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中心注射室分肌肉注射室和静脉输液室,自2000年成立以来,每日静脉输液人数约250-480人次,肌肉注射(包括皮下注射)人数约150~260人次.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门诊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因而极大地增加了中心注射室护士的压力.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对中心注射室护理人员在技术和服务态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患者的不断增多以及对护理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导致护患纠纷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妥善处理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院声誉,笔者对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近年来该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在20次护患纠纷中,因护理人员的扎针技术所致的有10例,因巡回不到位所致的有5例,因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所致的有2例,因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的有3例。结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以及服务态度是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的应用,提高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确定预期目标诊断,制订和实施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8%,患者掌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的知晓率为95%,患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均提高。结论护理程序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的应用,有利于患者掌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及陪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桂芳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251-2252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统计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纠纷,分析其原因。结果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良好的护患沟通均能化解护患矛盾,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能及时阻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门诊注射室工作特点是单位时间内患者集中输液、处置较多,而患者又迫切希望自己得到优先服务,到医院后,往往把对其他科室的人或事的不满及等待发泄给护士,护患之间或患者之间容易引起争执,导致护理纠纷[1].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以实现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高效的目标。方法:结合某医院客观条件,针对各个环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医院就诊环境及就诊程序,护士业务水平及工作态度,家长焦虑心理均与护患纠纷有关。结论:通过改善就诊环境及就诊程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及服务要求,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门诊输液环境的和谐,实现了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门诊输液多数为静脉输液,门诊输液患者人数多且流动性大,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而门诊患者的停留时间较短,导致护患沟通难以有效开展,不仅容易发生护患纠纷,还降低了护理工作效率.因此,在门诊输液室建立有效地护患沟通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病人就诊的必经之路,门诊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应有熟练的技术和较高的理论水平。门诊注射室护士决不能满足于单纯遵照医嘱执行注射任务,而是应该起到协助医生观察病情及治疗效果的作用。同时强化护理质量,防范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增强法律意识,是当前护理工作发展,保证护理质量必须做好的工作。因此,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为防范差错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周玙娇 《现代保健》2010,(25):108-109
护理工作是医疗保健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患护患关系也较为紧张,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影响了护理队伍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医院的信誉.如何正确防范护理纠纷是每位护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作为护理工作者如何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尽可能地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力求做到护理服务"零投诉"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临床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为此笔者将具体探讨护患纠纷的环节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避免护患纠纷的措施,从而以利于更好的完成医院大量的抢救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523-1524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6月门诊患者200例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患者20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护理人员未进行护患沟通培训,研究组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培训,比较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投诉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因医疗而产生的纠纷事件也日益增多。输液是患者达到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输液室则是护患纠纷高发的地方。如何更好的为输液患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患者的要求,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是输液室护士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所以,作为输液室护士,我对我院输液室2003~2004年的5例护患纠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如何防范的具体措施。我认为在做好本职工作并维护好患者权利的同时,面对护患纠纷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2.
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的各种矛盾,是医患纠纷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护理人员除承担着门诊、住站人员护理工作外,还承担乡镇育龄妇女普查、普治、随访及宣传指导等工作,与育龄群众接触最为密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知识的普及,育龄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1],对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出护患纠纷的发生不断上升.为减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中护患纠纷的发生,本文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临时输液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7月-12月临时输液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作为试验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另从我科实施优质护理前的临时输液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水平,医院环境,疾病知识宣教,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整体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于临时输液室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减少护患纠纷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50例门诊输液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照组(25例,未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纠纷几率为4%(1/25)低于对照组24%(6/25),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积极开展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并应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裘路华 《工企医刊》2003,16(2):60-60
门诊输液科是医院的窗口单位,病人流动量大,来就诊的除了本地患者,还有不少外地患者,由于沟通或管理方面等问题易造成护患纠纷。如今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病人对保护自己的权利意识很强,对医院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和投诉。因此,应重视护理安全管理,杜绝护理差错,注意与病人的交流和沟通,避免发生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与老年患者护理沟通的技巧,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灵活运用以及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笔者所在的医院输液室输液的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强化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在护理活动中贯穿主动服务的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法与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结论:护士不但要加强专业技术的提高,还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指导老年患者自我护理,防病治病.结果:护理人员的技术、健康宣教知识以及护患沟通技巧有了大大的提高,老年患者满意度调查由以前的91%提高到99%.  相似文献   

17.
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通是人们通过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行为.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大部分通过与病人的沟通来实现.门诊护理工作可通过转变观念,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和自觉性;掌握提高沟通技巧,避免减少纠纷;不断探讨和提高沟通技巧,在实际工作中适步形成有效的工作规范.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分析和探讨儿科病房的医疗护理纠纷所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意义重大。目前儿科病房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及其家长的自身情绪紧张、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不熟练、服务态度不佳,护患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另外就是医院的管理不够完善、收费不够规范和病房环境和住院条件较差。防范和化解儿科护患纠纷的应对策略是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护理工作要进行合理配置,医院应当要对医疗费用进行严格把关,不断改善病房护理的环境,以实际行动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服务窗口之一,是非住院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重要场所。患者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快,护理工作量较大,面对的疾病范围广,要求护理人员有熟练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维权意识增强,给护理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压力,医患纠纷相对比较集中和突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8-03某医院门诊注射室发生一起因错位输液引起的护患纠纷,严重影响了正常医疗护理工作秩序.为引以为戒,分析引起纠纷的原因及教训,防范类似护患纠纷的发生. 1 病历摘要 某天上午,注射室备药护士备好输液的液体.操作护士先给患儿女(2月龄,患上呼吸道感染)穿刺,穿刺一次成功、固定、调好滴速,嘱家属照看.但患儿女一直哭闹不安、而且烦躁,致使液体渗漏,护士立即拔掉针头停止输液,同时常规换上新的一次性针头待输;准备再次替患儿女穿刺时,患儿女仍哭闹不停,不配合,家属也很难安抚,要求暂时休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