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Wernicke发现第1例传导性失语以来,传导性失语作为一种语言障碍类型-直受到神经病学家、神经病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的关注,依据这种特殊的失语症类型的临床特征,或许可以研究人类的语言处理过程,近年来,传导性失语更是受到神经心理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言语障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了61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失语症患者,男29例,女32例,年龄53~69岁,平均58.5岁。头颅CT或MRI检查,病灶位于语言中枢31例(占50.8%);位于非语言中枢30例(占49.2%),包括左额叶内侧、左颞顶枕结合区,峡部岛叶等“非语言皮质区”和左基底节、内囊、外囊等皮质下深部结构。分析了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和性质的关系。提示“非语言中枢”病变,也可导致各类型失语 相似文献
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6)
目的探讨不同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经头颅磁共振明确病灶部位,影像学分型分为:前循环皮质、基底节、放射冠和后循环梗死;再根据病情有无进展分为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比较各影像学亚型脑梗死在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组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梗死亚型与是否进展的相关性分析,然后进一步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50例患者入选,其中非进展性脑梗死99例,进展性脑梗死51例;其影像学分型中,发生在皮质为46例,放射冠25例,基底节47例,后循环32例。不同影像学亚型脑梗死在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组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9.239,P=0.001),其中,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在前循环皮质的几率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前循环皮质梗死与是否进展性间的相关性分析,其R和P值分别为0.170、和0.026;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的影像学亚型与其有关(P=0.002),表现为前循环皮质梗死发生梗死进展的可能性较其它亚型显著增加,即使经年龄、血糖等相关因素校正后,此种趋势依然存在(P=0.014)。结论梗死部位与其是否进展密切相关,发生在前循环皮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MRI病灶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总结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MRI病灶分布特征,以期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的18例TB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出现多个病灶(4~14个),平均(8.2±3.1)个;中脑、丘脑、小脑、枕叶、脑桥、颞叶等结构中2~4个同时受累者高达88.9%。病变主要见于中脑和丘脑(83.3%)、小脑(66.7%)和枕叶(61.1%),病灶呈对称性者83.3%。结论TBS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内常常出现多发、广泛且对称病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病灶性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特征,为LGS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08—2015-05在我院诊治的LGS学龄儿童32例为LGS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检查的32例非癫痫正常儿童32例为对照组,记录与调查所有儿童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特征、脑电图特征、智力发育与随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起病年龄(5.21±2.91)岁;其中8例出生时有异常,8例有惊厥史,9例有癫痫史,6例有智能发育迟滞家族史;强直发作24例,不典型失神11例,肌阵挛发作10例,痉挛发作7例,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21例,失张力发作9例。对照组脑电图均正常,LGS组脑电图背景节律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4例;30例清醒或睡眠期可见到12次/s左右的快活动,20例存在一侧性放电波。LGS组智力评分为(61.14±11.84)分,智力障碍发生率为34.4%;对照组智力评分为(34.22±9.93)分,智力障碍发生率为3.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LGS组的癫痫无发作率为81.3%,6个月无发作率68.8%,1a无发作率为50.0%。结论学龄儿童病灶性LGS的癫痫发作类型多样,脑电图多显示背景ɑ节律异常和棘慢复合波,智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的失语与病变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 料 与 方 法1.一般资料 :本组 82例脑血管病中男 39例 ,女 43例 ;年龄 46~ 70岁 ,平均 5 9.5岁 ,均为右力者。文化程度 :文盲12人 ,小学、中学 45人 ,中专以上 2 5人。职业 :农民 30人 ,工人 12人 ,干部 2 6人 ,其他 4人。病程均在 1个月以内。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 CT检查证实。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46人 ,糖尿病 18人 ,心脏病 12人 ,脑梗塞病史 7人。2 .方法 :1失语检查方法 :根据《汉语失语症检查法 (草案 )》对本组进行检查、分型。 2头颅 CT:发病 2~ 3天检查 5 9例 ,3~ 14天内检查 1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与病灶部位和体积的关系。方法:采用CT和(或)MRI确定脑梗死患者(1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7例)和脑出血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为右利手)的病灶体积、部位,用简易精神状态智能量表、中国成人智力量表中的词义分辨项、数字背诵项,临床记忆量表中的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项,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组成的神经心理量表,评定3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病灶位于左侧半球者在语言能力、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方面成绩均显著低于病灶位于右侧半球和双侧半球者(P均〈0.05)。病灶体积≥30mL组在语言能力、词义分辨、数字背诵、图像自由回忆方面的测评成绩显著低于病灶体积<30mL组(P均〈0.05)。结论:病灶侧别和病灶体积是影响卒中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病灶位于左侧半球、病灶体积较大者更易发生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8.
伴严重失写的皮质下失语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皮质下病变引起的言语行为变化已得到广泛注意。最近我们收治1名皮质下失语综合征,临床上伴有严重失写等特殊症状,本文从神经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病例报告 邢某,男,44岁,潜在左利手,文化程度大学毕业,患者于1月前某晚21时突然头痛,无 相似文献
9.
