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海员艾滋病和梅毒监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AIDS)和梅毒是全球重要的传染病,我国AIDS和梅毒的疫情居高不下,海员是艾滋病病毒(HIV)的高感染人群之一。据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多年来对海员HIV和梅毒监测数据,及上海海员AIDS、梅毒监测、感染者管理和救助的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自1985年报道首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以来,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逐年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577423例[1]。疫情报告和防治工作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利用对于科学防控AIDS尤为重要。目前运行使用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HIV/AIDS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几年内,全球,特别是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持续增长,伴随着AIDS的流行,主动或被动进行HIV抗体检测的人越来越多。检测结果阳性者不得不面对着检测结果暴露(diselosure)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IDS)是一种非常需要咨询服务的疾病,AIDS的潜伏期长达2~10年,潜伏期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其家庭要面对心理、医疗、预防等各种问题,咨询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咨询能促进求询者改变行为,如在性活跃人群中采取安全性行为,积极治疗性病以减低HIV感染危险等,从而减少AIDS的传播和蔓延。有关HIV和AIDS方面的咨询,目  相似文献   

5.
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伎滋病(AIDS)患者告知其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简称阳性告知),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为HIV感染者/AIDS患者提供关怀的重要环节。由于艾滋病潜伏期长、社会歧视严重、病情不能公开等特点,给HIV阳性告知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近4年来,萧山区共发现1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对HIV阳性告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昆明地区不同人群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由于传播快,流行广,病死率高,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昆明地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病毒(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护士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相关羞辱和歧视,不仅阻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还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该文对国内外护士对HIV/AIDS病人相关羞辱和歧视的概念、现状及表现形式、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阐述,并将干预研究进行综述,为降低护士对HIV/AIDS病人相关羞辱和歧视及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6例AIDS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玉溪市于1995年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999年出现艾滋病(AIDS)病例。截止2002年底,累计报告AIDS病例16例,死亡11例。为了解AIDS病人生存状况,为其提供可行的关怀服务,对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艾滋病(AIDS)发现开始,歧视就始终伴随着它,并成为遏制AIDS流行,减轻AIDS对个人、家庭、社会伤害的最大障碍之一。了解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对减少歧视,落实AIDS预防控制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艾滋病疫情截至2012年8月31日,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486 834例,死亡105 811例;其中累计报告AIDS病人197 096例,死亡60 093例。本月共报告HIV感染者7 228例,AIDS病人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三届非洲HIV/AIDS大会论文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止目前,全球艾滋病(AIDS)患者和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人数约为4200万,其中2940万生活在撒哈啦以南的非洲地区。也就是说,非洲是AIDS的重灾区,非洲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10,但它的AIDS人数却占全球的70%。非洲自1982年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累计已有近千万人死亡。其中2002年非洲死于AIDS的人数达到230万,死者多数是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实施“3乘5”计划,到2005年治疗3百万艾滋病(AIDS)患者,此前在AIDS高发区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已初见成效。最近WHO认可三种常规药物作为抗AIDS首选药,均已达到WHO所要求的质量、安全和高效的标准。这些治疗AIDS的药是包含拉米呋啶、司他呋啶和奈韦拉平成分的三联药,相对低廉的成本,使更多的AIDS患者支付得起药费,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增大患者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娱乐场所暗娼HIV STD HBV HCV感染状况及行为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索兰州市娱乐场所卖淫与艾滋病(AIDS)相关的高危行为特征,于2002年5~7月对暗娼进行了AIDS知识、行为特征及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有关的性传播疾病(STD)、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感染现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役军人AIDS知识及相关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现役军人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军队开展AIDS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答卷、讲解和提问,进行AIDS知识的考核调查和宣传教育。结果 (1)干部组知识层次高于战士组,AIDS知识、预防措施及AIDS相关态度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战士组(P<0.001);(2)对主要传播途径和采用安全套进行预防等知识的掌握正确率>90%;对蚊虫叮咬、公用马桶、拥抱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明显较低,63.28%的战士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与AIDS病人区别不清;(3)70.00%的现役军人同情AIDS病人,但同意像往常一样交往的干部占40.00%,战士占26.95%。结论 部队战士对AIDS知识的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应进一步加强战士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菏泽市HIV感染者生存现状和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菏泽市自2000年12月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随着近几年艾滋病监测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被检出。由于这部分感染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他们在面临不断恶化的健康状况时,还将陷入因劳动力迅速丧失而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同时,普遍存在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歧视,使他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关注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对防制艾滋病(AIDS),无论在政策支持还是经费投入上都加大了力度,然而面对AIDS流行的严峻形势,AIDS健康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不仅要承受躯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影响了HIV感染者及高危人群自愿咨询与检测、获取卫生服务的意愿,降低了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也影响了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开展。文章从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概念、分类、评估方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HIV/AIDS病人歧视知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嘉定区HIV/AIDS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定区自1999年1名劳务输出回国人员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以来,截至2003年底,已累计检出11例。为了了解嘉定区HIV/艾滋病(AIDS)的传染来源、传播模式及流行特征,现对11例HIV/AIDS进行了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余市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上报的、现住址为新余市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至2012年底,新余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人116例,男女性别比为3∶1,20~49岁占86.21%;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和工人占62.07%;已婚占51.72%;性传播占97.42%。结论新余市HIV/AIDS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需加强多部门配合,加大艾滋病宣传教育和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力度,控制其蔓延。  相似文献   

20.
AIDS孤儿的现状及应对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艾滋病(AIDS)的流行已经对儿童生存、保护、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本身感染AIDS病毒(HIV)而患病或死亡;(2)因AIDS丧失父母而沦为孤儿,生长发育、健康、教育和人身安全方面受到很大的威胁;(3)来自AIDS家庭或AIDS高流行地区而受到歧视和排斥。同时,由于AIDS的流行影响了整个社区、地区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稳定,从而破坏了儿童的整个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