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附子汤治疗颈椎病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得每味中药的化学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OMIM、DisGeNet等数据库获得颈椎病的相关治疗靶点;通过Venny平台获得核心作用靶点,再利用Metascape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利用KEGG Mapper进行KEGG通路分析,其次借助STRING数据库并结合Cytoscape软件构建附子汤治疗颈椎病的“药物-活性成分-疾病作用靶点”及作用靶点网络与蛋白互作关系。最后检索PDB及PubChem数据库获得小分子和蛋白质结构,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及PyMOL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药物潜在活性成分38个,药物潜在作用靶点109个,潜在疾病治病靶点976个。其中主要的核心作用靶点是16个。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283个条目,KEGG分析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55个通路。分子对接提示Fumarine、Stigmasterol、Frutinone A、Beta-sitosterol等与PTGS1、PTGS2靶点具有较强亲...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丹参-莪术治疗癌性厌食(cancer-related anorexia,C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PharmMapper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筛选出靶点基因,并运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对CA的对应靶点进行获取筛选。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疾病与药物的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并将结果导入cytoscape3.8.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再将从String数据库得出的交集基因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利用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共得到丹参靶点126个、莪术靶点54个,共同靶点25个,CA靶点1893个,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14个。蛋白互作结果显示MAPK1、ESR1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中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反应等;KEGG富集通路主要涉及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等。分子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丹栀逍遥散治疗失眠障碍的相关成分、靶点及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丹栀逍遥散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规范靶点名;在GeneCards、OMIM、TTD3个数据库中检索失眠障碍相关基因,筛选复方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导出蛋白互作关系,并使用CytoscapeV3.8.0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核心蛋白互作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分别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丹栀逍遥散活性成分102种,对应靶点147个,与失眠障碍交集靶点52个,其中核心成分12种,核心靶点7个;GO富集分析共得762条结果,其中主要涉及神经递质水平调节、肾上腺素受体活性以及突触膜的组成部分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61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均能形成稳定结合.结论:初步获得丹栀逍遥散治疗失眠障碍的关键成分、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为临床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泽泻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和相关通路。方法:通过TCMSP筛选出泽泻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Target Prediction 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相关靶标,同时采用GeneCards数据库得到炎症相关靶点,再将获得的活性成分靶点和炎症靶点导入VENNY2.1得到药物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再运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简化后的药物治疗疾病的靶蛋白互作图(PPI)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再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图并筛选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和Pymol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10个药物活性成分,得到相关潜在靶点284个,疾病潜在靶点11414个,药物治疗疾病的相关靶点260个,有SRC、HSP90AA1、PIK3CA、MAPK1、AKT1、LCK、FYN、JAK1、PLCG1、JAK1等关键靶点58个;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133条通路。结论:泽泻发挥抗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通过调控PIK3、AKT、m-TOR等相关蛋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可能通过调控EGFR相关蛋白,介导ErbB信号通路,从而干预炎症细胞生长。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阐释了泽泻通过多种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与机制,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HZ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ETCM数据库和文献查阅获得复方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进行靶点预测。用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筛选RA相关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采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9.1软件中centiscape2.2插件筛选潜在关键靶点。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Cytoscape3.9.1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选取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32个有效成分,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91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盐酸青藤碱和杠柳苷元,核心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作用机制可能与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很...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化疗性肠黏膜炎(CIM)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检索获取半夏泻心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检索CIM相关靶点,将两者取交集,获得半夏泻心汤治疗CIM的潜在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绘制“半夏泻心汤-活性成分-CIM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图,筛选出网络中的关键蛋白。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PDB平台将半夏泻心汤关键化学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共获得275种活性成分,99个半夏泻心汤治疗CIM靶点,富集分析后得到564个GO相关条目,115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明,半夏泻心汤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EGFR、TNF、IL6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TNF、EGFR、IL6作用靶点发挥治疗CIM的作用,山奈酚、槲皮素、黄芩素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骨延迟愈合的潜在药效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益气化瘀补肾方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并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及TTD数据库中获取骨延迟愈合的疾病靶点后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网络,使用拓扑学分析此网络获得核心活性成分,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交互作用网络,使用拓扑学分析此网络获得核心靶点,采取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潜在作用靶点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结果:从益气化瘀补肾方中筛选出251个活性成分,核心成分56个,治疗延迟愈合的靶点84个,核心靶点24个;GO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过程1980个、细胞组分60个和分子功能128个,KEGG分析结果显示信号通路133条。