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祝由疗法与原始思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由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最早由<素问@移精变气论>所提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灵抠@贼风>亦日:"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从<内经>所论可知,上古时祝由治病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它适应于无邪气深入,而血气内乱的病症,具体实施由巫师操作,实施前必须先懂得疾病发生的原因.但<内经>并未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王冰以"祝说病由"释解祝由,后世医家多从其说.  相似文献   

3.
“祝由”一法,《内经》有文。奈何一些巫婆、神汉根本不懂祝由之妙理和別有一种当用之处,披其衣而弄其玄,蒙蔽愚弄患者,致使诸多确系躯体性疾患的病人乐以赖之而断然费医,由是造成小病致大,大病不救者多  相似文献   

4.
祝由最早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历代医家学者对其的理解见仁见智,态度褒贬不一,甚至还有巫师神汉之流,附会祝由之名,从事迷信活动,可以说祝由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道路步履蹒跚。时至今日,应从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祝由,既不盲目推崇,也不一味反对,应该辩证看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地发挥祝由的作用,丰富祖国医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内经》“祝由”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由”在《内经》中凡三见,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  相似文献   

6.
祝由是一种中医疗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以祝由治疗正邪中人。《灵枢·贼风》中以祝由治疗宿邪因精神情志因素诱发的疾病。历代医家对祝由多有阐发,将祝由训为“祝说病由”或“祝断病由”。祝由的原理是“移精变气”,是通过胜其病因、调畅气机,改变人体的精气状态从而治疗疾病。祝由与巫术有别,巫术将无法解释的客观世界的现象,朴素地归纳为“鬼神”作祟,而祝由所言“鬼神”是指人神志出现偏倚时,心中所生的邪念。目前,祝由主要应用于精神疾病,但根据其作用机制仍能够拓展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医巫同源”是违背史实的唯心主义的结论。上古时代的“巫”是教育、科学、艺术的掌管者和传播者,是通才。“祝”或“祝由”是古代能“服天气,而通精明”会“传精神力的人,即可将自身之“精”练“变”成“气”而“移”给患者的气功师。“移精变气”就是现称的气功疗法或运气疗法。对唐王冰以来的论点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8.
祝由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由之术存在已久,几可远溯上古.<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五帝·苗父>:"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  相似文献   

9.
祝由述要     
何清平  黄颖硕 《河北中医》2007,29(9):831-832
祝由之法,是上古时代的祖先们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因素,运用特定的思维模式,结合医药知识及实践经验逐步归纳、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用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方法[1]。从《内经》时期发展至今的实践表明,祝由之法广泛运用于医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拓展,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医学界有着重要的贡献[2]。但人们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它在中医体系中依然处于边缘位置,尽管历代多有探析与实践者,而当今涉及祝由的许多中医典籍在重新印刷出版时往往删掉相关内容,各中医教材也不再提及祝由之法,中医学术界也少有人关注。长久以来,祝由被人们冠以迷信的外衣,其原因不外乎它是在社会科学比较落后、历史条件比较特殊的背景下形成的学术产物,但我们不能因其形式和形象的不完美而置之度外。而今,历史印证了这种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作用于人的思想信念而发挥治疗效果的方法有着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内涵,也顺应了当今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变化,并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势。1概念内涵祝由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就有将其用于治疗疾病的明确记载:“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相似文献   

10.
祝由辨析     
“祝由”与巫术、禁咒、祝由科等一样,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东西而予绝对的否定。但事实上,“祝由”与后三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祝”古有二义:其一为古代的一种官职;其二为巫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巫术的范围是很广的,其中也包括给人治病,而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祝”。  相似文献   

