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对17β-雌二醇(E2)作用下子宫内膜癌系ER阳性的Ishikawa及ER低表达的HEC-1A的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阻断GPE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对数生长的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试剂)、阴性对照组(加10-6mol/L E2)和实验组(10-6mol/L E2+PTX)。应用四甲基亚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PTX对E2作用下的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随着E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在490nm处光密度值增大。E2对Ishikawa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均<0.001),而对HEC-1A的细胞增殖作用不显著(P=0.393),各浓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7)。不同浓度E2作用48h后,Ishikawa细胞G0~G1期比例减少(P=0.001),S期比例增多(P=0.002),HEC-1A变化不显著。(2)随着PTX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两种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均<0.001);不同浓度PTX作用48h后,两种细胞的凋亡率、G0~G1比例均升高(P<0.001,P<0.05),S期比例在Ishikawa细胞无显著变化,在HEC-1A细胞降低,G2~M期比例在Ishikawa细胞降低,在HEC-1A细胞无显著变化。结论:PTX可以抑制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促使其发生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进展。GPE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人子宫内膜腺癌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Ishikawa和ER阴性的HEC-1A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P21ras和p-Erk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MTT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浓度E2作用Ishikawa和HEC-1A细胞不同时间的细胞吸光度值及细胞周期,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上述细胞中P21ras和p-Erk的表达。结果:随E2浓度增加,Ishikawa细胞吸光度值上升并呈时间依赖性(P<0.01),G0~G1期比例下降(P<0.01),S期比例升高(P<0.01);HEC-1A细胞吸光度值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P>0.05);10-6mol/LE2作用于Ishikawa细胞30min时,P21ras和p-Erk活化表达最强,作用于HEC-1A细胞15min时,P21ras和p-Erk即有明显表达而且达高峰,随着E2浓度增加两种细胞中P21ras和p-Erk表达均逐渐增加,呈浓度依赖性。结论:E2可促进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和周期进展,而且可以促进Ishikawa和HEC-1A中P21ras和p-Erk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K-1受体拮抗剂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将不同浓度NK-1受体拮抗剂与其共培养48h后,采用MTT法检测Ishikawa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NK-1受体拮抗剂可明显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P0.05);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增加,S期及G2/M期比例降低(P均0.05);抑制细胞侵袭,并且其对Ishikawa细胞的这些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NK-1受体拮抗剂可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及抑制侵袭,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细胞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信号的传导。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Ishikawa3-H-12细胞AdipoR1/R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脂联素(2.5,5,10,20μg/ml)作用子宫内膜癌细胞30min,Western blot检测AMPK磷酸化程度,不同浓度脂联素作用细胞48h及AMPK抑制剂(复合物C)预处理后脂联素再作用48h后,MTT试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果:子宫内膜癌Ishikawa3-H-12细胞AdipoR1/R2蛋白呈棕黄色颗粒状表达,并可见AdipoR1/R2基因表达。除2.5μg/ml浓度外,其余浓度组脂联素均显著诱导AMPK磷酸化,不同浓度组AMPK活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85,P0.01),脂联素以浓度依赖模式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AMPK活化。脂联素以浓度依赖模式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F=13.322,P0.01),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F=46.826,P0.01),复合物C可以阻断脂联素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结论:脂联素可能通过影响AMPK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Ⅰ型(GnRH-Ⅰ)激动剂--曲普瑞林和GnRH-Ⅱ对不同PTEN基因表达状态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10-11、10-9、10-7、10-5mol/L)的曲普瑞林和GnRH-Ⅱ分别作用于不同PTEN基因表达状态的3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细胞系Ishikawa [PTEN基因表达阴性(-)]、Ishikawa-PTEN[PTEN基因表达阳性(+)]、Ishikawa-neo[PTEN(-)]细胞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计数法、膜联蛋白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内膜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内膜癌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活化情况.在曲普瑞林和GnRH-Ⅱ作用的基础上,使用17β雌二醇(17β-E2,10-8mol/L)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分别进行干预,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10-11、10-9、10-7、10-5mol/L)的曲普瑞林及GnRH-Ⅱ作用后,3种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细胞生长减慢,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减少;上述作用均呈明显浓度依赖关系(P<0.01或P<0.05).