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 5 79例行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中 ,出现脱管 5例 ,现将脱管原因及教训报告如下。脱管患者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3~ 5 1岁。因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术后而行 HBO治疗有 3例 ,心肺复苏术后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行 HBO治疗各 1例。 HBO治疗方法 :采用复合舱在多人空气加压舱内行 HBO治疗 [1 ] ,压力为0 .2 MPa(2 ATA) ,插管吸纯氧 4 0 m in2次 ,中间间歇吸空气 10 m in,每日 1次 ,每 10次为 1个疗程。脱管发生于加压阶段 2例 ,减压阶段 3例。 5例脱管患者中 …  相似文献   

2.
吸入性损伤及其气管切开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吸入性损伤病人实施气管切开的预见性护理经验,完善其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 2005年6月收治的56例吸入性损伤病人,在确诊为吸人性损伤的初期,气管切开前、后,拔管时与拔管后等时相进行预见性护理,一旦发现病人有气管切开指征,在做好护理急救的同时及时报告医生。结果:56例患者中,5例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均在预见性护理的信息提示下实行了气管切开,轻度和中度病人未实行气管切开手术;除1例高龄大面积烧伤(97% TBSA)早期死亡外,其余均痊愈。结论:吸入性损伤的主要治疗与护理原则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是否实施气管切开与何时切开,预见性护理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效防止呼吸道堵塞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后出现昏迷及呼吸障碍的重症患者大多数需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患者机体的氧供.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能够明显增加患者血氧含量,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由于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气管切开后仍要求在高压氧舱内将呼吸机的机械通气与气管套管吸氧结合,因此护理管理质量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呼吸道的管理尤为关键,因为气管切开治疗开放了呼吸通道,使外源性病菌容易侵入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性,且高压氧舱为完全封闭的治疗环境,缺少空气对流,加之持续高浓度氧供,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由于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大部分意识不清,咳嗽、咳痰等条件反射减弱,无法自行排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因此较容易发生痰液潴留,使细菌繁殖增生,引发气管切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本研究探讨高压氧舱内呼吸机联合气管套管吸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模式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行气管切开插管术,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死腔。由于目前没有适合气管切开插管术后患者的吸氧罩具,使这类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高压氧治疗,错过高压氧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影响预后。笔者利用输液瓶吊篮自制高压氧舱吸氧罩和气管插管外口保护架,并临床应用于86例气管切开插管术后患者,效果满意,现将制作方法及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高压舱内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体会王玉生,鲍新平我院高压氧科自1986年5月至1990年3月共收治各种麻醉意外、电击伤、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气管切开病人23例。高压氧(HBO)治疗是心肺复苏、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由于气管切开给...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患者不能使用面罩吸氧,此类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需要解决吸氧装具与气管切开外套管的连接问题.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吸氧:(1)使用鼻导管开放式供氧.一般采用舱内的一级供氧装置,开启流量计把鼻导管放在气管开口处给氧.这种方式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也是采用最多的方法之一.缺点是:患者吸入的氧气混合大量的空气,不足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且氧气排放在氧舱内,造成舱内氧气浓度升高,从而带来安全隐患.(2)头罩吸氧 [1].这是一种高压氧舱专用供氧头罩,由有机玻璃制作而成.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压氧能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增加血氧含量,减少中枢神经的缺氧性损伤,促进患者苏醒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但昏迷患者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加上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失去保护功能与外界直接形成呼吸通道,外源菌易顺此通道直接进入肺部造成呼吸道严重感染,给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所以做好气管切开患者舱内外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简述纯氧舱治疗小儿心内直视术后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选择心内直视后缺氧性脑病小儿患者3例,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3-6岁。患儿由家长陪同均着纯棉服进舱。以纯氧加压,在2.0ATA(2个绝对大气压)稳压吸氧1h,1次/天,结果:治疗后,4天内意识恢复者1例;10天内意识恢复者2例。结论:正确的临床护理是利用纯氧舱治疗小儿心内直视术后缺氧性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迟大明  朱悦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2):899-90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的危险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颈髓损伤患者l064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价标准分为4级,其中A级243例,B级327例,C级306例,D级188例。除外头外伤、气管损伤和来院时已行切开患者7例,共106例患者急性期需要气管切开。评价损伤节段、年龄、吸烟史、既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胸部或肺损伤等因素在气管切开的决定作用。结果 本组气管切开率最高为A级患者(35.0%,85/243);不完全脊髓损伤(B、C和D级)气管切开率只有2.6%(21/814)。A级颈髓损伤中,C3节段损伤3例均需气管切开;C4-5节段损伤患者只占全组的43、2%(105/243),气管切开的患者却占74%(63/85)。脊髓损伤后需气管切开的可能性自C5以下逐渐减少,除了C3水平,C4水平脊髓损伤气管切开的概率最高,与其他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8节段的脊髓损伤则不需要气管切开。C5-7节段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年龄通常〉45岁、患有肺部疾患或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完全性脊髓损伤中行手术治疗97例,术后无患者需要气管切开,无切口感染发生。结论 完全性、高节段脊髓损伤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气管切开率。既往肺部疾病、年龄〉45岁是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气管切开不会增加前路手术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0.
昏迷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属于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患者常需要气管切开。高压氧具有提高血氧分压,修复和激活脑干网状结构等作用,是昏迷促醒的重要方法。高压氧治疗时特殊的高压密闭环境,以及患者气管切开状态,对护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近几年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共进行了8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的高压氧治疗,无护理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V"领后开襟上衣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住气管切开患者455例,全部使用"V"领后开襟上衣.结果 使用自制上衣后患者农领卡在气管切开套管以下,原有的阻碍呼吸、造成污染,及不便于气管切开处换药、吸痰等护理操作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穿着自制"V"领后开襟上衣可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感染或过度暴露受凉导致的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32例纤维支气管镜监护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亭  陈美琴 《人民军医》1998,41(12):702-703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治疗手段,如护理不当等原因,易造成感染扩散。痰栓阻塞或气管粘膜坏死脱落,可引起肺不张、窒息、出血等致命性并发症。近3年来,我们对32例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了纤支镜监护及局部抗生素液灌注治疗,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6例,女6例;年龄18~75岁,平均55.1岁。原发病:术后肺感染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外伤后昏迷4例;呼吸道烧伤2例。气管切开后均经广谱抗生素静滴及常规气管护理。气管切开至出现并发症时间:3~9d,平均5.5d。感染扩散、呼吸衰竭加重12例,肺不张8例,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V"领后开襟上衣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住气管切开患者455例,全部使用"V"领后开襟上衣.结果 使用自制上衣后患者农领卡在气管切开套管以下,原有的阻碍呼吸、造成污染,及不便于气管切开处换药、吸痰等护理操作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穿着自制"V"领后开襟上衣...  相似文献   

