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急救中心成立晚,在成立前及成立初因许多抢救技术不能开展,而造成我中心院前急救中对危重病员的抢救成功率低;延误了院前急救中的黄金时间,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遗憾。经努力,自2004年我急救中心成功开展气管插管后,我急救中心在院前急救中对危重病员的抢救成功率较前有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我急救中心成立晚,在成立前及成立初因许多抢救技术不能开展,而造晚我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中对危重病员的抢救成功率低,延误院前急救中的黄金时间,造成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4.
<正>2003年以来,笔者所在急救中心经培训,全体医师掌握了气管插管术,在抢救3955例急危重症患者中,院前行气管插管45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56例中男273例,女183例;年龄13~79  相似文献   

5.
孙雷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4):271-272
院前急救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急危重症,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猝死的病人,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有效地建立起呼吸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气管插管术是急诊科工作中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强调气管插管技术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对63例院前急救患者施行气管插管并给予相关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63例气管插管中,57例为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为90.48。结论气管插管是院前急救中重要且有效的抢救技术。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7,(4):255-257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行早期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双盲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院前急救中行早期气管插管,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气管插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入院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 O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 O2/Fi O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机时间、监护时间、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难治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良好率、重残率、病死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中残率、植物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重症颅脑损伤实行早期气管插管处理,可减少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8.
王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68-569
目的探讨气管内插管术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救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所搜集来的各大医院近几年间抢救和治疗患者措施等重要临床资料。结果气管内插管术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患者极为重要的方法。结论及时有效的进行气管插管术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患者和为接下来的治疗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平  李晚泉  胡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8-28,98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时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应用价值。方法把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院前使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成A、B2组,A组采取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术建立高级气道,但在气管插管困难时改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B组采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到第一通气的时间及通气效果。结果①A组插管一次成功率为86%,二次成功率为92%,B组插管次成功率达100%,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A组插管时间为(20±10)s,B组插管时间(40±10)s;A组通气插管成功后通气。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装置法插管比常规喉镜下气管插管法成功率高,但插管所需时间没有优势,但其一次性成功率高在院前急救可以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应用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进行急救的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进行院前急救的心脏停搏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观察组患者接受球囊人工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建立通气时间方面有显著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停搏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时候,应用球囊或者气管插管的急救方法,在临床效果对比方面相似,但是球囊辅助呼吸建立通气的时间要比气管插管短很多。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硫喷妥钠静脉诱导对血液动力学及琥珀胆碱所致的肌颤、肌痛及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分别用异丙酚和硫喷妥钠静脉诱导,待病人入睡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行气管内插管;观察两组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病人股颤情况、插管条件和术后肌痛例数及程度。结果两组在诱导后血压、心率均较基础值降低(P<0.05);异丙酚组;插管后血压、心率虽较基础值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硫喷妥钠组;血压、心率在插管后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与异丙酚相比差异显著。两组病人肌颤及肌痛例数、程度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异丙酚能有效地减弱气管内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并能明显减少,减轻琥珀胆碱所致的肌颤和术后肌痛例数及程度。  相似文献   

12.
