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光子断层扫描、脑电图、核磁共振对致痫灶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脑电图(EEG)、核磁共振(MRI)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进行SPECT、MRI、EEG等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EEG(包括长程监测)特异性异常34例,具有定侧定位意义的30例,定位率75%(30/40);SPECT在发作间歇期定位率为47% (19/40) ;MRI定位率为 25%(10/40).EEG对致痫灶的定侧定位率明显高于SEPCT及MR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0.1,P<0.01).结论 EEG在致痫灶定位方面是一种敏感、经济、便捷又安全的检查方法.结合SEPCT及MRI可提高对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脑电图(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或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统计参数图(SPM)用于18F-FDG PET术前定位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FCD)所致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诊断和术后证实为FCD致痫性难治性癫痫患者34例,于其术前癫痫发作间期行18F-FDG PET显像,分别采用视觉分析法和SPM分析法对PET图像进行术前致痫灶定位诊断和定侧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FCD致痫灶检出率和定侧诊断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34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及随访共证实41个FCD致痫灶,视觉分析法检出率为70.73%(29/41),SPM分析法检出率78.05%(32/41),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6,P=0.448)。对致痫灶进行定侧诊断时,视觉分析法定侧诊断正确率为67.65%(23/34),SPM法为91.1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SPM分析法对FCD致痫灶检出率与视觉分析法无显著差异,其对致痫灶的定侧诊断效能优于视觉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癫痫手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指导切除致痫灶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经严格术前评估后,开颅手术治疗.术中在EcoG引导下精确定位致痫灶,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切除病灶及其周围的致痫灶.结果:术后随访后随访12~ 449个月.根据Engel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Ⅰ级22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2例,有效率94.4%,显效率83.3%.结论:术中应用EcoG监测能大大提高致痫灶空间定位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癫痫手术.EcoG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致痫灶中的诊断价值不尽相同,皮质发育不良的术中EcoG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皮层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COG)评估 PET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36例经CT和MR检查除外脑部肿瘤及脑血管畸形的癫痫病人 ,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检查定位后 ,进行颅骨钻孔 ,放置条状电极片 ,然后进行ECOG描记 ,评估PET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PET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3 %。结论 :PET是目前准确率较高的无创性致痫灶定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PET脑显像在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脑显像在各类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行 18F-FDG PET脑显像,将其定位结果与头皮脑电图(EEG)、CT或MRI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中14例定位后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56例(86%)患者发作间期PET图像上可见皮层局限性低代谢灶,4例(6%)可见皮层局限性高代谢灶,其余5例(8%)未见异常代谢灶.在PET图像呈典型低代谢表现的56例患者中,PET定位结果与EEG定侧(判定左右半球)或定位(判定具体脑叶)结果相符者40例(71%),EEG呈弥漫性异常者(无法定位)10例(18%),EEG检查未见异常者1例(2%),另5例(9%)PET定位结果与EEG定位结果不符.该56例患者中,44例(79%)CT或MRI检查阴性,12例(21%)CT或MRI检查阳性,后者中有11例PET定位结果与CT或MRI定位结果相符.明确致痫灶后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的14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9例(64%)术后未再有癫痫发作或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对于头皮EEG无法准确定位和CT、MRI检查阴性的癫痫患者,18F-FDG PET脑显像可替代部分侵入性EEG检查用于致痫灶定位,而不同的PET定位图形对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结合128导视频脑电图(VEEG)、术中皮层或深部电极脑电图(ECoG)对致痫灶定侧定位的价值.方法:选择15例顽固性癫痫为研究对象.术前行VEEG后行1H-MRS检查,获得NAA/(Cr+Cho)比值.术中行ECoG描记验证.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将异常放电区域、伴海马硬化的术前'H-MRS与同患者对侧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H-MRs与皮层异常放电的关系.结果:病理回报15例均有皮质发育不良,海马硬化9例.切除病灶前行病灶周边ECoG描记.15例均发现异常放电.