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骨延迟愈合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为进一步阐释其药理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青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传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青蒿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将药物靶点进行基因名字标准化处理,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SLE相关靶点,使用R软件绘制Venny图找出青蒿与SLE共同作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Cytoscape软件中进行PPI网络可视化,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并筛选出核心基因,对共同作用靶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青蒿的有效活性成分22个,111个青蒿有效成分与SLE共同作用靶基因,30个核心基因.GO功能富集显示青蒿治疗SLE生物学过程和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受体配体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等.KEGG通路富集显示,青蒿治疗SLE主要涉及TNF、IL-17、Toll样受体、Th17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结论:通过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阐释了青蒿多成分、多靶点、多条通路治疗SLE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青蒿治疗SLE的机制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技术(UPLC-MS)分析中药天花粉中的化合物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天花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解析天花粉水提物,获取天花粉成分及结构并筛选得到潜在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从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糖尿病相关疾病靶点并取二者交集靶点。应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并筛选得到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Metascape网站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 液质联用解析得到天花粉15种药物成分,筛选出Cucurbitacin D(葫芦素D)等6种潜在活性成分,分析得61个天花粉防治糖尿病靶点。GO富集分析主要包括脂肪酸代谢、单羧酸代谢、类固醇羟化酶活性等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进程。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胰岛素抵抗、内分泌抵抗、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糖尿病防治密切相关的通路。分子对接发现天花粉可能通过Cucurbitacin D作用STAT3、MAPK14、PIK3CA等关键靶点实现改善糖尿病的效果。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桃红四物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信息;通过Gene Card、OMIM、TTD等数据库获得与血小板活化相关的靶点;其次利用Venny图将桃红四物汤中有效成分对应靶点基因与血小板活化靶点基因相映射,筛选两者之间的共有靶点,借助STRING平台及Cytoscape3.7.1软件,绘制交集基因蛋白互作(PPI)网络图;然后利用基因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David)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微生信云平台对富集结果可视化;最后借助AutoDockTools软件对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桃红四物汤中的重要成分及其作用于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重要靶点,为后续对核心成分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进行实验验证提供重要依据。结果 按照一定条件共筛选出69个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及2 175个血小板活化的靶点,去除重复后获得44个桃红四物汤作用于血小板活化的有效成分和154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分析、鉴定甘麦大枣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进一步对甘麦大枣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根据采集到的质谱数据,通过PubChem数据库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化学成分的鉴定。将鉴定出的化学成分输入SwissADME数据库,根据Pharmacokinetics、Druglikeness进行筛选。利用SuperPred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筛选成分的相关靶点,同时在GeneCards、DrugBank等数据库搜索抑郁症相关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及PPI蛋白互作网络,筛选药效作用的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分析鉴定了95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以及其他类。进一步筛选了12个关键活性成分,40个活性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获得TNF、SLC6A3、MAOB等16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发现甘麦大枣汤抗抑郁作用通路有神经营养相关通路、内分泌相关通路、炎症免疫相关通路等;动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贾跃进老中医常用药对合欢皮-远志的抗抑郁机制.方法:检索CNKI、TCMSP等数据库,获取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O等数据库获得抑郁症的疾病靶点,筛选药物-疾病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V3.8.0创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互作关系网络,并对交集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择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收集到合欢皮-远志药对活性成分54种,关联靶点708个.主要生物过程有:细胞过程、信号过程、对刺激的反应等;主要通路有:TNF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初步获得合欢皮-远志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数据库对黑地黄丸成分及肾性贫血靶点进行检索筛选;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蛋白互作网络图,进行拓扑分析,找出核心靶点,最后用DAVID6.8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黑地黄丸中共筛选出45个与肾性贫血相关的有效成分和725个潜在作用靶点;拓扑分析得到12个核心靶点;GO生物功能分析得到129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107条,细胞组成8条,分子功能14条,主要包括蛋白质结合、细胞外空间、细胞质、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KEGG通路分析得到3条通路,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结论: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预测其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作用通路及生物过程为研究其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分析丹栀逍遥散治疗干眼和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搜索丹栀逍遥散,结合文献筛选,得到丹栀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在DrugBank、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Online MendelianInheritancein Man Database(OMIM)、Gene Cards数据库分别搜索干眼和抑郁,得到干眼和抑郁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3.9软件构建“丹栀逍遥散-干眼-抑郁”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ene Ontology(GO)富集和Kyoto EncyclopediaofGenes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研究其作用机制。