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无囊膜无晶体眼后房植入人工晶体是最理想的选择 ,以前多选择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在某些情况下 ,如患者有青光眼、色素膜炎或角膜失代偿的病例 ,不适合前房植入。我院自 2 0 0 0~ 2 0 0 2年 ,选用经巩膜缝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用两根缝线四点固定于水平位睫状沟内 ,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 ,男 2例女 3例 ,年龄 4 6—75岁 ,平均 6 2岁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合并虹膜根切术2例 ,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虹膜萎缩 1例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破裂 2例。患者均为无后囊或囊膜残留很少玻璃体脱出的无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后房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及角膜失代偿的原因。方法对350例478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78眼中发生角膜水肿78眼,其中角膜水肿失代偿2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发生角膜水肿及角膜失代偿与患者年龄、术中眼内冲洗液以及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开展 ,对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患者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2月在我院因高度近视术后植入人工晶体度数在 15D以下 6 2例 10 5眼 ,男 35例 ,女 2 7例 ,年龄 19~ 83岁 ,平均年龄 6 3.5岁 ,术后随访 6个月~ 2年 6个月 ,高度近视病史 14~ 6 0年 ,术前视力手动 /眼前~ 0 .1(矫正视力 ) ,晶体多数为后囊下皮质及核性混浊。1.2 方法 用YT - 2A型角膜曲率计测角膜曲率半径 ,KN- 30 0 0型眼科A/B超诊断仪测眼轴长度 ,平均眼轴 2 8…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方法 :综合观察和分析 16 9例、2 0 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视力与并发症。结果 :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187眼(90 .78% ) ,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11眼 (5 .34% ) ,未植入人工晶体 8眼 (3.88% )。后囊膜破裂 4 1眼(19.90 % ) ,虹膜损伤 2 9眼 (14 .0 1% ) ,角膜水肿 86眼 (4 1.75 %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 ,与术者技术不熟练及病例选择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白内障手术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67例,术中同期(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2例,后房型人工晶体18例,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7例,术后随访1-3年,结果,术后最佳视力达0.5以上38例,其中I期前房型人工晶体5例(占22.7%),后房型人工晶体15例(占83.3%),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8例(占66.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95.5%(21/22),后房型人工晶体33.3%(6/18),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8.5%(5/17),认为对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尽量采用同期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安全有效,若无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尽量采用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手术方法简洁,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对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67例,术中同期(Ⅰ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2例,后房型人工晶体18例;术后Ⅱ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7例。术后随访1~3年。结果,术后最佳视力达0.5以上38例,其中Ⅰ期前房型人工晶体5例(占22.7%),后房型人工晶体15例(占83.3%);术后Ⅱ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8例(占66.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Ⅰ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95.5%(21/22),后房型人工晶体33.3%(6/18),术后Ⅱ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8.5%(5/27)。认为对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尽量采用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安全有效。若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尽量采用Ⅱ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手术方法简洁,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院推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莉  莫梓坚  李敏 《广西医学》2004,26(12):1754-1755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推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4例 16 5眼在基层医院推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16 5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术后随访 1周 ,所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裸眼视力≥ 1.0者 2眼 (1.2 % ) ,0 .3~ 0 .8者 98眼 (5 9.39% ) ,0 .1~ 0 .2 5者 6 9眼(41.82 % ) ,<0 .1者 4眼 (2 .4 2 % )。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 ,角膜水肿 6眼 (3.6 % ) ,后囊破裂 3眼 (1.8% ) ,前房出血 3眼 (1.8% ) ,皮质残留 2眼 (1.2 % ) ,瞳孔移位 2眼 (1.2 % ) ,无 1例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 术前详细检查 ,认真准备 ,适当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用药 ,手术中充分散瞳以及细致的操作是减少和避免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罗康生 《四川医学》2006,27(10):1090-1091
目的探讨43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行Ⅰ期或Ⅱ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结果术后矫正视力≥1.08例(18.6%),0.5~0.928例(65.1%),0.3~0.47例(16.3%)。3例发生一过性高眼压,7例发生创伤性前葡萄膜炎。43例均无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结论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路径短,操作简单,作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补充,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补救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 1996年 1月至 1997年 2月收入我院治疗的外伤性白内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采用何种人工晶体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6年 1月至 1997年 2月收入院治疗的外伤性白内障共 2 2例、2 2眼 ,4~ 5 3岁 ,平均 2 6 .0 5岁 ;其中男 18例、18眼 (81.82 % ) ,女 4例、4眼 (18.18% )。行角膜裂伤缝合术 3眼 ,术后 1周内行白内障针吸术 ,其中 2眼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1眼 3月后行 2期后房悬吊型人工晶体植入 ;巩膜裂伤缝合术 1眼 ,术后 1周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球内异物提…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选择因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囊破裂较大 ,不能行 期后房型人工晶体 (PC- IOL)植入以及白内障囊内摘除术需行 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 12例 12眼 ,行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AC- IOL)植入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12眼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5 2~ 78岁。 期植入 7例 7眼 , 期植入 5例 5眼。 期植入者距原手术时间 4~ 10年 ,术前矫正视力 0 .4~ 0 .6 ,眼压 <2 .6 6 k Pa,眼底无病变 ,前房角镜检查房角无广泛粘连。