术中ECoG异常放电区域NAA/(Cr+Cho)平均比值为0.78±0.27,同一患者对侧比值为0.94±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伴海马硬化者NAA/(Cr+Cho)平均比值为0.55±0.14,同一患者对侧比值为0.71±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H-MRS与VEEG一致率为86.67%.结论:-H.MRs可对海马硬化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度.1H-MRS结合128导VEEG可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上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F-FDG PET显像准确定位42例癫痫患者病灶位置,头皮EEG准确定位致痫灶30例,准确率分别为67.7%及48.4%,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 PET显像结果表现较多样,影像分析应细致、审慎。结论: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定位颞叶癫痫致痫灶优于长程/视频EEG检查,但因其价格较昂贵,临床可首选EEG定位癫痫,EEG定位困难时选择PET显像可明显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8F-FDG PET与MRI脑代谢显像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期间接收的颞叶癫痫患者中,共抽选60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MRS检查和18F-FDG PET检查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于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上述患者的患侧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Cr)以及颞叶内侧区域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均明显较对侧低,P<0.05;MRS检查、18F-FDG PET检查以及三者联合检查的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检查,P<0.05;MRS检查、18F-FDG PET检查的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检出率同三者联合检查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8F-FDG PET与MRI脑代谢显像于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H-MRS、PET/CT对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的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18F-FDG PET/CT、1H-MRS检查及联合两种检查技术对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侧的准确率.结果:60例颞叶癫痫患者中,1H-MRS定侧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胃癌治疗前诊断的价值以及显像结果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胃癌的81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阅片和半定量分析图像,以手术或经胃镜活检病理及临床随访(>6个月)为确诊依据,评价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81例患者中,胃癌51例,胃良性病变30例。18F-FDG PET/C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4.1%、83.3%和90.1%。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和82.4%。21例患者存在腹腔及其他部位转移,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61.9%(13/21)。8例(15.7%,8/51)胃癌患者显像后更改了治疗方案。结论:18F-FDG PET/CT对胃癌治疗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及探查转移灶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PET/CT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104例患者,34例经病理结果证实,70例为临床诊断.18F- FDG的合成由GE MINITrace 和TracerLab FX-fn采用全自动化学方法合成,PET/CT为GE discovery ST.18F-FDG注射剂量为0.1 mCi/kg,注药后50 min后3 min/床位进行2D扫描,扫描范围头部至腹股沟下.结果 104例患者,86例最后诊断为肺癌,25例肺癌PET/CT上未见任何转移,12例患者做了肺叶切除手术,4例手术后病理发现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PET/CT为真阳性.PET/CT共发现33例肺癌有远处转移,其中有30例出现多发骨转移、4例伴肝转移,4例伴脑转移、1例伴肾上腺转移,而在30例骨转移中,单纯CT只发现了9例,即使在这9例患者,CT发现骨转移的部位也远远少于PET/CT,另外有5例ECT发现骨浓聚怀疑骨转移的肺癌患者,PET/CT检查发现肋骨或脊椎陈旧性骨折而排除骨转移;良性病变18例中结核4例,炎症5例(1例肺脓肿),其余9例定期观察无变化.恶性病变组标准摄取值(SUV)平均为7.00±3.82,良性病变组SUV平均值为3.27±1.77,二者SUV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肺癌恶性无转移与有转移组间的SUV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ET/CT诊断肺部病变的灵敏性为97.7%,特异性为94.1%,准确性为97.9%,明显高于单纯PET或单纯CT的诊断的准确率.另外,PET/CT在发现并确定肺癌转移灶上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cephalography,VEEG)与MRI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收治的80例TLE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拟行经典药物规范化治疗,治疗前均接受头颅MRI以及VEEG检查,对比二者在TLE治疗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VEEG特征性表现。结果:80例患者发作间期VEEG检查中,14例患者存在双侧半球独立痫样放电,57例患者局限于一侧半球的痫样放电,9例患者在发作间期VEEG中未见典型痫样放电;80例患者共采集到发作期VEEG记录共21例、62次发作记录,21例患者中明确内侧颞叶癫痫(MTLE)15例,外侧颞叶癫痫(LTLE)6例。80例患者MRI检查结果中存在25例患者海马和(或)杏仁核硬化,21例患者为单纯海马或杏仁核硬化,另有45例患者未见明显结构性病变,多表现为颞叶软化灶、脑萎缩、角质增生,15例患者MRI检查结果无异常。MRI定位诊断结果与VEEG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并且MTLE...  相似文献   

14.