曲普瑞林及GnRH-Ⅱ均可明显抑制Ishikawa、Ishikawa-neo细胞中Akt和ERK1/2的活化(P<0.01);而对Ishikawa-PTEN细胞中Akt和ERK1/2的活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17β-E2可明显拮抗曲普瑞林和GnRH-Ⅱ的上述作用(P<0.01或P<0.05).结论 曲普瑞林和GnRH-Ⅱ可通过抑制Akt和ERK1/2的活化,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此作用呈明显浓度依赖关系,并与PTEN基因表达状态有关,且可被17β-E2拮抗.提示GnRH-Ⅰ激动剂可用于低雌激素表达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个体化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xy)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小室(transwell)观察细胞的侵袭力。结果:Oxy明显抑制Ishikawa增殖,并呈时效和量效关系,24h、48h、72h的IC50分别为8.07,4.62,3.22mg/ml;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随着药物浓度增高,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减少;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细胞凋亡现象,当Oxy浓度为10mg/ml时,细胞凋亡率65.4%;荧光显微镜可见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Ishikawa细胞侵袭基底膜的能力明显被抑制。结论:Oxy可抑制Ishikawa增殖,诱导Ishikawa细胞凋亡,有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二醛酶I(GLO-I)过表达对孕激素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将GLO-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 DNA GLO-I及空白载体pc DNA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G418筛选获得抗性亚克隆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GLO-I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未转染组、转染pc DNA-GLO-I组及转染pc DNA组的caspase 3、cyclin D1凋亡和增殖分子的表达。用DMSO和10μmol/L甲羟孕酮(MPA)分别刺激转染pc DNA-GLO-I组和未转染Ishikawa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和凋亡分子表达。结果:转染pc DNA-GLO-I组细胞中GLO-I mRNA、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1)。与未转染组和转染pc DNA组比较,转染pc DNA-GLO-I组细胞的增殖分子cyclin D1表达增加,凋亡分子caspase 3表达相对减少(P0.05)。经MPA刺激后,未转染组Ishikawa细胞的增殖分子cyclin D1表达量明显降低,而凋亡分子caspase 3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而转染pc DNA-GLO-I组细胞增殖分子和凋亡分子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GLO-I高表达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影响孕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磷脂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雌激素(E2)介导下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E2对Ishikawa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LY294002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shikawa细胞在E2与LY294002作用下的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E2促进Ishikawa细胞增殖,LY294002抑制E2介导下的Ishikawa细胞增殖,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LY294002作用下,Ishikawa细胞失去了迁移侵袭能力,细胞大量凋亡。结论:E2促进Ishikawa细胞的增殖,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LY294002对E2介导下的Ishikaw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吉非替尼作用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吉非替尼作用48h后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并用倒置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吉非替尼作用细胞48h后细胞内p-Akt、CyclinD1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吉非替尼能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并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升高(P0.05),而对S期和G2/M期比例无明显影响(P0.05)。吉非替尼作用48h后,Ishikawa细胞中p-Akt、CyclinD1蛋白表达随着吉非替尼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P0.05)。结论:吉非替尼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的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Ishikawa的凋亡,导致G0/G1期细胞阻滞,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吉非替尼下调p-Akt蛋白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雌、孕激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雌二醇 (E2 )、孕酮 (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 ,免疫组化方法 ,测定其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 ;不同浓度的E2 、P和E2 +P作用于HeLa细胞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测HeLa细胞的增殖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bcl 2蛋白的表达 ;光学、电子显微镜检测其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HeLa细胞PR表达明显高于ER(P <0 .0 1)。E2 对HeLa细胞有明显促生长作用 (P <0 .0 1) ,P和E2 +P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1) ,增殖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 (P <0 .0 5 )。