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救治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本院2003~2009年收治的9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按ADL评分:ADL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1例。结论:脑梗死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致病因素复杂。早期诊断、综合防治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临床救治及护理的策略。方法从广州市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病例进行探讨。结果本组生存38例,死亡4例,生存病例预后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I级8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5例,V级3例。结论周到细致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5年来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3例,其中17例术后并发脑梗死,占7.98%,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50~72岁,平均59.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5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冠心病。1.2临床表现头痛伴呕吐13例,偏瘫15例,小便失禁9例,失语3例,头昏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脑梗死为一较严重的并发症,常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254例脑出血患者,其中术后发生脑梗死者3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对18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患者18例,男12例,女2例,年龄40~68岁,平均51岁。就诊时间为发病后0.5~15h,平均6h,行头颅cT检查后均诊断为脑出血,均有原发性高血压史,术前均有昏迷、肢体瘫痪、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急诊到脑外科行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病情严重恶化,增加了致残率和死亡率。为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作者对在本院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许晶廷  程洋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96-179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程度、并发症种类、治疗方法与术后监护。结果:治愈12例,语言障碍31例,肢体瘫54例,癫痫12例,植物状态长期生存5例,死亡26例。结论:积极防治并发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将2002-10~2007-11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继发脑梗死23例和颅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檀巨宁  毕艳华  雷学  王润辉  李滨  刘海燕 《河北医药》2010,32(17):2358-235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开颅32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其中术后再出血27例。对再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技巧‘凝血机制’术后血压监控及控制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7例再出血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第3次出血。15例患者稳定后出院,1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44.44%。出院患者随访6个月~4年,3例能生活自理,7例重残需人照顾,5例死亡。分析发现术后再出血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无关,而与手术技巧、术后血压波动、凝血机制等有关(P〈0.05)。结论如有手术指征,病情允许,患者首次出血手术应尽量选择在出血后7~24h内进行;术后血压控制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有出血倾向者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清除血肿时尽量不切除血肿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3 6例出现并发症 ,死亡 1 6例 ,发生率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高血糖、泌尿系统感染、术后再出血、术后脑梗塞、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梗塞和下肢静脉血栓。术前有合并症者 ,年龄越大 ,血肿量越多 ,血肿越接近中线部位 ,越易出现并发症。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因此 ,术前应考虑到并发症的危险性 ,采取积极、合理的防治措施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王维和  巩同玉  刘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76-177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凝血酶与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两组均检测1d、3d、5d和7d外周血的凝血酶浓度,同时行头部CT以计算脑水肿、血肿体积;微创组还测定血肿液中的凝血酶活性。结果常规组和微创组3d时的外周血凝血酶浓度均显著升高[分别为(5.09±1.05)IU/L和(5.10±1.04)IU/L],微创组3d时血肿液凝血酶活性较1d、5d、7d显著升高为(7.68±1.49)IU/L(P〈0.05);常规组3d和5d时水肿比值较1d.7d显著升高[分别为(0.72±0.15)和(0.76±0.17)(P〈0.05);微创组3d时水肿比值较1d、5d、7d显著升高(0.70±0.14)(P〈0.05);常规组5d和7d时的水肿比值分别为(0.76±0.17)和(0.52±0.14),均显著高于微创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凝血酶活性和脑水肿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689,P〈0.05);血肿液凝血酶活性和脑水肿比值亦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5)。结论凝血酶可导致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微创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后期(〉3d)的脑水肿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除血肿量达90%以上,5例再次出血,2例死亡,植物状态生存4例。术后6个月随访,愈后良好30例,其中16例基本可生活自理。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有利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洪波  李雪芹 《安徽医药》2007,11(12):1073-107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后24 h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两组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同时于治疗前、治疗14 d及随访3月两组进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 I)指数评分。结果治疗7 d、14 d治疗组E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14 dESS评分还高于治疗7 d时(P<0.05),治疗组治疗14 d及随访3月B I指数评分也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随访3月B I指数评分还明显高于治疗14 d(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7 d、14 dESS评分及B I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康复不仅有明显的近期效果,同时还有较明显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采用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微创开颅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三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78例,按照GCS评分和血肿量各分为三组,对不同术式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预后良好74例(59.6%),微创开颅组预后良好48例(5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瓣开颅组病死率21.7%(15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三种术式各有其特点,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时有效解除脑受压的特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邢浩  黄录茂  袁荣强 《安徽医药》2016,37(5):543-546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41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均在12 h以内,收集其性别、年龄、GCS、血肿体积、血肿部位、血红蛋白含量、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等。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血肿体积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术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341例患者中;基底节出血209例,脑叶出血132例,其中出血破入脑室99例;出血量40~95 mL,平均(60.68±12.46)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15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肿体积呈线性关系,而单核细胞数与血肿体积无关。与术前相比,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持续升高,在术后3 d左右达到峰值,7 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与30 d病死率密切相关(OR=6.27,95% CI:1.07~36.89,P=0.04)。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仍然持续存在,单核细胞计数升高是患者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干预单核细胞致伤途径可能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利用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25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6例,微创血肿引流术99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GCS评分,出血量和手术时机的关联。结果:患者GCS评分越高和血肿量较小者预后较好,患者24 h后手术预后比在6h内及6~24 h内手术差。结论:不同的血肿量决定了患者的不同预后,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预后无显著性差异,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5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疗程30d。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水肿面积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高于对照组的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水肿面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能明显降低其术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27例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18例采用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治疗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DL评级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9例,Ⅳ级4例,Ⅴ级2例。2例发生再出血形成脑疝,其中1例重新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6个月时ADL评级恢复为Ⅳ级,另1例家属拒绝开颅手术,患者自动出院后死亡。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且根据病情个体化选择合理的微创技术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高血压伴脑出血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测量30例高血压伴脑出血者(组I)、34例单纯高血压者(组Ⅱ)及35例健康对照组(组Ⅲ)的QTd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ⅠQTd和QTcd较组Ⅱ、组Ⅲ延长(P<0.01),组Ⅱ与组Ⅲ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Ⅰ中QTd和QTcd在死亡者中较存活者延长(P<0.05),出血部位靠近中轴者QT离散度较长(P<0.05)。结论高血压伴脑出血者QT离散度延长,并可能与预后有关,且可能受出血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