所植入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Ⅱ期新型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曾行单眼白内障摘除而未植入人工晶体、且不适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 18例患者 ,行Ⅱ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时间 5~ 15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其中 8眼≥ 0 .8,6眼≥ 0 .5 ,其余在 0 .4~ 0 .2之间。结论 :Ⅱ期新型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操作简单 ,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Phakic 6H型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手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1年9月-2006年3月间行Phakic 6H型ACP-IO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共170例(283眼),经连续随方,对最终行ACP-IOL取出的7例(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定期测量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颞侧及鼻侧5个方位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6例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数为2 105个/mm2,平均丢失率为73.71%(1例因角膜失代偿无法测量出内皮细胞密度).4例行ACP-IOL取出+透明晶状体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1例行ACP-IOL取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IOL植入,2例行ACP-IOL取出.结论Phakic 6H型ACP-IOL对角膜内皮的远期影响可致角膜内皮功能临界失代偿甚至失代偿,发现角膜内皮功能处于临界失代偿或内皮有明显损伤时须尽快取出ACP-IO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或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不同术式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值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79例,10 5眼,分2组,术式1组5 6眼,为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标准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及眼内光凝、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式2组4 9眼,为经扁平部玻璃体术中先切除晶体及后囊膜,保留前囊并吸刮上皮层、后段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光凝后,再从角巩膜缘切口,将人工晶体植入前囊上、睫状体沟内,环型切除前囊中央直径4 .5~5mm左右的前囊组织。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3年,术式1组视力改善4 6眼,占82 .1% ,术式2组视力改善31眼,占6 3.2 % ,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眼数比较,0 .0 2 5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4年行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147例,其中36例术中发现有后囊破裂,占24%。分别行单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或后襻缝线固定或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有角膜或巩膜穿通伤史,其中8例曾...  相似文献   

15.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学习和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途径及可行性。方法对近期117例13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术后视力,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134眼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96眼,占71.6%;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123眼,占91.7%;术中后囊破裂9眼、无晶体核沉入玻璃体腔;角膜水肿15眼,无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术是白内障患者的最佳选择,只要手术者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规范学习,精心施术,就能熟练掌握这项技术。超声乳化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吴强  陈国辉  马晓昀 《上海医学》2004,27(9):666-669
目的 探讨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7例 37眼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在表面麻醉下经巩膜隧道式切口二期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并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 5~ 2 8个月 ,平均 18.4个月。结果  37只无晶状体眼均顺利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矫正视力为 0 .1~ 0 .6 ,术后 3个月达 0 .2~ 0 .8,2 7眼≥ 0 .5(73.0 % ) ,35眼 (94 .6 % )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以上。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为 (194 7± 5 81)个 /mm2 ,术后 3个月平均为 (1871± 4 6 2 )个 /mm2 ,手术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葡萄膜炎、一过性高眼压。结论 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钟凌  刘盛春  潘丽梅 《四川医学》2013,(9):1371-137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外伤性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7月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眼球挫伤晶体脱位病例17例(17只眼).观察其术前,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 15只眼(88.24%)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提高1行及以上;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眼压均正常;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手术前平均减少4.57%.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外伤性晶体脱位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手术源性角膜内皮损伤,同时获得一个较为良好的术后视力与满意的眼压.  相似文献   

18.
陈霞琳 《广西医学》2002,24(9):1351-1352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Ⅰ期或Ⅱ期植入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2 5只眼晶体后囊膜破损或无后囊膜的患者进行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 >0 3占 6 0 % ,门诊随访 3~ 6个月 ,>0 3占 80 %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新型弹性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12 4眼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 ,行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于角膜缘后 2 mm处作长 6m m的巩膜隧道切口。有广泛虹膜后粘连者采用瞳孔缘放射状切开 (0 .5~ 1mm)。结果  96例 12 4眼中 12 2眼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98.4 % ) ,2例后囊膜破裂者二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1.6 % ) ;3月随访时视力光感 3眼 (2 .4 % ) ,0 .0 1~ 0 .1者 6眼 (4 .8% ) ,0 .2~ 0 .4者 2 4眼 (19.0 % ) ,0 .5~ 1.0者 91眼 (73.4 % ) ;并发症主要包括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反应 ,其中 10眼出现人工晶体前膜 (8% ) ,另角膜水肿 10眼 (8% ) ,后囊膜混浊 2 5眼 (2 0 .9%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 5眼(4 % ) ,玻璃体积血 3眼 (2 .4 % )。结论 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可使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获得比较理想的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晶状体摘除和前玻璃体切割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方法 28例(28眼)因眼外伤致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眼前段复杂并发症的患者,均行晶状体摘除和前玻璃体切割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4眼同时行后囊膜切除术.术后随访2 ~ 25月,观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1眼,占39.29%;视力0.1 ~ 0.4者,14眼,占50%;视力<0.1者,3眼,占10.71%.结论一次完成晶状体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应证的选择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角膜瘢痕和散光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