μg·kg-1 L-SeMC可显著延长避暗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3个剂量L-SeMC可降低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脏组织MDA含量,增强SOD活性。结论 10.4、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单次给药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对壮药清毒伸筋颗粒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清毒伸筋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清毒伸筋颗粒给药剂量为75.3 g·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详细观察动物体征至给药后14 d,剖检肉眼大体观察各脏器形态。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清毒伸筋颗粒9,18,36 g·kg-1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分别于给药3个月和停药后1个月时,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75.3 g·kg-1清毒伸筋颗粒单日灌胃组给药后14 d小鼠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清毒伸筋颗粒9,18,36 g·kg-1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大鼠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清毒伸筋颗粒小鼠单次给药最大给药量为75.3 g·kg-1(相当于每千克178.4 g生药),大鼠重复给药3个月最大无毒反应剂量大于36 g·kg-1(相当于每千克85...  相似文献   

5.
苏林洁  邹楠  赫翠  陈卫军  秦冬梅  蔡钢 《医药导报》2023,(10):1429-1436
目的 探讨新疆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CE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95%乙醇浸提得毛菊苣根部提取物;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得CEE;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EE小剂量组(150 g·kg-1)、CEE中剂量组(300 g·kg-1)、CEE大剂量组(600 g·kg-1)和二甲双胍组(300 mg·kg-1);正常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1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以5 d为间隔测定血糖值;实验期末对小鼠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IN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小鼠造模成功率为88.57%,死亡率为11.43%。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体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四氧嘧啶对小鼠体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药物干预后,CEE对糖尿病小鼠体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丹参饮、血府逐瘀汤、失笑散、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五首活血化瘀方对SD大鼠的毒性反应。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丹参组、血府组、失笑组、桃红组、活络组、正常组,每组12只。丹参组给予丹参饮(含生药109.87 g·kg-1·d-1);血府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含生药198.80 g·kg-1·d-1);失笑组给予失笑散(含生药31.36 g·kg-1·d-1);活络组给予活络效灵丹(含生药156.80 g·kg-1·d-1);桃红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含生药148.96 g·kg-1·d-1);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6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30 d后,停药恢复15 d。检测大鼠血液生化学和脏器湿重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五首活血化瘀方组大鼠血液生化部分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如失笑组雄鼠和桃红组雄鼠的谷丙转氨酶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大麻二酚(CBD)配伍褪黑素(MLT)(CBD-MLT复方)对生物节律紊乱与失眠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1)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BD(5,10和20 mg·kg-1)组、MLT(2.5,5,10和20 mg·kg-1)组及CBD-MLT复方[1.25+2.5,2.5+2.5,1.25+5和(2.5+5)mg·kg-1]组。ig给药后ip给予戊巴比妥钠(48 mg·kg-1)进行翻正反射实验,考察各组药物对正常小鼠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2)雄性SD大鼠进行植入子手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地西泮(DZP 3 mg·kg-1)组和CBD-MLT复方(10+10)mg·kg-1组。ig给药后进行无线生理信号遥测与睡眠分析,考察各组药物对正常大鼠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的影响。(3)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DZP(3 mg·kg-1)组及模型+CBD-MLT复方[5+5,10+10和(20+...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唐古特大黄根茎不同组织中成分分布特征,同时对比研究唐古特大黄根茎不同组织的泻下及抗炎作用。方法 使用溴化钾压片法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定。(1)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唐古特大黄根茎组、传统药材组和外皮层组。空白组灌胃蒸馏水(20 mL·kg-1),其余各组灌胃复方地芬诺酯(50 g·kg-1)复制便秘模型。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空白对照液(20 mL·kg-1),其余给药组分别灌胃加入碳素墨汁的唐古特大黄根茎药液、传统药材药液、外皮层药液(均为4 g·kg-1)。给药后观察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5 h内排便次数及测定肠道含水量,次日,灌胃1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测定小鼠结肠Na+-K+-ATP酶活性。