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射治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但容易造成肺部损伤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因其极短的辐射时间和高剂量率备受关注,其在保证肿瘤治疗强度的同时,能够减少正常组织毒性反应。Flash-RT能否减少放射性肺损伤成为近年重点研究课题。本综述基于文献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评估Flash-RT与常规剂量率放射治疗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综述Flash-RT与常规剂量率放射治疗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对比,为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Flash-RT与常规剂量率放射治疗相比,可以显著减少肺损伤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来仍需深入探索Flash-RT的机制,开发适用于不同肿瘤的Flash-RT装置和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作为放射治疗技术基础领域的关键性突破,可能引起放疗领域新的大变革。本文综述了Flash-RT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和机制探索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研究发现无论是电子束和光子Flash-RT还是质子FlashRT相较于常规剂量率放疗均可以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但相关机制还未明确,包括但不限于氧耗竭、DNA损伤、细胞衰老、凋亡和免疫反应等。Flash-RT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损伤间的差异进一步减少了放疗的局限性,相较于常规放疗减少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自2014年发现超高剂量率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效应以来,得到了放射治疗学科的广泛关注。超高剂量率Flash-RT的研究需求对现有的放射治疗设备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综述从X射线Flash-RT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需求出发,分析Flash-RT对设备提出的新需求,介绍目前具备X射线Flash-RT实验能力的科研设施,以及正在开发的专用Flash-RT设备的情况。Flash-RT机制的研究需要现有高能X射线源设备向大功率方向发展,而Flash-RT的临床应用要求这些瞬态大功率装置具备多角度照射、适形放射治疗等放射治疗技术。目前,我国对X射线Flash-RT装置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有望在X射线Flash-RT领域实现高端医疗设备的率先突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用于超高剂量率的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设备,用于超高剂量率Flash-RT的机制研究。方法:Flash-RT设备的设计基于大功率花瓣加速器技术路线,可实现Flash-RT对超高剂量率及多照射角度的需求。从设备总体设计、主要组件及特点、束流动力学设计、移动及初步实验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相应设计与研究。结果:设计的Flash-RT设备剂量率在距离靶点0.8 m处可达到100 Gy/s,并且容易实现多角度的放射治疗方式。结论:基于大功率花瓣加速器技术路线设计的X射线设备,可实现超高剂量率的医用Flash-RT设备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影像引导治疗技术,具有提高靶区剂量,降低正常器官损伤等诸多优点,在肿瘤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阐述常用图像引导技术和IGRT的临床应用以及概述其临床应用发展前景,为IGRT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38例肿瘤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19,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评估组间勾画肿瘤体积,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最大照射剂量及最小照射剂量,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放射治疗中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可准确勾画肿瘤放射治疗靶细胞区域,减少放射治疗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近十年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放射技术,IMRT的设计主要致力于受常规放疗的限制部分、同时又要对肿瘤组织的照射不能限制,理论上讲、如果肿瘤能作放射治疗、那么IMRT将对许多肿瘤的治疗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给予致死剂量的照射,而对肿瘤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接受较低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8.
三维立体粒子精确植入放射治疗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近研究并得到发展的癌症术中(微创)组织间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体内粒子植入)是组织内植入放射源与三维成像技术相结合,补充了传统外照射中依赖昂贵大型设备的不足,也解决了外照射一次性致死剂量、患者承受能力和肿瘤部位的限制,提高局部照射剂量,扩展了肿瘤的放射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也实现了手术预防的同步进行,同时由于应用了计算机三维剂量计算和B超、CT引导自动置源等技术,达到肿瘤区域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低剂量,使治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9.
复发头颈部肿瘤的治疗策略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发展至如今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提高了复发头颈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无病生存率,尤其是随着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调强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通过精确的定位、计划及治疗,极大提高了靶区剂量,减少了正常组织的剂量。本文主要对复发头颈部肿瘤的再程放射治疗的治疗方式选择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公认.随着现代放射生物学的进展,放射治疗学家对人类肿瘤细胞增殖特性及单次分割剂量对正常晚期反应组织放射损伤发生率的影响逐渐有了深刻的理解,期望通过改变分割方式来得到最大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最小晚期反应,提出了非常规分割放疗.近年来,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超分割放疗就是其中研究较多且有实用意义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为代表的高精度放射治疗在肺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而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更加精确的剂量计算方法以及先进的影像及剂量验证算法的应用则为高精准放射治疗的实现提供保证。四维CT(4D CT)能够较好的显示肿瘤受呼吸影响的个体化运动,四维锥形束CT(4D-CBCT)作为勾画并获得肿瘤内靶区(ITV)的一种图像引导技术(IGRT),可以为实现精准治疗提供保证,上述两种技术结合能够纠正位移误差,实施监测肿瘤的运动范围并确保运动的靶区在照射范围内,是实施SBRT的保证。以肺癌精确放射治疗应用研究中的IGRT为切入点,综述4DCT联合4D-CBCT在肿瘤SB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肺癌的临床放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就我国现阶段放疗现状而言,普通放射治疗仍占一定的比重。在普通放射治疗中,适形铅模(或称适形不规则挡铅)的应用在放射治疗中能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有效保护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在适形铅模制作使用前,应对模拟定位机与加速器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刘波泓 《现代养生》2014,(6):113-113
目的:熟悉并了解动态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放射治疗中应用到的肿瘤实时追踪技术有所掌握。方法:对动态肿瘤放射治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动态放疗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动态放疗中应用到的肿瘤实时跟踪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出相关结论。结果:图像处理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的跟踪、控制效果,但只依靠图像处理是不够的,还要在未来发展更加精密的,集成像和治疗于一体的肿瘤跟踪控制技术。结论:动态肿瘤放射治疗中,采用肿瘤实时跟踪技术能很好的控制肿瘤位置,切实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A(QualityAssurance)是指经过周密计划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保证放射治疗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国际标准准确安全地进行。肿瘤放射治疗的根本目标,不论是姑息治疗还是根治治疗,都在于给肿瘤区域足够的精确的治疗剂量,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受照射量最少,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治疗计划的精确设计和准确执行,但首先放疗设备要有很好的质量保证。我院加速器为西门子MD型直线加速器,在施行放射治疗中,我们做了如下质量保证工作:1…  相似文献   

