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应用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对照组(温水灌肠)各19例,对照术前及用药前后的血浆胃泌素、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用药前后的胃泌素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空白组患者术后灌肠后与术前及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比空白组短(P<0.05).结论: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郭吕  顾喜明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29-173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通腑理肠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用药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西药组和空白组各15例。通过测定口盲肠传输时间、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患者术前口盲肠传输时间,中药组较西药组无明显差异性,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术后24h口盲传输时间中药组与西药组和空白组有均显著差异,传输时间明显缩短,西药组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性。3组术前胃动素、胃泌素无显著差异性,中药组及西药组术后24h胃泌素浓度较空白组明显升高,术后48h中药组浓度较西药组及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术后24h中药组胃动素浓度较西药组、空白组明显升高,48h中药组、西药组浓度较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性。术后组肛门排气时间中药组较西药组、空白组均显著提前。提示:通腑理肠饮围手术期用药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刘满君  朱向辉  葛建立  陈宵 《四川中医》2008,26(12):104-105
目的:观察通腑汤灌肠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使该疗法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方法:30例胃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30例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4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随机分为空白组、通腑汤灌肠组。空白组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通腑汤灌肠。三种手术患者各自进行空白组、通腑汤灌肠组的比较。临床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三种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空白组、通腑汤灌肠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腑汤灌肠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合剂灌肠加电针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腑泻热合剂灌肠及电针双侧足三里。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76.38±10.24)小时,对照组为(98.92±13.56)小时。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68.35±10.49)小时,对照组为(89.56±12.18)小时。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腑泻热合剂灌肠加电针双侧足三里能促进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效地促进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腑方灌肠对腹部术后胃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通腑方灌肠组.空白组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通腑方灌肠.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测定术前、术后1h、24、48h,血清胃动素(MT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结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空白组、通腑方灌肠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血清MTL测定:术前、术后1 h通腑方灌肠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48 h通腑方灌肠组血清MTL浓度高于空白组(P<0.05);血清CGRP浓度通腑方灌肠组与空白组比较:术前、术后1、24、48 h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腑方灌肠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能促进胃动素分泌,但对CGRP浓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通腑理肠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腑理肠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通腑理肠饮组500例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术后口服通腑理肠饮,蕃泻叶组107例术前口服蕃泻叶,观察用药后第1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通腑理肠饮组术前排便4次以上,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8.25±4.5)h,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2h.效果均优于蕃泻叶组.结论:通腑理肠饮具有清洁肠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拟宣肺理腑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减少胃肠道反应的作用。方法:将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经胃管灌注宣肺理腑汤煎剂,对照组胃管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反应以及血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泌素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宣肺理腑汤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并减少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8.
毛江明 《光明中医》2009,24(6):1058-1059
目的:探讨中药大承气汤灌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采用大承气汤灌肠的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进食时问及腹部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排气、排便和进食时问均明显早干对照组(P<0.01),腹部体征改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承气汤灌肠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四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合四君子汤,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泌素、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高,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口服四君子汤能使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胆宁片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胆宁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胃泌素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口服胆宁片能增加胃泌素的分泌,使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减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藏医柔导泻灌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藏医柔导泻灌肠)、对照组(温水灌肠)各19例,对照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程度。结果:两组相比较后,对照组患者术后灌肠后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藏医柔导泻灌肠能促进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胃通腑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服用和胃通腑汤(自拟方),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对比观察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服用和胃通腑汤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腑泻热法对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通腑泻热方。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通腑泻热法能促进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当归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胃泌素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有着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阑尾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术后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12h予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每天2次。统计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12~24h、24~36h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术后24h、24~36h肛门排气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汤能明显促进阑尾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有效促进肠蠕动及早恢复,对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与分析通腑汤灌肠促进坏疽穿孔性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手术住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术后予石蜡油灌肠剂,治疗组术后予通腑汤灌肠,对比2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汤灌肠对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明确作用,效果优于石蜡油灌肠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1天和术后第1天针刺带脉穴和足三里对缩短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的效果,以探索简便、有效、实用的方法。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空白组对患者施行术前术后的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双侧足三里、支沟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双侧带脉穴、足三里;均每日两次。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要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脉穴对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且与足三里配合效果更为明显,选穴少而精,临床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大柴胡汤口服(1剂/d),连续用药5 d后观察2组患者胃泌素水平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情况。结果术后治疗组胃肠功能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腹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5 d时治疗组血浆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大柴胡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有明显促进恢复作用,可能与促进胃泌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配合电针并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治疗组 32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患者 ,术后 6 h用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配合电针治疗 ;而对照组 2 8例 ,术后不用中药治疗 ,两组西医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 2 0 .32± 4 .34h、肛门排气时间为 2 9.4 3± 9.6 6 h、排便时间为4 0 .6 9± 13.6 9h,而对照组分别为 30 .6 6± 6 .0 6 h、4 0± 17.33h、6 6 .4 8± 17.5 8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此外 ,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症状性肠粘连、MODS、MOF及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配合并电针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康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和中消胀超微颗粒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肠麻痹的影响,探讨和中消胀颗粒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予以和中消胀超微颗粒治疗,对照组24例予以汉森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肠鸣音发生时间、肛门排气排便出现时间及两组中医症状量化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出现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疗效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中消胀超微颗粒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腹腔镜术后肠麻痹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