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1年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变化轨迹,分析心理弹性等因素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4月,选取西安市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符合抽样标准的产妇3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后1~3个月、产后4~6个月、产后7~12个月3个时间段调查其PTSD水平。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轨迹类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识别出两条不同的产后PTSD轨迹,分别命名为PTSD迟发型高危组(8.4%)和无PTSD组(9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业、低收入、非初次分娩和低力量性的产妇属于PTSD迟发型高危组的概率高(P<0.05)。结论:产妇产后1年内PTSD发展呈现异质性,有两种不同发展轨迹,大多数产妇能维持精神行为和社会功能的稳定。职业、家庭人均收入、是否初次分娩、力量性是产后PTSD轨迹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5.12”地震2年后江油、北川安置点地震亲历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水平及两者关系,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进一步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平民版(PCL-C)为调查工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评估地震亲历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应激水平及二者的关联性.结果 PSQI测评结果显示地震2年后560例安置点亲历者中有33.8%发生睡眠障碍,7.5%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睡眠良好组中,PTSD阴性358例占96.5%,PTSD阳性13例占3.5%;睡眠障碍组中,PTSD阴性160例占84.7%,PTSD阳性29例占15.3%.PTSD阴性组中,睡眠良好358例占69.1%,睡眠障碍160例占30.9%;PTSD阳性组中,睡眠良好13例占31.0%,睡眠障碍29例占69.0%.PSQI总分与PCL-C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显示:受灾程度重、年龄大、心理应激状况差是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 地震2年后板房灾民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水平不容乐观.PTSD可引起睡眠障碍,同时睡眠障碍又会增加患PTSD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PTSD将其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问卷调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肋骨骨折患者并发PTSD的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有23例发生PTSD,发生率为28.75%(PTSD组);剩余57例为非PTSD组。PTSD组女性比例高于非PTSD组,VAS评分高于非PTSD组,心理弹性评分低于非PTSD组,内向患者比例高于非PTSD组,中重度的自我感受负担患者比例高于非PT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VAS评分≥4分、性格内向、中重度的自我感受负担是肋骨骨折患者并发PTSD的危险因素(P<0.05),心理弹性评分>60分是肋骨骨折患者并发PTS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肋骨骨折患者并发PTSD与患者为女性、疼痛较严重、心理弹性较差、内向、自我感受负担较重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采取措施来降低PTSD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5.12”地震2年后江油、北川安置点地震亲历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水平及两者关系,为刨伤后应激障碍的进一步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平民版(PCL-C)为调查工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评估地震亲历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应激水平及二者的关联性。结果PSQI测评结果显示地震2年后560例安置点亲历者中有33.8%发生睡眠障碍,7.5%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睡眠良好组中,PTSD阴性358例占96.5%,PTSD阳性13例占3.5%;睡眠障碍组中,PTSD阴性160例占84.7%,PTSD阳性29例占15.3%。PTSD阴性组中,睡眠良好358例占69.1%,睡眠障碍160例占30.9%;PTSD阳性组中,睡眠良好13例占31.O%,睡眠障碍29例占69.0%。PSQI总分与PCL-C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显示:受灾程度重、年龄大、心理应激状况差是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地震2年后板房灾民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水平不容乐观。PTSD可引起睡眠障碍,同时睡眠障碍又会增加患PTSD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失志变化轨迹, 并分析影响轨迹类别的因素, 为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接受MHD治疗的中青年患者, 对其进行4次追踪调查, 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DS-MV)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版(ECR-S)。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潜在的失志轨迹类别, 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失志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05例患者, 共识别出3种失志轨迹类别, 根据其特征分别命名为稳定高水平组、缓慢降低组、持续降低组, 分别为24、39、4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职业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症数量、依恋焦虑得分与失志轨迹类别有关(F = 15.92, χ2值为9.16~15.95, 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职业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症数量、依恋焦虑得分是中青年MHD患者失志轨迹类别的重要预测指标。结论中青年MHD患者呈现3种异质化失志变化轨迹, 临床护理应根据患者失志轨迹类别制订个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支持性照护需求轨迹的潜在类别, 并分析影响因素, 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1 d、术后3 d、出院前1 d、出院后1周、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使用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调查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水平, 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轨迹类别并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拟合出3条支持性照护需求轨迹, 分别为持续高需求组(46.33%)、需求缓慢下降组(30.51%)、低需求下降组(23.16%);以潜类别组3低需求下降组作为参考类别,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 高心理困扰、低社会支持、高疾病分期、高合并症更易进入持续高需求组(OR值为0.826 ~ 18.526, 均P<0.05), 高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和高中)更易进入需求缓慢下降组(OR = 6.076、4.199, 均P<0.05)。