11.
论传统康复疗法“祝由”之真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由”一辞语出《素问·移精变气篇第十三》,“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疗,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自《内经》成书至明代,历时二千余年,一直为传统医学中的主要学科,即古代的“十三科”。 据《中医大辞典》载:“公元1571年明代将十三科改为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去祝由与按摩等科”,然其舍弃原由,无史可考,不得而知,至今400余年,鲜人问津。除了众所周知的学术禁锢原因外,近年出版的辞书对“祝由”之注释皆冠以“迷信”定论,故置入禁区,遭受冷遇。 在浩瀚悠久的祖国医学典籍中,有关康复医学的理论,渊源甚大,瑰丽多彩,精辟独到之处颇为不少,其“祝由”一法,也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笔者认为此疗法在疾病的康复中有其实用价值和科学性,其机制、原理近似西方现代医学所兴起的“精神免疫学”。  相似文献   

12.
“祝由”一词首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后来曾一度发展为一个治疗专科即“祝由科”。目前,各大专院校中医教材皆斥之为迷信糟粕,故删而不用。笔者认为有失偏颇,故此对《内经》“祝由”含义略作陈述,供同道参考,不当之处敬希斧正。 1 祝由是以心理疏导为主的治疗方法《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夫上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治之极于一……一者因得之,……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这里明确描述了祝由治疗的方式。首先通过“闭户塞牖”(即关上门窗),创造一个清静和隔绝的环境,对于受到精神刺激的病人,医生反复多次询问发病前  相似文献   

13.
从文字学、音韵学、气象学、地理学等方面对长夏与季夏的关系、长夏的读音与长夏的主时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长夏即是季夏,应读为直良切,意为短之对。长夏指夏季最后一个时段,包括小暑、大暑两个节气,属于"三伏天"范畴。脾主长夏与脾不主时两种说法不冲突,都是中医重视脾胃后天之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阴火”学说,是李东垣创造性的学术观点。然“阴火”究为何指?产生孰由?后世医家多所歧义。本文对此略作考辨,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5.
考辨“扁鹊”的名、字、号、活动年代、里籍等问题。从史料记载“扁鹊”事迹所涉及的年代推算,扁鹊从事医疗活动的时间跨度达三,四百年,由此推断扁鹊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是一个群体、一个流派、学派;与孔子、燕简公、赵简子、越王勾践大体生活在同时代,称之为“扁鹊”的名医、可能就是秦越人。  相似文献   

16.
<正> 1947年西医学者丹巴尔发表“心身医学”。其观点:人体由多层次、多系统相关构成,其疾病受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人们命之为“心身症”,在西方医学界引起震动。从此,西医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心理、社会、生物模式过度。其实这种观点,在中医二千多年医疗实践  相似文献   

17.
痒、癢二字混乱已久,汉字简化方案中亦将"癢"简化为"痒",但就其本源而言二者意义并不相同。"痒"字早出,早在先秦即已出现,其义指心忧惫之病、身之疮疡,为病名。"癢"字后出,先秦及汉初文献多作"養",其本字为"",表搔痒义。《玉篇》始将二者混同,此后多混用无别。在医籍训释中应注意明辨"痒""癢"二字,否则极易导致误读。  相似文献   

18.
诊余话祝由     
<正> 清代名医吴鞠通在其所著《医医病书》中说:“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之所由来……婉言以开导之,重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可以奏效如神。余一生得力于此”。吴氏颇得祝由之神韵,临证运用,得心应手。近年来,笔者衬于情志内伤诸症,每效吴鞠通“必先祝由”之法,再酌配针药,深  相似文献   

19.
徐哲学  滕晶 《河南中医》2012,32(9):1112-1113
对"五神""情志病"进行简要的探讨与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概念"五神情志病",扼要论述"祝由术",提出应用"祝由"之法治疗"五神情志病",并为此疗法的可行性进行系统论述,为下一步的临床实际应用祝由术治疗五神情志类疾病做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心系疾病中,“心胀”“心掣”“心疟”“心劳”“心积”“脉极”等古代医籍中常出现的疾病名,在现代临床虽已不常用,但依然是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本文从中医心病名词术语本体的角度出发,对“心胀”进行梳理并加以考辨,以期对临床心病的诊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