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鼻咽癌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鼻咽癌中p5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用非同位素不对称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aPCR-SSCP),分析了鼻咽癌活检组织、细胞株和裸鼠移植瘤中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exon)的基因突变,并对其中exon8突变的SUNE-1和SUNT-1进行DNA测序。结果:在2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没有发现突变;但在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SUNE-1和瘤株SUNT-1中存在第8外显子突变,而HK1为第5外显子突变。DNA测序发现SUNE-1和SUNT-1的突变点在exon8的密码子(codon)280上,由AGA(精氨酸)→ACA(苏氨酸)。结论:p53基因突变热点的exon5、6、7和8可能在鼻咽癌变过程中没有重要意义,而在裸鼠移植瘤和细胞株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BV由于和鼻咽癌的关系密切,在鼻咽癌中可能存在EBV编码蛋白与p53结合或蛋白表达被EBV抑制等其他途径使p53失活。  相似文献   

2.
胆管癌ras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突变及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征旭  房殿春 《癌症》1997,16(1):48-51
应用免疫组化法及PCR-RFLP法,检测28例肝外胆管部p21、p53蛋白过表达,及k-ras第12位点、p53第248、249位点的突变。结果表明:胆管癌p21、p53蛋白阳性率为78.6%和35.7%,显著高于慢性炎症胆管壁粘膜,其中8例有两种蛋白的共同表达。  相似文献   

3.
P53蛋白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尔卫  欧阳能太 《癌症》1998,17(2):140-142,F003
目的:了解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的p53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作者对36例胰腺导管癌、25例胰腺癌旁组织、10例慢性胰腺炎和12例正常胰腺组织石蜡标本进行p53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6例胰腺癌和25例癌旁组织中呈p53蛋白阳性染色分别为21例(58%)和11例(44%),且其阳性率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均未见p53蛋白阳性染色,与胰腺癌和癌旁组织p53阳性率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胰腺癌,p53蛋白阳性染色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53蛋白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胰腺癌旁组织中某些细胞呈p53阳性染色,这些细胞可能较易发生癌变,使胰腺癌呈多中心性发生。  相似文献   

4.
于东红  王萍 《浙江肿瘤》1997,3(3):156-158
探讨细菌L型可能致癌的机理。方法: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69例鼻咽癌,2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症进行细菌L型检测,同时对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PCNA,P21,P53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咽癌组的L型检出率为79.7%,与慢性炎症组无显著性差异,但鼻咽癌组的PCNA,P21,P53表达却显著高于L型阴性组。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组织中p73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73蛋白在83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以及p5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83例鼻咽癌组织中p73蛋白表达阳性率(50.6%)较20例鼻咽 黏膜慢性炎症组织(15.0%)明显增高(P<0.05),I,Ⅱ期鼻咽癌组织p73蛋白表达阳性率(27.8%)低于Ⅲ,Ⅳ期(56.9%)P<0.05,P7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性别,颈部淋巴结转移,局部区域复发,远处转移放疗后5年生存率无关,P53蛋白阳性率为51.8%,其表达与P7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7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L型可能致癌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氏染色等技术,对69例鼻咽癌进行细菌L型和突变型p53蛋白检测,并以2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作对照。结果革兰氏染色鼻咽癌细菌L型检出率为79.7%,与免疫组化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69.6%)具有一致性(P>0.05)。鼻咽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2%,与粘膜慢性炎的p53蛋白表达(1/20)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且L型阳性病人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78.2%)明显高于L型阴性病人(14.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细菌L型感染与突变型p53蛋白过度表达存在着相关性,提示细菌L型感染参与了p53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变可能是细菌L型致鼻咽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染色体3p14.2区域一个与鼻咽癌呈负相关EST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芳  李友军  陈主初  何春梅  邓燕飞  袁建辉  段朝军 《癌症》2000,19(2):101-103,111
目的:寻找染色体3P14.2区域与鼻咽癌相关的表达序列标记,为筛选鼻咽癌候选基因打下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同生比较筛选EST的策略,结合Northern杂交和逆转录PCR方法,检测3p14.2区域的相关ESTS在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3P14.2区域筛选到一个在鼻咽癌中低表达的ESTW23312,与正常鼻咽上上以组织相比较,在鼻咽癌细胞株及13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的5便其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各组分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各组分基因在鼻咽癌(nasopharynegal carcinoma,NPC)组织及鼻咽慢性炎症粘膜(chronic inflammation of nasopharyngeal epithelium,CINE)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及鼻咽慢性炎症粘膜组织端粒酶各组分基因(hTR、TP1mRNA和h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及鼻咽慢性炎症粘膜组织端粒酶各组分基因(hTR、TP1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结果:43例NPC组织中,hTR、TP1mRNA和hTERT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7%、88.4%和16例CINE组织中,hTR、TP1 RNA和hTERTmRNAmRNA表达阳性率为87.5%、87.5%和0%;仅hTERT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鼻咽慢性炎症粘膜组织中的表达,而hTR或TP1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鼻咽慢性炎症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论:hTERTmRNA可能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起重工作用;hTERTmRNA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鼻咽癌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肺癌患者术前纤维支气管镜取材检测p53蛋白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u Q  Xiao Z  Liu G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45-447
