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在6 h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以近年来我院治疗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20例发病在6 h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前组患者在发病2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发病2~6 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发病-就诊时间、就诊-溶栓时间和发病-溶栓时间分别为(1.2±0.84)h、(37.5±25.9)h和(1.8±0.87)h,对照组分别为(3.5±1.1)h、(59.9±26.1)h和(4.4±0.92),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就诊时间t=12.87,就诊-溶栓时间t=3.34,发病-溶栓时间t=12.50,P<0.05);治疗组患者的再通率为66.7%(40例),对照组为26.7%(16例),两组患者再通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70,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 h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h内溶栓组(29例)、6h内溶栓组(28例)和12h内溶栓组(29例)。发病7d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 32例(37.21%)患者血栓溶解,其中3h溶栓组17例(53.13%);6h溶栓组9例(28.12%);12h溶栓组6例(18.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溶栓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室间隔收缩幅度及左心室后壁收缩幅度均明显高于6h和12h溶栓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h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静脉溶栓(IVC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收集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因AMI入院并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的患者38例,按发病时间长短分组为6h内组和6h以上组。对所有AMI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溶栓后两组患者的再通等情况。结果 6h内组的再通率和病死率等结果均<6h以上组。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和降低其病死率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时间不同分为6 h内溶栓组和6~12 h内溶栓组,各50例。6 h内溶栓组在发病6 h内进行溶栓治疗,6~12 h内溶栓组在发病6~12 h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再通率、病死率、溶栓并发症、住院时间、心功能情况。结果6 h内溶栓组血栓再通率94%高于6~12 h内溶栓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内溶栓组心律失常发生率20%高于6~12 h内溶栓组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内溶栓组住院时间(8.8±6.2)d短于6~12 h内溶栓组的(17.4±6.9)d,左心室射血分数(58.4±4.2)%、左心室舒张内径(60.12±4.9)mm大于6~12 h内溶栓组的(47.3±3.8)%、(53.6±5.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静脉溶栓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疏通血管,有效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溯式研究分析,根据发病后至溶栓开始的时间,观察不同时间患者溶栓后的再通效果。结果发病至溶栓时间在3h以内再通为21(34)例,再通率61.76%;3~6h再通15(28)例,再通率53.57%;6~12h再通2(8)例,再通率25%,总再通患者38(70)例,总再通率54.29%。结论早期进行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能有效提高AMI冠状动脉的再通率。  相似文献   

6.
<正>我院心内科2001-08-2004-10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38-71岁。发病时间6h,符合溶栓适应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溶栓适应证均参照内科学 (第五版)进行。其中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2例,下壁心肌梗死8例,下壁合并右室梗死4例。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2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时间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根据发病后溶栓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0—6h)和延迟治疗组(6~12h)。结果早期治疗(0—6h)组血管再通率(79.17%)与延迟治疗(〉6—12h)组的61.5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周病死率、反复心绞痛和反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发病后6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病死率最低,但发病时间〉6—12h的溶栓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糖尿病(DM)的重要并发症,一旦发生AMI,不仅病情重且病死率高,本文分析了静脉溶栓治疗DM合并AMI的临床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86例是1998年7月至2006年8月在我科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其中DM组溶栓距发病时间均<6h。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急性心肌梗死(AM I)120-CCU模式院前溶栓治疗能缩短发病-溶栓时间,提高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对比2004年1~12月期间120-CCU模式院前溶栓治疗组(A组)、急诊室-CCU模式院前溶栓治疗组(B组)发病-溶栓时间延迟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21例,B组23例。两组患者发病-就诊时间相似(2.5±1.9)h vs(3.0±2.7)h,P>0.05),但A组就诊-溶栓时间缩短(1.3±0.805)h vs(2.1±1.5)h,P<0.05,发病-溶栓时间缩短1.9h(3.2±1.9)h vs(5.1±2.6)h,P<0.05。虽然A组心梗史,发病时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比例高于B组,但两组死亡率相似(4.8%vs 4.3%,P>0.05)。结论AM I 120-CCU模式院前溶栓治疗可能提高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52例患者中32例发病6 h内溶栓,其中29例溶解,3例未通;20例患者发病612 h溶栓,14例溶解,6例未通;未溶解患者死亡2例,再通患者中1例因室颤死亡,1例并发心力衰竭而死亡。