FCM显示E2 组细胞周期S期比例上升 ,凋亡率下降 ,细胞内bcl 2蛋白表达上升 ;P组和E2 +P组G0 /G1期细胞比例上升 ,S期细胞比例下降 ,凋亡率上升 ,细胞内bcl 2蛋白表达下降 (P <0 .0 1)。光镜和电镜可见E2 组细胞生长良好 ,P组和E2 +P组可见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E2 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促进增殖、抗凋亡作用 ;P则抑制HeLa细胞增殖 ,并诱导其凋亡 ;E2 +P显示了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增强作用。足量的P可拮抗E2 对宫颈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二醛酶I( GLO-I)过表达对孕激素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脂质体将GLO-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 GLO-I及空白载体pcDNA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G418 筛选获得抗性亚克隆细胞株.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GLO-I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未转染组、转染pcDNA-GLO-I组及转染pcDNA组的caspase 3、cyclin D1凋亡和增殖分子的表达. 用DM-SO和10μmol/L甲羟孕酮( MPA)分别刺激转染pcDNA-GLO-I组和未转染Ishikawa细胞, 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和凋亡分子表达. 结果:转染pcDNA-GLO-I组细胞中GLO-I mR-NA、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转染组( P<0 . 01 ). 与未转染组和转染pcDNA组比较,转染pcDNA-GLO-I组细胞的增殖分子cyclinD1表达增加,凋亡分子caspase 3表达相对减少( P<0 . 05 ). 经MPA刺激后,未转染组Ishikawa细胞的增殖分子cyclinD1表达量明显降低,而凋亡分子caspase 3表达量明显升高( P<0 . 05 ) ,而转染pcDNA-GLO-I组细胞增殖分子和凋亡分子表达均无明显变化( P>0 . 05 ). 结论:GLO-I高表达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影响孕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TAM)在体外对Ishikawa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TAM作用不同时间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另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比较TAM、17β-雌二醇(17β-E2)及两者联合作用不同时间后对Ishikawa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时相分布以及C-myc、bcl-2、Bax 3种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AM对Ishikawa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浓度依赖性,可使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细胞比例升高;C-myc、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体外TAM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及上调C-myc蛋白、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促进Ishikawa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eriostin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00例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及距病灶3cm的癌旁组织,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eriostin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选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 CD133~+细胞并培养,免疫荧光检测Ishikawa肿瘤细胞球中CD133的表达情况。Western bolt法检测CD133~+ Ishikawa和parental Ishikawa细胞中periostin的表达。构建针对periostin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Ishikawa CD133~+细胞和过表达periostin的载体转染亲本parental Ishikawa细胞。Western bolt法检测细胞中periostin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olt法检测Wnt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c-myc、CyclinD1、GSK3β)的表达。结果:perio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65,P0.01)。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能形成肿瘤球并表达干细胞标记物CD133。periostin在CD133~+ Ishikawa细胞中的表达高于亲本parental Ishikawa细胞(P0.01);相对于转染空载体组细胞,periostin shRNA能有效抑制Ishikawa CD13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且抑制Wnt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c-myc、CyclinD1、GSK3β)的表达(均P0.01)。Parental Ishikawa细胞过表达periostin慢病毒能增强其增殖和侵袭能力,表现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periostin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道促进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eriostin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对子宫内膜癌中IL-6/STAT3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KLE分为5组:对照组、E2组、G1组(GPR30特异性激动剂)、E2+G15组(GPR30特异性抑制剂)、G1+G15组。应用转染技术下调Ishikawa和KLE细胞中GPR30的表达后,分别给予E2和G1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含量。结果:Ishikawa、KLE细胞系中E2组和G1组的STAT3蛋白及IL-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2+G15组、G1+G15组(P<0.05)。GPR30稳定下调后,E2+RNAi组和G1+RNAi组中STAT3蛋白与IL-6表达上调均被阻断(P<0.05)。结论:E2和G1能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中IL-6/STAT3的表达,GPR30的表达下调和阻滞剂能抑制E2和G1诱导的子宫内膜癌细胞IL-6/STAT3的表达。