(2)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甲醛致小鼠足肿胀法建立炎症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即模型组、唐古特大黄根茎组、传统药材组和外皮层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20 mL·kg-1),其余给药组分别灌胃唐古特大黄根茎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麦角甾苷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功能和肝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角甾苷低剂量组(20 mg·kg-1)和麦角甾苷高剂量组(40 mg·kg-1),每组8只小鼠。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0μL;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D-GalN)700 mg·kg-1和脂多糖(LPS) 10 mg·kg-1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小鼠模型;麦角甾苷低剂量组和麦角甾苷高剂量组小鼠在D-GalN/LPS给药前2 h,分别通过腹腔注射20和40 mg·kg-1麦角甾苷。培养NCTC146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角甾苷低剂量实验组和麦角甾苷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细胞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模型组细胞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2 h后加入40 mmol·L-1的D-GalN处理12 h;麦角甾苷低浓度实验组和麦角甾苷高浓度实验组分别以50,100 mol·L-1麦角甾苷干预培养2 h,再加入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环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药组、颅痛宁高剂量组(2.70 g生药·kg-1·d-1)、颅痛宁低剂量组(1.35 g生药·kg-1·d-1)。Von Frey毛刷测定大鼠触须垫机械痛阈值,生化法检测血液血流变和凝血功能,HE染色观察眶下神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三叉神经内P38和P-P38的蛋白水平。结果颅痛宁颗粒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痛阈值(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血浆黏度(P<0.05,P<0.01)和全血还原黏度(P<0.05,P<0.01),提高模型大鼠血流变能力;提高模型大鼠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子颗粒通过降低微小核糖核酸-205-5p(miR-205-5p)水平抑制小鼠脾虚型肠道腺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取70只4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对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直肠腺瘤模型,将建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200 mg·kg-1)组、miR inhibitor-NC(2 mg·kg-1)组、miR-205-5p inhibitor(2 mg·kg-1)组和三子颗粒低、中、高剂量(1.7、3.4、6.8 g·kg-1)组,造模期间ig给药,每天1次。比较各组小鼠肠道腺瘤的数量并测量腺瘤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肠道腺瘤的病理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道腺瘤细胞增殖活力;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小鼠肠道腺瘤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肠道腺瘤miR-205-5p表达量及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Ki67 mRNA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四神丸的抗抑郁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ICR小鼠慢性给予四神丸(1.25,2.5和5 g·kg-1,ig),采用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评价四神丸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旷场实验评价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采用5-羟色氨酸(5-HTP)诱发甩头实验和育亨宾毒性增强实验评价四神丸对5-羟色胺(5-HT)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影响;在脂多糖(LPS,1 mg·kg-1,ip)诱导小鼠抑郁模型上,采用悬尾实验和蔗糖偏嗜实验评价四神丸(1.25,2.5和5 g·kg-1,ig给药30 d)的抗抑郁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LPS模型小鼠海马单胺递质5-HT和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四神丸1.25和5 g·kg-1慢性给药显著降低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对旷场实验的运动总距离和运动时间无明显影响;在5-HTP诱导甩头实验中,四神丸5 g·kg-1慢性给药显著增加小鼠甩头次数(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地高辛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BLM(5 mg·kg-1)制备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后d 3~28,灌胃给予地高辛(1、0.2 mg·kg-1·d-1)、吡非尼酮(300 mg·kg-1·d-1)。从肺组织病理等方面探讨地高辛干预作用。采用IL-4(20μg·L-1)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ouse alveolar macrophages, MHS)M2极化模型,给予地高辛(10、1μmol·L-1)处理,采用免疫荧光、qPCR、Western blot检测地高辛对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 地高辛(1、0.2 mg·kg-1·d-1)有效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肺泡间隔增厚,下调肺组织I、Ⅲ型胶原表达,降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及p-mTOR  相似文献   

14.