结论 NSCLC患者术后支持性照护需求轨迹存在群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震区医务工作者心理一致感(SOC)水平及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互关系。方法:以706名四川震区医务工作者为被试,采用德国埃森创伤问卷(ETI)及心理一致感问卷(SOC-13)为研究工具,运用描述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方法统计数据。结果:①女性SOC总分和意义感维度得分明显高于男性。女性PTSD高激惹症状得分明显高于男性。②年龄≥30岁的群体意义感得分、高激惹得分显著高于年龄30岁的群体。③非PTSD组的SOC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PTSD组。④SOC及各维度与PTSD及各维度间显著负相关。结论:震区医务工作者SOC的意义感维度与PTSD的高激惹症状均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确诊PTSD组医务工作者的SOC得分显著低于与非PTSD组;SOC与PTSD显著负相关,提示SOC对PTSD起到缓冲、调节和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恐动症现况, 分析其潜在剖面并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接受PCI术AMI患者335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前瞻性方法应用基本情况问卷、心脏恐动症量表(TSK-SV Hear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表(PCL)对其进行调查, 选择线性增长模型对AMI患者术后恐动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335例AMI患者PCI术后恐动症得分为(44.47 ± 7.25)分, 潜在剖面分析可得, AMI患者PCI术后恐动症分为心理性恐动症型(156例占46.57%), 生理性恐动症型(164例占48.96%)和严重恐动症型(15例占4.47%)。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 年龄、心理弹性、创伤后应激平和无及轻度焦虑是心理性恐动症型AMI患者PCI术后恐动症显著影响因素(P<0.05), 年龄、心理弹性是生理性恐动症型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治疗后生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ICU患者208例,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评估ICU患者的心理状况,应用SPSS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PTSD症状的检出率为23%(48/2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较小、ApacheⅡ评分较低、病前精神病理和ICU期间谵妄(0.05)。结论 ICU患者若年龄较小、ApacheⅡ评分较低、病前精神疾病和ICU期间谵妄可能更容易出现PTS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发展轨迹, 以及运动功能对睡眠障碍发展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保内科住院的2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腕动仪监测入院后7 d(T0~T6)患者的睡眠质量后, 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同时采用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将患者分为运动功能障碍组(n=102)和运动功能正常组(n=147), 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分布的差异。结果识别出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存在3个潜在类别, 即无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改善、睡眠障碍持续, 且轨迹显示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得分最低水平处于T2。运动功能正常组中无睡眠障碍60例(40.82%)、睡眠障碍改善63例(42.86%)、睡眠障碍持续24例(16.33%);运动功能障碍组中无睡眠障碍7例(6.86%)、睡眠障碍改善16例(15.69%)、睡眠障碍持续79例(77.45%), 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轨迹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普遍存在, 发生率约为73.09%(182/249), 在入院后第3天最明显。运动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在预防骨科患者创伤后应激性障碍(PT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创伤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QCC多步骤管理,对比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及PTSD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周及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PTSD发生率、事件应激量表、回避量表、Beck焦虑和抑郁量表、PTSD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开展QCC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预防PTSD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吸烟与创伤暴露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56名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救援军人PTSD的患病率及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创伤暴露后,吸烟人数和吸烟量未有明显改变.PTSD组中吸烟率为76.8%,显著高于非PTSD组(6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役满意度低、创伤暴露后患PTSD、军龄长是地震现场救援军人创伤暴露后吸烟行为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 创伤暴露对吸烟无明显影响,吸烟主要与PTSD有关,吸烟会增加创伤暴露后患PTSD的危险,而患PTSD后又会增加吸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轨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未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CAD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收集828例研究对象, 其中男592例, 女236例, 年龄(66.44±11.71)岁。S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NT-proBNP分为3个轨迹组, 即T1低-低组(219例)、T2中高-低组(363例)和T3高-高组(24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 最长随访时间为9年, 主要临床终点事件为MACE。采用酶联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NT-proBNP浓度, 通过潜类别轨迹模型确定不同轨迹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NT-proBNP轨迹与SCAD患者MACE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发生67(8.1%)起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包括全因死亡43例(5.2%)、心力衰竭死亡13例(1.6%)、非致死性心肌梗死9例(1.1%)、非致死性卒中15例(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前臂离断再植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对86例前臂离断再植患者入院24 h内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评定,PTSD总分≥50分为PTSD阳性高危患者,即对高危患者从促进适应过程、控制应激原、排遣不良反应3个切入点入手,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进行心理干预,入院7 d再次采用PTSD-SS进行评定。