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姜建利  刘秀芳  鲁耀华  李洲强 《医学综述》2009,15(22):3503-3505
目的观察低浓度盐酸左布比卡因硬-脊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对新生儿评分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正常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为观察组,在宫口开至2~3cm开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腰麻药物为0.75%盐酸左布比卡因1mL+20μg芬太尼1mL,共2mL。Ⅱ组为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当胎儿娩出后,取脐动脉血2mL行pH、PCO2和PO2分析,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Ⅰ组麻醉镇痛效果良好,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盐酸左布比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分娩,对新生儿血气和新生儿的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淑伟 《现代医学》2014,(8):902-90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手术娩出新生儿的影响,寻求不适于椎管麻醉产妇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用全身麻醉,对照组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出生后1、3、5 d神经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6.5±6.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38.4±7.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3、5 d神经行为评分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均适用于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不会对新生儿的安全产生影响,可用于不适用椎管内麻醉的产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100例,采取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产程、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尿潴留发生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值等。结果脐动脉血pH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能够减低产妇出血量,缩短产程,起效速度快,对新生儿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参考值,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8月在本院分娩的183例足月活产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血气测定,分析脐动脉血pH与Apgar评分、脏器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171例正常新生儿脐动脉血气pH平均值为7.28±0.05,PaO2为2.99±0.83 kPa;PaCO2为6.30±1.37 kPa,BE为8.10±4.37 mmol/L。Apgar评分4~7分和1~3分的脏器损伤分别为5例和3例,脐动脉血pH值7.00~7.19和pH〈7.00的脏器损伤分别为3例和4例。脐动脉血血气的pH值及Apgar评分,与脏器损伤呈负相关。结论低Apgar评分结合脐动脉血pH〈7.00有助于诊断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5.
王亮 《中外医疗》2014,(21):120-12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手术娩出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神经行为评分、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02,P=0.1934〉0.05),两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pH值、PCO2和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3、5 d神经行为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且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无呼吸暂停、病理性黄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手术无论采用全身麻醉还是椎管麻醉,均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剖宫采用全身麻醉是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下吸人七氟烷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采用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喉罩通气下吸人七氟烷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产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产妇开始哺乳的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开始哺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剖宫产术中,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喉罩通气下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影响新生儿呼吸生理功能及产妇术后恢复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而喉罩通气下吸人七氟烷全身麻醉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适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53-55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与1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分娩的1921例新生儿为样本,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的同时进行1 min Apgar评分,并追踪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脐动脉血pH值、PO_2与1 min Apgar评分呈正向关联,脐动脉血PCO_2与1 min Apgar评分呈负向关联。脐动脉血pH值、1 min Apgar评分与脏器并发症发生率呈负向关联。结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中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是1 min Apgar评分的有效补充,应结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和1 min Apgar评分来综合评估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以指导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处理. 方法 用i-STAT型血气分析仪对260例新生儿生后1min内脐动脉血进行血气测定,并与Apgar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窒息新生儿组出生脐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162,2.47kPa和7.882kPa;对照组分别为7.282,2.407kPa和7.134kPa.血pH窒息组为7.147±0.063,对照组为7.203±0.0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 脐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窒息新生儿组低Apgar评分有关系.血气分析结果 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 因前置胎盘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产妇73例为观察对象, 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 观察比较2组产妇术中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升压药应用率, 以及新生儿情况, 包括断脐 (I-D) 时间、脐动脉血p H、PCO2、PO2、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全身麻醉组45例, 椎管内麻醉组28例 (其中硬膜外13例, 腰硬联合15例) , 有2例产妇行椎管内麻醉后阻滞不全改全麻醉, 4例产妇因出血量大改全麻, 麻醉方法计为全麻.2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升压药应用率及输液量均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组 (P<0.05) ;2组产妇娩出新生儿断脐 (I-D) 时间、脐动脉血p H、PCO2、PO2、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或术前估计出血量大的产妇, 选择全身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更安全, 但其他类型患者, 其麻醉方法的选择上同样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以指导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15例新生儿生后1分钟内脐动脉血进行血气测定,并与Apgar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组Apgar评分越低,脐动脉血pH值,PaO2值也越低PaCO2值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脐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窒息新生儿组低Apgar评分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硬外组5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实行分娩镇痛,联合组50例则采用腰硬联合方法。