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10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106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6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39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5岁,平均31岁;病史最短3月,最长20年。术前检查鼻腔通气不畅者84例,其中双侧因息肉完全阻塞者6例,单侧因息肉完全阻塞者11例,鼻道有脓涕者54例,浅组鼻副窦有压痛者12例,伴有不同程度头痛者23例,嗅觉减退者14例。伴有显著下鼻甲增生肥大者15例,伴有明显鼻中隔偏曲者6例。再根据鼻窦冠状位CT扫描,按1997年海口会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评定标准[1],型1期2例;2期62例;3期2…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2):219-2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镜下经鼻入路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手术。其中初发患者23例,复发患者3例;Krouse分期Ⅱ期8例,Ⅲ期18例。根据病变范围及肿瘤根蒂部附着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切除肿瘤基底部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处理根蒂部,并应用磨钻打磨根蒂部增生骨质。术后随访1~6年,中位数随访时间2.1年。结果:26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出血量为5~200ml,中位数出血量为45ml。术后复发1例。结论:内镜经鼻切除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效果满意,根据病变根蒂部附着部位选择合适的入路并对肿瘤根蒂部进行细致有效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低温等离子射频能够减少术中出血,辅助处理根蒂部可能的残余肿瘤,对手术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我科于2000~2011年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4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根据术前症状、体征、CT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诊断确诊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7~74岁,平均43.5岁;病程2个月至12年,平均1年7个月。单侧37例,双侧8例。主要症状:鼻塞23例,流脓涕20例,鼻出血或涕中带血16例,头痛12例,鼻腔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开放引流,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36例患者,随访6月至5年,全部治愈,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创伤小,可保全鼻窦生理功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517例(962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治愈343例(66.3%),好转125例(24.2%),无效49例(9.5%),总有效率90.5%。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眶纸样板损伤及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良好的疗效,手术者的良好解剖学基础、术中妥善止血、鼻道窦口复合体的正确处理及术后定期随访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手术异常中鼻甲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鼻甲在鼻腔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及对鼻腔鼻窦功能的新认识,中鼻甲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异常的中鼻甲可导致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障碍、嗅觉减退或丧失,成为鼻窦炎的发源地,不仅影响手术操作,而且影响术后治愈率,因此,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行额窦开放手术的方法。方法:总结70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病例。其中额窦黏液囊肿6例,额窦慢性炎症62例,额窦真菌病变2例。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判定额窦结构,尤其是额隐窝及鼻丘气房的解剖特点,术前经过充分的药物准备,术中在内窥镜下仔细定位额隐窝、额窦口及相关解剖标志,扩大开放额窦口,建立符合生理需求的额窦引流通道,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3年,68例症状改善或消失,2例出现额窦口狭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术前对于影像学资料的细致分析并应用于术中操作,详细的术前准备方案及术后随访方案对于额窦口开放的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影像导航系统在复杂鼻颅底内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26例中额窦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鼻腔鼻窦肿瘤侵及颅底5例,垂体腺瘤7例,创伤性视神经病12例,均应用影像导航系统行鼻内镜手术。结果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包括配准、头架定位、常规器械注册等)5~10min,平均7min。手术区域影像标志与实体解剖标志间的误差≤1.51/mm,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来出现并发症。结论导航系统定位准确,能帮助术者确定术区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可以实时判定肿瘤切除程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少并发症。尤其在有既往手术史或病变破坏了鼻鼻窦及颅底解剖标志的情况下,导航系统对术者的帮助更大,增强了术者自信心,提高了手术的安全因素,保证了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2.