目的研究支气管粘膜在肺癌和肺良性疾病情况下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细胞学标本和活检组织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探索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以sp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肺癌单纯刷检涂片及单纯活检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12/36)和47.2%(17/36),刷检加活检阳性率为61.1%(22/36)。肺良性疾病刷检涂片及活检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与肺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术前纤维支气管镜取材检测p53蛋白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肺癌的一个指标,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p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林县食管癌中p53基因突变与P^53高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CR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了食管癌高发区林县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水平和基因突变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在33例食管癌标本中,23例发现有P53的高表达,10例未发现可检测到的P53蛋白,其阳性率为69.7%。P53基因第5→8外显子出现点突变和缺失者12例,其频率为36%。在12例p53基因突变的病例中,9例均有P53蛋白的高度表达,提示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并是造成P53高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P53突变和P53蛋白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发生的高频率说明:P53的改变是食管癌癌变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1.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s a common cancer in South-East Asia, especially among people of Chinese origin. In this report,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quercetin on the growth of wild-type and mutant p53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HK1 and CNE2 respectively. The wild-type p53 HK1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growth inhibition by quercetin than the mutant p53 CNE2. The ID50 values for HK1 and CNE2 were 35.0 and 54.5 microM respectively. Cell growth arrest was initiated by the up-regulation of retinoblastoma gene expression, resulting in cell cycle arrest in either the G2/M or G0/G1 phase at 14.8 and 52.1 microM quercetin respectively regardless of the p53 status. Flow cytometry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quercetin-induced apoptosis during the first 24 h followed by necrosis in both HK1 and CNE2. Western blot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cytotoxic killing of HK1 and CNE2 by quercetin was mediated by the up-regulation of pro-apoptotic protein Bad, caspase-3 and -7, resulting in cell death by apoptosis.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quercetin inhibits cell growth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HK1 and CNE2 by inhibiting cell cycle progression to S phase. Quercetin is also able to induce apoptosis and necrosis in these cells regardless of the p53 status.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p53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是否通过NF-kB在鼻咽癌细胞中促进p53蛋白的表达,为阐明LMP1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建立受四环素调控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用报道基因检测法和Western印迹技术,观察LMP1过量表达对NF-kB的功能性活化及p53、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鼻咽癌细胞中,LMP1能活化NF-kB。过量表达的LMP1促进p53基因的表达,这种促表达可以被硫代磷酸化修饰的LMP1及p65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阻断,LMP1和p65地bcl-2的表达则没有影响,LMP1过表达对bcl-2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鼻咽癌中LMP1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NF-kB调节p53的表达;而在LMP1过表达时,bcl-2介导的抗凋亡机制未被启动,至少是未被上调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敲低Bmi-1的表达水平对鼻咽癌细胞CNE2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4种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HNE1和HONE1中Bmi-1的表达,筛选出高表达Bmi-1的细胞株.设计3条针对Bmi-1 mRNA的干扰序列(shRNA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53和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鼻咽癌40例、慢性鼻咽炎22例组织中p53和nm23-H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与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慢性鼻咽炎组p53及nm23-H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27.2%,而鼻咽癌组为92.5%、55.0%.在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的22例鼻咽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9例(40.9%),在nm23-H1表达阴性的18例中p53蛋白阳性表达17例(94.4%).鼻咽癌组织中p53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5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T分级无关;nm23-H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肿瘤T分级无关.结论 抑癌基因p53和nm23-H1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调控作用,可成为临床诊断和评价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5.
