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磊  刘宁 《中原医刊》2003,30(17):37-37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发病于二周以后者称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 ,多合并颅内出血。我院从 1995~ 2 0 0 2年共收治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 46例 ,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6例患儿中 41例来自农村 ,5例来自城镇 ,男性 2 7例 ,女性 19例 ,2周~ 1月 5例 ,1月~ 2月 2 5例 ,2月~ 3月 12例 ,>3月 4例 ,其中最长为 4月 15天。单纯母乳喂养 42例 ,混合喂养 2例 ,人工喂养 2例。生后预防性肌注VitK者 2例 ,占 4 3 %。病前有呼吸道感染者 7例 ,占 15 % ,病前有腹泻者 5例 ,占 11%…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生后1-3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我们常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我院1995-2000年,收住3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我科1994年~1998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男14例,女6例。起病年龄:1~2月18例,3月2例。母乳喂养17例(85.0%),混合喂养3例(15.0%)。发病前均未用过维生素K预防。 1.2 临床表现:病程(1/2)h~3天16例;3天以上4例。其中表现为发热12例,呕吐、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16例,前囟饱满、两眼凝视、瞳孔不等大、呼吸不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维生维K缺乏症是指新生儿晚期( 2 0— 90天 )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本病在临床上易误诊 ,发病急 ,病情重 ,合并有颅内出血预后不良 ,病死率高达 3 0 %~50 % ,且可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因此 ,早期颅脑CT检查非常重要。现将我院 1 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0月资料齐全的 1 4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颅脑CT检查结果综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4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3例 ;年龄 3 0-80天 ,其中 3 0天 4例 ,40天 3例 ,50天 2例 ,60天 2例 ,70天 2例 ,80天 1例。母乳喂养 1 2例 ,综合喂养 2例。…  相似文献   

5.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颅内出血,我院从1994~1996年共收治3例以自发性口腔血肿为首发症状的患儿,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8d、3个月和6个月。两例发病第1天出现口腔血肿,另1例就诊前一天口腔粘膜出现少许出血点及瘀斑。两例口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 回顾分析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发生颅内出血 37例 (92 .5 % ) ,死亡 3例 (7.5 % )。随访 2 2例 ,智力低下3例 (1 3 .6 % )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4例 (1 8.2 % )。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发生率高 ,致残率高 ,应积极有效的开展预防工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与母乳喂养、维生素K吸收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1994~2000年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中有21例表现为呕吐、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16例表现为前卤饱满、呻吟;15例表现为两眼凝视;12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结论(1)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发生率高达46.8%~81.0%。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母乳喂养的母亲口服维生素K1。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8.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指新生儿晚期 (生后 2 0~ 90 d)小婴儿由于维生素 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对 12例维生素 K缺乏症引起的婴儿颅内出血的 CT表现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维生素 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婴儿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4 0~ 70 d,平均 5 0 d。病程最短 1d,最长 2 1d,平均 3 .4d。均为足月顺产 ,无窒息、产伤史。所有患儿均为全母乳喂养 ,发病前未用过维生素 K,无外伤史及家族史 ,临床表现为贫血 8例 ,呕吐 10例 ,抽搐 8例 ,昏迷 2例 ,发热 4例 ,黄疸 2例 ,…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表现,探讨该病误诊情况,以引起基层医生重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30例维生素K缺乏症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未合并颅内出血者均痊愈,合并颅内出血者22例当中,治愈3例,临床好转出院10例,放弃治疗6例,死亡3例,误诊9例,误诊时间1~4天。结论提高对本病的重视,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误诊率,以降低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0.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对婴儿出生后发育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06年4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有26例表现为抽搐,前囟饱满;18例有全身散在出血点;20例有惊厥、易激惹;6例有呕血、便血;16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结论: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率达83.3%,预后不良。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③母乳喂养的母亲口服维生素K1,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诱发3例(10.7%);消化道出血6例(21.4%),颅内出血6例(21.4%);发病年龄29天-3个月最多,16例;发病季节,4月份及冬季为发病高峰.结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居首位,冬季及春末发病率高,1-3月为高发年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对婴儿出生后发育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06年4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有26例表现为抽搐,前囟饱满;18例有全身散在出血点;20例有惊厥、易激惹;6例有呕血、便血;16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结论: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率达83.3%,预后不良。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③母乳喂养的母亲口服维生素K1,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13.
林碧英 《华夏医学》2002,15(6):791-79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95~ 2 0 0 1年诊治的 10 4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 4例中治愈 85例 ,好转 6例 ,死亡 13例。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是因维生素 K缺乏致机体不同部位的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 ,故尽早应用维生素 K,输新鲜血或血浆是抢救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从而提出其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1990~2010年诊断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儿中,23例为单纯母乳喂养,11例患病前婴儿及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制剂;皮肤粘膜、肠道出血13例;颅内出血者15例;有贫血者24例.均采用维生素K1及输血等对症治疗.除1例病情严重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亡外,其余25例均临床治愈及好转出院.结论 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使用维生素K1治疗近期效果良好,及时输血更为重要.孕母及婴儿预防使用维生素K可减少甚至避免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宁 《广西医学》2001,23(3):620-621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儿期常见的两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现回顾分析我院 1 994~ 2 0 0 0年收治 2 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 ,探讨两者的相关性。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患儿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1)。除 4例早产儿外 ,余均系足月儿。男 1 7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为 2 .8∶ 1。发病年龄 1~ 4个月。其中 1~ 2个月 1 3例 ,~ 3个月 6例 ,~ 4个月 4例。均为母乳喂养儿 ,既往无出血史。1 .2 临床表现 :均以静脉或肌肉注射后针眼出血不止为主要症状 ,2 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成人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成人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维生素K1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结论 这类患者病史隐匿,容易误诊,检测PT和APTT对于成人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价值,应尽早给予患者维生素K1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发生,降低婴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3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进行分析。结果3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纯母乳喂养36例,占94.7%, 出生后曾用维生素K1肌注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17例,占44.7%,未做任何预防措施21例,占55.3%。发生颅内出血18例,占47. 4%,死亡1例,占5.5%。38例血小板检查全部正常,PT、APTT时间明显延长,>30秒有31例,占81.6%。维生素K1及输血治疗24小时内病情得到控制。结论维生素K缺乏症纯母乳喂养发生率高,维生素K1及输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梁英 《华夏医学》2002,15(6):779-780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中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18例 ;颅内出血 15例 ;皮下出血斑及便血 5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生后未接受维生素 K注射、母亲饮食中维生素 K不足以及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 ,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 ,或因肝功能障碍 ,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生后 1~ 3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 ,我们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我院儿科自 1996~ 1999年 ,收住 1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2例患儿中男 8例 ,女 4例。日龄 30~ 50天。体重 4 0 0 0~ 4 50 0g ,均为母乳喂养 ,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无外伤史。临床表现 :7例患儿起病前有发热病史 ;10例患儿曾口服或肌注过抗生素 ;8例表现为颅内出血 ,表现为前囟饱满 4…  相似文献   

20.
4例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_1缺乏症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因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个案来自于海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个案调查表。结果4例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均为1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的儿童,且均为母乳喂养,儿童自身的营养状况、健康状况是发生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及症状轻重的影响因素。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通过及时补充维生素K1可以治愈,且可以据此诊断维生素K1缺乏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