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表现。9例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其中2例患者同时行CT增强检查,3例患者同时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9例患者均有患侧皮层钙化合并不同程度脑萎缩,3例患者可见侧脑室脉络丛增大及深静脉血管扩张,2例患者可见患侧侧脑室扩大和邻近颅骨增厚,1例患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结论 CT和MRI能有效地发现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颅内病理改变。在显示软脑膜血管畸形和伴发的血管异常方面,MRI优于CT。在显示皮层钙化灶的存在和范围上,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的CT及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工作中发现的5例脑三又神经血管瘤病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显示皮层钙化、脑萎缩的5例,颅板增厚的2例,智力低下的1例,MRI显示深静咏扩张的1例。结论CT是诊断本病的最有效方法,MRI对发现异常血管及脑白质内胶质增生和脱髓鞘样改变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病CT及MRI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收集的5例经CT及MRI证实脑颜面血管瘤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3例行CT检查,2例行MRI常规扫描及增强检查,1例行CTA检查.结果 5例脑颜面血管瘤病患者均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额、颞、顶部脑回样钙化、脑萎缩及发育不全等影像表现.结论 脑回状钙化及脑萎缩是脑颜面血管瘤病特征性改变,CT对此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为首选的检查方法.MRI与CT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对诊断脑面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剑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06-107
目的:分析脑面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提高螺旋CT对脑面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脑面血管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患侧皮层钙化15例,伴有脑萎缩12例,继发性颅盖板障增厚5例,增强扫描显示侧室脉络丛异常7例;其中13例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包括癫痫发作、智力低下、偏瘫、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有紫红色血管瘤。结论:根据脑面血管瘤颅内病变在螺旋CT上特征性的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和CT表现以及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例,脑内型患者23例,12例患者行CT及CT增强检查,18例患者行MRI检查,5例患者行MRA检查。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约75%为单发,病灶无明显的占位效应,病灶周围一般无水肿,较大者可见轻度水肿。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为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MRI表现为低信号环绕的混杂信号团块影,形似桑葚状。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以中颅窝最多见,也可位于小脑幕,大脑凸面等,MRI呈较均匀的稍长T1、长T2信号,形似哑铃,很少合并出血及钙化,增强扫描见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特异性MRI表现,结合CT和MRA检查,可明确诊断;脑外型较易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方法:本组15例海绵状血管瘤,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9~6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4例。15例全部行MR、CT扫描。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为低信号环围绕的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团块,呈稍长T1信号影,T2WI为高信号影,增强扫描病变呈轻度强化。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边界清楚的不均匀的高密度区,6例可见钙化。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比较有特异性,综合MRI、CT和所见有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叶华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207-2209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0例疑似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CT与MRI两种检查.结果 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检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瘤体直径和瘤颈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03、0.04,均P>0.05),MRI检测瘤壁血栓伴钙化发生率稍低于CT检测.结论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应结合CT和MRI共同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Sturge-Weber综合征,又称脑面血管瘤病,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皮肤-软脑膜血管瘤等,为一少见先天性疾病,国内报告不多,本文报告5例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3岁。生后发现面部有一血管痣,逐渐长大,二年来反复发作性抽搐,近10个月,右侧上、下肢活动逐渐受限。体检智力差,左额部血管瘤10cm×6cm,上界入发际内4cm,右侧肌张力偏高,右上、下肢肌力Ⅲ级,右侧肌肉略萎缩,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CT表现:双额叶、左颞叶及顶叶皮质下均可见脑回状钙化斑,左侧裂池及纵池扩大,右额叶、顶叶脑沟明显加深加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I诊断结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诊断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60例,分别采取CT、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 6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经CT诊断异常率68.33%,MRI诊断异常率95.00%;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征象:先天性脑发育不良见脑软化灶,脑裂畸形,脑灰白质移位,脑多发钙化斑等;脑部缺血缺氧见脑软化灶,脑灰白质萎缩,脑积水,双侧额部硬膜下积液,脑白质变性,脑缺血灶;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感染见脑软化灶,脑膜炎、脑炎。结论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采取CT、MRI诊断,MRI诊断结果优于CT,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李华  高连荣  郭春锋 《医药论坛杂志》2011,(23):109-110,113