侧颅底肿瘤手术入路(附4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除侧颅底肿瘤的最佳入路。方法:44例患者中,采用下颌外旋入路17例,耳后C形切口入路16例,上颌外旋入路7例,颞额入路4例。结果:25例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19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不足1年2例,1年以上4例,2年以上7例,3年以上6例。结论:下颌外旋入路适用于切因旁间隙、颞下窝、鼻咽部、口咽部、蝶骨、斜坡及上颈椎肿瘤;耳后C形切口入路适用于切除颞骨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5例临床垂体腺瘤患者头颅CT导航数据导航下进行该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结果鼻小柱基点及基线与各解剖结构的平均距离和夹角分别为:筛前动脉58mm±4.0mm,52.0°±5.5°;筛后动脉65.8mm±3.5mm,41.5°±3.5°筛板中部53.4mm±3.6mm,50.0°±4.5°;蝶筛交界处68.2mm±5.5mm,38.5°±3.5°;视神经管颅口76.4mm±3.3mm,33.5°±5.5;两侧眶内侧壁之间距离22.4mm±4.5mm;两侧视神经管颅口之间的距离17.3mm±2.4mm;额窦口与鞍结节之间的距离40.3mm±3.6mm。结论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可以完全在内窥镜下比较容易到达前颅底区域,能够很好地暴露两侧眶内侧壁之间前达额窦口和后达蝶鞍的前颅底区域,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时的切口选择及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29例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患者施行倒U形切口,正反S形切口,额瓣开颅 Weber-Fergusson切口,鼻内镜下径路,暴露肿瘤切除,切除后根据前颅底骨质、硬脑膜、脑组织的缺损情况,分别采用鼻中隔黏膜一软骨瓣、额骨骨瓣、骨水泥修补骨缺损;额部骨膜瓣、鼻中隔黏软骨膜瓣、鼻甲黏膜瓣修补硬脑膜;手术后对恶性肿瘤予以放疗和化疗。结果:术后颅面部切口愈合良好,脑脊液鼻漏1例,局部处理后愈合。良性肿瘤经随访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总5年生存率为54.55%(6/11)。结论:根据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切口,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补前颅底,恶性肿瘤采用放疗和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20年来,随着医学科技及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经鼻经蝶内镜手术以戏剧般的速度发展,并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与传统的经鼻蝶手术比较,内镜经鼻蝶手术是一个概念性的革新,它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如更接近手术目标,避免对脑组织的牵拉和损伤,减少术后疼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95%的鞍区病变都可以通过常规的经蝶内镜入路手术切除。近年来,内镜手术的适应证已经扩大到了整个颅底中线区的病变,即前到额窦,后达齿状突区域,以前认为通过内镜手术不可能切除这个区域的肿瘤和其他病变,现在都有可能通过扩大的内镜经鼻入路得到切除。同时,颅底重建技术的发展,使得脑脊液漏这个一直困扰着神经外科医生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文章还讨论了内镜经鼻手术发展史上几位杰出的先驱和几项关键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86例颅底手术患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特殊性.方法:依术前病情,予胃管鼻饲、静脉内高营养(21例)、行气管切开术(13例)和心血管系统药物治疗(46例),根据有无颅内压增高和大出血倾向等临床表现.将患分为四类,针对各类患病情特点,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适度过度通气,自身血液稀释以及浅低温等.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19(125~810)min术中出现低血压11例,心律不齐38例,71例术毕10min内苏醒,10例术后继续机械呼吸支持,3例留置气管导管12h以上,71例愈后良好,5例死亡,无麻醉并发症.结论:此类患手术麻醉应重视术前准备,实施计划麻醉,加强术中综合管理和术后并发症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 分别经眶上、翼点、眉间、颞下和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颅底肿瘤18例,内窥镜辅助的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颅底肿瘤4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锁孔入路相关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具有创伤小、脑牵拉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适合于病灶范围相对局限的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窦内镜开展颅底区域微创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开展经鼻窦内镜颅底外科手术72例.结果12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均一次获得成功;13例接受视神经管减压术,8例于术后11日~一个月患侧恢复视力、眼前指数或光感,余5例术后无明显改善;5例蝶鞍充填术的患者术后头痛症状消失,33例垂体瘤、2例鞍区颅咽管瘤、5例筛窦癌和1例造釉细胞瘤均获得完全切除;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大部切除.