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崎病是一种涉及多系统的血管炎症反应,多见于婴幼儿,其病因仍未明确,认为多种细胞因子及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其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川崎病病因更趋向于超抗原致病学说,而免疫系统的高度活化包括T细胞的激活、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及级联放大效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该文就川崎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童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症综合征,以冠状动脉受损为主.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KD患儿急性期与中性粒细胞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学改变、中性粒细胞酶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酶抗体的变化,以及针对中性粒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均提示中性粒细胞参与KD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该文就中性粒细胞在川崎病血管损伤中作用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诊治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其病因可能与感染、遗传易感及超免疫反应有关,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活化、易感基因多态性等有关.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是川崎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临床尚有争议,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可采用外科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疾病,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肠道菌群稳态对机体免疫系统成熟及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参与儿童多种炎症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肠道菌群紊乱与川崎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免疫炎症反...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急性血管炎性病理改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川崎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川崎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该文主要综述了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已成为小儿后天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建立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可为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措施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为寻找川崎病的病因和研究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很多学者利用各种诱导剂,主要是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白色念珠菌、干酪乳杆菌或其产物建立了几种类似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促进了人们对川崎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全身中小动脉急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改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心肌梗死及猝死.细胞因子是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因子对于炎症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重要调节作用.川崎病急性期超抗原激活自身免疫反应,大量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释放入血,参与川崎病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病变.许多炎症反应细胞因子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有关.该文就多种细胞因子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川崎病是一种迄今病因尚不明了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 ,主要侵犯大、中血管 ,其中冠状动脉 (冠脉 )血管炎引起的冠脉瘤和冠脉狭窄最为严重 ,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在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国家 ,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首要病因。1 川崎病冠脉病变的流行病学川崎病的发病年龄 80 %小于 5岁 ,90 %小于 8岁 ,发病的平均年龄为2 3岁 ,发病的高峰期为 1~ 2岁[1] 。其中小于 1岁和大于 8岁的两个发病年龄段应引起重视。 1岁以下特别是 6个月以下发病对冠脉损伤更大 ,有报道1…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基因与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十年来,多个与川崎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区域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新近研究发现,肌醇1,4,5-三磷酸肌醇3-激酶C是一个与川崎病易患性相关的新信号路径.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川崎病基因多态性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和分析,对川崎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人类白细胞抗原多态性、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3基因多态性及与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与A族链球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多见于婴幼儿的全身广泛性小血管炎症病变,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neous lymph nodesyndrome)。近年来,川崎病被医学界广泛认识,发病人数有所增加,已成为小儿常见病之一。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粘膜改变和四肢末端改变,因其易合并心脏损害及冠状动脉损伤而日益受到重视。通常认为川崎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诊断仍依靠临床表现。现就川崎病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一、流行病学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该病发病比较集中在亚洲,特别是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