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慎初教授临证治疗痹证经验丰富,认为痹证之病总属本虚标实。正虚是痹证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而气血运行不畅,脉络阻闭,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是各类痹证的共同病机。在痹证的治疗上,俞教授重视“通则不痛”,常用宣痹通络之法,以经验方蠲痹四藤汤随证加减,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俞慎初教授临床治疗痹证经验丰富,他常以自拟经验方“蠲痹四藤汤”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风寒湿痹;重用石膏并配合祛邪宣痹药物,治疗湿热痹痛疗效显著;对日久不愈之痹证,重视活血祛瘀通络,常以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加味治之;治疗病久入络的顽痹,善用虫类药物,以虫蚁入络搜风逐邪,临床应用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3.
治疗热痹用药的体会武汉铁路中心医院(430064)刘娟痹证乃气血被病邪阻闭所致之病症。痹证的发生除感受风寒湿热诸邪之外,又与人体阳气先虚,腠理疏松,或阴虚内热,湿热内蕴有关。痹证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类痹证各有特点。笔者在临床中对热痹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痹,即痹阻不通。痹证是指因邪气侵袭,使得经络阻滞、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从而出现肢体筋脉、肌肉、关节的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活动不利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证候综合征[1]。《素问·痹论》[2]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明确指出痹证的主要病因为外感邪气。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风湿免疫类疾病,可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现代医学治疗痹证主要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  相似文献   

5.
藤类药的分类及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认为 ,痹证是因为风寒湿邪侵及经络 ,日久导致血脉痹阻 ,或邪气郁久化热而致 ,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而许多藤类药 ,恰有此功效 ,《本草汇言》云 :“凡藤蔓之属 ,皆可通经入络。”兹就藤类药功效与运用分以下五类 ,试述之 :1 温通散寒类 本类药物较多 ,治疗风湿痛的藤类药多是性质偏于辛温燥热的 ,这也是为什么治疗风湿病的方中多配伍甘缓柔润药物的原因。如现在临床上治疗风湿病疗效得到广泛承认的雷公藤 ,自1969年福建三明地区第二医院报道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取得疗效后[1] ,迄今对雷公藤的药理制剂、毒理、临床应…  相似文献   

6.
痹证早在《内经·痹论》中已有记载。《金匮要略》的历节、风湿、血痹以及朱丹溪的痛风和《诸病源候论》的白虎历节,均属痹证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患,范围较广,临床多见,常因气候多变而反复发作。我县已故老中医谢坤保先生治痹有一定的经验,现简要归纳如下特点:1 治痹当从瘀治谢老认为“痹”则“闭”之意,是闭阻不通的意思,痹证的产生,不论何种病邪所致,其机理则一,即导致人体经络气血运行滞瘀,闭阻不通方为痹,主张通滞行  相似文献   

7.
<正> “痹”,即闭塞不通之意。“痹证”多因气血为病邪所阻,引起筋骨、肌肉、关节出现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和关节肿大所致。《内经》有痹论专篇,提出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点。其分类除按病因分为行痹、痛痹、着痹之外,还按四时受邪部位分为春筋痹、夏脉痹、至阴肌痹、秋皮痹、冬骨痹和五脏痹证。张仲景虽未提出痹证专论,但散见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痉湿暍”、“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等诸篇之中,对  相似文献   

8.
五痹是指按病邪深浅而分类的皮痹、脉痹、筋痹、肉痹、骨痹五种。而以往的痹证中医分型中 ,常以病因的性质分类 ,如风、寒、湿、热邪。针灸治疗也多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 ,使人们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病邪的深浅。《素问·刺要论》说过 :“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 ,各有至理 ,无过其道。”王富春教授在治疗痹证的过程中 ,除了按痹证的中医分型治疗外 ,还根据病邪的浅深进行针刺治疗 ,现将他针刺治疗五种痹证的经验介绍如下。1 .皮痹皮痹是指风寒湿邪客于皮部 ,使皮部经脉痹阻所致 ,主要表现为皮肤痛、麻木症。常见股外侧皮神经炎、末梢神…  相似文献   

9.
试论顽痹的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振东 《国医论坛》2001,16(2):21-21
《素问·痹论》指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这是前人对痹证病因病机所作的最早论述 ,后人在此基础上对痹证的病因病机、治疗、预后转归作了较为详尽的发挥 ,为后世治痹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然而 ,痹证病因病机复杂多变 ,初期失治或治疗不当 ,易迁延反复 ,致使经络气血虚弱 ,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津液运行不利而变生瘀血痰浊 ,停留于关节骨髓 ,痼结根深 ,难以逐除而成顽痹。笔者认为 ,顽痹乃痹证发展过程的中晚期 ,本虚 (气血虚弱、阴阳失调 )标实 (痰瘀痹阻 )是其病机特…  相似文献   