15.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结构及治疗工作原理,初步探讨该设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国内第一台螺旋断层放疗设备系统展开研究,初步探讨螺旋断层与传统放疗技术相比在临床应用中的技术优势。结果: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是目前一种具有全新治疗技术的设备,其在CT的基础上融合直线加速器技术而得到了独一无二的新型组合,同时具备2种机器的功能特性。该系统已被证明了既能实现优异的调强放射治疗.又能做出卓越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甚至剂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技术,开创了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治疗实施和验证为一体。结论: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IGRT)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开辟了肿瘤放射治疗的新领域,它们在更好地控制肿瘤的情况下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Tomotherapy作为从一开始就被设计用来进行IGRT和IMRT治疗的设备.一直站在了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而且将IGRT和IMRT技术发展得更为简单而高效。  相似文献   

16.
质子治疗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与传统放射治疗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小、治愈率及精确度高等优势。但质子治疗系统(PTS)在国内安装较少且安装要求较高,涉及的大型设备及技术较为复杂。现有PTS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介绍阶段,并不依托具体产品进行贴近临床应用的介绍。通过对国内首台装机完成并即将开展临床试验的IBAProteusPLUS多室质子解决方案设备进行系统性介绍,以产品技术为主线,阐述从理论到实际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弥补国内质子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1目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更均匀,较大幅度增加了肿瘤的剂量,提高了肿瘤控制率,使周边正常组织免受过量损伤。在实际工作中,直肠癌调强放疗可显著降低肿瘤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由于其自身生物学特点使其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因此,放射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能够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减少靶区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的照射剂量,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并为食管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通过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模式和临床失败模式来分析食管的CTV范围。  相似文献   

19.
Hb浓度对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疗效具有相关性,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Hb浓度对正常组织的急性反应亦有影响,从而使临床放疗医师在治疗肿瘤患者贫血以提高肿瘤对放射敏感性的同时,对因此而导致的正常组织急性放射反应的程度加重产生了顾虑,本文对本院自1999年6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的78例鼻咽癌患者的Hb浓度与放疗疗效及正常组织急性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求对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0.
γ刀、X刀和粒子刀系三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及肿瘤等治疗,本文主要对γ刀、X刀及粒子刀三种放射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性价比做一比较,其中包括设备价格、安装操作难易程度、放射生物效应、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等,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