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儿腹泻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机理、治疗结果等综述了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深入比较鼠掌老鹳草与同属药典收载的老鹳草品种的抗腹泻药理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番泻叶致腹泻法和小鼠小肠推进试验,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亢进试验对鼠掌老鹳草的抗腹泻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鼠掌老鹳草水煎液可减少番泻叶所引起的腹泻次数,并可抑制正常及推进功能亢进小鼠炭末胃肠推进率。结论鼠掌老鹳草有较好的抗腹泻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川椒丸对腹泻型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和腹泻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川椒丸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用炭末灌胃生理盐水来测定小肠推进率,番泻叶造模来比较腹泻指数。结论与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比较,川椒丸不同剂量组小肠推进率和腹泻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椒丸具有抑制小肠功能亢进和止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大黄冷浸液复制小鼠腹泻模型,观察了急泻停的止泻作用,并通过观察药物对在小鼠小肠功能的影响,探讨了急泻停的药理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急泻停对小鼠腹泻模型有明显的止泻作用,并能抑制小鼠小肠的运动,促进肠管对水份和Cl^-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四神丸止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药物性腹泻小鼠腹泻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止泻试验和炭末推进法.结果:四神丸能降低大黄、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小鼠的腹泻次数,并能抑制正常小鼠和拮抗溴吡斯的明小鼠的炭末推进率.结论:四神丸具有良好的涩肠止泻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抗胆碱作用和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而无消化系统或消化系外的有关病变,则大致为神经官能性腹泻。我院2005年至2007年期间开设肠道门诊,收治19例小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腹泻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腹泻,无电解质紊乱,用各种抗菌药物及止泻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前来就诊,维吾尔医辨证施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孜日克颗粒对小鼠腹泻和对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孜日克颗粒0.2 g/kg组、0.1 g/kg组、0.05 g/kg组和玛木然止泻胶囊阳性对照组。孜日克颗粒组和阳性组灌胃给药3 h后,灌胃番泻叶混悬液(0.3 ml/10 g)致腹泻模型,以腹泻指数、稀便率为指标,观察孜日克颗粒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的影响。另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孜日克颗粒0.2 g/kg组、0.1 g/kg组,采用碳墨灌胃加肌肉注射新斯的明,观察孜日克颗粒对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结果 :孜日克颗粒0.2 g/kg、0.1 g/kg、0.05 g/kg剂量能显著减少腹泻小鼠的稀便率、腹泻指数;孜日克颗粒0.2g/kg、0.1 g/kg剂量能抑制小鼠小肠推动运动的亢进。结论:孜日克颗粒有抗腹泻和抑制小肠推进功能亢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抗生素菌群失调腹泻小鼠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超微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灌胃头孢拉啶和硫酸庆大霉素混合抗生素进行造模,然后分别灌胃七味白术散的传统汤药全量和超微汤药1/2剂量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量的无菌水。结果 1/2剂量超微汤药治疗组显著增加肠绒毛高度和降低隐窝深度。结论 1/2剂量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恢复菌群失调腹泻小鼠的肠黏膜的结构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枫蓼肠胃康胶囊的抗腹泻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小肠推进实验以及大鼠肠腔积液实验,以抗腹泻指数、碳粉推进率、肠腔积液体积为指标,观察枫蓼肠胃康胶囊的作用。结果:枫蓼肠胃康胶囊可明显提高抗腹泻指数,并可明显地抑制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减少腹泻大鼠的肠腔积液体积,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枫蓼肠胃康胶囊具有良好的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腹泻36例湖南省岳阳市技工学校医务室(414000)付承武主题词腹泻/按摩疗法脾土大肠小肠神阙婴幼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症,大部分患儿经过正确治疗能较快痊愈,但有部分患儿虽经治疗,腹泻迁延不愈,表现为一种持续性的腹泻状态,常规治疗往往无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复方双苓止泻散对小肠在mRNA水平表达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 取60只SD大鼠, 制作腹泻模型,将其分为以下6组:腹泻模型组(DM),正常对照组(NC),低剂量复方双苓止泻散组(L),中剂量复方双苓止泻散组(I),高剂量复方双苓止泻散组(H),阳性对照药物(万鑫母仔快康)组(PC).用药48 h后,大鼠腹泻停止,取距Treitz韧带5~10 cm处的近端小肠组织2 cm,行RT-PCR法检测PCNA在mRNA水平表达的情况.结果 半定量分析表明:DM组PCNA在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弱于其余5组(P<0.01); I组、H组、PC组与NC组之间PCNA 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DM组及L组的表达PCNA mRNA.