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小鼠胸腺细胞胸腺内迁移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初断乳21日龄清洁级SD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200 mg/L)、中(400 mg/L)、高(800 mg/L)剂量乙酸铅染毒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2周。染毒结束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血清、胸腺中的铅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胸腺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5、CCR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乙酸铅染毒组小鼠血清、胸腺铅含量以及小鼠胸腺细胞膜分子CXCR4、CCR5、CCR9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乙酸铅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血清、胸腺铅含量以及小鼠胸腺细胞膜分子CXCR4、CCR5、CCR9的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参与长期铅暴露小鼠胸腺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苯对小鼠淋巴细胞DNA、RNA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和3H-胸腺嘧啶1、4C-尿嘧啶掺入技术检测不同剂量苯[100,200,400 mg/(kg.bw)]经腹腔注射染毒对小鼠外周血、脾脏、胸腺淋巴细胞DNA、RNA损伤情况。结果除了苯染毒为100 mg/(kg.bw)剂量组外,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彗星细胞率、彗星尾长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3H-胸腺嘧啶和14C-尿嘧啶掺入计数每分钟衰变数(dpm)值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苯可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明显影响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细胞DNA和RNA合成而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属硫蛋白拮抗NaAs2O2致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金属硫蛋白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染毒NaAs2O2,观察不同脏器的细胞DNA损伤的情况,探讨金属硫蛋白的抗NaAs2O2致DNA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用成年的金属硫蛋白基因敲除的C57小鼠和野生型C57小鼠,皮下注射NaAs2O2 10 mg/kg,3 h后剖杀动物,取脾脏、胸腺、肝脏和骨髓制成细胞悬液,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DNA损伤情况,各脏器计数100个细胞中DNA链断裂的细胞个数及其尾长.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基因敲除小鼠在染毒NaAs2O2后,彗星细胞所占比例脾脏16.75%,胸腺18.75%,肝脏8.50%,骨髓17.50%,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而野生型小鼠脾脏8.75%、胸腺12.75%、肝脏1.00%、骨髓14.25%,其中仅肝脏与其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野生型的对照组与基因敲除小鼠的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在脾脏、胸腺、骨髓中,野生型染毒组彗星细胞数则较基因敲除组小鼠少,具有显著差异.按NaAs2O2染毒导致细胞DNA损伤的严重程度(测量细胞的尾长),基因敲除的小鼠脾脏(6.59±2.73)μm、胸腺(6.91±1.26)μm、肝脏(2.56±1.08)μm、骨髓(7.65±4.51)μm,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野生型的仅肝脏细胞与其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各脏器的结果如下脾脏为(2.61±0.12)μm、胸腺为(5.06±2.60)μm、肝脏为(0.29±0.27)μm、骨髓为(6.79±5.70)μm.野生型的脾脏、肝脏与基因敲除小鼠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野生型小鼠由NaAs2O2导致的脾脏、胸腺、肝脏细胞的DNA损伤轻于MT基因敲除的小鼠,但在骨髓表现不明显.这提示金属硫蛋白可能减轻砷对DNA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铅暴露对小鼠胸腺细胞胸腺内迁移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健康初断乳21日龄清洁级SD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200 mg/L)、中(400 mg/L)、高(800 mg/L)剂量乙酸铅染毒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2周.染毒结束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血清、胸腺中的铅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胸腺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5、CCR9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乙酸铅染毒组小鼠血清、胸腺铅含量以及小鼠胸腺细胞膜分子CXCR4、CCR5 、CCR9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乙酸铅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血清、胸腺铅含量以及小鼠胸腺细胞膜分子CXCR4、CCR5、CCR9的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参与长期铅暴露小鼠胸腺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γ射线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 分别应用中性、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剂量γ射线外照射诱导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单链和双链断裂.[结果] 0、1.0、5.0、10.0、15.0、20.0、30.0、40.0、60.0 Gy γ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因DNA双链断裂而发生迁移的细胞比率分别为3.9%、9.0%、28.0%、32.0%、44.0%、56.0%、64.0%、96.0%、96.0%,细胞DNA迁移长度分别为(23.42±1.32)μm、(30.50±2.14)μm、(37.43±0.75)μm、(47.87±1.50)μm、(54.33±0.33)μm、(60.72±1.93)μm、(71.66±0.68)μm、(74.00±1.86)μm、(66.41±3.68)μm.0、0.5、1.0、3.0、5.0、10.0 Gy γ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因DNA单链断裂而发生迁移的细胞比率分别为1.80%、7.20%、8.10%、10.90%、23.68%、27.77%,细胞DNA迁移长度分别为(21.59±0.49)μm、(25.58±1.13)μm、(27.09±0.5)μm、(27.18±0.66)μm、(36.25±1.15)μm、(53.28±0.13)μm.γ射线外照射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彗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DNA电泳迁移,且迁移的距离与照射剂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不但能用于检测辐射所致离体细胞DNA单链的损伤效应,还能用来研究离体细胞DNA双链的辐射损伤和修复作用,并有望成为新一代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铅单独及其联合作用对小鼠大脑神经元DNA的损伤。[方法]将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 ,即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低浓度铅染毒组、高浓度铅染毒组、低剂量BaP染毒组、高剂量BaP染毒组、低浓度铅+低剂量BaP联合染毒组、低浓度铅+高剂量BaP联合染毒组、高浓度铅+低剂量BaP联合染毒组及高浓度铅+高剂量BaP联合染毒组。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溶剂对照组用等容量植物油平行处理;低、高浓度的铅染毒分别为5 .4、5 4mg/L的醋酸铅饮水染毒;低、高剂量BaP染毒分别为0 .5、5mg/kg的BaP植物油溶液,每周4次腹腔注射,联合染毒组接受两种处理。染毒8周后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制作细胞悬液,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小鼠大脑神经元DNA的损伤。[结果]①单独染毒:BaP 5mg/kg染毒组小鼠大脑神经元DNA的损伤程度高于对照组(P <0 .0 5 )。②联合染毒:5 .4mg/L的醋酸铅+ 0 .5mg/kg的BaP染毒组(P <0 .0 5 ) ;5 .4mg/L的醋酸铅+ 5mg/kg的BaP染毒组(P <0 0 1) ;5 4mg/L的醋酸铅+ 0 .5mg/kg的BaP染毒组(P <0 .0 1) ;5 4mg/L的醋酸铅+ 5mg/kg的BaP染毒组(P <0 .0 1)小鼠大脑神经元DNA的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剂量BaP连续8周暴露可损伤小鼠大脑神经元;BaP与铅对小鼠大脑的神经毒性有协同作  相似文献   

7.
