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80例颈性眩晕患者中,椎动脉型颈椎病25例,其中5例行颈前路钩椎关节切除 横突孔减压术,12例颈前路椎间盘及骨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术;下颈椎失稳2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2例,5例行颈前路植骨融合术;颈间盘突出症11例,8例行颈前路间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术;8例OPLL均行颈前路骨化韧带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环枢椎旋转半脱位2例,行手法复位,环枢椎前脱位4例,行牵引复位,后路植骨融合术;1例颈部巨大脂肪瘤侵犯双侧椎动脉(VA)。36例行保守治疗,结果:疗效优60例,良17例,差3例。结论: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65%)。交感神经受刺激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治疗应以稳定颈椎和VA减压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运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方法治疗38例老年颈性眩晕,手术组20例采用颈前路切开减压脊拄内固定术;对照组1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38例获随访12~36个月,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手术组:治疗前评分为(13.75±3.34)分,治疗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24.80±1.74)、(24.70±1.42)、(25.70±1.26)分;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13.94±3.56)分,治疗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为分别为(19.17±3.22)、(19.50±3.78)、(19.11±3.58)分,两组效据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前路手术可以较好重建颈椎稳定性,在老年颈性眩晕治疗中较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后路颈椎经皮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小针刀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每组均40例,手术组运用后路颈椎经皮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联合组运用后路颈椎经皮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小针刀技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肩颈部疼痛程度(VAS评分)、镇痛效果(疼痛缓解率)以及症状功能评分(眩晕、头痛、旋颈试验)。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2.5%)高于手术组(70.0%),联合组治疗后的肩颈部疼痛评分低于手术组,联合组的疼痛缓解率(97.5%)高于手术组(85.0%),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功能评分低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颈椎经皮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小针刀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肩颈部疼痛,提高镇痛效果,降低症状功能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与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6-12诊治的5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6例采用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ACHDF组),21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PCL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术后2年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颈椎曲度。结果 5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7.8(24~60)个月。ACHDF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较PCL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ACHDF组疼痛VAS评分较PCLF组低,颈椎曲度较PCL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JOA评分与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以及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都可明显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颈椎及神经功能,但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更有利于缓解颈部疼痛,促进颈椎曲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对颈性眩晕症状改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8例颈性眩晕的患者进行前路减压及同种异体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术,或行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对于颈椎不稳的患者加作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6例患者的眩晕消失或明显减轻,优良率达84.7%。结论 前路减压及同种异体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术,或行后路单开门减压术(颈椎不稳的患者加作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对某些类型的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前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01-2011-06采用不同方法治疗38名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手术组:共20例,年龄61~78岁,平均69.7±4.97岁,全部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共18例,年龄61~76岁,平均69.1±4.35岁,全部采用保守治疗。结果 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分,手术组:治疗前为13.75±3.34,治疗后3月、6月及最后一次随访分别为24.80±1.74、24.70±1.42、25.70±1.26;对照组:治疗前为13.94±3.56,治疗后3月、6月、最后一次随访分别为19.17±3.22、19.50±3.78、19.11±3.58,对两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手术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颈前路手术可以较好重建颈椎稳定性,在老年颈性眩晕治疗中较保守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庆新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2):956-958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74例颈性眩晕患者中,62例行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及颈部围颈固定,星状神经节阻滞及颈部高位硬膜外封闭。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症状严重者采取手术治疗(12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及骨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包括颈椎病4例,下颈椎失稳6例,颈间盘突出症2例。结果疗效优49例,良14例,显效8例,无改善3例。结论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交感神经受刺激是主要的发病机制,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效果确切,保守治疗无效应以稳定颈椎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ADR)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01—2012-01行ACDF、ACCF和CADR手术治疗的79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ACDF组44例,ACCF组22例,CADR组13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60个月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SF-12评分及颈椎曲度。结果 79例均获得61~88(69.8±12.7)个月随访。ACDF组与ACCF组植骨融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ACCF组JOA评分均高于ACDF组及CADR组,ACDF组与ACCF组颈椎曲度优于CA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VAS评分、NDI指数和SF-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个月时,ACDF组与CADR组VAS评分、NDI指数低于ACCF组,而SF-12评分高于ACCF组;ACDF组颈椎曲度优于ACCF组与CADR组,且CADR组优于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CF在短期内神经功能恢复优于ACDF和CADR,但在随访中期ACCF在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及颈椎曲度的维持方面却差于ACDF和CADR。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mLP)即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10年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mLP且完成10年以上随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33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7例患者行mLP,13例患者行mLP联合颈前路固定融合术(11例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固定融合术,2例患者行颈前路椎体切除固定融合术),3例患者行mLP联合后方侧块螺钉固定融合术。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分别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颈痛程度及颈痛对颈椎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通过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ROM)及C2-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20~16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4.6±11.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m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而NDI及疼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14例患者(42.4%)...  相似文献   

10.