GPR30可通过激活IL-6/STAT3炎症通路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RD4抑制剂JQ1与醋酸甲羟孕酮(MPA)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JQ1与MP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孕激素敏感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和孕激素不敏感的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 3、PARP、cleaved PARP及mTOR/Akt通路等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siRNA沉默BRD4后,MTT法检测BRD4 siRNA与MPA联用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在孕激素敏感的Ishikawa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JQ1组、MPA组、JQ1+MPA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JQ1+MPA组的细胞增殖率最低,析因分析提示JQ1与MPA有交互作用(P<0.05);JQ1组、MPA组、JQ1+MPA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均<0.05),凋亡相关蛋白变化明显,其中JQ1+MPA组的细胞凋亡率增加最为显著(P<0.05),凋亡相关蛋白变化最大。利用siRNA沉默BRD4后观察联合MPA的作用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RD4 siRNA组、MPA组、BRD4 siRNA+MPA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BRD4 siRNA+MPA组的细胞增殖率最低。结论:BRD4抑制剂JQ1联合MPA对孕激素敏感的子宫内膜癌细胞有较好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mTOR/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抑制剂NS398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2005年9月至2006年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实验室用MTT、DNA梯度降解试验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研究NS398体外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结果NS398对Ishikawa细胞产生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F=36.598,P<0.01);DNA梯度降解试验、流式细胞仪分析NS398浓度依赖性地诱导了Ishikawa细胞凋亡(F=11.342,P<0.01),且凋亡与细胞周期受阻有关(F=22.445,P<0.01)、主要阻止在G1/S期即DNA合成期。结论NS398对Ishikawa细胞具有显著浓度依赖性的体外生长抑制、诱导凋亡、阻滞DNA合成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细胞周期及细胞内Ca^2+的影响。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TAM对细胞增殖量效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AM对Ishikawa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检测TAM作用后细胞内Ca^2+的变化。结果TAM浓度为1×10^-9~1×10^-6mol/L时,呈剂量依赖性促进Ishikawa细胞的增殖,TAM浓度为1×10^-7mol/L时,作用最显著;TAM(10^-7mol/L)可促进细胞周期由G0/G1期进入S期,G0/G1期的DNA含量由51.58%下降到44.85%,S期的DNA含量由34.73%上升到43.64%;TAM使细胞内钙的荧光强度快速升高,约在20 s后开始增高,90 s左右到达峰值,约为静息状态的2.52倍,持续约120 s。结论TAM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介导细胞内Ca2+浓度的快速增高来促进Ishikawa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活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促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和RL952增殖的机制。方法:CCK8试剂盒检测Ishikawa和RL952细胞的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Ishikawa和RL952细胞中,BPA作用48 h时,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1μmol/L的BPA促细胞生长效应最显著,Ishikawa和RL95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758±0.023和0.692±0.042。BPA浓度超过1μmol/L后,促细胞增殖的作用下降。BPA作用24 h时促增殖效应不明显,BPA作用72 h时表现出细胞毒作用。1μmol/L BPA处理的Ishikawa和RL952细胞48 h后p-AKT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p-AKT的蛋白表达比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诱导作用。方法:用17β-E2处理Ishikawa和HEC-1A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种细胞中E-cad、N-cad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经10-8mol/L E2作用后,Ishikawa细胞中的E-cad蛋白表达减少(P0.05),N-cad、Vimentin蛋白增加(P0.05);其他浓度作用前后,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经不同浓度E2作用后,HEC-1A细胞中E-cad、Ncad、Vimentin蛋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7β-E2仅在特定浓度下存在诱导ER阳性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TRAIL联合化疗药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化疗药物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TRAIL单独或联合应用阿霉素(DOX)、顺铂(c-DDP)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RAIL单独或联合应用DOX、c-DDP对Ishikaw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单独应用TRAIL(50μg/L),DOX(5mg/L),c-DDP(50mg/L)对Ishikawa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TRAIL(50μg/L)联合低浓度DOX(5mg/L)、c-DDP(50mg/L)处理Ishikawa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独作用细胞(P<0.01);不同浓度的TRAIL、DOX、C-DDP均能诱导Ishikawa细胞凋亡,但DOX、C-DDP能显著增强TRAIL诱导Ishikawa细胞凋亡(P<0.01)。结论:TRAIL联合低浓度化疗药物DOX、c-DDP显著抑制了Ishikawa细胞增殖,诱导了Ishikaw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