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初梅  曹力 《北京医学》2007,29(2):87-88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67例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组织活检,并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本组单纯性血尿肾脏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依次为IgA肾病22例(32.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例(25.3%)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例(11.9%).结论 本组资料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IgA肾病,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江西省儿童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159例单纯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组织活检,并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单纯性血尿肾脏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依次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9例(43.4%)、IgA肾病36例(22.6%)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24例(15.1%),其次为轻微病变17例(10.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例(2.5%)、微小病变1例(0.6%)、膜性肾病1例(0.6%)、新月体肾炎1例(0.6%)、膜增殖性肾炎1例(0.6%)和IgM肾病1例(0.6%).结论 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是IgA肾病及局灶阶段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复发肾病综合征患者重复肾活检其肾脏组织学变化特点及其对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曾经标准糖皮质激素治疗完全缓解后复发并行重复肾活检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资料,分析前后肾脏组织学变化与糖皮质激素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21例患者首次肾脏病理有IgA肾病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0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共有9例患者肾脏组织学出现明显变化。重复活检有4例IgA肾病和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亚型发生改变并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TIL分级改变,3例IgA肾病和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出现TIL分级改变,12例无明显组织学改变。5例重复活检病理亚型改变的患者均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无改变者1例。结论肾病综合征复发后应尽早重复肾活检,IgA肾病易发生肾脏组织学改变,易出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糖皮质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刘红  李涛  姬佳妮  阿迪拉  岳华  陆晨  庄晶 《西部医学》2011,23(6):1071-1072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对158例接受经皮肾活检的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本组158例患者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最多见79例(50%),IgA肾病54例(34.2%),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15例(9.5%),其次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10例(6.3%)。汉族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为主(26.0%),其次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6%);维吾尔族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以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35.4%)其次为IgA肾病(8.2%)。结论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其中汉族患者以IgA肾病为主,维吾尔族患者以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5.
薛痕 《西部医学》2017,29(2):210-213
【摘要】 目的 探讨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年龄段分布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9月712例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行肾活检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和临床分型,分析几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年龄段分布的特点。结果 712例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33例(7486%),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IgA肾病224例(4203%)、微小病变肾病116例(2176%)、膜性肾病100例(1876%)、系膜增生性肾炎47例(882%)和局灶节段性肾炎29例(54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73例(243%),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其次为紫癜性肾炎及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6例(084%)。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类型依次为肾病综合征286例(5366%)、慢性肾炎204例(3827%)、隐匿性肾炎30例(563%)、急性肾炎11例(206%)、急进性肾炎2例(038%)。15岁以下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微小病变型最常见,16~45岁为IgA肾病的高发年龄,占总患者的7054%;31~60岁膜性肾病的高发年龄,占总患者的70%。结论 本院肾脏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其中IgA肾病是最多见的病理类型。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肾病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其中,IgA肾病、微小病变肾病以及膜性肾病有着明显的年龄段分布特点。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最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01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的分析来观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其内在联系。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并将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同时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结果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及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分别占35例(34.7%)和32例(31.7%),其次为肾病综合症26例(25.7%),其中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为主伴有肾功能不全,有急进性肾炎的表现,而青少年IgA肾病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为主不伴有肾功能不全且无急进性肾炎的表现。