双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麟生  辛风 《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1):741-741
双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徐麟生辛风于维良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对脊髓型颈椎病可达到有效的减压及颈椎稳定作用,疗效肯定。但是对并发有神经根压迫或椎动脉型的混合型颈椎病,有些术后肩手痛、体位性眩晕症状没有解除。为此,我院自1989年9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01-2014-02应用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病人51例,通过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交感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优良率和有效率评估。结果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其中47例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及伴随交感症状明显缓解,平均N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对治疗颈性眩晕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8~2005年本治疗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所治疗的伴有颈性眩晕的颈椎病患者32例.观察比较术前、术后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片和症状改善情况,并进一步通过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X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稳或椎间盘突出现象,单节段不稳者9例,两节段者13例,三节段者7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者10例,两节段者15例,三节段者7例.所有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获10~48个月的随访,平均26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7.5%,症状和功能评分分值有明显提高(均数由术前13.89提升到术后23.98),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伴有颈性眩晕颈椎病中对颈性眩晕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41-1845
[目的]通过分析齿状突骨折前、后路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指导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齿状突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后路和前路手术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融合或愈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颈椎活动度、颈部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1)前路手术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颈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后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颈椎旋转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明显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各有2例患者出现齿状突骨折不愈合,愈合率分别为94.4%(34/36)、91.7%(2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0例(41.67%)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后路手术组12例(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椎动脉、神经、静脉丛等重要结构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颈椎活动度损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等优点;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操作难度小、适应证广,但对颈椎功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对符合标准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其中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5例,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20例,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局部前凸椎间盘Cobb角和颈椎整体前凸C_(2~7)Cobb角,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对术前及随访时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前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末次随访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末次随访椎间盘Cobb角及C_(2~7)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颈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以取得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相同的临床效果,而且更好地保持了颈椎活动度,可以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颈性眩晕及其手术治疗机制的探讨(附23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手术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机制。方法:对23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21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2例行后路双开门减压术。结果:术后19例眩晕消失,优良率达83%,4例症状减轻,好转率17%。结论:颈性眩晕大多不是由单一的椎动脉受压所致,解除颈髓的致压因素,恢复颈椎周围韧带的张力,稳定受累椎体,对治疗此类型颈椎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6例,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进行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术。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椎间丢失高度,并统计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N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植骨融合率和术后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椎间丢失高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率96.43%与对照组的82.14%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改善率86.94±3.52%高于对照组的83.77±4.16%(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NDI。  相似文献   

17.
颈部旋转与侧屈活动对椎动脉血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颈部旋转和侧屈活动对椎动脉血供的影响,探讨椎动脉血供与颈性眩晕的关系。方法实验组30例颈性眩晕患者均排除耳源性眩晕,且无需要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3岁,平均52.13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和颈、肩、背部疼痛史。对照组15例无眩晕症状,无需要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自愿者,男8例,女7例;年龄38~70岁,平均49.4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分别在中立位、左右旋转15°、30°、45°、60°及左右极度侧屈体位,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双侧椎动脉颅内段TCD观察,了解不同颈位对椎动脉血供的影响。结果中立位时,实验组椎动脉血流低于对照组(P<0.01)。与自身中立位时血流作对照,实验组转颈到30°时同侧椎动脉血流开始有较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转颈到45°时同侧椎动脉血流开始有较明显下降(P<0.01),转颈过程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流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侧屈时,实验组有24例、对照组有3例出现同侧椎动脉血流下降(P<0.01)。结论颈性眩晕有静态椎动脉血流下降的基础,即椎动脉血流在中立位时就低于正常,并随着颈椎的活动,出现动态的下降。颈性眩晕的发生可能与转颈过程中椎动脉血流下降幅度或速度超出其代偿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ero-P钢板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4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51例单节段颈椎病,24例术中采用Zero-P钢板(观察组),27例术中采用传统钢板与椎间融合器(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疼痛VAS评分(神经根型颈椎病)、JOA评分(脊髓型颈椎病)、NDI指数、颈椎Cobb角、吞咽困难Bazaz等级、植骨融合Eck等级、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结果 51例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81.0±4.4)个月,对照组随访(79.0±3.4)个月。观察组术后1、6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12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Eck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疼痛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术中应用Zero-P钢板在减轻患者术后早期吞咽困难症状方面较传统颈前路钢板固定具有优势,但这两种手术方式在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缓解临床症状、植骨愈合、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获5~28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颈前路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其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维持颈髓减压、颈椎稳定以及生理曲度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3例,按手术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观察组67例,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结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影像学指标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和融合节段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者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2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1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吞咽不适,术后6个月均消失。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结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创伤较小,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