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氧合水平和颈静脉球-颈动脉二氧化碳差[P(jv-a)CO2]与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生存和认知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86例TBI患者,监测其住院期间的动脉氧合情况和P(jv-a)CO2,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C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CS评分4-5分,n=61)和预后不良组(GCS评分1-3分,n=25),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TB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动脉氧合水平和P(jv-a)CO2在早期评估TBI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相比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的年龄和PaO2水平更高,P(jv-a)CO2、GCS评分和乳酸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PaO2水平越低(OR=0.234)、P(jv-a)CO2(OR=1.717)、GCS评分(OR=0.305)及乳酸水平(OR=23.8...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诱发电位、持续脑电图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监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重症脑血管病患者48例,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GCS)评分,分为重症组(GCS≤8分)和非重症组(GCS>8分).应用丹麦维迪肌电图仪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并根据CANT分级标准分为Ⅰ、Ⅱ、Ⅲ3级,分别比较重症组与非...  相似文献   

3.
辜汇丰  陈亿民  薛洽生  庄湘  林啸 《当代医学》2022,28(12):141-142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后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83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颅脑创伤程度分为观察组[重度颅脑创伤,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分,n=43]与对照组(轻度颅脑创伤,GCS评分≥8分,n=40).比较两组血钠、尿钠、血钾、尿钾、血渗透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3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6.26±2.10)分小于对照组(12.96±3.69)分、BI指数(86.94±6.14)、GCS评分(9.35±2.18)分大于对照组患者的BI指数(76.65±5.53)和GCS评分(7.33±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2.31%高于对照组52.3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3.85%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Mg2+对脑组织的细胞代谢和调节功能作用已受到重视,现研究颅脑外伤(TBI)后早期补充硫酸镁对TBI的治疗意义. 方法:将94例重型TBI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n=32)、硫酸镁+利多卡因组(n=32)及对照组(n=30),硫酸镁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硫酸镁2g(16mmol/L)稀释至100ml于15min内静脉推注,并以硫酸镁7.8g(65mmol/L)稀释至500ml静脉滴注24h;硫酸镁+利多卡因组,除了上述方法应用硫酸镁外,加用利多卡因12mg/(kg·h)静脉维持24h;对照组不补充硫酸镁或利多卡因,其余治疗同其他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及第3d血镁水平、入院当天和入院第7d的血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6个月后以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CS)来评估各组治疗结果. 结果:各组重型TBI患者在受伤后第7d时的血NSE水平无显著差异,伤后6个月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 结论:未发现TBI后早期补充硫酸镁能明显改善重型TBI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序贯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重症脑卒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序贯营养组(n=40)和常规营养组(n=40),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以及NIHSS、GC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7天、14天序贯营养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常规营养组(P0.05);治疗14天后序贯营养组的BMI指数高于常规营养组(P0.05);经治疗后14天序贯营养组患者的NIHSS、GCS评分较常规营养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序贯营养支持方式有利于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 proBNP)在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创伤后24 h)血浆中的浓度,探讨其在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6例颅脑创伤患者,依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分为轻度(GCS 13~15,n=27)、中度(GCS 9~12,n=21)、重度(GCS 3~8,n=18)颅脑创伤3组;检测创伤早期血浆NT-proBNP,血糖,白细胞,比较GCS评分,头部简明创伤评分(abbreviated injury score,AI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依患者出院时GOS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GOS 1~2,n=16)和预后良好组(GOS 3~5,n=50);比较各组NT proBNP浓度,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NT-proBNP对预后判断的价值及其与GCS、头部AIS评分及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相关性。结果:重度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NT-proBNP判断预后的最佳阈值为112 pg/mL(灵敏度0.875、特异度0.900),其与头部AIS评分、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在早期颅脑创伤患者血浆中的浓度可作为评估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联合鹿特丹CT(Rotterdam-CT)评分对颅脑损伤(TBI)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53例TBI患者(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为轻度TBI组62例、中度TBI组52例、重度TBI组39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和预后良好组111例,另选取同期49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通过颅脑CT检查计算TBI患者Rotterdam-CT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BI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和Rotterdam-CT评分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Apelin-13水平和Rotterdam-CT评分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TBI组血清Apelin-1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TBI组、中度TBI组、重度TBITBI组血清Apelin-13水平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180例急性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分为凝血病组(n=58)和非凝血病组(n=122)。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展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 70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9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25分及休克指数> 1均是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对于年龄> 70岁、GCS评分<9分、ISS评分≥25分及休克指数> 1的急性创伤患者应该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预防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治疗62例重症脑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疗效。方法 :62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 ,随机分为亚低温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2 ) ,亚低温组应用冰毯机将患者肛温控制在 3 4~ 3 5℃ ,连续应用 4 8h。并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 2d、第 5d、第 7d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comascale,GCS) ,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 2周、第 4周、第 1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记录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 7.3 3 %和 2 8.12 % (P <0 .0 5 )。