Liu B  Chen XY 《癌症》2004,23(5):512-516
EB病毒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LMPl)是被证实在鼻咽癌中具有癌基因功能的病毒编码基因的表达产物;LMPl参与异常的细胞周期调控,但是否导致有丝分裂检测点调控机制紊乱仍未得到实验证实。本实验观察LMPl对鼻咽癌细胞株CNEl有丝分裂调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LMPl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p33ING1b对鼻咽癌细胞HNE1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作为ING1的一种主要表达产物,p33^ING1b蛋白结合和稳定p53后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断或引起细胞凋亡。本研究通过建立高表达p33^ING1b的鼻咽癌细胞HNE1模型,探讨p33^ING1b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HNE1细胞,RT—PCR法筛选p33^ING1b高表达的阳性克隆,绘制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增殖速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p53的表达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p53、p21、Stat3、C-myc和Cyclin D1蛋白水平。结果:转染ING1后p33^ING1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HNE1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出现G0/G1期的阻滞、S期比例下降。细胞中Stat3、C—myc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53与p21表达水平上升。结论:p33^ING1b可能通过促进HNE1细胞中p53和阻断Stat3两种不同信号传导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17-5p 通过调控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相似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 like,BRMS1-like 或BRMS1L)表达调控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间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40 例鼻咽癌患者切除的鼻咽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鼻咽癌细胞系CNE 2、HONE 1、C666-1 和鼻咽部永生化上皮细胞株NP69,采用qPCR 检测miR-17-5p 在癌组织和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通过StarBase 数据库预测BRMS1L 与miR-17-5p 的靶向关系,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WB检测转染miR-17-5p 模拟物和抑制物对CNE2 细胞中BRMS1L表达的影响;CCK-8、Transwell 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7-5p/BRMS1L分子轴对CNE2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miR-17-5p 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P<0.05 或P<0.01),下调miR-17-5p 显著抑制CNE2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但促进细胞凋亡(P<0.05 或P<0.01)。miR-17-5p 靶向作用于BRMS1L并下调其表达水平。过表达BRMS1L可显著抑制CNE2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而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而同时过表达miR-17-5p 和BRMS1L 可逆转上述作用(均P<0.01)。结论:miR-17-5p通过靶向下调BRMS1L的表达,进而促进CNE2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而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Zhang BC  Zhu SG  Xiang JJ  Zhou M  Nie XM  Xiao BY  Li XL  Li GY 《癌症》2003,22(5):477-480
背景与目的: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已分离获得了人鼻咽组织特异性基因NASG。本研究对人鼻咽组织特异性表达且在鼻咽癌表达下调的NASG基因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的可变剪接进行分析,并考察NASG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在NASG基因3′UTR存在可变剪接部位的两端设计引物进行RT—PCR扩增,分离扩增产物并测序。用RT—PCR检测NASG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采用了肿瘤表达谱阵列(cancer profiling array)杂交分析NASG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的表达状况。结果:NASG基因3′UTR存在3种剪接产物,NASG基因在71%的鼻咽癌活检组织中表达下调,25%的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而在其他肿瘤及其配对的正常组织末见明显表达。结论:NASG基因3′UTR存在3种剪接产物,NASG基因的表达异常是鼻咽癌和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Orai1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鼻咽上皮细胞NP69和4种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ONE1和5-8F),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Or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靶向Orai1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转染CNE2细胞,设转染对照质粒的CNE2细胞为阴性对照组,钙离子成像检测钙库调节的钙离子内流,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转移和侵袭,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P69、CNE1、CNE2、HONE1和5-8F细胞中均表达Orai1,且CNE2细胞中表达相对较高,故选择CNE2细胞进行后续试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Orai1 shRNA后,CNE2细胞中Orai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NE2细胞的钙库调节钙离子内流能力、转移/侵袭能力和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抑制Orai1表达可抑制鼻咽癌细胞钙库调节钙离子内流、转移侵袭和EMT进程,提示Orai1可能成为治疗鼻咽癌转移的新靶标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