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晓鸣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2,23(5):272-272
例 1 ,男性 ,40岁。再次肾移植患者。术后 2个半月 ,患者因“肺部混合感染”再次入院。入院后缺氧症状明显 ,化验检查提示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痰涂片及培养有真菌生长。经综合抗感染治疗后 ,患者的胸闷、气短症状缓解 ,胸片提示炎性改变减轻 ,多次痰培养均阴性 ,但 3周后出现鼻腔干燥 ,当时考虑为干燥性鼻炎 ,给予复方薄荷油滴鼻 ,效果不佳 ,继而鼻前庭疼痛难忍 ,局部红肿 ,病理活检为毛霉菌感染 ,遂诊断为“鼻腔侵袭性真菌感染 ,鼻中隔坏死 ,鼻前庭炎” ,给予氟康唑及局部对症治疗 ,效果不佳 ,后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 ,改用伊曲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8~56岁,平均43岁.感染发病时间为术后平均59 d.患者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严重.10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肺部CT检查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检测.其中纤维支气管镜取分泌物培养阳性3例,肺部CT检查有明显影像学特征6例,血清GM抗原检测阳性5例.应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量为伊曲康唑第1天400mg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 mg静脉滴注,共14 d;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量为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慢速静脉滴注约8 h,共14~28 d.结果 3例应用伊曲康唑治愈,5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2例死亡.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侵袭性肺曲霉( IPA)感染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7月至2013年5月肾移植术后15例IPA感染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受者均为首次肾移植,均为肾移植术后半年内发生IPA感染,最早于术后16 d发现。经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GM试验)检出IPA 9例,肺部CT检查检出4例,血培养检出3例,痰培养检出5例。9例合并CMV或细菌感染,2例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4例为单纯性IPA感染。13例IPA感染受者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3例为确诊病例,10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其中2例合并或序贯给予米卡芬净;另2例临床诊断病例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共有9例受者治愈,6例死亡。结论 GM试验、肺部CT检查等对肾移植术后IPA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表现,能够较早诊断IPA感染,有助于及时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35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2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 5 9d。 结果 4 3例患者中 ,白色念珠菌 16例 ,克柔念珠菌 4例 ,近平滑念珠菌 2例 ,曲霉菌 4例 ,毛霉菌 3例 ,新型隐球菌 1例 ,奴卡菌 2例 ,其中 14例有细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 11例培养阴性。氟康唑10 0mg/次 ,3次 /d ,连续 10d ,治愈 2 3例 ;两性霉素B脂质体 5 0mg/d ,连续 10d ,治愈 17例 ;死亡 3例。 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诱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0例肝衰竭合并IFI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IFI患者的感染部位:消化道占50%,呼吸道占33.3%,其它血液、腹腔各占8.3%.感染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50%),其它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曲霉菌各占16.6%.本组病例IFI发病前80%的病例曾接受侵入性操作,全部患者有2种抗菌素用药史且疗程超过1周.10例IFI患者均接受抗真菌治疗,真菌感染治愈1例,好转2例,未愈7例,终因肝衰竭死亡8例.结论 肝衰竭合并IFI病死率高、预后差.积极避免诱发因素,注重早预防、早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这类患者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FPI)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以IFPI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依据,分析79例诊断为IFPI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确诊为IFPI且治疗有效的为6例;临床诊断病例30例,其中21例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6例治疗效果明显,3例死亡;拟诊病例35例,25例临床抗真菌治疗无明显疗效,3例疗效显著,7例未进行抗真菌治疗;误诊误治8例。确诊病例病原菌以曲霉和隐球菌感染为主,抗真菌治疗时间为3~6个月。结论临床IFPI的诊断与治疗尚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深部真菌感染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1月-1993年12月我所331例肾移植患者中发生深部真菌感染10例,其中9例为念珠菌感染,1例为曲霉菌感染。经咪康唑或大扶康的正规治疗后,除1例发展为真菌性败血症死亡外,余9例感染治愈,但有3例移植肾因此丧失功能。我们认为肾移植术后应重视深部真菌感染问题,抗真菌药物以大扶康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重症肝病合并真菌感染不仅是导致患者肝功能衰竭的重要诱发因素,也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14%~30%的重型肝炎患者可继发真菌感染,严重者还可出现多部位混合感染。赵志强和朱安今调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患者发生真菌感染时发现,虽然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概率仅为0.29%和1.54%,但重型肝炎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却高达14.4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米卡芬净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患者给予米卡芬净治疗,取米卡芬净100mg用生理盐水230ml稀释后每日1次静脉滴注,重症患者用量加大至150mg/d,连用10~14d,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后剂量减为50mg/d,连用时间为5~7d。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等,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8例,进步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75%。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轻微的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低钾血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22例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维持稳定,另2例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治疗期间肾功能有所改善。结论米卡芬净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资料:自1999年1月~2002年3月,我院共进行了620例次肾移植手术,术后共发生肺部感染172例次,其中细菌感染84例次(48.83%),含4例2次肺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20例(11.63%),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6例(15.12%),细菌、CMV混合感染14例(8.14%),细菌、真菌混合感染18例(10.46%),细菌、真菌、CMV混合感染6例(3.49%),结核菌感染2例(1.16%),未查见卡氏肺囊虫病。