监测血压、脉搏、氧分压、心电图,比较镇痛起效时间、VAS评分、运动功能情况、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镇痛起效时间联合组明显短于硬外组;在镇痛方面,联合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硬外组。两组在运动功能、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腰硬联合法优于硬膜外麻醉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硬膜外阻滞(CEA组)与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正常足月妊娠、均为单胎头位、且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自愿要求无痛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CEA组、CSE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观察记录三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下肢肌力、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CSEA组和CEA组相对于未进行无痛分娩的C组,产妇的疼痛明显减轻,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C组(P〈0.01);CSEA组镇痛起效时间[(44.15±8.61)s]明显快于CEA组[(206.65±35.88)s],CSEA组用药后10、15 min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外组(P〈0.05);三组产妇无明显运动阻滞症状,均能下床活动,下肢肌力(Bromage评分)在0~1分(P〉0.05);三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起效快,镇痛强,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对130例产妇分娩时实施硬膜外麻醉并给予相应的助产措施(镇痛组),与70例未实施麻醉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效果优于对照组。镇痛组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具有安全起效快、持续时间可控制、对产妇生理影响小,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并能缩短产程等优点。配合相应的临床支持,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及脐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541名新生儿的脐动脉血及生后1h桡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如胎龄、体质量、母婴病理情况、家族史、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情况),结合临床检验、检查,观察住院期间有无缺氧造成各器官损害的表现。结果本研究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参数平均值为:酸碱度(pH值)7.21±0.10,二氧化碳分压(PCO,)(59±14)mmHg(1mmHg=0.133kPa),氧分压(P02)(14±8)mmHg,碳酸氢根(HCO3^-)(23.7±2.9)mmol/L,剩余碱(BE)(-4.1±3.8)mmoL/L,氧饱和度(Sp2)(15.0±14.6)%。有胎儿宫内窘迫、异常分娩史的新生儿脐血pH值较低,早产儿脐血pH值较足月儿高。1minApgar评分与脐血pH值及其他血气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而5minApgar评分仅与脐动脉血PO2和SpO2相关。神经系统损害与脐血血气分析各指标均有相关性,肾、心、代谢方面的损害与脐血pH及PC02值相关,肺、消化、血液系统损害只与脐血pH值相关。联合脐血pH值〈7.20及Apgar评分≤7评估器官损害的发生率较单用其中一项指标高。结论脐血血气分析与1minApgar评分有明显相关性,脐血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对窒息相关的器官损害均具有诊断价值,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不理想。综合脐血pH值及Apgar评分可以提高窒息相关器官损害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240例分娩的产妇,根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镇痛,对照组未采取镇痛措施,然后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情况、总产程时间、阴道顺产率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麻黄碱组(E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E组椎管内注射局麻药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 mg,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麻黄碱0.83 mg.min-1至胎儿娩出;P组椎管内注射局麻药同时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60μg,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去氧肾上腺素16.7μg.min-1至胎儿娩出。采集脐动脉和脐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娩时间)、新生儿1、5min Apger评分。记录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高血压、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结果两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P组胎儿脐动脉和脐静脉血pH值和B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可有效降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低血压发生率,且对胎儿无明显影响。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可以降低产妇恶心和呕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潜伏期小剂量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2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宫口直径〈3 cm时开始给予分娩镇痛)和对照组60例(宫口直径≥3 cm时开始给予分娩镇痛),观察及比较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腰麻后30 min两组产妇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呼吸频率与镇痛前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监测值仍在正常范围内;腰麻后30 min和硬外麻后30 min两组VAS评分比镇痛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血氧饱和度、改良的Bromage评分、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催产素的使用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开始应用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是一种起效快、不影响产妇行动、对新生儿没有不良影响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于本院采用无痛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行局麻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行局麻无痛分娩,采用Mulleetr评分评定两组镇痛效果,观察两组产程、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镇痛优良率86.7%略高于对照组的8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较好,相对于布比卡因其产程较短,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镇痛分娩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3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且足月的初产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孕妇随机分成3组,每组24例。3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剂量为2μg(A组)、4μg(B组)和6μg(C组)。于L2~3行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鞘内注射各组拟定剂量的舒芬太尼和2.5mg的罗哌卡因。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并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A泵)。记录各组首次用药持续时间、药物起效时间、鞘内注射给药后VAS疼痛评分、罗哌卡因总用量、运动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等。结果 3组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舒芬太尼B组和C组较A组首剂给药后作用持续时间长、药物起效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舒芬太尼A组罗哌卡因总用量为(22.37±6.33)mg明显高于B组的(15.79±5.64)mg和C组的(14.76±5.17)mg(P<0.05);在运动阻滞发生情况方面,A组发生轻度运动神经阻滞明显多于B组和C组(P<0.05);3组在产程时间、出血量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在镇痛分娩术中均安全有效,且4μg舒芬太尼联合2.5 mg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镇痛分娩术中的剂量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