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心脏起搏是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通过置于心房及心室的导管起搏电极,向心肌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肌,使心肌兴奋并将兴奋传导到心脏的其它部位,导致整个心室兴奋收缩,使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的搏动。常用于心脏起搏传导功能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障碍而不能正常搏动的病人。我科自1989年12月至1992年1月,共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45例,其中首次植入29例,占64%,更换植入16例,占36%。植入指征:病窦综合征(sss)22例。占49,<,Ⅲ°房室传导阻滞23例,占51%。起搏类型: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型(vvI)39例,双腔程控多功能起搏器(DDD)3例,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型(AAI)1例。术后评价:成功43例,成功率96%。另外2例,其中1例因上腔静脉畸形,电极导管不易插入右心室,而迫使手术终止,转外院行心外膜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另1例因术中电极导管插入不畅病人出现休克而终止手术。  相似文献   

2.
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心房或心肌,形成人造的异位兴奋灶,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1].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是一种有创手术,起搏器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所以易出现并发症及各种问题.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服务态度,2009年1月~2009年9月本科对106例出院后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和对照观察,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普通电极导管经股静脉床旁临时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紧急床旁应用普通电极导管经股静脉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拟择期安置永久起搏器的严重心动过缓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58±19.3)岁.全部患者均在非透视条件下床旁经股静脉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导管.达稳定起搏器后,摄床旁X线床头片观察起搏电极导管尖端位置.结果:32例患者行临时起搏均取得成功,成功率100%.安置起搏电极导管所花时间2~12 min,平均(8.3±3.8)min.无一例出现深静脉内血栓形成、心肌穿孔、感染或穿刺并发症.结论:在非透视条件下应用普通电极导管行经股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安全、便捷、成功率高.适合于紧急床旁临时起搏,避免因患者病情危重,搬动造成生命危险,又同时保护了永久起搏器入路及术区.  相似文献   

4.
人工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两部分组成。脉冲发生器发放的电脉冲经起搏电极刺激心脏 ,达到治疗目的。主要适用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目前也用于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及伴室内传导阻滞的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器分为临时心脏起搏器和永久心脏起搏器两类 ,其中永久心脏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可植入体内。1 临时心脏起搏临时心脏起搏包括心内膜起搏、心外膜起搏、经食管心房起搏和胸壁起搏等多种方式 ,以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最为常用。1.1 治疗性起搏1.1.1 由某些原因 (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手…  相似文献   

5.
刘甲兴  芮磊  陈一平 《临床荟萃》2001,16(17):809-809
1 病例报道笔者在为 1例 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安装 VVI心脏起搏器时 ,起搏分析仪突发故障 ,为使手术顺利进行 ,暂以美国产PACE10 0 H体外临时起搏器代替使用 ,起到良好急救效果。方法是 :当起搏器电极导管送至右室心尖部后 ,先行影像定位和心内膜电图定位 ,然后将临时起搏器负极通过黑色鱼夹导线与导管电极的端电极 (负极 )连接 ,正极通过红色鱼夹导线与患者皮下组织连接 (若为双极导管电极 ,则临时起搏器正极应与导管电极的环电极连接 ) ,临时起搏器开关置于 VVI档 ,起搏频率调至比患者心室率多 2 0 %左右 ,先以 5 V电压起搏 ,若起搏…  相似文献   

6.
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家庭指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侯世华  侯世方 《护理研究》2004,18(4):343-343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逐渐增多 ,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护理人员必须对安置起搏器的病人进行家庭健康指导 ,使他们了解起搏器的相关知识 ,调动病人维护自身健康的潜能 ,促进病人参与康复护理活动 ,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有效提高生活质量。1 相关知识介绍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作用是通过起搏器用一定的脉冲电流 ,刺激心肌 ,以替代心脏的起搏点发放冲动 ,使心脏按人为的频率有效地收缩和舒张 ,维持全身正常的血液循环。人工心脏起搏器安放时应将起搏电极导管前端放至右心室心尖部 ,尾端与永久性…  相似文献   

7.
韦武  林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08-108
人工心脏起搏是以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而使心脏收缩.用以治疗和诊断心律失常的方法。2002年以来,我院在心血管数字减影X线机引导下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经股静脉插管作紧急人工心脏起搏成功抢救18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和7例围手术期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心脏外科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行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紧急心脏起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心脏外科术后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21例,均给予漂浮电极导管临时起搏治疗,观察临时起搏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电极导管放置部位及起搏阈值,评估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本组起搏器电极安置经右侧锁骨下静脉15例,经右侧颈内静脉6例;手术时间5-12min;电极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18例,右心室流出道3例;起搏阈值〈1.0mV;床旁球囊漂浮电极起搏治疗成功率100%,发生导管移位、感知起搏不良各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床旁球囊漂浮电极起搏操作简单,用于治疗心脏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自1960年Fuman开创了经静脉植入电极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以来,心脏临时起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去多采用在X线指导下或床旁盲目放置电极导管的方法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因需搬运病人,耗时过长及并发症多等原因而延误病人的诊治.本文旨在通过应用漂浮电极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探讨体表心电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病窦综合征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起搏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起搏方式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当心室率过慢时很可能发生阿斯综合征和猝死[1],引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治疗方式以急诊安装临时起搏器予以心率支持,后根据病情择期行永久起搏器安装术为主[2]。临时起搏器植入目前主要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途径,由于临时起搏电极多经心内膜起搏,为减少脱位常限制患者活动,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3]。临时起搏器植入后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电极导线移位、电极断裂、心肌穿孔、感染等[4],但其并  相似文献   

