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介绍睑袋成形术中利用眼轮匝肌矫正泪沟畸形的方法。方法:在常规睑袋成形术中,利用切下的眼轮匝肌组织瓣,平铺于泪沟凹陷处的骨膜上,适当固定,填充泪沟局部凹陷,达到平坦,过渡自然的外观。结果:本组共施行手术71例,术后随访3~21个月,泪沟畸形及睑袋畸形、睑颊沟显现等体征均得以矫正,中面部较术前明显年轻,无下睑凹陷、外翻或巩膜过分显露、睑球分离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利用眼轮匝肌瓣法矫治泪沟畸形的睑袋成形术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修复伴有泪沟、睑颊沟显现且眶隔脂肪不多的睑袋求美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与重置眶隔脂肪在伴泪槽畸形和/或睑颊沟凹陷的下睑成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在笔者医院行下睑成形术的57例就医者(114眼),Ⅰ级共8眼,Ⅱ级共75眼,Ⅲ级共31眼。手术方法为经皮肤入路,行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保留并重置平铺及眼轮匝肌瓣悬吊缝合固定于眶外侧骨膜上,矫正睑袋及泪槽畸形和/或睑颊沟凹陷。结果:随访6~18个月,1例老年男性就医者右侧出现轻度下睑外翻,后行二次手术予以矫正。余下56例就医者均获得满意效果,31眼Ⅲ级泪槽畸形6眼转为Ⅰ级,所有Ⅰ级(8眼)、Ⅱ级(75眼)及其余Ⅲ级(25眼)泪槽畸形均消失,下睑皮肤松弛及睑袋膨隆明显改善,无下睑退缩、外翻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保留与重置眶隔脂肪治疗睑袋伴泪槽畸形和/或睑颊沟凹陷,手术效果好,复发风险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去除睑袋联合眶隔脂肪填充矫正泪沟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3例于诊所就诊的睑袋伴有泪沟畸形的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结膜入路的方式适量去除眶隔脂肪,再将取出的眶隔脂肪剪碎填充于泪沟凹陷处矫正泪沟畸形,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3例就医者术后睑袋及泪沟畸形得到改善,其中显效46例(63.0%),良好20例(27.4%),一般7例(9.6%),无效0例(0.0%),总有效率为90.4%。32例(43.8%)就医者出现了下睑皮肤瘀斑,5例(6.8%)出现巩膜瘀血,术后均自行消退;4例(5.5%)下睑泪沟脂肪填充处出现结节硬块,处理后恢复。结论:经结膜入路去除睑袋联合眶隔脂肪填充矫正泪沟效果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有明显泪槽和睑颊沟的眼袋整形手术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对56例眼袋伴泪槽和睑颊沟畸形者,在术中充分剥离松解弓状缘眼轮匝肌,尤其是附着在内侧泪槽处眶下缘骨膜面的眼轮匝肌,将眶隔脂肪释放重置并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4 ~6 mm处骨膜面上,进行泪槽和睑颊沟充填.结果 术后随访3 ~18个月,54例眼袋消失,无下睑凹陷、不平整等;1例术后1个月出现下睑皮下局部凹凸不平,3个月后经结膜入路修复后改善;1例出现下睑缘轻度退缩,经局部理疗后睑缘退缩消失.结论 剥离松解弓状缘眼轮匝肌,行眶隔重置,对矫正伴有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眼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矫正泪槽和睑颊沟的睑袋整形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睑袋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畸形者采用三步法睑袋整形术,包括保留完整的眼轮匝肌眶隔脂肪切除术、选择性释放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去除多余的皮肤。结果本组共36例患者,术后均得到眶下区年轻化改善。随访3~18个月,下睑缘形态自然,无眼睑外翻发生,切口瘢痕隐蔽,患者对外观效果满意。结论采用三步法睑袋整形术对矫正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畸形的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恢复眶区年轻化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泪槽和睑颊沟畸形的整复方法.方法 1996至2011年,采用经皮眶脂肪释放、带蒂眶脂肪瓣充填的方法矫正中老年泪槽畸形伴或不伴睑颊沟畸形426例,其中初次手术者372例,二次手术者54例.362例术后获得3 ~ 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362例随访者中,283例泪槽和睑颊沟畸形完全矫正,79例畸形明显改善;2例二次手术者,由于术前有严重的下睑凹陷,泪槽畸形纠正不满意.结论 经皮眶脂肪释放,带蒂眶脂肪瓣充填的方法,可以有效矫正中老年人泪槽和睑颊沟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睑眼袋内入路眶隔脂肪取出处理后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畸形的效果。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2年9月, 北京黄寺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行下睑眼袋内入路眶隔脂肪团块取出后颗粒化处理, 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42例, 男13例、女29例;年龄16~47(23.8±6.9)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眶隔脂肪膨出, 轻、中、重度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 下睑皮肤不松弛。经下睑结膜切口入路, 将自然疝出的眶隔脂肪团剪除, 颗粒化处理后装入1 ml注射器中, 依据术前划线标记的凹陷区, 精准填充至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的区域。术后随访3个月, 观察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血肿感染;2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 48 h后局部热敷, 1周瘀斑消退。分别在术后1、2、3个月随访, 其中35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 眼袋膨出及睑颊沟、泪沟凹陷症状消失。7例眼袋伴泪沟及睑颊沟患者, 由于眶隔脂肪量不足, 还有轻微凹陷, 术前已告知可能需要2次脂肪填充, 1个月后于腿部取脂肪颗粒填充泪沟、睑颊沟凹陷, 效果满意。