长期铅暴露对小鼠胸腺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小鼠胸腺细胞不同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初断乳21日龄清洁级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200 mg/L)、中(400 mg/L)、高(800 mg/L)剂量乙酸铅染毒组,每组6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2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胸腺内不同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乙酸铅染毒组小鼠外周血和胸腺中αβT细胞百分率和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γδT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各剂量乙酸铅染毒组小鼠αβT/γδT值和CD4/CD8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中、高剂量乙酸铅染毒组小鼠外周血中CD8+T细胞明显增加(<0.05),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而在胸腺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减少(P<0.05)。且随着乙酸铅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外周血和胸腺αβT细胞百分率、CD4+T细胞百分率、αβT/γδT值以及胸腺CD4/CD8值均呈现下降,而外周血和胸腺γδT细胞百分率以及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长期铅暴露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亚群异常导致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硫酸铜作用不同时间对小鼠脾细胞DNA链断裂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分别测定小鼠灌胃1次染毒硫酸铜50、100、200mg/kg和连续每天1次灌胃硫酸铜12.5、25.0和50.0mg/kg2周及连续灌胃3、6和12mg/kg1个月后小鼠脾细胞DNA链断裂损伤情况。各染毒组均没相应的对照组。[结果]50、100和200mg/kg硫酸铜1次染毒;25.0和50.0mg/kg硫酸铜染毒2周;6和12mg/kg硫酸铜染毒1个月后,脾细胞均出现DNA链断裂损伤的频率以及尾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铜可引起脾脏细胞明显的DNA链断裂损伤,此损伤作用存在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铅暴露对仔鼠牙齿萌出和釉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母鼠妊娠期间不同剂量铅暴露对仔鼠牙齿萌出情况和釉质发育的影响。方法27只怀孕SD大鼠随机分为铅暴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铅暴露组饮用去离子水中加入醋酸铅进行染毒[以铅(Pb2+)含量计算高剂量组200mg/L、低剂量组50mg/L],对照组饮用去离子水。染毒自大鼠孕第1天持续至自然分娩。仔鼠出生后第26天在下切牙龈乳头水平进行第1次标记,并于出生后第36天在同一牙龈乳头水平行二次标记。第2次标记当日取全血测定血铅并处死仔鼠。测定切牙铅含量,应用立体显微镜观察牙齿形态并测量切牙两次标记间距离,应用电子探针测定切牙釉质钙、磷含量并计算比值。结果高、低剂量铅暴露仔鼠组血铅较对照仔鼠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剂量铅暴露仔鼠组齿铅[(77.3±6.3)、(27.8±4.5)μg/g]与对照仔鼠组[(6.6±0.8)μg/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铅暴露仔鼠组切牙较小,牙尖磨耗明显并多见舌侧髓腔暴露,高铅剂量组更为明显。高、低剂量铅暴露仔鼠组切牙萌出速率[(0.25±0.08)、(0.30±0.09)mm/d]与对照仔鼠组[(0.39±0.09)mm/d]比较,铅暴露组萌出较为缓慢,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仔鼠釉质钙/磷比分析显示,随铅染毒剂量的增加,钙/磷比(1.68±0.54、1.37±0.47)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锌对铅亚慢性暴露小鼠脑铅水平的影响,探索能拮抗铅毒性的锌剂量。[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铅染毒组灌胃0.8 mg/10 g体重醋酸铅溶液;锌对照组灌胃高剂量醋酸锌溶液;加锌实验组分别灌胃3个剂量(低、中、高)的醋酸锌及0.8 mg/10 g体重的醋酸铅混合溶液。每3天灌胃1次,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受试3个月后处死,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鼠的脑铅含量。[结果]各剂量锌实验组小鼠的脑铅含量低于铅染毒组,与空白对照组类似,且各锌实验组间小鼠脑铅含量类似。[结论]低、中、高剂量锌均能降低小鼠脑铅含量,锌可以拮抗铅在小鼠脑部的残留,低剂量锌可以拮抗铅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