结论 复方双苓止泻散止泻同时,增强了腹泻大鼠小肠黏膜PCNA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阳涩肠法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指数及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性腹泻小鼠模型和碳末推进法。结果:小鼠灌服温阳涩肠药大剂量(83.75g/kg)、中剂量(41.87g/kg),腹泻指数分别为0.59、0.40,与模型对照组腹泻指数1.0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温阳涩肠药大剂量、中剂量及复方地芬诺酯均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炭末推进率,其推进率分别为56.06%、61.91%和56.14%,与空白对照组推进率65.9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的抑制效应与复方地芬诺酯(6.2mg/kg)相当(P>0.05)。结论:温阳涩肠法具有一定的止泻作用及抑制肠蠕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对照射引起小肠运动紊乱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照后大鼠的小肠移行性综合肌电(MMC)发生紊乱,给与半夏泻心汤治疗后能使MMC恢复正常的周期活动,降低照后大鼠的腹泻发生率(P<0.01),延长其活存时间(P<0.01)。表明它对照射引起的大鼠小肠运动紊乱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邱健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5年,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有独到的见解,认为IBS-D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和(或)后天失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其发病关键在于心小肠藏象系统功能紊乱,心阳不足,不能温煦小肠,小肠泌别清浊失司而发为泄泻,以“桂枝荔芝汤”为基础方论治此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炮制辅料的生姜榨汁、生姜煮汁和干姜煮汁在胃肠作用方面的不同,探讨不同姜汁存在的差异。方法:设空白组、干姜煮汁组、生姜煮汁组和生姜榨汁组,以动物小肠推进率和抗腹泻指数为指标,给药剂量均为0.2 m L/只,考察不同姜汁对小鼠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设置空白组、模型组及3个姜汁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按10 m L·kg~(-1)灌胃给药,给药30 min后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分别按剂量5 mg·kg~(-1)腹腔注射顺铂,以动物高岭土异嗜行为考察不同姜汁的止呕作用。结果:生姜榨汁、生姜煮汁和干姜煮汁均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其中以生姜煮汁作用最强,但3种姜汁均无抗腹泻作用。与模型组相比,生姜榨汁组、生姜煮汁组和干姜煮汁组异嗜高岭土量均有所减少,其中生姜煮汁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姜汁中,生姜煮汁具有最佳的胃肠推动和止呕作用。通过明确3种姜汁在胃肠作用的差异,为后续选用适宜的姜汁炮制药物以发挥更好的药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172例婴幼儿秋季腹泻设中、西医两组对照治疗,并观察了中药止泻Ⅰ、Ⅱ号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有效率虽无明显差别,但中医组在退热、止呕、大便次数及性状的恢复时间等方面较西医组快。大便内糖含量测定及 D-木糖吸收试验也提示中药止泻Ⅰ、Ⅱ号对秋季腹泻患儿小肠绒毛细胞吸收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腹泻证治概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小儿脏腑娇嫩,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较差,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营养需求量高,胃肠负担较重,喂养难以掌握,稍有不慎,外感六淫,内伤乳食,均可造成脾胃受损,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婴幼儿腹泻的各证候在临床上较难区别,容易造成误诊,临证时必须从病史、证候及大便性状三方面认真加以分析鉴别,辨清以下3种不同证候类型,施以不同的治则治法,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复,则腹泻便可自止.  相似文献   

18.
气的新陈代谢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称之为“气化”。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无不在不同的角度、范围与深度上参与了这类气化运动,包括人体内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输、敷布以及将其代谢产物排除体外的一系列代谢,故气化为生生之本。小肠气化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往人们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用脾胃的生理功能来概括小肠的生理功能,而忽略了小肠的生理尤其是小肠的气化功能,从而导致了对小肠的生理、病理乃至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入。故深入探讨小肠的气化功能,无论对研究脏象学说,还是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巩雪  陈守强  高蕾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180-181
胸痹,古今医家有多种分型,主要证型有五种,寒凝心脉、痰浊闭阻、瘀血痹阻、心气不足、心阴不足、心阳不足。治疗方法多采用通阳散寒、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法。然临床多见胸痹伴水肿患者,症见心悸、胸闷、双下肢水肿,分其病机,此属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司,水液停留所致,故从小肠治疗,在临床取得疗效。《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1]。  相似文献   

20.
谢斌 《广西中医药》1989,12(5):20-20
<正> 笔者在1986~1988年,以自拟小儿腹泻汤,配合体液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7例,疗效尚佳,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17例均发病于10~12月间,其中男72例,女45例,年龄6个月~4岁,病程最长11天,最短5小时。症状及体征见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状,或伴食物残渣、奶瓣。每天大便3~25次。多伴有中、轻度脱水,精神不振,口干唇燥,口渴引饮,眼眶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尿少等。重者并有明显酸中毒和低血钾现象,表现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