结论下睑内路眼袋眶隔脂肪团取出后处理并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畸形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眼睑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的经验。方法 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一中心用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术治疗35例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 男4例、女31例, 年龄35~63岁, 平均47.5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下眼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膨出、中重度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及骨性眶缘轮廓感;均用经皮肤切口眼袋修复术, 将眶隔脂肪释放后向下牵拉并内固定于合适位置, 填充泪沟及睑颊沟。结果 35例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 术后无血肿、感染, 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 平均8.6个月。35例患者眼袋、泪沟及睑颊沟畸形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内, 2例患者单侧仍然存在轻度脂肪膨出眼袋畸形, 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轻度下睑外翻, 均未处理, 3个月后恢复。结论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的手术方式, 可有效修复下眼睑眼袋及矫正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在下睑袋伴泪槽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58例睑袋伴不同程度泪槽畸形患者采用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修复术+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评价手术效果。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睑袋和泪槽沟凹陷改善满意,下睑形态自然,无下睑凹陷和眼睑退缩。随访1年,无患者睑袋复发,53例(91.38%)泪沟凹陷改善明显,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另外5例患者(8.62%)泪槽沟改善效果不明显,行自体脂肪移植填充泪沟术后达到满意效果。结论: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易掌握和手术效果好等优点,可用于下睑袋伴泪槽畸形患者的修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泪沟的形成原因,探讨个性化治疗不同原因泪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共120例求美者,采用外切睑袋术式联合眶隔脂肪带蒂转移术治疗泪沟43例,内切睑袋术式联合眶隔脂肪转移术治疗泪沟32例,自体颗粒脂肪填充泪沟45例。对比治疗前、后泪沟形态,并评估泪沟治疗有效率及求美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求美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其中45例采用颗粒脂肪填充泪沟求美者中有12例施行二次填充。术后随访3~36个月,无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不同原因形成的泪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更有效地矫治泪沟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项技术综合应用下睑成形术矫正下睑泪槽畸形的可行性,总结手术操作技巧及经验。方法:经皮肤肌皮瓣手术入路,采用弓状缘眶隔脂肪释放、眶内脂肪保留、眶隔紧缩重置技术及眶肌筋膜韧带提紧悬吊相结合的综合手术方法。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无明显出血、瘀斑,无睑球分离、下睑外翻等并发症出现。随访2~30个月,下睑部皮肤平整,泪槽畸形明显改善,患者自感外观效果满意。结论:多项技术综合应用下睑成形术矫正下睑泪槽畸形是获得面中部年轻化的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年女性肥厚上睑的重睑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针对青年女性肥厚眼睑就医者的重睑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处理上睑部脂肪组织以及眼轮匝肌的方法,在重睑成形的同时重塑眶睑沟与眶鼻沟。结果:本组60例就医者,随访51例,47例效果满意,3例效果一般。无上睑凹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在形成重睑的同时能有效矫正肥厚的上睑,增强眼部立体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下睑袋矫正术中应用自体脂肪填充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12月,对112例皮肤松弛的睑袋伴泪槽畸形(伴或不伴有睑颊沟畸形)患者,采用皮肤入路,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不离断泪槽韧带,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矫正泪槽畸形及睑颊沟畸形。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其中107例睑袋及泪槽畸形、睑颊沟畸形消失,无睑缘退缩、睑外翻发生,睑颊过渡平滑,矫正效果好;3例睑袋改善效果好,但仍有泪槽畸形,3~6个月后予以再次填充改善;2例填充区域外观不平整。结论:经皮肤入路,去除多余眶脂肪,不离断泪槽韧带,自体脂肪颗粒填充可以有效矫正睑袋和泪槽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睑袋整形术中处理眶隔及眶隔脂肪并充分矫正宽大泪沟和睑颊沟的方法。方法自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共35例患者接受眶隔脂肪瓣翻转填充法睑袋整形术。术中完整显露眶隔后,将眶下剥离范围延伸到距眶缘1 cm,在眶隔上缘将眶隔剪开后形成蒂在上的向下翻转的脂肪瓣,充分填充泪沟与睑颊沟基底。结果本组共35例患者,术后随访4~12个月。