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实验室是ART实施的核心部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包括多项技术的实施,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辅助生殖治疗的成败,因此,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ART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尤为重要。ART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仪器设备、耗材试剂、人员及体外操作等。建立完善的ATR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对影响实验室工作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控制、监测和改进,有利于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有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持续改进,从而进一步优化临床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IVF)实验室作为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生殖中心的"心脏",对IVF的结局至关重要。辅助生殖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并以提高ART活产率和安全性为根本,以规范科学为标准。实验室环境和空气质量是影响ART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配子和胚胎发育的实验室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辅助生殖技术(ART)是成功于40年前的一类特殊医疗技术,其特殊性在于"体外制造人"诞生"试管婴儿"。"试管婴儿"的概念源于精卵结合、胚胎的早期发育在体外试管里进行。ART治疗过程还包括胚胎宫内发育早期受药物干预,此过程对出生子代健康的影响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随着ART的迅猛发展,ART出生子代在欧美国家约占出生人口的2%~3%,与整体人口素质密切相关而备受各界关注。我国ART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为治疗不孕不育的重要方式。实施ART治疗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多个流程,环环相扣,其中实验室技术为保护配子和胚胎的发育潜能提供良好的条件,是获得理想临床结局的质量保障,随着新的理论知识发展及技术操作经验的积累,实验室技术不断优化和改进,尤其在实验室质量管理、培养体系、体外操作等方面都在稳步有序地发展和改进,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的ART实验室技术的改进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1978年首例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婴儿Louis Brown的出生标志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IVF成功率,近年来在控制性超排卵方案、胚胎体外培养技术方面进行了诸多改进,使其由上世纪70年代的3%-5%逐步提高到目前平均30%-40%,最高60%-70%的水平。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我们更关注IVF子代的健康,少数中心通过选择性单胚胎/单囊胚移植,最大限度地降低IVF中的多胎率。欧洲人类胚胎与生殖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ESHRE)提出IVF真正意义的成功是获得单胎足月活产儿的目标。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卵巢反应不良妇女需要进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卵巢反应不良不仅增加了ART实验室的负担,而且拉低了整体的临床妊娠率。文章对目前ART实验室可能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从实验室角度为提高卵巢反应不良人群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辅助生殖临床技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采用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工具,对人员、设备、材料、环境和制度进行标准化控制,通过实行质量、风险、流程的管理,达到质量的控制、保证和改进,获得最优化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是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水平、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获得满足技术质量要求的精子是保障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实施效果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在临床技术实施过程中发生精子质量低下的情况时常遇到,如果处置不当,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具有重大的影响。这里的精子质量低下不是指单个精子,而是指精液或分离获得的用于治疗的精子悬液。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不孕夫妇占育龄妇女14%~15%左右,其中男女因素各占一半。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系列基础研究和各项技术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合子输卵管内移植,冻融胚胎移植,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代孕母亲等技术相继问世与发展。近十余年来,又不断涌现新技术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日益引人关注。全球ART的监管主要有3条路径:通过政府建立权威的归口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监管路径;非官方的行业协会自身监管路径;ART中心通过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自身质量管理的路径。对ART的系统管理,可确保ART中心的良性发展,从而保障公众和不孕夫妇的利益。本文对国际上各层级ART的监管体系的形成和特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艾滋病家庭,应加强孕前咨询,孕前及孕期的抗病毒治疗对于降低垂直传播风险至关重要。利用密度梯度和上游法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男性感染者精液进行体外处理,可极大降低HIV的传播风险。HIV感染和抗病毒治疗会造成女性生育力下降,且引起卵母细胞的线粒体损伤,影响辅助生殖结局。  相似文献   

13.
<正>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已经应用于临床30余年,经历了卵巢刺激(ovarian stimula-tion,OS)、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未成熟卵体外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等一系列发展,对各种  相似文献   

14.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为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但由于在ART中广泛使用的促排卵药物,如氯米芬、HCG、HMG、rFSH等可使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促排卵药物是否增加乳腺、卵巢、子宫内膜和其他靶器官肿瘤的风险,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后代是否会增加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本文综述目前的文献资料,多数认为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并没有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浸润性卵巢癌的风险,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发生率可能增加;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后代儿童肿瘤的发生率与一般人群相似.对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妇女其肿瘤发生、子代肿瘤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有待于今后多中心、大样本、长期的随访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辅助生殖技术与多胎妊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宫腔内人工授精、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及辅助孵化等技术的开展 ,多胎妊娠率明显增加。1 辅助生殖技术与多胎妊娠促排卵药物对于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有很好的效果 ,有时也作为增加妊娠率的措施之一。促排卵药物包括常用的各种促性腺激素及氯 艹底 酚胺 ,可促进多个卵泡的同时发育和排卵 ,从而导致多胎妊娠的增加 ,有资料显示使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者发生双胎的机会达 2 0 %~ 4 0 % ,用氯艹底 酚胺达 5 %~ 10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显示 ,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后的妊娠 ,其多胎妊娠率较自然妊娠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仅是高序多胎妊娠,双胎妊娠也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并发症。通过限制移植胚胎数量可以明显减少高序多胎和双卵双胎妊娠的发生率。而对于单卵双胎的增加,以及罕见的单绒毛膜双卵双胎的发生,却没有预防性的应对策略。医患双方热衷于追求高妊娠率是多胎和双胎妊娠率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新方法,是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也就是用人工方法辅助自然过程的某一或全部环节来完成生育的方法。其中主体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它的出现为全球不孕不育患者解除病痛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数以万计的病人带来了福音。随着ART技术的不断深入开展与普及,目前我国收治容量已达每年20000~30000周期,由ART带来的技术本身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辅助生殖技术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Louis Brown在英国的出生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辅助生殖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发展的轨迹离不开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发展套路,即萌芽状态、快速扩张和有序发展。我国试管婴儿的发展经历过萌芽、突增、规范三个阶  相似文献   

19.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有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冷冻相关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及赠卵试管婴儿等。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对辅助生殖技术方式的选择逐一评述。  相似文献   

20.
胚胎质量评估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辅助生殖临床妊娠结局的好坏。目前,对胚胎质量评估的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对配子、胚胎各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评分的形态学评价法;近来,在形态学评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实时成像分析系统对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并对胚胎进行选择,其应用价值已得到确认。而通过测定卵泡液及培养基中代谢物的代谢组学法虽然能更有效地分析胚胎活性、预测临床结局,但因受检测技术手段的限制,该方法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形态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不能确定染色体的异常,因此,染色体筛查已成为选择活力胚胎的方法之一,但是该法会对胚胎造成损伤及结果偏差较大,其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