陈永顺  吴珍  杜士明  董永成 《中国药师》2011,14(12):1740-1741
目的:观察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大小。方法:给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浓度的草豆蔻挥发油,观察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数,并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经口服及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症状主要有:行动迟缓、异步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连续性抽搐。小鼠口服给药的LD50为237.8 g·kg-1·d-195%可信限为277.9~203.4 g·kg-1·d-1,腹腔给药的LD50为157.9 g·kg-1·d-1,95%可信限为176.9~140.9 g·kg-1·d-1。结论:草豆蔻挥发油毒性较低,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红芪多糖(HPS)对ob/ob小鼠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 (PERK-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周龄雄性C57BL/6 ob/ob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蒸馏水5 mL·kg-1·d-1)、对照组(硫辛酸30 mg·kg-1·d-1)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红芪多糖200、100、50 mg·kg-1·d-1),每组10只;另选非转基因C57BL/6正常雄性小鼠10只正常组(蒸馏水5 mL·kg-1·d-1),连续灌胃8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GRP78、N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ERK、p-Nrf2和p-PERK蛋白的表达,计算Nrf2、PERK磷酸化水平。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肝组织中GRP78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胞自噬与雷公藤甲素所致小鼠肝毒性之间的联系。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0.8 mg·kg-1雷公藤甲素(40 mg·mL-1);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50 mg·kg-1氯喹(3 mg·mL-1);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0.8 mg·kg-1雷公藤甲素(40 mg·mL-1)+50 mg·kg-1氯喹(3 mg·mL-1);空白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0.9%NaCl; 4组小鼠每2 d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p-mTOR)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空白组的LC3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8±0.07和0.69±0.04,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Ca2+-CaMKⅡ通路观察济川煎对阳虚便秘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白醋+活性炭冰水联合复方地芬诺酯片复制阳虚便秘大鼠模型。将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莫沙必利组(1.88 mg·kg-1)、济川煎高(8.26 g·kg-1)、中(4.31 g·kg-1)、低(2.16 g·kg-1)剂量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记录大鼠状态并评分,进行排便功能测定;分离模型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并鉴定,FCM检测结肠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AMP、cGMP含量及其比值;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CaM、CaMKⅡ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 济川煎可明显缓解模型大鼠腹胀,摄食、饮水量、排便减少及体质量降低的症状(P<0.05),评分明显升高(P<0.01);能明显缩短首粒排便时间(P<0.01),增加排便粒数(P<0.05);济川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纤畅茶对便秘模型小鼠通便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2.275,4.55,13.65 g·kg-1)。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纤畅茶14 d后,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纤畅茶对小鼠体质量、小肠推进运动和给药后6 h内排便的影响。结果:13.65 g·kg-1剂量可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P<0.05),4.55,13.65 g·kg-1剂量可显著增加便秘小鼠排粪便量(P<0.05),各剂量对便秘小鼠的排便粒数无显著影响(P>0.05)。各剂量不使小鼠发生腹泻,且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无显著影响。结论:纤畅茶对小鼠具有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氧嗪酸钾的不同给药方式,并联合次黄嘌呤构建一种高效的高尿酸血症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HN)小鼠模型,并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广东药科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选取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嗪酸钾(灌胃给药100 mg·kg-1·d-1)+次黄嘌呤(灌胃给药500 mg·kg-1·d-1)模型组、氧嗪酸钾(腹腔注射给药100 mg·kg-1·d-1)+次黄嘌呤(灌胃给药500 mg·kg-1·d-1)模型组,每天给药1次,持续给药21天诱导HN模型。血液生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灌胃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小鼠血清中尿酸、肌酐水平及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提升(P<0.05),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水平无明显差异;腹腔注射氧嗪酸钾联合灌胃次黄嘌呤小鼠血清中尿酸最高值达到349.3μmol·L-1,肌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5-羟色胺(5-HT)能致幻剂麦司卡林对视觉逼近刺激模型(LVSM)中小鼠本能恐惧行为的影响及受体机制,并探究LVSM对5-HT能致幻剂的选择特异性。方法 (1)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5-HT能致幻剂麦司卡林(1.56,3.125,6.25和12.5 mg·kg-1)组和25CN-NBOH(0.1,1和10 mg·kg-1)组、非致幻的5-HT2A受体激动剂TBG(1,10和25 mg·kg-1)组、非5-HT能致幻剂氯胺酮(0.5,5和50 mg·kg-1)组及中枢兴奋药哌甲酯(0.3,3和30 mg·kg-1)组,提前5 min ip给予相应药物,在LVSM中观察小鼠在安全屋内僵直行为;采用旷场实验观察麦司卡林(1.56,3.125,6.25和12.5 mg·kg-1,ip)对小鼠运动距离的影响。(2)小鼠随机分为溶剂+生理盐水组、溶剂+麦司卡林组、MDL100907+生理盐水组、MDL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