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内吸入给药是非注射给药的重要方法,能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肺部病灶区,并减少在其他组织的分布,同时也是跨越肺黏膜屏障进行非侵入全身给药的重要途径。理想的吸入给药方法,必须将药物吸进肺泡并在肺内沉积,才有较高的药物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传统的给药途径效果差.静脉给药8小时后肺内药物浓度不及全身含量的1%,而雾化吸入药物有70%可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现将雾化吸入药物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的首选药物之一.吸入用药可使激素雾化为直径5 μ m左右的微粒,迅速、直接地作用于靶位.激素口服或静脉给药时,全身不良反应较多,吸入性激素由于是局部给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无明显抑制作用,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气道内药物活性大,疗效好,药物吸入剂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这对于激素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规用药方式除了传统的口服、注射(包括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以外,还有特殊的给药方式——吸入治疗。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外健康文摘》2007,(3A):31-31
哮喘喷剂吸入治疗属于局部用药,药物不需要经过全身血液循环即可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因而所需的药物剂量小、起效快、安全性好,不会产生药物依赖。需要注意的是.吸入器内的药物并不能完全吸到肺里,其中的大部分都留在了口腔和咽喉部。  相似文献   

6.
定量气雾吸入剂的正确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吸入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给药途径。应用气雾剂通过气道吸入给药,起效迅速,用药剂量小,安全性高,全身副作用小。但因患者使用不当可使疗效降低或无效,因此在给患者推荐使用定量气雾剂前,应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国内一些研究证实,仅有不足30%的患者能按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因此专业医师正确使用并教育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地气雾剂吸入方法,以保证药物充分吸入到气道内,是发挥气雾剂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 吸入给药:吸入激素的局部抗炎作用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大部分被肝灭活,因此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小。所以吸入激素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传统的给药途径效果差。静脉给药8小时后肺内药物浓度不及全身含量的1%,而雾化吸入药物有70%可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现将雾化吸入药物简述如下。1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后,直接达呼吸道靶细胞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同时其可拮抗乙酰胆碱,对呼吸道平滑肌有舒张作用,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喘憋症状。葛氏等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鱼腥草注射液10~20ml入生理盐水20ml配成雾化液,每日吸入2次,每次吸入15~20分钟,3~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20例,显效6例(30%),有效13例(65%),总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显…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吸入疗法治疗哮喘的效果最为显著,作用直接,全身毒副作用较少,起效快,且有效用药量小,使用吸入疗法的关键在于药物可直接吸入到达肺内。  相似文献   

10.
肺部给药系统具有肺局部药物浓度高、无首过效应、药物吸收快等优势,已成为肺部疾病治疗和促进大分子药物吸收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肺的生理特点,着重介绍肺吸入给药的剂型、制备方法、质量评价和体内实验方法,以及肺部给药系统在肺部疾病,包括急性肺损伤、肺部感染、肺纤维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