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牟素仙 《中国药业》2012,21(15):98-99
目的观察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维生素E丸100 mg,维生素B620 mg,3次/d,于月经来潮前3 d开始服药,连续服药10 d。对照组45例,口服颠茄片10 mg,2次/d,于每次月经来潮前2 d开始服用,连服5 d。两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B6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与传统治疗痛经的药物相比,长期服用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戊酸雌二醇治疗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月经第5天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2粒/次,1次/d,共5 d;同时在月经第8天口服戊酸雌二醇片,2片/次,1次/d,直到卵泡成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d,直至卵泡成熟。两组均连续治疗3~6个月,发现妊娠后停止用药。结果治疗组成熟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戊酸雌二醇治疗排卵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孟凡香  于伟 《淮海医药》2013,31(5):454-455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芬必得与单独应用芬必得相比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芬必得口服,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0.3 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普瑞巴林,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50 mg,2次/d。每个月经周期服药7 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及痛经症状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痛经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芬必得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芬必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於爱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17-118
目的探讨长效醋酸甲孕酮(DMPA)联合调经益母片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7例,都在月经周期第l~5天臀部肌内注射DMPA150mg,以后每隔(90±7)d肌注一次,半年1个疗程,每个患者治疗l~2个疗程;同时在月经第5天口服调经益母片,2~4片每次,一天2次,每个月经周期口服20d。结果综合治疗前痛经发生率是91.2%治疗后痛经发生率降至7.0%,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PA联合调经益母片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具有安全、临床效果明显、价格低廉、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氯米芬(CC)联合他莫昔芬(tamoxifen)对CC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 将100例CC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在月经第3~7天口服CG 100 mg/d,同时在月经周期的第3~7天口服他莫昔芬40 mg/d;B组CC的应用同A组.月经第8 d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当有1个卵泡直径≥18 rmm或2个卵泡直径≥17 mm时,肌注hCG1 0 000 IU,36 h后性生活.观察两组注射hCG日成熟卵泡数和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卵天数、月经周期第22天孕酮水平、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 A组注射hCG日的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月经第21 d血清中孕酮水平以及排卵率和妊娠率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促排卵天数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C抵抗的PCOS患者,他莫昔芬可以促进排卵,改善CC对子宫内膜的抗雌激素效应,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平鸿妹  屈岚 《江西医药》2005,40(Z1):736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门诊随机选择乳腺增生病患者150例,月经第2d开始口服他莫昔芬片10mg,2次/d,至下次月经来潮时停服为1个疗程,全部病人均治疗2个疗程以上,最长用药6个月。结果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病,显效122例(81.3%),有效23例(15.3%),无效5例(3.3%)。结论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病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9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自月经第1~3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5mg,1次/d;在月经干净后服宫瘤清胶囊,每次3粒,3次/d;对照组48例,单用米非司酮5mg,于月经第1~3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1次/d,上述药物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结果97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FSH、LH、E2、P测定,其中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宫瘤清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 1 维生素B_(?)VitB_6有促进镁离子进入子宫肌细胞而产生解痉的作用.故有主张补充镁离子及Vit B_6治疗原发性痛经。2 心痛定机理是本品可松驰子宫平滑肌.有效地抑制月经头2天的子宫收缩。方法:于每次月经前3~5d开始服药.10 mg.tid.7~10 d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月经来潮时亦可服药.10~30 min后疼痛减轻。3 炎痛喜康有人使用本品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疗效。用法;dl、d2单剂量40 mg.d3、d4、d5改为20 mg。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24):3345-3347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6例女性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10 mg,口服,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3粒,口服,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月经期均停用所有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块最大直径、乳房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块最大直径、乳房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较单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疗效更显著,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暖宫孕子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月经的第5天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d,用药21 d为1个疗程,后停止用药,直至下次月经的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暖宫孕子丸,在月经的第5天开始服用,8丸/次,3次/d,用药12 d为1个疗程,后停止用药,直至下次月经的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及自然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T和F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橼酸他莫昔芬片中枸橼酸他莫昔芬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TM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6nm。结果:枸橼酸他莫昔芬在25.32~126.6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n=5),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0.4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l-6月天津市静海县医院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痛经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d,连续服用21 d,治疗组于月经第1天时加服散结镇痛胶囊,1.6 g/次,3次/d,连续3~6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痛经情况、月经量、子宫体积及CA12-5水平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为96.