总计真菌感染44例(25.58%),包括12例真菌培养阴性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2573例肾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有深部真菌感染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术前情况、术后并发症、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抗排斥药物的差异,找出引起术后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数目对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以及患者病死率和移植肾丧失功能率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高龄患者(≥60岁)较多(P < 0.05);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急性排斥、巨细胞病毒感染、肝功能异常、伤口愈合延迟、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P < 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1周、应用广谱抗生素>1周以及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CD3单克隆抗体抗排斥的患者比例较高(P < 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患者(≥60岁)、DGF、伤口愈合延迟、WBC<4.0×109和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1周是诱发深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随着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91.2和18.1,P < 0.01),移植肾丧失功能率也显著增加(χ2 = 93.0,P < 0.01)。 结论 评估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积极预防深部真菌感染,对改善肾移植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的类型、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216例原位肝移植病人送检的不同标本(包括痰、分泌物、胸水、腹水、血液等)的真菌检出情况、真菌种类并简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16例移植病人共检出真菌112株,常见检出部位为呼吸道标本,其次为切口分泌物及静脉导管,呼吸道标本及导管以念珠菌为主,切口分泌物以曲霉菌及毛霉菌为主.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及时送检痰等标本;密切注意切口组织变化,保持与检验科的经常性联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米卡芬净对肝移植患者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12月到2010年6月我院32例肝移植术后采用米卡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换用米卡芬净治疗前后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FK506)与每千克体重剂量比值的差异.结果 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7%,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尤其对经过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产生耐药的菌株有良好效果.三唑类抗真菌药对FK506血药浓度/剂量比值[(1031±634.2)ng·ml-1/mg· kg-1]的影响明显高于换用米卡芬净治疗[(172.6±39.45)ng·ml-1/mg·kg-1]及停用抗真菌药时[(183.8±47.08)ng· ml-1/mg· kg-1]的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卡芬净治疗对FK506 血药浓度/剂量比值的影响与停用抗真菌药后测定比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卡芬净不影响体内FK506血药浓度/剂量比值,是治疗肝移植术后合并IFI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采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受者分为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及非IFI组,应用统计软件分析GM试验的各项评价指标,发生IFI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及其与GM试验的相关性.结果 113例受者中,GM试验阳性共有45例,总阳性率39.8%(45/113);确诊和临床诊断IFI的39例受者中,GM阳性31例(79.5%).GM试验的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86.2%,假阳性率13.8%,假阴性率20.5%,阳性预测值79.5%,阴性预测值86.5%,诊断符合率83.5%,Youden指数0.66.另外,发现GVHD、粒细胞缺乏及既往有真菌感染病史是发生IFI的危险因素,而原发病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组IFI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真菌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52.7%,其中确诊和临床诊断IFI者的有效率为66.7%,治疗前GM阳性者在治疗后GM值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GM检测阳性者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结论 GM试验对HSCT后IFI具.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动态监测GM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抗真菌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66岁,临床诊断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化疗后出现尿频、尿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9×108/L,红细胞3.21×1012/L,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56×109/L,蛋白质尿1+g/L,隐血1+Cell/μl,肌酐稍高。超声检查:左肾形态失常,中上极实质明显增厚,约8.2cm,回声减低,中心集合系统可见分离,约1.0cm,血流减少(图1A)。超声诊断:考虑原发病累及肾脏可能。4个月后超声复查:左肾形态失常,约12.0cm×8.7cm×7.3cm,中上极形态饱满,回声减低;探及约8.2cm×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防治新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真菌感染的菌群变化特点和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4—2005年485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药敏结果。结果485例病人中79例出现术后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率为16.3%,共分离出菌株88株,其中念珠菌71株(白色念珠菌35株,非白色念珠菌36株),曲霉菌17株,在菌群分布上2004年和2005年差异有显著性(P〈0.05)。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2005年(60.0%)较2004年(33.3%)明显上升(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非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的比例逐渐上升,临床上应根据分离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27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均有发热、咳嗽,17例出现胸闷、低氧血症。病原学检查发现白色念珠菌6例,克柔念珠菌5例,平滑念珠菌4例,12例阴性,混合细菌感染1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结果:单纯应用酮康唑治愈者10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10例,7例死亡。结论:真菌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合理应用免疫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特点及有效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49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中,细菌感染者22例,真菌感染者18例,病毒感染者7例,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各1例.其中31例发生于术后半年以内,28例为混合感染.住院治疗后46例康复出院,3例因重度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在明确感染病原体之前可采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待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时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