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关注.护理人员的护理目标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护理手段,使患者处于恢复健康的最佳状态.目前,医院感染的职业防护大多只关注了抗生素耐药性及医疗操作不规范问题,往往忽视了在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很多不安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防护.在为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几乎都是与患者零距离的接触.重视职业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保证工作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状,提出职业防护的相关可行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有普及性预防观念的9.97%,在抽血操作中能经常带手套的5.7%,在接触每个病人后洗手的37.9%,被针刺伤后能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33.61%,护理人员接种过乙肝疫苗的49.57%.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使其树立全面预防观念,同时加强相关措施和制度保障,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操作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研究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教育依从性。方法:针对锐器伤发生的原因以及自身防护要求,抽调1100名医护人员,根据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相关防护教育依从性,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调查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依从性不良,对防护知识未接触的医护人员所占比例为11.9%,与患者接触前后经常洗手的比例为33.2%。结论:医护人员有必要接受血源性疾病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其对防护工作的重视以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传染科护理人员需要近距离接触传染病患者,并承担对其治疗和护理工作,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避免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化疗职业防护情况于2019年11月18日对医院32名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比较并分析结果。结果: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总分为(50.77±3.2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防护认知(18.21±1.05)分、防护行为(12.23±2.01)分、防护条件(10.91±1.48)分、防护管理(9.42±1.27)分。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学历、职称、护龄、接受化疗防护知识培训时间、接触化疗药物年限的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存在差别(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触化疗药物年限、接受化疗防护知识培训时间、职称是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现状处于中等水平,且易受接触化疗药物年限、培训时间、科室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沈阳市43所医院231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高,防护措施设备不全,防护意识淡薄,在操作中行为欠规范。结论:各级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保障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医院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64名护理人员,按照是否接受过干预措施培训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名。研究组接受过专业护理培训,对照组未接受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不规范、与患者发生争执、护理方面制度规定认知度不足引起的医疗纠纷、护理记录不规范、排班不合理等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结合医院内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减少护理工作失误,减少医疗纠纷发生诱因。  相似文献   

8.
谈民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710-711
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地方,因各种疾病易导致交叉感染.而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在日常工作中,临床护士每天都会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但目前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工作中接触的各种传染源防护意识不到位,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威胁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在高危的环境下长时间地工作,必须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才能更好地护理患者.我院对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39例护士职业暴露进行登记,及时处理每一例职业暴露的情况,暂未发现有护士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及其他传染病.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39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防护的危害与职业防护知识现状,分析锐器伤的危害及锐器伤的防护措施,针刺伤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为参考文献,结合笔者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护理人员工作繁忙、个人防护意识淡薄,锐器伤造成的危害性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心内科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作为医院护理的特殊群体,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建立防护措施,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加强护理管理职能,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护理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感染科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更易接触到各类传染病病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遭职业暴露的机会更多.现对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进行探讨、分析,目的在于增强感染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了解自我防护状况,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提高护士思想意识,正确认识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2.
探讨肿瘤化疗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将在温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触肿瘤化疗药物的7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人员是否受到化疗药物的损害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名护理人员均受到化疗药物损害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及脱发等,对照组40名护理人员无明显异常表现,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资料进行统计,同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分析肿瘤化疗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观察组中接触化疗药物的非肿瘤化疗科护理人员占比较大,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中主要以大专学历的的护理人员为主;对照组中接触化疗药物的肿瘤化疗科护理人员占比较大,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主要以本科及以上学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薄弱、防护意识差、操作不规范及肿瘤科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均是导致职业危害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只有针对危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避免肿瘤化疗护理人员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危害,通过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危害性的认识,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促使临床护理人员形成正确的职业防护意识,不断的完善护理防护措施,加强自我保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工作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医院实习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情况及其防护认知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及薄弱环节,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问卷方式收集某省级三甲中医院375名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防护认知水平和暴露处理。结果:中医院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6.67%,其中护理学、针灸康复学、中西医结合、中医内科学专业发生率分别为40.00%、32.71%、15.44%和12.50%,不同专业差异显著(P0.01)。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注射采血、针灸拔针、处置锐器等环节。暴露器具前三位为注射器针、头皮针及留置针、针灸针,分别占30.00%、25.00%和22.00%。职业防护知识获得以医院入职岗前培训为主。乙肝疫苗接种率92.80%,其中已接种并产生抗体占52.80%,已接种不知晓抗体占40.00%、未接种占7.20%。接触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戴手套占53.33%,破损皮肤接触血液及体液戴双层手套占20.53%。职业暴露上报率仅占15.00%。结论:中医院实习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防护认知不足,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其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最大限度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注射针刺伤的防护和应急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强轮转护理人员、实习护生防护注射针刺伤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注射针刺伤的发生率,并探索有效的应急护理对策。方法比较轮转护理人员和毕业实习护生培训前后在防护和应急护理注射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发生注射针刺伤的情况。结果59位实习护生和9位轮转护理人员在培训前无人完全掌握防护和应急处理注射针刺伤的相关知识,发生针刺伤45(66.18%)人; 仅有(33.82%)23人未发生过针刺伤。培训后有41位实习护生和9位轮转护理人员未发生注射针刺伤,占73.53%,只有18位实习护生发生注射针刺伤。结论加强对学生和轮转护理人员培训注射针刺伤的防护和应急护理对策,可增强其防护注射针刺伤的意识、降低注射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其在发生注射针刺伤后的应急护理能力,从而维护自身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讨论某三级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其职业防护知识和行为受到的影响。方法:对某三级医院供应室50名护理人员2015年2月~2017年2月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对供应室这50名护理人员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未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将其设定为参照组,对比分析两个时间供应室护理人员相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及防护行为均更优(P0.05),培训效果较好。结论:对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能够丰富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隐患和干预措施。方法:分析造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隐患危害的因素。结果:医院改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提高了对护理人员职业隐患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确保了护理人员健康安全。结论:增加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制定出一整套职业干预措施,让职业隐患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工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防护意识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共9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护理人员中发生锐器伤的人数为81名(88.4%),在有潜在血液接触操作中戴手套的仅占23.6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差,发生锐器伤率高。加强护理人员全面性防护意识,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和伤害程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找出中蒙医医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水平。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2011年1月~12月350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伤害例数进行调查,并与2010年1月~12月350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伤害的例数相比较。结果:采取相关措施后职业伤害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认真执行科学防护对策,可以使中蒙医医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杭州市部分地区各级别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个人防护情况,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工作质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部分地区不同级别并设有的医院为研究对象,共有在岗护理人员140名,采用微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个人防护意识。结果:民办医院的护理人员明显不如二级、三级医院(P0.05);杭州市部分地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薄弱,没有完善的个人防护措施。结论:应针对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CSSD护理人员的培训及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