12.
起搏信号指导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0年Fuman开创了经静脉植入电极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以来,心脏临时起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去多采用在X线指导下放置电极导管的方法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因需搬动人,耗时过长及并发症多等原因而延误诊治,本文在通过应用普通起搏导管在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探讨在心电监护下起搏信号指导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穿插管,用气囊漂电极导管床边紧急安装临时体外心脏双腔起搏器抢救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方法分析因不同原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并行床边临时体外心脏双腔起搏器安装术进行临时起搏治疗的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深静脉穿刺置管法行深静脉穿刺,并按漂浮导管置入法推送气囊电极导管,在床边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椐心腔内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出现或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是否进入右心室,行右心心内膜临时起搏。结果成功为4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5例病毒性心肌炎导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导致的窦房结功能不全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及时解除病人循环系统灌注压不足,抢救病人生命,并给予相应的内科药物治疗,均在15天内拆除临时双腔起搏器,病人均无明显不适,先后痊愈出院;亦有1例原因不明心脏骤停病人,因起搏电极到位后无起搏夺获而导致起搏未成功。4例(80%)起搏成功,起搏效果肯定,起搏时间7~15天。1例电极脱位,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结论床边临时体外心脏起搏器安装术是创伤小、方便快速、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急救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漂浮电极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软英 《护理研究》2006,20(12):3336-3337
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过渡性体外起搏方式,用双电极导管经周围静脉送到右心室,电极接触心内膜,起搏器置于体外而起搏。常用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而急需心脏起搏者,还可用于外科手术前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者的保护性应用等。病人病情危急时应用临时起搏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保证安全可靠连续性临时起搏,术后的监护与护理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3年6月-2006年6月共行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安置临时起搏器45例,起搏成功率100%。现从护理角度探讨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安置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和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起搏或传导系统功能有障碍的心脏病患者,心率极为缓慢甚至停搏。但此心肌保持兴奋及收缩功能。近年来,我科采用了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由起搏器按心脏搏动生理特征发出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而使之兴奋增强,继而收缩,维持心脏正常的排血功能。现将我们对35例老年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例老年患者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脉冲发生器及导管电极组成,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频率和振幅的电脉冲,经导管电极的传递,刺激心肌产生兴奋、传导,使心肌有规律地收缩。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室率≤45次/min或伴有慢-快综合征、心源性晕厥的治疗。我院于2003年9月成功地对1例年龄为80岁的老年患者实施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效果满意,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工心脏永久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电流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继而向心肌四周传导扩散,以带动心搏完成心房或心室的收缩的治疗方法.随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逐一显现出来,包括感染、导线移位、囊袋血肿、心肌穿孔、心律失常、血栓和栓塞等.本文主要将从静脉通路穿刺、导线、起搏器囊袋、起搏器型号模式这4方面入手来总结其并发症的国内外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18.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高智能化、高性能的电脉冲发生器,通过起搏器和起搏导管来辅助心脏完成跳动泵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分临时起搏和埋藏式起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两种。临时起搏是一种过渡性措施,一旦原发病治愈,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临时起搏可撤除。临时起搏一般穿刺右股静脉,用双极导管送到右心室,电极接触心内膜,起搏器置于体外而  相似文献   

19.
王欣  段瑞萍 《现代护理》2006,12(10):897-898
人工心脏永久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电流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继而向心肌四周传导扩散,以带动心搏完成心房或心室的收缩的治疗方法.随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逐一显现出来,包括感染、导线移位、囊袋血肿、心肌穿孔、心律失常、血栓和栓塞等.本文主要将从静脉通路穿刺、导线、起搏器囊袋、起搏器型号模式这4方面入手来总结其并发症的国内外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20.
人工心脏起搏术是通过置于心脏的导管起搏电极,向心肌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肌,使心肌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收缩。我科自 1999年 2月份以来成功地为11例病人实施了永久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 操作方法 病人平卧于X线透视床上,用 25 %碘酒,75%酒精消毒右颈、胸、臂皮肤,局麻后做右肩关节前窝纵向切口,直径约 4cm,逐层分离出头静脉约2 cm,用静脉小拉钩拉起静脉口前唇缘,导管电极经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到达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下,测定心腔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