14.
王崇林  邓惠芬 《武警医学》2008,19(9):844-84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置管后并发肺部感染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类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康复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04~2006年收治的68例重型颅喃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27例在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后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行气道综合管理。结果:38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治疗组12例,10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5~10d,平均7d。对照组26例,9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11—20d,平均17.5d。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和感染控制率均明显优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者(P〈0.01)。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6.
阳凤华 《西南军医》2010,12(5):1037-1038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精心治疗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呼吸窘迫症状得到改善。21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呼吸机辅助通气,21例治疗7~40d痊愈出院,9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全身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率为30.0%。结论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凶险变化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精心护理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急性会厌炎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对急性会厌炎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 4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会厌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 ,咽痛 46例 ,发热 2 8例 ,吞咽困难 3 2例 ,呼吸困难 2 7例 ;1次确诊 3 7例 ,2次确诊 8例 ,3次确诊 1例 ;无一例气管切开。结论 对有咽痛病人常规间接喉镜检查意义非常大 ,治疗应常规抗生素联合类固醇激素 ,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急救技术。体位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1] ,现将 5例老年病人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体位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老年男性 4例 ,年龄 6 0~ 84岁 ,女性 1例 ,年龄 6 0岁。呼吸机治疗时间 72h~ 330d。 5例均行气管切开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并呼吸衰竭 2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 1例 ,脊髓侧索硬化症 1例 ,脑栓塞并风湿性心脏病 1例。2 体位护理2 .1 体位护理的必要性 :体位是病人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适当的体位对治疗疾病 ,减轻症状 ,进行各种检查 ,减少疲劳有良好的作用。体位…  相似文献   

19.
分析行气管切开治疗的85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颈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改善通气,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重要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梅丽 《西南军医》2010,12(5):1024-1024
目的总结重度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31例抢救成功,顺利拔管,7例死亡,成功率81.6%。结论对重度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地吸痰、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原发病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