10.
治痹十法     
痹证的发生,往往随人体质,感邪性质,病程长短而异,故有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之分。但从病理的角度讲,不管何种原因所致的痹证,都是由于气血凝滞,络道痹阻所引起。因此,“通痹”就成了治疗一切痹证的总原则。诸如祛风通络、散寒通络、除湿通络等治法也都是为了宣通络脉痹阻为目的的。兹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就治痹常用治法,浅谈于后。一、祛风通络是针对风滞经络的“行痹”而设的。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为百病之长。若寒温不适,腠理不密,则风邪极易侵入肌腠、络道,风滞经络则络道气血运行不利,发为“行  相似文献   

11.
中医内科常见病类概况_(8)朱文锋湖南中医学院(长沙410007)痹病类痹者,闭也,阻痹不通之义。《说文》:“痹,湿病也。”痹病,又称痹证,属病类概念。《中藏经·论痹》说:“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景岳全书·风...  相似文献   

12.
热痹浅析     
痹证常见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中医理论认为本病是由于正气亏虚,复感风寒湿三气闭阻脉络而成。近年一些临床资料提示本病属热者甚多。①②个人就痹证化热的成因及机理提出初步探讨,以供参考。一、热之由来三气化热《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现代临床观察也证明痹证的主要病理因子是风寒湿三邪。③热痹之成,常由三邪所化。如《类证  相似文献   

13.
王汉裕 《光明中医》2002,17(4):28-29
痹证泛指机体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 ,邪气乘虚入 ,致使气血凝滞 ,经络痹阻 ,引起系统的疾病的总称。依其风寒湿热的偏盛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痛风和历节风皆属于痹证的范围。《素问》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又曰 :“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 ,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强调形成痹证的外因 ,而勿视内因。而针对其风寒湿热等外因的治疗 ,给予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常规治疗 ,但疗效欠佳。痹之为病 ,病程长 ,缠绵日久。这不得不使人思考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 ,再次深入探讨其内因。朱丹溪首先把痛风和历节风从概念上区分开来。[1] …  相似文献   

14.
蔡光先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集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光先教授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为正气亏虚复感外邪,致使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客于脉络,伏于筋骨.治疗上强调,温脾肾之阳,喜用虫类、藤类药物,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关键在于痰瘀胶固,客于络脉,治之非草木之品所能奏效,崇尚以虫类搜风透骨,剔痰祛瘀,通络定痛;认为藤类药物具有通络、走肢体、散瘀结作用,治痹证最效.剂型常用丸剂、酒剂,取其缓攻之意;注重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蔡光先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集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光先教授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为正气亏虚复惑外邪,致使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客于脉络,伏于筋骨。治疗上强调,温脾肾之阳,喜用虫类、藤类药物,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关键在于痰瘀胶固.客于络脉,治之非草木之品所能奏效,崇尚以虫类搜风透骨,剔痰祛瘀,通络定痛;认为藤类药物具有通络、走肢体、散瘀结作用,治痹证最效。剂型常用丸剂、酒剂,取其缓攻之意;注重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6.
硬皮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黄帝内经》中对痹证定义、分类、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的阐述,为痹证类疾病的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论证硬皮病所属的痹证范畴可囊括《黄帝内经》中各类五体痹、五脏痹等,以《黄帝内经》痹证理论为指导,结合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和现代病理机制,从邪、虚、瘀和疾病传变等角度,探讨硬皮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痹证是骨科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人情志、饮食结构的变化,痹病的分型也有所变化。杜文平教授对此提出“肝脾两虚、气滞血瘀”的痹证分型。肝脾两虚是痹证发病的内因,外感风寒湿邪为外因,其所致的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是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以补肝健脾、理气活血为主,并强调活血化瘀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临证主张运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曲直汤”及其合方加减治疗,均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跟随张从善老中医临证学习中,体会到张老师在遣方用药中有许多独到之处。现将其部分经验介绍如下: 一风温痹瘸,常用藤类药物张老认为治疗痹证,非舒筋活络不能通利关节,宣痹祛邪。而舒筋活络药物中惟藤类药物作用最著。在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从众多治痹药物中筛选出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鸡血藤等五藤,并少佐川乌组成一方,拟名五藤饮。经长期观察应用,疗效甚为满意。是方  相似文献   

19.
于鲲  董树平  郭淑云 《光明中医》2009,24(6):1023-1023
李振华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学验俱丰,擅治内科疑难杂病。以自拟方"温经除痹汤"加减治疗寒湿内蕴、闭阻经络、气血瘀滞之痹证,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藤类苗药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苗族治疗痹证的藤类药用植物,对其治疗痹证的相关功效进行归纳整理,并从有关苗医药专著及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取治疗痹证的苗医验方93首,对所用的药物及治疗的痹证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痹证的藤类苗药共26科,66种。其中以祛风除湿和祛风止痛功效的为主。在验方中,鸡血藤的使用频率最高,大血藤、威灵仙、黑骨藤、石楠藤等次之,另有许多药物虽有祛风湿作用,而在实际应用中较少使用或不用。验方所治病证中以风湿痹痛和风湿性关节炎选用的藤类药物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