高海  张新勇 《中国医药》2013,(12):1796-1797
目的研究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20名均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和急诊医学理论学习,并于北京安贞医院急重症中心实习急救医学专业的学生,以随机表编码,被随机分为可视喉镜组和普通喉镜组,每组10名。所有实习生在SimMan4000综合模拟人上模拟气管捅管操作并进行考核,随后2组临床实习生分别在2名熟练气管插管医生的指导下于真实临床环境中行气管插管,每人3例气管插管患者。比较2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插管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可视喉镜组平均插管时间为(21±5)s,明显短于普通喉镜组的(27±8)s(P〈0.05)。可视喉镜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喉镜组[90.0%(27/30)比73.3%(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喉镜组出现呛咳、呕吐4例,口腔黏膜损伤2例,明显少于普通喉镜组(呛咳、呕吐10例,口腔黏膜损伤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可视喉镜在急诊插管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幸双  汪小海  徐鑫  陆利冲 《江苏医药》2013,39(12):1422-1424
目的 探讨视频喉镜行左侧气管导管置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气道正常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将气管导管从视频喉镜左侧(左侧组)或右侧(右侧组)置入气管,记录插管时间、声门暴露程度、插管一次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并记录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2)、气管插管后4 min(T3)的BP、HR变化.结果 左侧组插管时间与右侧组相仿[(62.6±12.7)s vs.(61.2±10.7) s](P>0.05),两组声门暴露程度、插管一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视频喉镜左侧气管导管置入对于正常气道患者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34-136
目的探析经口气管插管中应用两种不同固定法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行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行常规固定法;B组行口咽通气管固定。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固定效果、并发症与非计划性拔管以及舒适度等情况。结果 B组固定效果显著与舒适度优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50.0%、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2.5%高于B组7.5%、2.5%,组间数据比较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通气管固定气管插管应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易、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Glide Scope视频喉镜在全麻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择期手术准备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G组和P组,每组30例,术前处理和麻醉诱导相同。G组采用Glide Scope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P组采用普通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声门显露程度、插管次数、插管时间及手术前(T1)、诱导后(T2)、插管后1min(T3)、3 min(T4)、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插管操作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结果声门显露:G组30例均为1级。P组1级17例,2级7例,3级6例,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插管时间:G组为(30±13)s,P组为(26±19)s,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两组无差异,但在T3时P组HR上升与术前(T1)相差异有显著性(P0.05)。插管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应用Glide 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操作简单便捷,声门显露容易清晰,对咽喉部的刺激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汪源  周曼玲  邹艳  黄飞 《安徽医药》2016,20(10):1882-1884
1. 目的:探讨周围体外循环在气管插管困难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症,总结应用中的经验教训。 2. 方法: 我院2008.1-2015.12间共8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年龄26--67岁 男 6 例,女2 例。气管肿瘤5例,气管内肉芽肿1例,巨大甲状腺肿2例。均予以周围体外循环辅助,于术前局麻下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切除肿瘤或处理完气管病变后,气管插管可通过狭窄段,重建气管通路后停止转流。 3. 结果 体外循环转流时间58.00 17.34;体外循环转流过程中脑氧饱和度最低值68.25 4.49%,全部在正常范围;体外循环停机均顺利,并安全完成手术;全部病例随访3月内,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 4. 结论: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可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气管插管困难病人,提供安全可行的呼吸循环辅助方式,阻其安全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可视喉镜和直接喉镜在全麻患者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2~10月在本院住院的150例需要进行全麻后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可视喉镜组)和对照组(直接喉镜组),每组各75例.观察监测患者全麻前、插管时、插管后10 min时的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记录插管的时间、术后观察插管的并发症.结果 插管前,观察组心率为(71.2±4.2)/min,对照组心率为(70.2±3.7)/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即刻对照组心率为(90.4±5.1) /min,而观察组[(74.1 ±3.1)/min]与插管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的心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观察组的心率为(77.4±4.5)/min,对照组的心率为(76.4±4.6)/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插管时间[(14.3±3.4)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7.1±4.3) min];术后观察组的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中,使用可视喉镜比直接喉镜对人体的影响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避免全麻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增高,心率增快。方法: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1.5 mg/kg,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结果:全部病例全麻诱导前到插管时血压、心率差均数t检验P<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而从插管时到插管后5 min血压、心率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诱导插管时的血压、心率,控制加压反应,而且插管后血压、心率无反弹,大大减轻了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结论:在全麻诱导期调整和加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1.5 mg/kg,有效避免了全麻气管插管引起的血压急剧升高和心率增快、平均动脉压升高等心血管副反应,进一步提高了手术麻醉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一种更安全、舒适、有效的口腔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将180例口腔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组采用Y型胶布无牙垫固定的新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自身对照组先用传统方法后用新方法,观察两种方法在固定牢固度、舒适度、口腔护理难易度、口腔咽喉并发症等方面的指标。结果新方法的固定牢固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法(P<0.05),在舒适度和口护效果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口腔咽喉部并发症显著低于传统方法。结论Y型胶布无牙垫固定方法在安全、舒适、牢固等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