利用PyMOL和Auto DockVina等软件对丹栀逍遥散活性成分和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到丹栀逍遥散药物有效成分3095个以及对应成分靶点2727个;干眼疾病靶点3020个;抑郁疾病靶点36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肝积汤活性成分、治疗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肝积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TCMSP数据库筛选,肝癌相关靶点从GeneCard数据库获取,运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做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Cytoscape制作。结果 从 TCMSP 中获得肝积汤有效活性成分 80种以及249 个药效分子靶点。与检索到的885 个肝癌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95个共同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有TP53、VEGFA、AKT1等15个核心靶点。GO 功能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涉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复合物,蛋白络氨酸激酶等,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KEGG 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肝积汤作用靶点富集在相关肝癌发生与发展的通路上,如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病毒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结论 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可能为肝积汤治疗肝癌的关键成分,TP53、VEGFA、AKT1等为核心靶点,PI3K-Akt、乙型肝炎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通路为主要作用的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怀牛膝-菟丝子药治疗高血压肾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Uniprot数据库分别获取怀牛膝、菟丝子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基因,高血压肾损伤的疾病相关靶点是通过GenenCards、Omim数据库获取。在Venny在线工具中获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基因,使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和微生信网站获取的数据构建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活性成分-靶点-关键通路网络。结果:在TCMSP数据库中共筛选出怀牛膝、菟丝子符合条件的有24种活性药物成分,活性成分靶点及疾病靶点分别为206、1762个。Venny在线工具中获得了药物和疾病的113个共同基因。PPI网络显示怀牛膝、菟丝子药对发挥重要作用的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肿瘤抑制蛋白P53、蛋白激酶B1、肿瘤坏死因子、原癌基因、白细胞介素6等。从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中可得到,药物和疾病的交集基因与无机物、氧化应激、化学应激、活性氧、金属离子等分子生物进程关系密切,相关信号通路包括有:癌症的途径、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整理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收集CAG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图筛选交集靶点,由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由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芍药甘草汤有效活性成分103个,与CAG相关靶点76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柚皮素、甘草查尔酮A,核心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素-17(IL-17)、TNF、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芍药甘草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CAG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络石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指标,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络石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相应靶点蛋白转换为标准蛋白基因名。在Disgent数据库中检索“Rheumatoid arthritis”,获取RA疾病靶点运。利用韦恩图,得到药物成分和RA共同靶点,上传至Cytoscape 3.9.1构建“络石藤-化合物-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的网络图,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PI网络分析),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取络石藤9种成分及109个作用靶点,RA疾病2722个相关靶点,络石藤-RA共同靶点57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394个生物过程(BP)、41个细胞组成(CC)、70个分子功能(MF)。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132条通路。结果:该研究初步揭示了青风藤中以青藤碱为主的6种有效活性成分发挥了抗RA的作用,治疗的关键靶点与AKT1、TP53、TNF、IL6、VEGFA、MMP9、PTGS2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失眠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在线数据库筛选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药物靶点以及GERD和失眠的疾病靶点;取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交集靶点的相互作用;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和分析“活性成分-靶点”“药物-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疾病”、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BioGPS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定位,结合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器官/组织”网络;使用AutoDockVina进行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 小柴胡汤治疗GERD合并失眠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等多种化合物,关键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B(IL-1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53(TP53)等,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炎症应答、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相关,涉及的通路包括癌症途径、AGE-RAGE信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白鲜皮“异病同治”皮炎、湿疹、银屑病的分子靶点及其相关作用机理。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白鲜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并运用STP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借助TTD、OMIM、DrugBank、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治疗皮炎、湿疹、银屑病的有关靶点,借助Venny软件获取皮炎、湿疹、银屑病的相同靶点以及与白鲜皮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绘制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白鲜皮治疗皮炎、湿疹、银屑病的相同靶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图。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运用R语言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9 Client、AutoDock Tools、PyMOL进行分子对接和可视化。结果 经筛选白鲜皮有效成分15个,与皮炎、湿疹、银屑病相同靶点的交集靶点共64个。白鲜皮活性成分治疗皮炎、湿疹、银屑病的核心靶点依次为肿瘤坏死因子(TNF)、Toll样受体4(TLR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