治疗后第 5d、第 7d的GCS ,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无明显副反应。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有效地保护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细胞 ,降低死亡率 ,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尼麦角林联合醒脑静对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脑梗塞伴昏迷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醒脑静治疗,观察组行尼麦角林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4%见1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6%,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χ~2=4.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T=2.186,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醒脑静对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昏迷程度,可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CT)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评价颅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莲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BI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按照GCS评分进行病情程度分级,并计算CT评分,检测CRP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GCS评分、CRP水平与CT评分的差异,分析患者三项指标与病情程度、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GCS评分相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三组CRP水平、CT评分相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良好组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CRP水平、CT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CS评分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459,P<0.05),CRP、CT评分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1和0.245,P<0.05);GCS评分与预后呈正相关(r=0.538,P<0.05),CRP、CT评分与预后呈负相关(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动态监测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12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GCS评分分为3—5分、6—8分两组;预后按GOS分为良好、差、死亡三组。对所有病例入院时和/或伤后第1天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测定血糖值,作为诊断高血糖和治疗的依据;以后每天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并根据血糖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①入院时GCS评分3—5分者血糖水平显著高于GCS评分6—8分者,P(0.001(t=9.699),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越高,脑伤越严重;②预后良好组、差组、死亡组之间入院时血糖水平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均P〈0.001(t=5.938,9.281,14.077),入院时血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入院时血糖值可作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评估和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及早实施诊疗干预,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常规复查CT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入院时未行急诊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常规复查组(n=53)和非常规复查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机制、受伤至首次CT检查的时间(HCT1)、损伤类型和部位、血肿量、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GCS和治疗总费用。对进展性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常规复查组患者根据入院GCS分为3组(3~8分组、9~12分组、13~15分组),评价各组有无必要进行常规CT复查。结果两组患者间出院GCS、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入院GCS、HCT1、PLT越小越容易发生进展性出血(OR<1,P<0.05)。在常规复查组中,53例患者复查了161次CT;其中25例轻度创伤性脑损伤(GCS 13~15分组)患者中,仅1例(4%)发生进展性损伤且改变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4种常用的评分方式对颅脑外伤(TBI)患者病情预后评估分效能.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诊的TBI患者149例,按照患者入院后28 d时预后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2种情况.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ean platelet volume-to-lymphocyte ratio, MPVLR)对颅脑损伤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06/2022-06月在作者医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96例颅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均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MPVLR。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 GCS)分为中度组(n=52,GCS评分9~12分)、重度组(n=44,GCS评分3~8分);同时根据患儿28天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56)和预后不良组(n=40)。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MPVLR对颅脑损伤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颅脑损伤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重度组患儿MPVLR明显高于中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心肌酶的变化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12月受伤后24 h内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8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3组,GCS 3~8分组(n=24)、GCS 9~12分组(n=33)和GCS 13~15分组(n=41),行心肌酶检测,并了解预后情况.结果 98例患者中有67例心肌酶异常,其中GCS 3~8分组患者心肌酶明显升高,GCS评分越低,心肌酶含量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98例患者中病死8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论 颅脑损伤可致心肌损害的发生,心肌酶检测可作为早期判定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参考血液化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1月我院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P<0.05);观察组护理后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损伤特异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和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特重型组(GCS 3~5分)和重型组(GCS 6~8分);按CT检查结果将患者依损伤类型分为3组:脑挫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动态监测血糖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12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GCS评分分为3.5分、6.8分两组;预后按GOS分为良好、差、死亡三组。对所有病例入院时Sn/或伤后d1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测定血糖值,作为诊断高血糖和治疗的参考;以后每d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并根据血糖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及早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①入院时GCS评分3.5分者血糖水平显著高于GCS评分6.8分者p〈0.001(t=9.699),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越高,脑损伤越严重;②预后良好组、差组、死亡组之间入院时血糖水平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均p〈0.001(t=5.938,9.281,14.077),入院时血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 入院时血糖值可作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评估和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及早实施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