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手段,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适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12导联心电图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后ST段回落的情况,探讨ST段不同程度的回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38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发病后6h内进行溶栓治疗,分析其12导联心电图中ST段回落的程度,结果分成ST段回落组(ST段回落≥50%)及ST段无回落组(ST段回落<50%)。结果ST段回落主要发生在溶栓治疗120min内,其中发病至冠脉溶栓时间越早,ST段回落越快,预后越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心肌再灌注的间期对ST段的充分回落十分重要,ST段早期及充分回落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12 h内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率、4周病死率及溶栓治疗的并发症.结果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冠脉再通14例,再通率43.8%.急性心肌梗死4 h内溶栓再通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栓治疗出血并发症轻微,无中重度出血并发症.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降低4周病死率,溶栓距发病4 h内血管再通效果最好.溶栓出血并发症轻微,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阿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阿替普酶治疗,其中42例在发病6 h后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在发病后12 h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效果显著,且越早治疗所取得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及对照组。溶栓组根据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时间<6小时为A组,6~12小时为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溶栓组加用尿激酶治疗。观察各组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以及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溶栓组再通率6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再通率72.2%,B组再通率42.9%(P<0.05);病死率溶栓组8.77%,对照组15.8%;溶栓各组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时间密切相关,延迟溶栓仍可使部分患者阻塞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60例早期(发病6h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大剂量静脉内溶栓治疗。结果血管再通成功50例,占83.3%;抢救成功59例,占98.3%,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做好溶栓前及溶栓时的配合与护理,是溶栓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溶栓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韶关地区4县农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t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再灌注治疗现状,分析与指南存在的差距,探讨改善措施,以提高STEMI的治疗质量.方法 采取查阅患者住院病历和电话、门诊回访相结合的方法,收集742例韶关市农村STE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情况.结果 ①人选病例中STEMI患者742例,283例(38.1%)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120例(16.2%),163例(22.0%)患者选择转院行转运PCI治疗.②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FMC-溶栓进针时间中位数为2.20 h,溶栓延迟时间中位数为1.7 h.③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病~溶栓进针中位数时间为6.35 h,发病3h内溶栓者占21.6%,发病12h内溶栓者占92.5%.结论 目前韶关市农村STEMI再灌注治疗比例仍较低,就诊及溶栓治疗延迟现象较明显,与指南要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并对比不同时间窗溶栓的疗效.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溶栓组根据溶栓开始距发病时间<6小时和6~12小时又分为A组和B组.观察各组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改变以及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溶栓组再通率60.78%,高于对照组(P<0.005);A组再通率73.33%,B组再通率42.86%,A组高于B组(P<0.05).病死率溶栓组为5.88%,对照组为23.81%,对照组较高(P<0.01).溶栓组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开始时间密切相关,但延迟溶栓仍可使部分患者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电图及心肌酶(CK、CK-MB)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的患者给予尿激酶(UK)150万U溶栓治疗,每30 min行心电图检查,每2 h查心肌酶,并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90例患者于溶栓治疗后2 h出现胸痛明显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8 h;10例患者在4 h出现胸痛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12 h;36例患者则于6 h后仍无任何改变,为溶栓治疗无效者。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观察再通情况、并发症发生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再通率为93.3%,其中,发病<6h内溶栓的再通率为100.0%;6~12h再通率为88.9%,>12~24h再通率为33.3%。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死亡2例,死亡率为6.7%,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为并发室颤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降低病死率;且溶栓距发病时间越短,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则越高,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电图及心肌酶(CK、CK-MB)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12h以内的患者给予尿激酶(UK)150万U溶栓治疗,每30min行心电图检查,每2h查心肌酶,并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90例患者于溶栓治疗后2 h出现胸痛明显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8 h;10例患者在4 h出现胸痛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12h;36例患者则于6h后仍无任何改变,为溶栓治疗无效者。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