睑袋畸形及泪沟、睑颊沟显现等体征均得以矫正,眶周及中面部较术前明显年轻,远期无下睑凹陷、外翻或巩膜过分显露、睑球分离、眶下神经支配区域麻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眶下沟槽区域充分剥离同时眶隔脂肪瓣翻转填充对较重泪沟以及睑颊沟的患者改善较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面部老化在睑袋整形术的同时矫正泪槽畸形采用眶隔脂肪释放与填充剂矫正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46例睑袋整形术,其中33例采用睑袋整形术切口,皮下锐性分离皮瓣约1cm,于皮肤切口缘下方4mm切开眼轮匝肌,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钝、锐性游离达眶缘,松解眶肌筋膜韧带(王韧带),于眶缘处分离支持韧带,在骨膜上分离眼轮匝肌达眶缘下1~2cm,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并重置,6-0可吸收线将眶隔脂肪固定于眶缘下骨膜上。如果脂肪较多者适当去除部分脂肪,以局部平整为度。去除多余的眼轮匝肌和皮肤后缝合切口;另外13例采用睑袋整形术方法同上,只是不行眶隔脂肪释放,于术后2个月后采用填充剂治疗泪槽畸形。结果:本组46例中33例眶隔脂肪释放重置者,泪槽畸形均矫正,回访3~12个月效果良好。13例填充剂治疗泪槽畸形矫正者,回访3~12个月,其中5例填充爱贝芙者泪槽畸形改善较好,8例填充玻尿酸者,泪槽畸形仍较明显。结论:睑袋整形术时采用眶隔脂肪释放重置矫正中面部老化泪槽畸形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虽然填充剂也能解决泪槽畸形,但毕竟有时效性,加之填充剂本身也有一定的并发症,故在睑袋整形术时不要轻易将眶隔脂肪去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睑缘切口眶隔释放、泪沟及睑颊沟填充的中面部年轻化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医学美容科共收治了50例中、重度下睑袋伴泪沟和睑颊沟畸形的患者,年龄45~63岁。经睑缘切口,离断眼轮匝肌支持韧带,钝性分离颧前间隙,眶隔脂肪复合组织转移填充泪沟及睑颊沟,将眼轮匝肌肌皮瓣上提、固定于眶外侧缘下方,距离外眦韧带约1 cm处,以提升中面部,达到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50例患者中,1例分离眶缘时局部血肿,1例分离颧前间隙时局部血肿,经及时局部加压包扎24 h,1周后血肿完全吸收,未影响手术效果;余者手术顺利,效果满意。45例获随访6个月,满意36例(80.0%),较满意7例(15.6%),一般1例(2.2%),不满意1例(2.2%);总满意率为95.6%;无下睑外翻、睑球分离、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经睑缘切口眶隔释放的中面部年轻化,有效地改善了泪沟、睑颊沟畸形,提升了中面部的软组织,且手术损伤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一种微创,恢复迅速,容易掌握的睑袋和泪沟同时治疗的方法。方法对睑袋膨出伴不同程度的泪沟患者,采用小切口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同时行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结果本组共245例患者。229例睑袋和泪沟有改善,效果较满意;5例因双侧睑袋脂肪不一致行二次手术;11例对睑袋改善满意,泪沟改善效果不明显,再次行自体脂肪移植填充,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经结膜入路小切口睑袋整复术同时行泪沟眶隔脂肪移植,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恢复较快,易掌握,适合皮肤无明显松弛的中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眶隔脂肪在睑袋整复术中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眶隔脂肪在睑袋整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 在外切口睑袋整形术的基础上.将眶隔脂肪剪除改为眶隔剪开、眶脂释放,眶隔缩紧连带眶隔脂肪缝合固定于眶缘下的附着组织上,以填充眶下缘凹陷区,形成丰满的下睑.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局部略有肿胀,随访1~12个月,无明显的出血瘀斑、下睑后缩、睑球分离、下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对伴有眶鼻沟加深、颊部组织松弛的睑袋矫正的患者,将眶隔脂肪重置于眶下缘凹陷区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下睑袋矫正术联合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SVF-gel)移植在眶下区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的眶下区年轻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照片对泪沟畸形进行Hirmand分型。术中采用经结膜入路去除膨出的眶隔脂肪, 同时抽取腹部或大腿脂肪制备SVF-gel, 进行泪沟或眶下区凹陷注射填充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根据泪沟畸形等级量表(TTRS), 分别对泪沟凹陷深度、色素沉着程度、颧脂肪垫下垂程度及下睑皮肤皱褶程度进行评分, 总分越高提示泪沟畸形越严重;根据Barton美学评级标准, 对眶-颊结合部的形态进行评级(0~3级);结合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度调查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综合分析患者下睑袋及泪沟矫治的美学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 术前、术后TTRS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92例双侧下睑袋伴泪沟或中面部凹陷患者。其中男15例, 女77例, 年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眶睑区凹陷型睑袋的整复术式.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释放出眶隔脂肪,对于单纯的下睑板下缘凹陷者,采用上提眶隔脂肪和折叠眼轮匝肌的方法修复;对于下眶缘及眶鼻沟凹陷者,将眶隔脂肪下移到凹陷区修复;对于下眶缘、眶鼻沟和下睑板下缘均有凹陷者,将眶隔脂肪水平劈成上下2片分别上提和下移至凹陷处修复.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获随访7 d至7个月,凹陷得到良好矫正,眶区外观饱满有张力,给人以年轻化之感,无睑缘外翻,局部臃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凹陷出现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矫正可以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