目的脑膜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相似,鉴别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脑膜血管外皮瘤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脑膜血管外皮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与MRI表现。9例均行CT平扫,5例行CT增强,8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颅底2例、矢状窦3例、大脑镰旁3例、小脑幕1例;肿瘤直径6~9cm,多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呈椭圆形或扁圆形,并与脑膜或大脑镰和小脑幕有广基底连接,肿瘤周围有水肿伴占位效应,肿块内见囊变和坏死区,但未见钙化。CT平扫肿瘤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有囊变坏死者呈以高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影,3例邻近颅骨有骨质破坏,9例均未见瘤周骨质增生。CT增强扫描,病灶呈均质显著强化,有囊变坏死者强化不均质。MRI平扫,T1WI肿瘤呈等信号,有囊变坏死时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有囊变坏死者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6例可见"脑膜尾征",有囊变坏死者强化不均质。结论脑膜血管外皮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7例经临床证实的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的cT和MRI资料,分析病变影像学表现。结果CT和MRI显示本组27例(100%)患者存在室管膜下结节,MRI显示26例(90%)患者存在皮层及皮层下结节,表现为脑实质内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见室管膜下星形细胞瘤,4例合并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合并肺部血管淋巴管腺肌瘤病.1例合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结节性硬化综合征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CT显示室管膜下钙化灶敏感.对结节性硬化的诊断有特征性,MRI对非钙化性病灶敏感,能发现更多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和MRI联合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扫描和MRI检查。结果 CT扫描诊断为颅脑动静脉畸形58例,CT平扫发现稍高密度或等密度不规则肿块30例,伴肿块显示欠清4例,此外亚急性血肿8例、急性血肿14例,其中斑点样钙化10例,破入蛛网膜下腔18例,破入脑室6例,有占位效应4例,伴有病灶四周水肿12例;局部脑软化4例、脑萎缩6例;未发现病变6例。MRI扫描诊断64例,其中22例病例在T1WI序列及T2WI序列图像主要表现为蜂窝状、细管状、圆状、弯曲状血液流空征象、无信号特征,16例病例MRI影像上可看到导入的引流静脉窦及动脉或变粗的静脉窦;24例病例显示脑内血肿;18例病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T1WI序列、T2WI序列上均可见右侧额颞叶呈高信号弧形影。6例病例在动静脉畸形病灶周围可看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征象。结论在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采取CT和MRI联合诊断,能更好的显示颅脑静脉畸形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探讨异位脑膜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6例异位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其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16例异位脑膜瘤患者病灶多为类圆形,边界清晰,边缘较规则,少数患者病灶呈分叶状,边缘清晰,体积较大。MRI扫描结果显示,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略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周围可见明显水肿与较粗大的血管影。异位脑膜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为,纤维型9例(56.25%)、过渡型4例(25.0%)、砂粒体型2例(12.5%)、血管瘤型1例(6.25%)。结论 CT诊断异位脑膜瘤可以明确显示出钙化病灶,对肿瘤引起的骨改变可以直接显示,而MRI诊断异位脑膜瘤的优势为对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可从多方位对肿瘤进行观察,较好地显示了病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CT与MRI扫描在诊断异位脑膜瘤中具有临床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烟雾病指双侧颈内动脉(ICA)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颅底软脑膜和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该病血管造影呈烟雾状,故又称“烟雾病”。病因不明确,以往需用脑血管造影来明确诊断,现在MRI和MRA的发展不仅可对此病定性诊断.还可了解因动脉狭窄或闭塞继发的脑实质病变。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资料对照研究。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单发,8例位于大脑镰旁,桥小脑角区1例,侧脑室内1例,鞍结节2例,9例与脑膜呈宽基底相连,11例可见脑膜尾征;MRI平扫11例病灶呈较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10例可见到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后瘤组织均显著强化10例;仅2例出现囊变、坏死,9例见瘤周水肿。病理显示瘤组织由管径粗细不一、管壁薄厚不均的血管构成,血管分化成熟,其间脑膜上皮细胞散在分布。结论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有其独特的组织成分及影像学特征,MRI具有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有助于临床制定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6.
Fahr病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ahr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经临床证实的Fahr病的CT、MRI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大脑灰白质交界区广泛且较对称的钙化;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指标均正常。结论CT可以清晰地显示钙化病灶的大小范围。在显示钙化方面,MRI不如CT敏感,但梯度回波可改善这种状况,且能显示病灶内和周围胶质增生的范围及程度。CT和MRI结合对Fahr病的诊断起了协同作用,而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正常是Fahr病与其他疾病鉴别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神经梅毒MRI征象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7例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的神经梅毒病例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麻痹性痴呆型MRI表现为额、顶、颞叶皮质肿胀或梗死、软化灶.脑膜梅毒型表现为脑膜的带状增厚、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强化灶.梅毒血管炎型表现为多发大小不一的梗死灶,可有边缘渗血,Gd-DTPA增强显示为斑片状、脑同样强化或斑片状出血.脊髓脊膜血管炎型表现为节段脊髓增粗呈略长T1长T2信号改变.结论 认识影像学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提高神经梅毒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估影像学检查在症状性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柱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23例行CT检查,20例行MRI检查。结果 CT可见网眼状影像中夹杂着低密度脂肪,部分呈典型"栅栏样"改变。在MRI上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等信号5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7例,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5例,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2例,T1WI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1例。在T2WI上随TE的延长,血管瘤体信号逐渐增高变亮。结论症状性脊柱血管瘤的CT、MRI均有特征性表现。但是,MRI显示范围广,软组织分辨率高,对血管瘤侵袭性的诊断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观察、讨论了11例脑梗塞后发生神经元变性患者的MRI影像.方法:T2加权像显示变性后的纤维束高信号强度;用T1加权像上显示大脑脚的萎缩改变.结果:病程小于2个月的变性可观察下界达桥脑水平,大脑脚萎缩亦不明显;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脑变性可观察下界达延髓水平,同时大脑脚萎缩明显.结论:本组观察结果肯定了MRI对神经元变性的价值,为明确患者神经元路径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例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PHA)患者的计算机X线断层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复习相关文献。CT显示患者右侧颌面骨质萎缩,无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骨窗及软组织窗虚拟现实成像直观显示患者双侧颜面部不对称;MRI显示患者右侧颌面部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及同侧唾液腺明显萎缩,信号无异常。CT和MRI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颅面部骨质和软组织萎缩的范围和程度,为PHA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