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虚论治慢通过型便秘3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云燕  谢炜等 《新中医》2001,33(11):24-25
目的:观察便必清煎剂对慢通过型便秘患者结肠传输运动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治疗,治疗组38例口服便必清煎剂,对照组34例口服西沙必利片,并观察2组简易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4.74%,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并能明显改善结肠传输障碍。结论:对中老年慢通过型便秘属虚秘证者,采取健脾补肺温肾之法,从虚论治,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便秘通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集的病例随机分为便秘通膏治疗组与聚乙二醇4000散剂对照组各50例,总疗程8周,观察患者病情与结肠转运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TT均明显缩短,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秘通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有益气健脾补肺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念  陈维 《中医药导报》2011,17(9):56-57
目的:观察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45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益气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结肠传输试验等检测方法筛选出慢传输型便秘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益气化瘀方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福松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3.3%,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便秘消失时间和复发时间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陈元  张洁颖  吴奕 《陕西中医》2011,32(5):548-549
目的:观察宣肺健脾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宣肺健脾方(生白术、山栀、全栝楼、杏仁、郁金、枳实、厚朴、桔梗、芦荟、决明子、紫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排便情况及胃肠运输试验(GTTT)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6.7%、26.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P<0.05)。结论:宣肺健脾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加味归脾汤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麻仁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3 d,连服2~5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益气健脾润肠法,给予中药汤剂(生白术、炙黄芪、当归、茯苓、木香、陈皮、枳壳、杏仁、郁李仁、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同时联合针刺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对照组34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10 mg,每日3次,于饭前30 min服用。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3.5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症候总积分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别为90.0%、(4.62±3.12)分,较对照组的75.0%、(8.32±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半结肠、直肠及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天枢、足三里和大肠俞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治疗,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9例,显效12例,有效31例,无效18例,愈显率45.56%;对照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28例,愈显率3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积分和主症总积分、兼症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评价益气润汤导入、气流弥散给药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法,将94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分为采用益气润肠汤导入、气流弥散给药法(治疗组)48例和口服益气润肠汤(对照组)46例,对2种方法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48例中治愈23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46例中治愈5例,好转2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2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润肠汤具有健脾益肾、润肠通便、行气消积之功效;导入、气流弥散给药法具有压力恒定,液位自控、药、膜结合性优,使用安全,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麻仁软胶囊对便秘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东冰  谢振年  李友峰  蔡亭  王淑媛 《中草药》2013,44(12):1645-1647
目的 观察麻仁软胶囊对便秘的疗效和对结肠黏膜的影响.方法 结肠慢传输型及混合型便秘的门诊患者2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麻仁软胶囊1次,每次2粒,连续服用10个月;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番泻叶5 g(沸水100 mL浸泡后顿服)1次,连续服用10个月.根据排便次数和胃肠传输实验(GITT)判断治愈率、总显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总显效率+有效率).依据腹胀、腹痛等判断不良反应.治疗10个月后肠镜观察结肠黏膜黑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略低于对照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服药后10个月后镜检未发现结肠黑变,而对照组26.9%患者结肠黑变.结论 低剂量麻仁软胶囊治疗便秘有效,并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选择结肠慢传输便秘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通过穴位埋线和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5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便秘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的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最终入组82例,随机分2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对老年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6例慢传输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西药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排便间隔、粪便性质及流畅性。结果:实验组治愈31例,治愈率64.6%,有效15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治愈25例,治愈率52.1%,有效18例,总有效率89.6%,实验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能有效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排便,对老年慢传输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慢传输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温脾润肠汤,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0%(P<0.05)。结论中药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黄芪白术汤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胃肠激素、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芪白术汤。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积分、Bristol粪便积分、胃肠激素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积分及Bristol粪便积分降低;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积分及Bristol粪便积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MLT、GAS及SP水平升高,SS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MLT、GAS及SP水平较高,SS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全结肠传输时间缩短;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全结肠传输时间较低(P<0.05)。结论黄芪白术汤能够显著改善小儿功能性便秘结肠传输功能,临床疗效提高,调节患儿胃肠激素水平,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加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加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中药加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30例)行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结果:2疗程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穴位按摩是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首荟通便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动物肠道推进率和结肠黏液分泌的影响,探讨首荟通便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灌胃给予复方地芬诺酯片并限水导致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首荟通便胶囊高、首荟通便胶囊中、首荟通便胶囊低剂量组、芪蓉润肠口服液组。观察首荟通便胶囊对复方地芬诺酯(DC)便秘模型大鼠小肠碳墨推进率、首次黑便排出时间和12 h排便颗粒数的影响。结扎分离取出的盲结肠段随即固定,制作石蜡切片,AB-PAS染色,供组织学观察。结果:首荟通便胶囊中、高剂量组可明显缩短大鼠首次排便时间(P0.05),增加12 h排便颗粒数(P0.05),并且能增加小肠碳墨推进率(P0.05)。首荟通便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黏膜黏液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荟通便胶囊能够通过提高肠道动力,增加结肠黏液的分泌,有效改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配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阳性药物随机对照研究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一清胶囊1g,口服,每日3次,同时配合润燥止痒胶囊2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饭后服用西沙必利5mg,口服,每日3次。1月为1疗程。停药2月后,随访1次;结果治疗组痊愈19(33.3%)、显效21(46.7%)、有效5(11.1%)、无效0(0%),总有效率88.9%,对照组痊愈13(28.9%)、显效17(37.8%)、有效10(22.2%)、无效5(11.1%),总有效率66.7%,经统计Z=-2.26,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清胶囊配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攻补兼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