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中的瞳孔动态变化.方法 25例(30眼)观察组与26例(30眼)相应年龄非高血压病对照组的术眼,手术前用美多丽滴眼散瞳.测定术前未散瞳的瞳孔直径(D1)、术前散瞳后最大瞳孔直径(D2)、超声乳化注吸后的瞳孔直径(D3)、散瞳开始到最大瞳孔直径所需的时间(T1).结果 两组患者D...  相似文献   

2.
庞彦英  杨云东  赵华  杨莉红  黄玲 《中国药房》2012,(46):4371-437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最佳散瞳方法,以利于玻璃体切割手术顺利进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所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手术资料,选取术前常规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术中瞳孔直径≥7mm的患者手术时散瞳药的应用记录,共189例,204眼。术前点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每5min1次,共6次。点滴眼液后,0.5h内瞳孔散大(直径≥7mm)者为A组(78眼);超过0.5h,但瞳孔散大时间在1h以内者为B组(75眼);瞳孔散大时间大于1h者为C组(51眼)。B、C组于术前一天随机应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或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术前1h频点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结果:术中瞳孔直径能维持≥7mm的眼数比例,B、C组应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者与应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术中有134眼因白内障同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其术中瞳孔直径能维持≥7mm的眼数比例,B组应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者瞳孔维持的比例较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者高(P〈0.5),C组中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术前单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时间超过0.5h者,术前点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或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有利于维持术中瞳孔大小,且二者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一帆 《上海医药》2017,(13):42-44
目的:探讨合并视网膜病变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109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107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患者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对照组89.72%患者视力≥0.5,观察组74.31%患者视力≥0.5(P<0.01);术后1个月,对照组有10例(11眼)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10.28%(11/107),观察组有31例(33眼)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30.28%(33/10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CSMT无显著变化,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CSMT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4%(P<0.05).结论:合并视网膜病变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瞳孔散大的合理用药时间。方法双眼病变程度相同的DR患者50例100眼,同一患者两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散瞳前24 h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滴;对照组于散瞳前15 min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三次,每次1滴。两组同时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15 min内点眼三次,每次1滴。检测用药前、散瞳前、散瞳后两组的平均瞳孔面积,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前两组平均瞳孔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散瞳前试验组平均瞳孔面积为(5.67±1.80)mm2,大于对照组[(5.55±1.64)mm2],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散瞳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瞳孔面积分别为(41.97±10.23)和(37.35±9.99)mm2,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散瞳前24 h应用比与散瞳药物同时应用更能有效促进DR患者瞳孔的散大。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风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风险因素.方法 对95例(133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于术后1d、7d、1个月复查视力、眼前节及眼底,并与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糖尿病组:角膜内皮水肿8只眼(6.0%);前房炎性渗出5只眼(3.8%);后囊混浊3只眼(2.3%);术中晶体悬韧带断裂或后囊破裂3只眼(2.3%);瞳孔后粘连2只眼(1.5%);远期晶体夹持1只眼(0.8%),略高于非糖尿病组.无眼内炎及切口不愈合.结论 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获得较好效果,低视力原因主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并发症略高于非糖尿病组,是否手术应结合其它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关系。方法将162例(166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分为继发NVG组和未继发NVG组,对两组患者术眼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回顾研究。结果与未继发NVG组比较,继发NVG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NVG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星明与复方托吡卡胺两种药物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的散瞳效果。方法选择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住院及门诊治疗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术前滴眼,而对照组使用双星明术前滴眼,分别于散瞳后5、10、15 min观察记录瞳孔直径大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散瞳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在散瞳5、10、15 min内,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瞳孔直径与双星明滴眼液散瞳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托吡卡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的散瞳效果优于双星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国产散瞳药托吡卡胺与进口散瞳药复方托吡卡胺(美多丽)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中的散瞳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择期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00例,术前1 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使用国产托吡卡胺,对照组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美多丽)。点眼前测量两组双侧瞳孔大小并记录,共4次点药,每隔5 min 1次,点药结束后30 min观察并记录瞳孔直径大小及瞳孔开始回缩时间。结果国产托吡卡胺组与美多丽组术前散瞳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口散瞳药复方托吡卡胺(美多丽)在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散瞳中的效果优于国产托吡卡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40眼)与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内皮细胞数目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10.
王建仓  孙瑞雪  邸平会  赵宁 《河北医药》2009,31(23):3223-3224
目的探讨并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手术组,对侧非手术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l天、术后第1天、术后1、2周、术后1、2、3个月行双眼底影色照相,并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进展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进展的手术组10眼(25%),非手术组3眼(7.5%);术后3个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进展的手术组36眼(90%),非手术组7眼(17.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会加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应密切观察白内障术后视网膜的变化,及时行眼底激光治疗,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法和散瞳后直接眼底镜检查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76例(352眼)糖尿病患者,对患者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及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同时对检测出的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级,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176例糖尿病患者共计352眼中,查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例,通过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出视网膜病变52眼,其中Ⅰ期14眼,Ⅱ期28眼,Ⅲ期4眼,全视网膜光凝术后6眼。通过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检出视网膜病变56眼,其中Ⅰ期24眼,Ⅱ期18眼,Ⅲ期8眼,全视网膜光凝术后6眼。经χ2检验,2种方法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Kappa值为0.855)。结论与直接眼底镜检查法比较,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一致,但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更省时省力,并且其检查结果可保存,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12.
