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的诊断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探查了28例肝癌合并门脉瘤栓的患者。结果示:门脉瘤栓以主干、主干+右支及主干+左支+右支最多见,分别为35.7%、25%及25%。多好发于弥漫型肝癌占53.6%。门脉内径明显增宽。CDFI探查有以下特点:门脉血流中断(42.9%);腔内可见线状纤细的间断或斑点状血流信号(14%);血流束变细或充盈缺损(28.6%);瘤栓内探及动脉血流频谱(21.4%);侧支循环血流(21.4%);由肝门向肝内放射状扩张的动脉血流(89%)。二维超声及CDFI不但可以提高对门脉瘤栓的检出率,且对门脉阻塞程度的判断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显像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诊断肝癌门脉癌栓并发门脉海绵样变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19例,应用二维是、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检测肝癌病变的部位、内部回声,重点观察门静脉癌栓的分布、形态、大小、回声、门脉血流阻塞程度及邻近组织结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能清晰显示门脉海绵样变性,门脉癌阻塞部位周围结构紊乱,呈蜂窝样或迂曲管状结构。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呈蓝红相间的彩色  相似文献   

3.
彩超诊断门脉癌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肝癌门脉癌栓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4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结果 门脉癌栓好发于门脉主干、主干及右支 ,主干及左右支 ;弥漫型、巨块型肝癌多见 ,其中 11例门脉癌栓呈海绵样变。肝动脉扩张明显。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有利于门脉癌栓的检出 ,还有利于弥漫型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81例确诊肝癌患者进行检查时,发现26例伴有门静脉癌栓,占32.1%。男24例,女2例,年龄18-72岁。所有病例均经CT及彩超证实,其中2例手术证实。 应用百胜AU-53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患者空腹、平卧或侧卧,检测肝癌病变大小、部位、内部回声、声像图类型。门静脉癌栓的大小、形态、回声强度及门脉内径。  相似文献   

5.
对 2 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 ,探讨肝癌的类型及部位与门静脉癌栓的关系 ,根据癌栓的血流特点提高对癌栓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发现 98例肝癌患者 ,其中伴有门静脉癌栓 2 4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4例 ,年龄 3 2~ 70岁 ,平均 5 1岁 ,所有病例均经彩色B超与CT及临床确诊 ,其中 7例经手术确诊 ,2 4例伴有癌栓患者均未手术。使用仪器BesoundAU4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 5 .0MHz。结  果癌栓部位 :癌栓在门静脉主干 7例 ,主干 +左支 +右支 4例 ,主干 +左支 5…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出胎儿时期肝内门脉系统的血流参数。方法 应用EUB 5 65A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 5 0例胎儿门脉主干、门脉右支、门脉左支囊部及静脉导管和 5 0例胎儿脐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流量。结果 各血管血流速度的顺序是静脉导管 >脐静脉 >门脉主干及其左、右支 (P <0 .0 5 ) ,血流量的顺序是脐静脉 >门脉左支 >门脉主干>静脉导管 (P <0 .0 5 )。结论 多普勒超声是评价胎儿门静脉系统血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诊断为肝癌的35例患者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2D及3D重建图象以显示门脉情况。结果:无癌栓10例占30%,根据癌栓不同部位分为门脉主干、左、右支及肿瘤周围小分支。门静脉主干占7例,约25%,门静脉分支癌栓占17例,其中3例可见病灶区小分支癌栓,40%,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1例,占5%。结论:MSCT成像,可较好的多方位显示癌栓部位及其类型,对门静脉癌栓检出作出准确判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421例原发性肝癌B超诊断回顾性分析,发现伴门脉癌栓者107例(25.4%)。其特点如下:受侵门脉半数以上增宽(74.8%);门脉内单个或多个实性光团,其中以等回声光团最多见(61.7%);光团边界多不规则,呈菜花样改变或爬行样生长;门脉主干受侵时,其周围可见多数蠕虫样无回声的管状结构(38%)。发现门脉癌栓的发生及分布与肝癌肿块的类型及分布有一定关系,以弥漫型肝癌、多叶侵犯及等回声肿块癌栓发生率最高。门脉癌栓形成后以主干分布最多见,左支又较右支多见。即使小肝癌也可发生门脉癌栓。比较CT及血管造影检查,本文认为B超可作为诊断门脉癌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邓泽南  刘选敏 《临床荟萃》1991,6(6):261-263
门脉癌栓常导致原发性肝癌病人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迅速恶化致死.本文观察6例经B超诊断合并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为了提高对门脉癌栓的认识,现作简短探讨.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根据临床表现,甲胎蛋白检测、B超检查证实为合并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全为男性,年龄38~60岁.临床表现除1例无明显自觉症状,体征外,余5例均有轻重不一的右上腹痛,腹胀、肝大,2例有轻度脾大,3例有少量腹水,6例均在入院前出现呕血和黑便,6例中除1例在消化道出血缓解后自动出院外,余5例均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6例均经B超检查在门脉主干及左干或右干发现不规则的等回声、低回声的絮状光团.测门脉主干宽度,有5例>1.4cm,3例脾静脉宽>0.8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显像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诊断肝癌门脉癌栓并发门脉海绵样变性中的应用价 值。方法 患者19 例,应用二维显像、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检测肝癌病变的部位、内部回声,重点观察门静脉癌 栓的分布、形态、大孝回声、门脉血流阻塞程度及邻近组织结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能清晰 显示门脉海绵样变性,门脉癌阻塞部位周围结构紊乱,呈蜂窝样或迂曲管状结构。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呈蓝红相 间的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连续带状门脉血流频谱。能量多普勒对病变区细小血流显示清晰,血管连续性 好。结论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显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以准确诊断门脉海绵样变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机对门静脉癌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EP-BYO 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机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11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门静脉癌栓支的血流变化,癌栓回声改变及癌栓大小的改变等。