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结肠成形袋和结肠J型袋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的作用。方法将73例中下段直肠癌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CPP组)36例,行结肠成形袋手术。第2组(CJP组)37例,行结肠J型袋手术。分别于术后6、12个月对患者排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CPP组均成功实施了结肠成形袋手术,但CJP组有4例(10%)因盆腔狭窄、肥胖未能成功实施结肠J形袋手术。术后6个月时两组每日平均排便次数为4.3和4.5,便后1h内需再次排便为23%和20%,大便失禁评分为3和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4,x^2=0,101,t=0.643,P〉0.05)。术后12个月对每日平均便次、便后1h内需再次排便、大便失禁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CPP组和CJP组分别为:2.4次、2.2次;5%、6%及2、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9,x^2=0.506,t=0.582,P〉0.05)。结论结肠成形袋和结肠J型袋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的作用相似。结肠成形袋方法简单、临床效果肯定,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结肠贮袋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最理想的治疗术式。方法 对86例低位直肠癌切除后经肛门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肿瘤下缘距肛缘6-7cm 62例,8-10cm 24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8-12周时排便功能控制良好,排便次数为1-4次/d,18周时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排便次数为1-2次/d。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总的局部复发率为3.7%(3/81),总的5年生存率为66.7%(14/21)。结论 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可避免腹部结肠造口,并防止吻合口瘘的发生,作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4.
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术的现状与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Parks等[1]首次报道以来,全结肠切除、部分直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逐渐成为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5.
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全结肠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术后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的价值。方法:对近5年16例全结肠切除病人应用J型回肠贮袋肛管肛管吻合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术式并发症少,无一例回肠肛管吻合口瘘发生,肛门功能良好,无夜间漏便,大便次数平均3-5次/d,夜间0-1次,无贮袋炎发生,病人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全组病人随访1-5年,无恶变发生。结论:全结肠切除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贮袋炎,且肛门功能好,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易行,只要指征选择适当,该术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焱辉 《腹部外科》2010,23(6):353-354
目的评价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应用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62例中低位直肠癌。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8~60个月,局部复发4例,其中Dukes B期1例,Dukes C期3例,复发率为6.5%。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不良现象发生。结论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J形端侧吻合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拖出保肛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经肛门拖出切除J形端侧吻合术的情况,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J形端侧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4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30~80 m...  相似文献   

8.
应用弯曲端端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弯曲端端吻合器(PCEEA)行胃肠道吻合术在很多国家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对减少术后吻合口痊等并发症,以及使更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避免腹部结肠造口提供了帮助。作者自1994年3月起,对20例直肠癌患者利用PCEEA行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表明此法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复习有关文献对临床使用体会和并发症预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用支撑捆扎套入法完整保留齿状线和肛门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方法87例低位直肠癌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后,保留距离齿状线≤1cm的直肠,剥离直肠黏膜,保留齿状线。近端结肠内置入肛门支撑吻合管,经肛门拖出与直肠残端吻合。结果87例保留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漏,随访2~60个月,随访率89%,无吻合口复发;盆腔内软组织肿瘤复发3例,闭孔淋巴结复发2例,异时肝转移6例。术后12个月吻合口狭窄6例。术后6个月对79例排便功能进行评价,平均每日排便2~3次,可以区分排气和排便,可以控制半成形便,排便不规律52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支撑捆扎套入法可以完成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应用新荷包技术在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分析6例应用新荷包技术行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资料。患者在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将带有缝针的钉座通过靠近上切缘处乙状结肠肠壁切口置入乙状结肠肠腔内,然后将缝针从肠壁穿出,引导钉座杆穿出肠壁,靠近钉座处用直线切闭器切断结肠;远端肠壁连同肿瘤经肛门外翻拉出体外,在直视下行肿瘤下切缘的切割闭合,完成吻合。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65±21)min,出血(55±12)m L;无吻合口瘘;术后随访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新荷包技术应用于全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良好的短期效果,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结肠J 型贮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行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的 12 0例中低位直肠癌分为贮袋组 2 2例 ,结肠直肠直接吻合组 98例 ,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排便功能。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 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贮袋组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距离为 (3 6± 1 5 )cm ,与直接吻合组 (5 2± 1 9)cm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术后 3个月和 1年时每日大便次数贮袋组较直接吻合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排便急迫感改善明显 (P <0 0 5 )。术后 2年时两组间上述指标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时选择结肠J 型贮袋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近期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2.
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目的评估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总结4年中采用该技术行直肠癌手术97例。癌灶下缘距肛缘平均距离82cm,其中3~7cm42例(433%,42/97),大于8cm55例(567%,55/97)。结果所有患者吻合器切除圈完整。术后吻合口漏9例(93%,9/97),肿瘤距肛缘小于7cm患者的吻合口漏发生率显著高于距离大于7cm的患者(P<0.05),神经性膀胱排空障碍5例(52%,5/97),切口感染7例(72%,7/97),吻合口出血4例(41%,4/97),术后肛门部疼痛1例(10%,1/97)。结论双吻合器吻合法可作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盆腔灌洗防治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或低位前切除术后盆腔内连续灌洗法防治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将1995年1月至1998年6月间我院收治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AR)或低位直肠前切除(LAR)74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连续灌洗,另一组常规引流对照观察。结果灌洗组无瘘发生,而对照组瘘发生率为135%(5/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5)。结论连续灌洗法可有效清除吻合口周围的血液和坏死组织,是防治吻合口瘘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中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治疗的169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69例中男107例,女62例。年龄21~99岁,平均为54.2岁。肿瘤下缘距齿状线5~9cm。病理诊断直肠腺癌163例,其中高分化者70例,中分化者81例,低分化者6例,黏液腺癌6例。腺瘤癌变6例。Dukes分期:A期61例,B期101例,C期7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2.9%),狭窄3例(1.7%),术后早期排便次数可达6~12次/d,术后12~18周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69例术后随访率为91%,中位随访时间5.8年。局部复发率为5.8%,肝转移率为13.7%。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66.9%,中位生存时间69(6~132)个月。结论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能达到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且可保留肛门正常的排便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5.
崔明  刘武红 《腹部外科》2004,17(2):106-107
目的 探讨吻合器在直肠癌Hartmann术后二期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因急性梗阻而行Hartmann手术的直肠癌病人在二期吻合中应用吻合器的效果 ,结合文献探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经验。结果 全组术中直肠和结肠吻合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1例 ,吻合口狭窄 2例 ,伤口感染 2例 ,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单吻合器技术在Hartmann术后二期吻合中的应用能免除复杂的盆腔解剖 ,降低手术风险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肠中下段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最佳治疗术式。方法 对采用经腹经肛门切除中下段直肠癌以经肛门行结肠直肠粘膜吻合术32例,癌灶下缘距肛缘6~7cm20,8~10cm1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32例6~52个月,平均29个月。于术后19个月局部癌复发1例(3.1%),现仍无癌生存31例。本组术后8~12周时排便功能控制良好,为1~3次/d,18周时肛门排  相似文献   

17.
保留直肠肌鞘的肛管吻合术后控便功能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新  张志云  戴宗晴 《腹部外科》2006,19(3):168-169
目的探讨保留直肠肌鞘的低位肛管结肠/回肠吻合术后控制排便的功能。方法对13例直肠、结肠病变病人行上段直肠切除,距齿状线上1cm剥除下段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保留直肠肌鞘,行结肠/回肠与肛管吻合。结果13例病人近期内控制排便功能欠佳,但随着结直肠代偿功能的恢复,远期效果较满意。结论该方法术后效果满意,病人术后生存质量较高,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