符合线路SPECT图像融合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SPECT图像融合技术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受检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经过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COSEM)迭代重建后,将CT图像与核医学图(PET)进行同机图像融合,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断层图像.计算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摄取比值(T/N)比值R.分别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比较18F-FDG对鼻咽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36例鼻咽癌患者18F-FDG显像视觉分析阳性33例,ROI分析最大摄取比值达10.57,最小为1.86.以摄取比值R≥1.8为判断标准,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为91.7%,特异性81.3%,准确性88.9%.结论 18F-FDG 符合线路显像及图像融合技术对鼻咽癌诊断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不仅鼻咽癌病灶部位能清晰定位,而且对鼻咽部周围淋巴结、颈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适形放疗、照射野的确定、疗效观察和疾病分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癫痫(epilepsy)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一侧或双侧大脑半球神经元异常增强同步化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反复发生的惊厥行为.发病率为0.5%~1.0%.目前对癫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电刺激治疗.20%~25%的癫痫是药物难治性的,对于这些患者手术治疗成为重要的选择.而颞叶癫痫( 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难治性癫痫,约占所有癫痫的65% ~ 75%,其常见病因有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局限性皮质发育不良、脑肿瘤、脑内血管畸形以及脑梗死等,HS是成人TLE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组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判别心肌功能状态患者的常规超声资料和病史,了解心肌梗死区无存活心肌的患者和有存活心肌患者在常规超声检查中的差异情况.方法35名冠心病患者经PET检查,根据存活心肌的有无进行分组Ⅰ组,梗死区有存活心肌;Ⅱ组,梗死区无存活心肌.对比常规超声检查项目参数在无存活心肌组和有存活心肌组的差异,结合病史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常规超声检查参数中,Ⅱ组患者的左房(LA)内径明显大于Ⅰ组患者[(40.08±5.32)mmvs(36.17±6.24)mm,P<0.05],Ⅱ组患者的病程较Ⅰ组短.结论左房前后径是心肌梗死后是否存在存活心肌的重要的相关因素.梗死区无存活心肌的患者左房较小,病史短,与代偿不充分有关;而梗死区存在存活心肌的患者左房较大,病史较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检出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原发癌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既往以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在腹腔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并最终检出原发癌灶的患者51例,其中胃癌14例,肠癌7例(乙状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3例,直肠癌2例),卵巢癌22例,胰腺癌6例,肝癌2例,均接受体部18F-FDG PET/CT扫描,并经进一步检查或3~13个月随访证实;分别统计PET/CT及单独CT查找原发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51例中,PET/CT检查发现原发灶40例,其中胃癌10例,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2例,直肠癌1例),卵巢癌19例,胰腺癌5例,肝癌2例,检出率为78.43% (40/51);11例PET/CT检查未发现原发灶,5例仅为腹膜增厚、代谢增高,3例仅为大网膜增厚、无代谢异常,3例仅提示腹腔积液.CT提示原发病灶31例,其中胃癌6例,肠癌3例,卵巢癌18例,胰腺癌3例,肝癌1例,检出率为60.78%(31/51),占 PET/CT发现原发灶的77.50% (31/40).结论 对于在不明原因腹腔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者,PET/CT查找其原发病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93年8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致痫灶切除治疗35例难治性癫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艳  王德生  汤颖 《中国临床康复》2005,9(5):110-111,i003
目的:以正常人为测试对象,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评定贴敷式局部亚低温对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在黑龙江省农垦总院进行。2例健康志愿者应用亚低温仪治疗40min,之后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应用PET测定低温前后的大脑各部位(包括各个脑叶、基底核、小脑和丘脑)的标准吸收(SUV)值。结果:常温时大脑两侧半球的SUV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低温治疗后,2例受试者右侧半球(放置低温仪侧)SUV值降低,与左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其中颞叶SUV值下降最多,分别为17.9%和19.1%;海马降低最少,分别为7.4%和7.5%。结论:贴敷式局部亚低温治疗仪可降低人脑组织葡萄糖代谢,间接证明其可使治疗侧脑温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难治性癫痫患儿18F-FDG PET/CT表现,探讨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中的参与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11例难治性癫痫患儿18F-FDG PET/CT表现,分析患儿大脑皮层代谢异常区域,观察皮层下结构(基底核、丘脑、小脑)代谢改变。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低龄组、中龄组和大龄组,并根据皮层异常累及脑叶数将单侧大脑皮层代谢异常患儿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不同组别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 611例中,525例单侧大脑皮层代谢异常,86例双侧皮层代谢异常。190例皮层下结构代谢改变,其中基底核64例、丘脑113例及小脑105例。不同年龄组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组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P均<0.001)。结论 18F-FDG PET/CT可发现难治性癫痫患儿皮层下结构代谢改变,有助于提示皮层病变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