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比较CT与超声诊断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发病病因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手术确诊梗阻性黄疸患者82例CT及B超检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于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发病病因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CT检查诊断肝外胆管、胰头及十二指肠乳头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对于肝内胆管梗阻,CT与超声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T检查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及胆总管狭窄诱发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对于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诱发,CT与超声临床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超声诊断相比,CT用于梗阻性黄疸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准确率,能够有效区分梗阻部位及发病原因,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价值(附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金凤 《淮海医药》2008,26(1):21-22
目的探讨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资料。结果本组中肝门胆管癌10例,胆囊癌10例,胆总管下段癌11例,壶腹癌1例,胰头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肝尾叶癌1例。恶性胆道梗阻的CT表现有:肝内及肝门部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表现为“软藤征”,“截断征”等。结论CT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对梗阻性黄疸有极高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但在具体病因确定上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T检查时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定位及病因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CT资料,分析扩张的肝内胆管的各种影像学表现与其性质及梗阻部位的关系。结果27例梗阻性黄疸中,良性梗阻13例,占48%,其中肝内胆管呈“枯树枝”样扩张6例,占46%;恶性梗阻14例,占52%,肝内胆管呈“软藤样”扩张12例,占85%。肝门区梗阻3例,肝总管和胆总管梗阻24例,其中胰上段梗阻3例,胰腺段梗阻12例,壶腹部梗阻9例。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结石,胆道,胰腺肿瘤。结论CT对梗阻性黄疸有较高诊断价值,应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恶性梗阻性黄疸55例B型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83-3284
黄疸是临床常见症状,超声实时显像能清晰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系统.根据肝内外胆管是否扩张及扩张的部位可明确是否为梗阻性黄疸及其阻塞部位,部分病变可同时作出病因诊断.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4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旨在进一步提高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的梗阻原因所致黄疸71例,其中良性54例,恶性17例,71例均为平扫+增强扫,并进行MPR、CPR和MIP图像后处理,对比观察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和形态,测量扩张胆总管内径,梗阻的部位,梗阻端的形态,梗阻端有无高密度结石影,有无新生物、新生物位置及新生物与胆管的关系、新生物强化程度,主胰管扩张的程度和形态.结果 71例病例均能清楚显示梗阻部位、梗阻部位的形态、梗阻部位与附近组织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良恶性的鉴别准确性高,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MR与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08例,对其行磁共振MR扫描及CT扫描,并将扫描结果行对比分析处理。结果 10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肿瘤48例,胆管结石60例,CT扫描可清晰显示胆管阳性结石,诊断梗阻部位的准确性达82.7%,磁共振MR扫描诊断梗阻部位准确性达95.3%,可清晰显示胆管梗阻具体情况。两者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CT扫描相比,MR磁共振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症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临床上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梗阻性黄疸CT诊断难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CT扫描和手术病理及临床对照方法,对85例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进行研究。结果:良恶性胆道梗阻的特点①扩张胆管腔形态:肝内胆管无或轻度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不一致,肝内轻、肝外重,阻塞胆管管径逐渐同心变小,移行距离大于10mm见于良性阻塞;胆道扩张程度较重,肝内外胆管呈一致性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几达肝被膜下,扩张总胆管突然中断见于恶性阻塞。②扩张胆管壁形态:局限或弥漫肝外胆管壁增厚多见于良性阻塞;胆管壁增厚、僵硬且不规则见于恶性阻塞。③阳性结石是良性胆道梗阻的直接征象;肿块是恶性胆道梗阻的直接征象。结论:通过对胆道阻塞的定位、扩张胆管壁的改变、阻塞的直接征象等方面的观察来提高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08例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分析,以提示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及放疗前后对比的10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CT诊断。结果 108例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包括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肝门及胰头周围淋巴结肿大、胆管结石等。结论胆道扩张是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可靠征象,而对梗阻部位、病因及肿瘤的良恶性的分析,对临床治疗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方汉贞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89-1690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阻塞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手术确诊为阻塞性黄疸患者35例,分别采用MPR及CT平扫进行病理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病理手术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8例,胆管癌6例,胰腺癌6例,胆总管炎性狭窄5例。MPR诊断中,胆总管结石18例,胆管癌6例,胰腺癌5例,胆总管炎性狭窄5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7.14%;CT平扫诊断中,胆总管结石16例,胆管癌6例,胰腺癌4例,胆总管炎性狭窄3例,误诊6例,诊断准确率为82.86%,MPR与CT平扫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R技术能对胆道阻塞病理部位及程度作出准确判断,并可直观地反映胆道病变情况,对胆道系统阻塞性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影像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总管结石嵌顿、胰腺癌、壶腹癌及肝外胆管癌压迫或阻塞胆管系统或壶腹部造成胆汁排出受阻而出现的黄疸。我们通过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术前的影像检查结果分析,探讨影像检查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要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我院从1986—1996年,10年间共收治梗阻性黄疸198例。其中结石89例,男53例,女36例。年龄27—79岁,平均56.5岁。胰腺癌58例,男35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