结果 PTSD阳性患者PTSD-SS自评量表评分从(53.32±11.45)分降低到(46.24±10.23)分(P0.05),阳性率从36.04%降到20.93%(P0.05),特别是反复重现体验、警觉性增高条目得分降低。结论心理干预能降低PTSD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促进前臂再植成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中开胸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发展轨迹, 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心脏术后疼痛管理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 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正中开胸心脏手术的2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量表(HAS)、医院抑郁量表(HD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对患者进行调查, 并使用数字评价工具对患者术后1~7 d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采用基于组的轨迹模型描述术后疼痛的发展轨迹,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疼痛轨迹组归属的影响因素。结果因死亡、拒绝再次调查等原因, 最终210例患者完成了7 d的随访。识别出3个术后疼痛轨迹组, 分别为中至轻度疼痛-明显缓解组(n=75)、重至中度疼痛-缓慢缓解组(n=99)、持续高疼痛组(n=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后引流管数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HAS评分、HDS评分、PCS评分是急性疼痛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以中至轻度疼痛-明显缓解组为参照,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  相似文献   

16.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特有的精神障碍疾病,需要潜在的创伤性生活事件,同时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遗传学研究方面已取得许多新进展.本文将对影响PTSD的5-HTTLPR、DRD2及其他相关的基因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夫妇术前心理应激状况。方法:入选首次行IVF-ET的278对夫妇,于进入治疗周期前(30±1)d进行压力感知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测量,对比男性和女性的压力感知、抑郁、焦虑和创伤应激症状。结果: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夫妇术前女性、男性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8.8%、31.3%,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4.4%、19.4%,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女性、男性IVF-ET治疗相关的创伤应激症状检出率分别为58.3%、47.5%,女性高于男性(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压力感知评分均高于常模(P0.05),男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IVF-ET治疗相关的创伤应激症状评分为(23.1±13.1)分,高于男性[(20.5±13.1)分,P0.05]。结论: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夫妇术前双方心理应激水平均升高;男性和女性压力感知、抑郁和焦虑症状相似,女性IVF-ET治疗相关的创伤应激症状更显著,需采取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现状, 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法识别社区老年T2DM患者中不同低血糖恐惧类型, 探讨其影响因素, 以期为下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3年2—4月选取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0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并对患者低血糖恐惧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90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290/300)。290例社区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可分为"适度担忧-正常应对"组(n=134)和"高度恐惧-谨慎行为"组(n=156)2个潜在类别。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婚姻状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方案和自我管理是影响社区老年T2DM患者潜在类别的因素(P<0.05)。结论社区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水平存在分类特征。社区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高度恐惧-谨慎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AMI患者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对240例AMI患者进行评估,并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上版(DSM-Ⅳ)中PTSD的诊断标准确诊PTSD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40例AMI患者中共检出PTSD阳性患者68例,PTSD检出率为28.3%.女性患者和高Killip分级患者的PTSD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和低Killip分级患者(P<0.01),PTSD阳性组(32.18±3.35)的SSRS得分显著低于PTSD阴性组患者(39.71±3.14)(P<0.01).女性(OR=3.015,95%CI:1.687~5.391)、高Killip分级(OR=3.614,95%CI:2.437~5.360)和SSRS评分低(OR=0.960,95%CI:0.941~0.979)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AMI患者PTSD症状发生率较高,女性、高Killip分级及低社会支持水平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康复运动态度和依从性现状, 并分析影响因素, 为提高CABG患者运动康复的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 选取2022年1—8月于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28例CABG患者为调查对象, 于术后1个月采用一般资料及疾病资料调查问卷、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调查问卷、中文版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简表进行问卷调查。对CABG患者康复运动态度与依从性进行潜在类别分析, 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类别的影响因素。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20份, 有效回收率为96.49%(220/228)。结果潜在类别分析拟合结果表明, 220例CABG患者康复运动态度与依从性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 分别命名为:态度优-依从性优组、态度良-运动单一组、态度中-依从性差组、态度差-依从性差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文化程度、民族、疼痛、运动恐惧、疲乏是影响CABG患者运动康复态度与依从性潜在类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CABG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态度与依从性具有4种潜在分类, 且患者文化程度、民族、疼痛、运动恐惧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