除视神经管减压术中有1例并发颈内动脉破裂(抢救成功)外,其他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窦内镜颅底外科手术简便、微创、安全、有效.是一项值得临床应用的新技术,但必须严格掌握好此类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及颅底重建的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镜下脑脊液鼻漏的鞍底和前颅底手术修补26例患者的临床特性、手术治疗特点及随访资料.其中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31.5岁,包括筛窦型6例,蝶窦型14例,混合型6例,无额窦型.结果 本组脑脊液鼻漏包括外伤性17例,鞍区术后6例,鼻内镜术后2例,垂体瘤伽马刀术后1例.全部经单鼻孔神经内镜下手术修补治愈,其中1次手术修补成功22例,占84%,2次手术者4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未出现复发脑脊液鼻漏和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神经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漏口,牢靠颅底重建和修补材料的固定及术后持续腰池引流的选择应用.经鼻神经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是一个可靠、有效、微创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repairing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rhinorrhea and reconstructing the defects of skull base under endoscop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6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repair of CSF rhinorrhe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re were 19males and 7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1. 5 years old. Rhinorrhea was classified into 4 types: ethmoidalsinus type (n=6), sphenoid sinus type (n=14) and mixed type (n=6) and frontal sinus type (n=0).Results The causes of rhinorrhea were as follows: traumatic leakage (n=17) , post-operative breakage of saddle area (n=6) , damage after endonasal surgery (n=2) rhinorrhea after γ-knife for pituitary (n=1).All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repaired via an 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 Among them, 22 patients were repaired only once while 4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CSF rhinorrhea were repaired again.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from 6 months to 4 years. And satisfactory outcomes were achieved in all. Conclusion Accurate localization of CSF leakage, reliable reconstruction of skull base, secure fixation of adhesive materials and continuous lumbar CSF drainage are keys surgical techniques. Endoscopic repair of front skull base and saddle bottom of CSF rhinorrhea is a reliable, effective and mini-invasive surgical approach worth further populariz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底手术中出现三叉-心反射(trigemino-cardiac reflex, TCR)的形成机制、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91例颅底手术患者,通过复习相关的手术资料及麻醉记录,找出术中出现TCR的病例(在刺激或操作三叉神经相关区域时,出现与麻醉因素无关的平均动脉压突然下降和心率突然减慢并超过基线值的20%), 分析其手术方式、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相应预后。结果: 291例颅底手术患者中,9例患者术中共出现TCR 19 次,包括神经鞘瘤4例(听神经瘤3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脑膜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1例、垂体瘤1例、三叉神经痛1例。TCR诱发方式均与三叉神经主干或其分支受操作、牵拉有关,操作前基线心率为62~119 /min,平均(79.4±14.6) /min,TCR发生时,心率为22~60 /min,平均(44.2±9.6) /min,心率下降比例为29.0%~66.4%,平均下降比例为44.3%。基线平均动脉压为75~103 mmHg,平均(87.5±7.8) mmHg,TCR发生时,平均动脉压为45~67 mmHg,平均为(54.9±6.3) mmHg,血压下降比例为23.4%~47.2%,平均下降比例为37.3%。TCR出现后,停止刺激或操作心率血压自行恢复者8例次,应用阿托品8例次,剂量0.5~1.0 mg,平均0.69 mg,应用盐酸麻黄碱1例次,应用肾上腺素1例次,应用多巴胺1例次,患者血压及心率均很快恢复至基线水平,重复刺激可再次诱发。术后24 h无TCR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TCR是在颅底手术中由于对三叉神经或其分支操作刺激时出现的一种以心率变慢、血压降低为表现的神经反射,虽然其预后良好,但仍需正确判断、密切观察,必要时需给予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