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痛经情况、月经量、子宫体积及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We studied 125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rossover study. After an admission pretreatment period without medication, the patients completed three consecutive randomized treatment phases with lysine clonixinate 125 mg plus propinox 10 mg or paracetamol 500 mg plus hyoscine N-butylbromide 10 mg or placebo, according to a fixed-dose schedule of 1 tablet every 6 h, 3 days before onset of menses and for 5 days thereafter. Changes in menstrual pain intensity and duration, amount of bleeding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daily pads used and concomitant symptoms were assessed on the fifth day of each cycle. Every night, the patients recorded the average intensity of menstrual pain during the first 4 days of menstruation in a diary The follow-up visit carried out at day 5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pain intensity with both active treatments vs. the other two phases: baseline: 2.72 +/- 0.61; placebo: 1.85 +/- 0.87; lysine clonixinate plus propinox 1.36 +/- 0.81, and paracetamol plus hyosine N-butylbromide: 1.45 +/- 0.87. The patients' diaries showed increasingly lower pain intensities starting from day 1 with the three treatments. Active treatments reveal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nalgesic efficacy from the outset compared with baseline and placebo; however, only the lysine clonixinate plus propinox combination reach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days 3 and 4. No changes in duration or intensity of menstrual bleeding or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ffect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four study perio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口服地屈孕酮与肌肉注射黄体酮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FET)激素替代黄体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激素替代(HRT)内膜准备方案行FET治疗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月经第3日起口服雌二醇片2mg,第14日超声监测。内膜≥8mm时,加用口服地屈孕酮60mg转化内膜(A组),或肌注油剂黄体酮80mg(B 组),5d后解冻第5d 胚胎。结果共完成689个 FET 激素替代周期, A、B 两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35%,种植率分别为27.3%、24.1%,流产率分别为20.1%、15.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FET 激素替代周期中口服地屈孕酮简单方便,临床结果理想,可以替代肌肉注射油剂黄体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和孕三烯酮应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巩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在中国石油中心医院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GnRH-α组45例,给予GnRH-α仪3.75mg肌注,每28天1次,于月经来潮5d内开始;孕三烯酮组35例,给予孕三烯酮2.5mg口服,每周2次,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疗程3-6个月。定期随访。结果GnRH-α组及孕三烯酮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等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随访结果显示,GnRH-α组和孕i烯酮组症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9%和85.7%,两组复发率分别为4.4%和5.7%。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副反应方面.GnRH-α组显著小于孕三烯酮组。结论GnRH-α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探讨长期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就诊的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年龄为(39.11±7.98)岁。均于月经的第5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2.5mg/d,连续服用1个月,自第2个月开始,每天服用6.25mg/d,连续服用3个月,共计4个月经周期(120d)。分别于服药前月经周期的卵泡期(月经的第1~9天)及服药第120天至停药一周内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均做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取子宫内膜行HE染色、免疫组化二步法测PCNA指数,测量血E2、FSH、谷丙转氨酶(GPT)、肌酐(Cr),记录阴道流血情况及不适症状等。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米非司酮治疗前血雌二醇为(69.73±41.58)pg/mL,为卵泡期水平,治疗后为(35.88±10.98)pg/mL,为绝经期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米非司酮治疗前后FSH分别为(5.02±2.91)IU/L及(5.88±1.73)IU/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病理报告示治疗后内膜转化率为33.3%,部分内膜发生增生过长,未发现不典型增生;米非司酮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PCNA指数分别为(795.80±59.70)及(820.60±48.0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米非司酮治疗后谷丙转氨酶为(19.50±7.91)U/L,肌酐为(68.61±25.56)μ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对子宫内膜无抑制,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4个月,可导致内膜出现增生过长,但未发现不典型增生情况,说明此种用药方法是相对安全的,但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球子宫内膜消除术(TBEA)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与护理配合。方法采用Medisell公司生产的TB(thermal balloon,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70例功血患者施以热球子宫内膜消除术,术后追踪1年,观察月经量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护理。结果70例患者中月经量明显减少者48例(占68.57%),点滴量月经8例(占11.43%),出现闭经者9例(12.86%),无明显效果者5例(占7.14%)。月经量及痛经方面的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有效率达92.86%。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及疗效追踪。结论热球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护理上应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护理。  相似文献   

18.
陈锐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2169-2172
目的探讨采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1片/次,1次/d,月经来潮后第5天服用,连续使用至下次月经来潮为1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颗粒,0.6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A125水平、痛经评分、盆腔包块体积、痛觉、生育能力、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显著低于治疗组患者的96.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水平、痛经评分和盆腔包块直径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A125水平、痛经评分和盆腔包块直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随访1年发现,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生育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痛觉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6.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