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少年,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炎较青少年多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病状血尿/尿检异常和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局灶节段性硬化。IgA肾病以轻系膜增生为主,成人的重度系膜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大于20%、球囊粘连、新月体形成、肾缺血改变、血管葱皮样改变、肾间质小管慢性化的比率均高于青少年。结论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较青少年严重,病理类型比青少年差,病理特点显示预后较青少年差,但仍有少部分的青少年IgA肾病存在慢性化表现,提示预后较差,建议早期行肾活检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肾活检病理特征及与临床的联系,探讨肾活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136例伴有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观察肾活检组织病理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36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88例(64.7%),其中结节型肾小球硬化36例(40.9%),弥漫性肾小球硬化52例(59.0%);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48例(35.2%),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例(27.0%),IgA肾病9例(18.7%),膜性肾病6例(12.5%),局灶节段性硬化5例(10.4%),间质性肾炎3例(6.3%),膜增生性肾炎3例(6.3%)(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2例),微小病变3例(6.3%),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2例(4.2%),肾淀粉样变2例(4.2%),骨髓瘤肾病1例(2.1%),紫癜性肾炎1例(2.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时相当部分是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应尽早肾活检,以明确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陈蕊  刘昌华  高波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45-1846
目的观察体检发现尿检异常患者的肾脏临床和病理情况,并对病理类型较重者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方法选取体检发现尿检异常患者共60例,进行肾活检检查,其中定期随访的患者20例。结果临床表现为血尿合并蛋白尿者多见38例,占63.3%;单纯血尿7例,占11.7%;单纯蛋白尿15例,占25%。肾活检时已有肾功能不全者8例,占13.3%。病理类型多样,其中以IgA肾病最多29例,占48.3%;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13.3%,肾小球轻微病变11.7%,膜性肾病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各6.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0%,微小病变3.3%,膜增生性肾炎1.7%,狼疮性肾炎3.3%。20例患者平均随访14~24(18.8±11.3)个月,2例患者肾功能明显恶化。结论尿检异常患者临床无任何症状,容易延误病情。应尽早行肾活检明确病理性质,部分病变重的病例应长期随访。对病理类型较重者应及早进行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并指出肾脏活检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损害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行肾活检的19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型.结果 19例患者中,糖尿病肾脏损害病(DKD)6例(占31.6%),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13例(占68.4%),其中包括各种继发性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分布分别是IgA肾病Lee'sⅡ级3例(占23.1%),IgA肾病Lee'sⅢ级1例(占1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例(占23.1%),膜性肾病3例(占23.1%),其中2例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为狼疮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例(占7.69%),肾淀粉样变性病1例(占7.69%),膜增生性肾炎1例(占7.69%).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肾脏损害相当部分是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当临床有非糖尿病肾病线索时,应及早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T-H蛋白(Tamm-Horsfall protein,THP)免疫荧光检测在鉴定尿红细胞来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2004-2007年临床诊断单纯血尿情况进行总结,了解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的病因和分布特点。方法利用尿红细胞THP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明确诊断的30例肾小球性血尿和25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标本进行尿红细胞的THP免疫荧光染色,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病理诊断确定的30例肾小球性血尿中,THP检测诊断肾性血尿28例,符合率为93.3%;在临床明确诊断的非肾性血尿25例中,THP检测确定非肾性血尿22例,符合率为88%。病理分析显示肾性血尿中,IgA肾病16例(53.3%),肾小球微小病变10例(33.3%),非IgA肾病的系膜细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3例(10.0%),局灶阶段性硬化性肾炎1例(3.3%)。结论 THP免疫荧光染色鉴别尿红细胞来源的方法特异性强,是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能够为血尿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云南高原地区隐匿型肾炎的病理类型及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云南地区隐匿型肾炎其病理类型与临床特点.方法对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间212例进行了肾穿刺活检的隐匿型肾炎患者按尿检异常分为三组:单纯性血尿组92例,单纯性蛋白尿组48例,蛋白尿+血尿组72例.肾穿刺标本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综合分析确定病理诊断,分别观察各组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临床类型以单纯性血尿为多(43.4%),血尿+蛋白尿次之(34%),病理类型以IgA肾病为多(50.5%),系膜增生性肾炎次之(22.2%),薄基膜肾病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4.2%)三组中以单纯性血尿组IgAN发生率最高,病理改变最轻,血尿+蛋白尿组病理改变最重,单纯性蛋白尿组的病理改变次之.血尿+蛋白尿组与单纯性血尿组和单纯性蛋白尿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隐匿型肾炎临床症状较少,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并不一致,隐匿型肾炎患者应早期进行病理活检,为临床制定及时而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分析小儿血尿的临床特点.[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小儿肉眼及镜下血尿75例临床资料,观察显微镜尿涂片染色红细胞形态学变化,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75例小儿血尿中肾性血尿为46例(61.3%),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为10例,肾炎型肾病为1例,单纯性血尿为20例,IgA肾病为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12例,急性肾盂肾炎为1例;非肾性血尿为29例(38.7%),其中尿路感染为6例,特发性高钙尿症为3例,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为2例,药物性血尿为18例.[讨论]小儿血尿病因复杂,大致分为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需早期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13.
