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鉴定六味地黄丸入血入脑化学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鉴定入血入脑成分,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OMIM、GeneCards、TTD、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预测成分和疾病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靶点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相互作用网络;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 GO)。结果:测得六味地黄丸入血入脑成分21个,涉及AD相关靶点蛋白169个。KEGG共富集175条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症信号通路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突触、细胞对氮化合物反应,G蛋白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干预阿霉素小鼠肾病对p38MAPK及NF-κB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防治阿霉素肾病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27只,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5mg·kg~(-1)造模,实验分正常组7只、模型组10只、六味地黄丸组10只,六味地黄丸组给予六味地黄丸,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持续灌胃28d。生化检测方法观察小鼠24h尿总蛋白(UTP)含量以及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光镜电镜观测肾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y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观察小鼠肾组织p38MAPK及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小鼠肾系数、24h尿总蛋白UTP、血TP、ALB升高;BUN、CHOL、TG均有显著降低(P0.05);光镜和电镜显示肾脏病理改变改善;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下降;p-p38MAPK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38MAPK表达没有变化(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防治阿霉素小鼠肾病的作用,可能与其可能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降低p-p38MAPK以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方药六味地黄丸(汤)治疗部分西医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整理、总结六味地黄丸(汤)功能主治及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对112例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炎患者,分别采用六味地黄丸(汤)加减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达95.6%. 结论:六味地黄丸(汤)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属肝肾阴虚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确切疗效。方法将10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六味地黄丸、钙尔奇D、钙尔奇D+六味地黄丸治疗,观测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变化。结果六味地黄丸与钙尔奇D联合应用比单纯六味地黄丸法及单纯钙尔奇D疗效好(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及钙剂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保院  姜宏  边瑞民  高新富 《齐鲁药事》2014,(3):170-171,175
目的总结六味地黄丸的临床新用途。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好,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加味六味地黄丸治疗顽固性肝肾阴虚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46例肝肾阴虚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73例)和加味六味地黄丸组(73例),常规治疗组按照常规头痛治疗方法予以治疗,加味六味地黄丸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按照常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头痛症状及伴随症状改善程度,以及随访期间有无复发。结果: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1个疗程后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6.3%vs 54.4%,P0.05),尤其对于偏头痛、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和不能分类头痛疗效显著(P0.05),且随访期间未复发。结论: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对顽固性肝肾阴虚型头痛中的偏头痛、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和不能分类头痛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的各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肝肾阴虚患者57例,采用六味地黄丸(方)加减使用的方法,治疗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肾炎,7~15d为1个疗程。结果对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组总有效率94.7%。结论六味地黄丸(方)对高血压、糖尿病、肾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谦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51-25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的各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肝肾阴虚患者57例,采用六味地黄丸(方)加减使用的方法,治疗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肾炎,7~15d为1个疗程。结果对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组总有效率94.7%。结论六味地黄丸(方)对高血压、糖尿病、肾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敏使朗治疗老年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60~79岁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敏使朗片12mg,一日3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水蜜丸)6g,一日2次。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六味地黄丸联合敏使朗治疗眩晕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敏使朗(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敏使朗可以起到协同作用,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丸治疗女性复发性口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服六味地黄丸在治疗女性复发性口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85例,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并配合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C,而对照组除未口服六味地黄丸外,其他均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达59%与95%,对照组为26%与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口服六味地黄丸在治疗女性复发性口疮中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方法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维生素B2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两组进行对比,7d一个疗程,分别观察4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加替沙星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108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加替沙星加服六味地黄丸)54例,对照组(单独服用加替沙星)54例,两组均口服加替沙星,每次0.4g,每日1次,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每日8丸,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d或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7.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和9.3%,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加服六味地黄丸在治疗尿路感染中较单独服用加替沙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六味地黄丸对已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85例应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原发性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首次神经心理学评估,对照组40例单用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六味地黄丸组45例在左旋多巴制剂基础上合用六味地黄丸。并设无PD的正常组对照。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第二次评估。结果研究开始时的第一次神经心理学评估显示,正常组在词语流畅性测验、连线测验、STROOP干扰测验均优于两组PD患者,有显著性差异。经6个月治疗后的第二次评估,两组PD患者在连线测验A和B表现有统计学差异,合用六味地黄丸组明显优于单用左旋多巴的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评分仍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测试项目在PD患者两组组间和两次评估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合用六味地黄丸组,词语流畅性试验也有改善趋势。结论 PD患者显示出明显的执行功能损害和视空间障碍。本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可在执行功能方面改善PD认知功能。在认知方面,轻度PD患者联合应用六味地黄丸与左旋多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王琼 《安徽医药》2012,16(2):163-165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干燥综合征(SS)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弗氏佐剂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同种鼠颌下腺抗原诱导方法建立SS小鼠模型,以六味地黄丸对SS模型小鼠进行干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SS模型小鼠唾液流量及颌下腺指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及IL-6水平.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农村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丸与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用药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农村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适用于农村社区医院。  相似文献   

16.
谭锦生  杨瑞熹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71-197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ROU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片、甘露聚糖肽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ROU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8月滦平县中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9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Scr、BUN、尿微量蛋白、UAER、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除Scr、BUN外)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肾功能,有效降低尿微量蛋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丸对顺铂诱导的大鼠肾脏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0.54、1.08 g/kg)组。注射用顺铂7.5 mg/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模型,六味地黄丸ig 10 d。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WST-1法检测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化学比色法检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肾损伤因子-1(Kim-1)浓度。检测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氧合酶1(H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的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六味地黄丸可减轻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损伤。六味地黄丸(0.54、1.08 g/kg)组肾脏系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予六味地黄丸后,Cr、BUN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Kim-1值明显降低(P0.05);SOD、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Nrf2、NQO1、HO-1的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Keap-1的m RNA表达受到抑制,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且1.08 g/kg较0.54 g/kg差异更明显(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顺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Nrf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与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片治疗)与观察组(六味地黄丸与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FBG(空腹血糖)、PBG(餐后2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与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和费用情况。方法回顾总结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中具有服用六味地黄丸体征的患儿数量。选择具有该体征的患儿45例,作为六味地黄丸治疗组(简称A组),该组患儿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六味地黄浓缩丸4~8丸/次,3次/d。另外选取往年同时间段患儿的病例资料50例,作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简称B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所需的治愈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在达到出院治愈的时间方面,A组平均为(7.2±2.2)日,B组平均为(10.3±1.7)日,A组治愈所需日程较B组明显缩短(P<0.01);在治疗费用方面,A组平均费用(2872.4±451.8)元,B组平均费用(2973.7±664.5)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多数具有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体征;六味地黄丸在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方面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加速炎性病灶吸收,在医疗费用方面不会增加患儿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