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有、无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使用微循环分析仪,按四牛加权积分原则观察167例老年高血压有,无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并与63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有无脑梗塞患者的形态,流态,袢周状态和综合积分值均明显高于老年健康组(P<0.01),高血压有脑梗塞组的流态积分值明显高于无脑梗塞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流态异常与高血压并发脑梗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31例高血压病患者服用尼群地平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发现,服用尼群地平后,在血压降低的同时,甲襞微循环管袢数目增多,管袢形态、流态及袢周状态改善。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尼群地平降血压同时可改善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断肢再植术后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为断肢再植术后感染患者的诊治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断肢再植术后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间段56例断肢再植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流变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并比较观察组中浅层感染及深部感染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中的襻周积分、流态积分、管襻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64±0.21)、(2.31±0.27)、(1.25±0.14)及(3.32±0.32),其均高于对照组(0.88±0.12)、(1.18±0.15)、(0.64±0.06)及(2.30±0.24),其他甲襞微循环指标及血流变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深部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高于浅层感染的患者,各个比较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肢再植术后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流变指标均较高,且浅部感染与深部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应重视对此类患者进行微循环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与微循环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愈合提供可靠方向。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将其分为正常愈合组(n=87)和延迟愈合组(n=33)。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愈合情况患者的微循环因子水平,并分析微循环因子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结果:正常愈合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及襻周积分均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01、6.368、12.805、11.616、18.788和17.980,P值均<0.05)。正常愈合组血清内皮素(E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84和6.410,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襻周积分及ET、CRP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结论:微循环状态及微循环指标ET、CRP水平均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  相似文献   

5.
本方报告了12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基础疗法与基础疗法加蝮蛇抗栓酶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蝮蛇抗栓酶具有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作用(P<0.01),同时探讨了蝮蛇抗栓酶对甲襞微循环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组对改善重度血流速度异常,多数白色微小血栓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Nmc)检测,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全血比粘度(Nb)、血浆比粘度(NP)、红细胞压积(Ht)、纤维蛋白原(F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襞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及总和分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随着病情的加重,上述指标亦增高。因此认为,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检测对全面客观地判断高血压病情,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及预防高血压病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并对其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断指再植术对甲皱微循环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26例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在断指再植术后1年用微循环仪对其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测并分析临床意义。关于甲皱微循环检测结果采用最常用的田牛加权积分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主要检测再植指体的甲皱微循环形态、血流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并观察再植指体的颜色、张力、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将检测结果与健侧手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再植指体在1年后的甲皱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流流态以及袢周状态、积分值等方面与健侧指体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再植指体均一期成活,再植指体颜色、张力、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均达正常范围内。结论 (1)断指再植术1年后再植指恢复良好,其甲皱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流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值等与健侧指体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再植体随着时间的恢复,以上变化也逐渐减小;(2)应用微循环仪检测甲皱微循环可作为断指再植术后疗效与再植指体恢复状况的一个评定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以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及比较两组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并比较不同感染部位患者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同时检测及比较观察组患者中的病原菌情况。结果观察组足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10±0.12)、(1.35±0.14)及(2.93±0.21),其显著地高于对照组(0.59±0.05)、(0.80±0.07)及(1.87±0.13),其他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差于其他部位感染者,24例感染患者共检出3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处于较差的状态,而革兰阳性菌在此类患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干预。  相似文献   

9.
健美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健美运动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观察35名女大学生在健美运动前及健美运动3个月过程中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健美运动可显著改善微循环,使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P〈0.01),微循环异常检出率从37%减少为零,在各项指标中尤以管袢形态、血液流速改善明显(P〈0.01)。结论:健美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参加健美运动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工业毒物(Pb、Mn)引起职业中毒与脑血管性疾病的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学的改变。方法采用全血液流变粘度计、多部位微循环仪,用印例非毒物接触史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85例工业职业中毒(Pb、Mn)合并脑血管性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生脑血管性疾病组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微循环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都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袢周状态都有较显著性改变。结论因毒物影响致使发生脑血管性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明显,并有普遍高粘倾向、红细胞聚集性显著增高、管径增粗、血流缓慢、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本院内科病房住院的42例ASO患者,以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20ug/d,静脉点滴,连续3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改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结论 可明显改善ASO患者的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改善甲襞微循环。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ASO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本院内科病房住院的42例ASO患者,以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20ug/d,静脉点滴,连续3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改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结论可明显改善ASO患者的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改善甲襞微循环.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治疗ASO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特点,探究不同治疗方式对微循环与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式将入选患者区分为常规治疗组67例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组57例,探讨术后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微循环及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指标水平评估临床疗效,其中微循环通过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和7 d的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状态积分及综合积分评估,血清细胞因子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slCAM-1、sVCAM-1及核因子κB评估。结果 124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37.58%,革兰阳性菌89株占59.73%,真菌4株占2.6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治疗后1 d、3 d、7 d VSD组患者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状态积分及综合积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VSD组细胞间黏附因子-1(sl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分别为(2.50±0.58)pg/ml、(5.04±1.03)pg/ml,均低于常规治疗组,而核因子κB为(0.98±0.15)ng/ml,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VSD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甲襞微循环,从而为局部血供的改善奠定基础,也可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加速骨折创面的愈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4例辐射事故受照后第12、31、54天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中3例急性放射患者甲襞微循环3次观察总积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受照后的不同、不同病程阶段也有明显的变化,其变化的特点以血管舒张、红细胞聚集、血液缓慢、渗出和出血为主,其变化的性质、程度与临床症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与探究封闭负压引流在手部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6例手部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皮瓣修复治疗组)48例和观察组(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皮瓣修复治疗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及感染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及感染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感染相关指标(血清hs-CRP、PCT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在手部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术后相关感染指标的表达,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定量法评价局部振动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综合定量法对100名工人进行甲皱微循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接振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血管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三方面,得分值及总积分值,两组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并且,随着工龄的增加,总积分值增高,呈正相关关系,r=0.905,P〈0.05。同时亦表明,综合定量法是切实可行的,规范、统一,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可比性,是值得推广及利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及观察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脑血流状态的变化,为其制定治疗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35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35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一氧化碳中毒组(A组)160例和一氧化碳中毒肺部感染组(B组)75例,将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及脑血流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对B组中不同感染程度者的检测水平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B组的管襻积分、襻周状态积分及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分别为(1.29±0.15)分、(1.95±0.24)分及(35.46±3.27)%、(1.98±0.25)%,均高于A组的(0.75±0.10)分、(1.02±0.14)分及(19.33±2.15)%、(1.3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大脑中动脉Vs及Vd指标,分别为(0.75±0.05)m/s及(0.27±0.04)m/s,均低于A组的(1.08±0.09)m/s及(0.56±0.06)m/s,而PI及RI指标则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脑血流呈现异常的状态,且微循环受感染严重程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应重视对该类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及脑血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对外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感染控制及足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情况,以了解VSD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58例外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进行常规的外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VSD治疗,统计两组的感染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足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79%,治疗后足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VSD治疗对外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且对足微循环状态的影响也更为积极,VSD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得明口服液治疗20例眼病患者甲襞微循环临床观察(摘要)李纪源,郑杨(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眼科450007)我们运用目得明口服液治疗眼病患者的过程中,随机观察了其中20例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发现治疗前20例眼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全部为不同程...  相似文献   

20.
振动性白指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观察牛克剑,李强,罗桂珍,杜艳丹通过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观察,探讨振动性白指与微循环障碍关系,并进行量子血疗探索性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26例患者(简称白指组)是我院对林业采伐工人普查中检见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