谢晖  赖平红 《江西医药》2010,45(9):858-860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曲安耐德预防术后眼内再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人(3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0眼,术中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25mg;对照组14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未行曲安耐德玻璃体腔注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早期玻璃体出血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及眼压、视力及白内障发生率。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早期再出血率分别为1/20(5%)和4/14(28.57%),(P〈0.01)。再次手术率分别为0/20(0%)和3/14(21.43%)(P〈0.001)。术后6月视力治疗组较好(P〈0.01)。术后1d眼压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有效降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内再出血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梁军容  黄鹂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285-128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0 mmol/L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62例84只眼,对照组为同期随机抽取的非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66例84眼,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随访时间为4个月~6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糖尿病组视力差的原因主要由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人工晶体表面色素沉着、前房渗出膜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尿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只要有效控制血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为糖尿病网膜病变行激光治疗提供了条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频域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在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频域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对白内障患者行术前及术后视网膜检查,获取OCT图像及眼底资料,判断视网膜疾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视网膜病变的漏检率。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OCT检查的174例(174只眼)患者中,黄斑病变20例,术前间接检眼镜及直接检眼镜散瞳检查眼底,发现12例(12只眼)患者未能检测出合并有黄斑病变,漏诊率高达6.0%。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度近视眼及患者年龄≥60岁,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00,2.27,2.50;95%CI分别为(1.837,8.087),(1.050,4.900),(1.140,5.530)其中,23例(23只眼)糖尿病患者有4例(4只眼)发生黄斑病变,占17.3%,9例(9只眼)高度近视眼患者中有1例(1只眼)患者发生黄斑病变,占11.1%;148例(148只眼)年龄≥60岁的患者中有16例(16只眼)患者发生黄斑病变,占10.8%。结论频域3D-OCT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可作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一种术前视网膜疾病的可靠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可以减少漏诊,并可以为手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单眼白内障合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术前及术后眼底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术前或术后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对照组32只眼,进展12只眼,稳定20只眼,治疗组28只眼,进展10只眼,稳定18只眼(χ2=4.39,P〈0.05)。两组对侧眼共60只眼,进展22只眼,稳定38只眼(χ2=5.01,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可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术前或术后尽早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有效阻止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6.
喻青  李志敏  王鲜  刘静  陈玲玲 《贵州医药》2012,36(11):969-972
目的 探讨中药“糖明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合并神经病变(DON)、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血管造影(FFA)特点.方法 将100例(200眼)D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100眼)均采用光凝术联合中药“糖明汤”治疗;对照组50例(100眼)仅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对两组的眼底及OCT、FFA等临床资料和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00例20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各异,合并DON可无视力损害,也可有严重的视力下降.而合并DME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治疗组有效率84.00%,对照组有效率72.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神经病变或黄斑水肿时,可采用OCT、FFA早期诊断,及时的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中药“糖明汤”治疗对黄斑水肿吸收、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和视力的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视网膜光凝围手术期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目前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的理想方法,此种手术治疗的前提是患者术前其术中瞳孔散到7mm左右[1]。瞳孔分散情况直接影响后续手术操作,因而瞳孔分散操作是手术实施的重要环节[2]。现将80例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2h用药,B组术前1h用药,用药后定时测定患者瞳孔分散情况。两组散瞳效果及维持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白内障术前1h散瞳可维持术中瞳孔持续散大,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31眼)伴有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31眼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5个月.24眼(77.4%)术后视力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有:前房炎性反应5眼(16.1%),玻璃体积血2眼(6.5%),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眼(3.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6.5%),14眼术后需要继续眼内光凝.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手术是安全的.手术的关键为选择合适的患者.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加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60只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加晶体植入术。同期行该手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50例(60只眼)作对照。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6个月后复查视力。结果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白内障无视网膜病变者,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加晶体植入术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3例(59眼)与同期手术的52例(61眼)老年性白内障比较.结果 术后视力:观察组≥0.3者45眼(76.3%).对照组59眼(96.7%),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85,P<0.01).术中并发症晶体后囊破裂观察组4眼(6.8%),对照组1眼(1.6%).术后并发症:角膜内皮水肿观察组21眼(35.6%),对照组16眼(26.2/%);前房渗出观察组21眼(35.6%),对照组9眼(14.8%),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95,P<0.01);晶体前色素沉着观察组13眼(22%),对照组4眼(6.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91,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但多数患者仍可以获得满意的视力,同时白内障手术又为观察眼底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创造了条件,超声乳化是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复明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