结果:11例患者经治疗后门静脉内癌栓回声增强,癌栓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门静脉血流改善。部分原来连续不稳定的血流信号变为连续稳定的血流信号。结论:用FEP-BYO 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门静脉癌栓具有安全无痛苦、疗效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门静脉癌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33支门静脉主干或(和)第1级分支内癌栓进行HIFU治疗,观察治疗后癌栓支门静脉血流变化、癌栓回声和消减变化以及患者肝功能、腹水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6例8支门静脉充满型癌栓支彩色多普勒超声无血流信号,癌栓呈低回声或等回声;治疗2~3次后,7支门静脉癌栓由低回声或等回声变为中等回声或强回声,癌栓体积较治疗前缩小1/2~1/3,门静脉内见到彩色血流信号;第5次治疗后,8支门静脉癌栓支均见彩色血流信号,癌栓体积进一步缩小,其中6支见到连续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患者肝功能、腹水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例25支非充满型门静脉癌栓经3~5次治疗后,癌栓回声明显增强,其体积缩小1/2~1/5,原来连续不稳定的血流信号变为连续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结论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安全、痛苦小、无创伤、有肯定的疗效,有望成为一种用于治疗大多数门静脉癌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4岁。因发热1月余伴头晕来院检查。体检:神清,体瘦、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肝功能正常。超声检查:肝、脾大小正常、质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正常门脉结构消失,门脉主干及右支区域内见蜂窝状不规则管状结构,扩张管腔内可探及方向各异门脉血流信号,管壁光滑无增厚,未见血栓回声。胆囊大小正常,胆管无扩张(图1,图2)。超声提示:门脉网状扩张(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弥漫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手术或肝穿病理证实的62例弥漫性肝癌与62例结节性肝硬化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肝脏大小、肝内回声、门脉癌栓及其它临床特征在弥漫性肝癌中具有特征性改变。结论 超声对弥漫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确诊的303例肝癌患者门脉内癌栓的超声检测情况作一小结,以探索超声检测门脉癌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S)术后肝内门脉分支血流方向改变的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测55例肝硬化患者TIPSS手术前后门脉血流方向的变化,并结合门脉造影结果分析术后肝内门脉分支血流方向变化的意义。结果15例TIPSS术前门脉主干及分支为离肝血流(或双向血流)患者术后各时相点包括支架管功能障碍(狭窄或闭塞)时门脉血流方向没有改变。而40例TIPSS术前门脉主干及分支为入肝血流者术后即有26例门脉左、右支变为离肝血流,2年内26例中有14例发生支架管狭窄或闭塞,而此时这14例患者门脉左、右支血流均又变为入肝血流。结论TIPSS术前门脉为入肝血流患者术后肝内门脉分支出现离肝血流是支架管通畅的可靠间接证据,若随访中肝内门脉分支离肝血流再次变为入肝血流,则提示支架管功能障碍。动态观测TIPSS手术前后门脉分支血流方向变化对评定部分患者支架管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结核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结核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 ,我们通过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肝结核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男性 ,10岁 ,有牛羊疫区接触史 ,近 2个月经常出现发热、感冒。超声表现为 :肝大小、形态如常 ,于肝实质内测及多个结节状回声 ,其回声强弱不均 ,部分呈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形态不规则 ,尤以左肝明显 ,部分边界清楚且周边呈强回声 ,其内呈不均质偏强回声 ,大小 1.5~ 3 .0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 :结节周边及内部有少许动、静脉血流信号 ,动脉血流最大流速 0 .38m/s。另于腹腔测及多个低回声结节 ,大小 2 .0~ 3 .0cm ;脾 1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的超声特征、发生机制及病理过程,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及DSA等对11例原发性肝癌伴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患者进行检查。结果11例原发性肝癌伴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患者超声均可见肝原发病灶伴肝静脉癌栓阻塞,下腔静脉腔内见中等回声团块,其远端扩张,生理性搏动消失。心脏超声见右心房内大小不等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稍高回声团块,其中9例位于右房后壁、2例位于右房侧壁,CDFI见红色血流环绕肿块从三尖瓣流人右室,同时肿块内显示较丰富的动脉血流信号。DsA造影提示癌栓由肝动脉供血。结论超声能显示肝内肿瘤、静脉内癌栓和右心房转移灶的声像图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后续的检查、手术、介入治疗等追踪观察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中低回声病变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中低回声病变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8例脂肪肝中的偏低回声病变进行仔细扫查,观察其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及后方回声和周围血管的血流情况.结果 本组58例脂肪肝中的低回声病变肝癌2例(3.45%),非均质脂肪肝42例(72.41%),肝血管瘤8例(13.79%),肝囊肿6例(10.34%).均经CT或随访证实.结论 脂肪肝中的低回声痛变大小形态多样,主要应与小肝癌仔细鉴别,彩色多普勒超声分辨率高,无刨伤,可通过观察血流情况及定期随访进一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1992年11月~1997年12月应用B超诊断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了门静脉癌栓的声像图表现,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2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男18例,女4例,年龄24~74岁。使用无锡生产海鹰SJN-2031型超声诊断仪,16级灰阶,线阵探头,频率35MHz。仔细扫查门静脉主支,左、右肝门静脉支,观察门静脉壁的光滑度,门静脉的宽度,门静脉内强回声团的形状、大小、移动度及有无声衰减。22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15例为肿块型肝癌,6例为弥漫性肝癌,1例为混合型肝癌(即肿块型 弥漫型)。22例患者门静脉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