IgA NEPHROPATHY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54 Chi- nese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are reviewed. The diagnosis of IgA nephropathy is based on im 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that shows predominant mesangial IgA deposition in the absence of systemic disea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Chinese IgA nephropathy is a disease of young adults. The peak incidence is in the 20 t0 29 years old group. Pro. teinuria is the most common mode of clinical presen tation which is asymptomatic in 23 patients (42.6To) and in the nephrotic range in 7 patients (13%). Microscopic hematuria is also frequently found but only 9 patients (16.7%) present with gross hematuria. In addition, 4 patients are in renal failure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The histopathology of IgA nephropathy is not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other idiopathic forms of glomerulonephritis. The glomerular lesions show features of focal proliferative change (50%), diffuse proliferative change (20.4%), focal or diffuse sclerosis (16.7%) and minimal glomerular lesions (13%). Membranous and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ar lesions'are not encountered. With im munofluorescenee, all cases show diffuse mesangial staining of IgA. With electron nucroscopy,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 is the presence of electron dense deposits in the glomerular mesangium. Three types of mesangial cells are identified and peripheral glo. merular capillary wall abnormalities are seen in 30% of the cas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77例接受经皮肾活检患儿的病理诊断和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培果成功肾活检971例,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55例(77.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3例(18.8%),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肾小球疾病18例(1.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诊断前3位依次为孤立性血尿、肾病综合征和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前3位依次为肾小球轻微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诊断前3位依次为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前3位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轻微病变和膜性肾病。在18例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肾脏疾病中,有7例为薄基膜肾病。在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的患儿,肾活检病理类型中肾小球轻微病变所占百分比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P〈0.05),而IgA肾病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所占百分比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P〈0.05)。结论本组资料中,儿童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以血尿和肾小球轻微病变最为常见;小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最为常见,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轻微病变和膜性肾病为主;先天性遗传性肾脏疾病中薄基膜肾病最为常见。建议对6岁以上的孤立性血尿患儿行肾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15.
144例肾活检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燕  谢泉琨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9):735-737
目的结合该院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探讨肾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4例肾脏疾病进行肾活检,分析其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与尿检异常为主(分别为53.47%,22.2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11例,其中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3.33%和20.7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2例,以LN、HBVGN、HSPGN较常见。结论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畅飞  张莉  孟梅霞  安军民  高明  傅艳平 《海南医学》2012,23(18):122-124
目的回顾性总结158例肾活检的病理结果,分析其病理类型及临床分类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58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与临床分类特点。结果158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5例(79.1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3例(20.8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最多的是系膜增生型肾炎,第二位是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最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布最多的前三位依次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其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系膜增生型和膜性肾病,慢性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型和肾小球硬化。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型肾炎、IgA肾病最多,临床类型则以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363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其发病情况及病理分布特点等。结果20~39岁年龄段所占的比例最大(63.6%),分别有35.0%和36.6%的患者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病史,尿检特点以血尿伴蛋白尿为主(占78.3%),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最多,为182例(50.1%)。结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多发于中青年,上呼吸道感染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以血尿伴蛋白尿多见,其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分级以Ⅲ级居多。  相似文献   

18.
861例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861例肾活检病理结果,以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1~2009-01间,861例因肾脏疾病行肾活检的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861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5.6%,继发性肾小球病占13.4%,小管间质性疾病占0.8%,肾移植相关肾脏疾病占0.2%.原发性肾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402例无症状性血尿患儿的病因。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2例无症状性血尿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血压、临床表现、家族史)、临床相关检验资料[尿红细胞畸形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尿素、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补体C3、胱抑素C(Cys C)水平]。115例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其中97例患儿肾组织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处理后进行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检查,18例患儿肾组织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处理后进行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查(未做电子显微镜检查)。402例无症状血尿患儿中,尿红细胞畸形率>70%为肾小球源性组(n=230),尿红细胞畸形率≤70%为非肾小球源性组(n=172)。97例行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检查的无症状血尿患儿中,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为单纯血尿组(n=51),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为血尿+蛋白尿组(n=46);经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有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者为 IgA肾病(IgAN)组(n=42),无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者为非IgAN组(n=55)。结果 肾小球源性组中,镜下血尿83例,肉眼血尿147例;病因主要为孤立性血尿(33.5%),IgAN(20.4%),轻微病变(14.3%),急性肾小球肾炎(13.5%)。非肾小球源性组中,镜下血尿63例,肉眼血尿109例;病因主要为感染伴一过性血尿(28.5%)、泌尿道感染(27.3%)、胡桃夹综合征(17.4%)。血尿+蛋白尿组患儿的血清IgA、Cys 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血尿组 (P<0.05);单纯血尿组与血尿+蛋白尿组患儿的血尿素、血尿酸及补体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IgAN组患儿的血清Cys C、IgA水平显著高于非IgAN组(P<0.05);IgAN组与非IgAN组患儿的血尿酸、血尿素、补体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症状性血尿病因复杂多样,以肾小球源性血尿为主,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赖于肾穿刺活检;血清Cys C和IgA水平可能对肾脏损害程度和IgAN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云南地区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间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肾脏内科进行肾穿刺活检术,并且病理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50例患者的病理分级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 IgA肾病占肾活检的百分率为17.4%,50例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镜下血尿为主(76%),少于1 g的蛋白尿次之,临床诊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包括无症状血尿和/或无症状蛋白尿)为主(78%),病理分级以Lee氏II级为多(44%),III级次之(36%),IV、V级也有一定比例.结论 对于临床上有肾脏损害指标的患者(血尿、蛋白尿和肾功异常者)应及时进行肾脏穿刺活检了解病理类型,积极给予干预治疗,减少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