Landau-Kleffner综合征(LKS)或伴有抽搐的获得性失语(acquired aphasia with convulsive disorder)是一种罕见的语言障碍,多数伴有不同形式的癫痫发作和普遍双侧同步的棘慢活动(SW)脑电图异常,也可见于无任何临床抽搐的患儿.1957年由Landau和Kleffner最先报告,并认为其临床表现甚为重要.尽管推测LKS十分少见,但自1957年至1990年间已有160例以上的病例报告,认为儿童期LKS比其他任何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抑郁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利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检查后,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对照组,选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病灶部位和范围的检测,评定患者的抑郁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42.3%;2组患者大脑半球左侧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部和后部、皮层和皮层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抑郁与病灶部位有相关性,大脑半球前部、皮层损伤及大脑半球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损伤,更可能导致抑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现远隔部位弥散受限病灶(R-DWILs)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入研究,根据是否存在R-DWILs将患者分为阳性组(39例)及阴性组(164例),分析阳性组患者R-DWILs基本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随后将P<0.1的项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导致R-DWILs出现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9例(19.2%)脑出血患者中共检测到55个R-DWILs,其中皮层-皮层下45个(81.8%),基底节区8个(14.5%),脑干1个(1.8%),小脑1个(1.8%)。病灶的直径为2~20 mm,呈圆形或椭圆形、片状、不规则形等。共计42个(76.4%)病灶在血肿的对侧半球,患者R-DWILs的数量为1~3个。阳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空腹血糖均较阴性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632,95%CI:1.213~2.072,P=0.015)、中性粒细胞计数(OR=1.037,95%CI:1.019~1.581,P=0.042)及NLR(OR=2.151,95%CI:1.397~2.733,P=0.003)是R-DWILs出现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DWILs在脑出血患者中常见,以皮层-皮层下多见,且好发于血肿的对侧半球。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偏高患者更易出现R-DWI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国人获得性癫痫性失语(Landau-Kleffner Syndrome,LKS)的临床、脑电图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中国大陆地区报道的文献中71例LK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获得性癫痫失语均发作于儿童期,临床均有失语及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其中以混合性失语及腩电图棘-慢复合波为多见.多数临床有癫痫发作,听力均无异常,多数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用抗癫痫药物控制良好,经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失语大多能改善.结论 中国儿童获得性癫痫性失语主要临床表现为获得性失语和癫痫发作,多伴有其它精神行为症状.EEG常见颞区的限局性放电,失语表现为听觉失认.早期诊断并采取包括抗癫痫药物和皮质激素应用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3.
彭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7,(1)
近年报导有的病例同时存在对物体名称的称呼障碍及对物体名称的理解障碍,被称为双向性命名性失语。语义失语也有物体名称的称呼和物体名称的理解障碍及词汇选择障碍,与双向性命名性失语相似。作者对左颞叶脓肿术后双向性命名性失语和脑叶萎缩致语义失语的不同之处和神经解剖学基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的临床与CT损害部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例经颅脑CT显示左大脑半球梗塞的右利手患者进行了语言检查,结果均符合经皮质感觉性失语(TCSA)。认为左颞枕结合区,尤其是颞中回及深部白质区,有一特定的脑功能系统。该系统损伤导致以复述功能保留、词语理解障碍、找词困难、命名障碍为特征的经皮质失语。语言障碍的程度和恢复与脑病变的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类型、病程及病灶大小、部位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35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269例,脑出血90例)的血清Hcy水平,比较脑卒中不同类型、发病(首发与再发)、病程及病灶大小、部位患者之间的血清Hcy水平。结果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脑卒中首发组与再发组、不同病程及病灶大小、部位组之间的血清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卒中类型、病程及病灶大小和部位对血清Hcy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是1996年由Hinchey等首先描述的[1].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特征包括:头痛、癫痫、一过性视觉障碍、意识模糊、认知能力下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虽然这些症状是暂时的、可逆的,但少数缺血病变和不可逆病变也有报道[2].早期识别此症,及时恰当治疗,此综合征大部分可以缓解,如果延误,可以导致脑梗死或者死亡[3].现报道2例我院收治的少见部位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测查全量表智商(FIQ)后,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选用磁共振成像进行病灶部位和范围的检测,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8.3%;两组患者大脑半球左侧和右侧、前部和后部,皮层和皮层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具有相关性,大脑半球损伤左侧、前部、皮层更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apgra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11例Capgr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Capgras综合征可以出现在多种精神疾病的不同时期,替身对象大多数为亲属,其治疗没有特殊性,预后与基础疾病有关。结论:Capgras综合征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妄想症状,对治疗和预后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CWS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共12例患者,男性8例(66.67%),中位年龄为60岁。高脂血症9例(75.0%),高血压8例(66.67%),糖尿病4例(33.33%),肿瘤病史3例(25.0%)。纯运动性卒中4例(33.33%),运动伴有构音障碍者4例(33.33%),运动及感觉性障碍3例(25.00%),纯感觉障碍1例(8.33%)。影像学示豆纹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6例(50%)。所有患者给予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中3例症状复发患者又给予静脉溶栓和静脉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症状发作,10例mRS评分为0分,2例mRS评分分别为4分及3分。结论 CWS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发作刻板,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在本组病例中发现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效,静脉溶栓效果不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CWS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共12例患者,男性8例(66.67%),中位年龄为60岁。高脂血症9例(75.0%),高血压8例(66.67%),糖尿病4例(33.33%),肿瘤病史3例(25.0%)。纯运动性卒中4例(33.33%),运动伴有构音障碍者4例(33.33%),运动及感觉性障碍3例(25.00%),纯感觉障碍1例(8.33%)。影像学示豆纹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6例(50%)。所有患者给予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中3例症状复发患者又给予静脉溶栓和静脉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症状发作,10例mRS评分为0分,2例mRS评分分别为4分及3分。结论 CWS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发作刻板,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在本组病例中发现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效,静脉溶栓效果不肯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