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硬膜外隙镇痛的自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手术后运动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术患者(ASAⅠ或Ⅱ级)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左旋布比卡因PCEA,对照组用罗哌卡因PCEA,用双盲法对比观察接泵后4、8、12h各时点VAS评分及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病例数、按压次数/实进次数(D/D)比值在1~2范围内的病例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满意、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硬膜外隙镇痛的自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术患者(ASAⅠ或Ⅱ级)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用左旋布比卡因PCEA,(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用罗哌卡因PCEA,用双盲法对比观察接泵后4、8、12h、各时点VAS评分及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病例数、按压次数/实进次数(D/D)比值在1~2范围内的病例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0.1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30)和布比卡因组(B组,n=30)进行PCEA,观察患者24h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级(BCS)相似,而24h硬膜外用药量、24h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D)比值及PCA按压次数B组>L组(P<0 05);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运动恢复分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PCEA能达到满意镇痛效应,并减少局麻药及芬太尼用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运动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0.1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经腹剖宫产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25)和布比卡因组(B组,n=25)进行PCEA,观察患者24h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相似,而24h硬膜外用药量、24h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D)比值及PCA按压次数B组>L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4、8、12h运动恢复分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PCEA能达到满意镇痛效应,并减少局麻药及芬太尼用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运动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0.25%左旋布比卡因与0.2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剖腹产手术并要求PCEA术后镇痛的产妇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进行双盲对照观察.选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行术后PCEA.距最后1次硬膜外给药30 min开启镇痛泵,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CA按压次数、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不良反应及24 h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点为术后0,3,6,18,24 h.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满意,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效果稍强.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与0.25%罗哌卡因硬膜外PCEA的镇痛效果均较满意,特别是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在术后镇痛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浓度左旋布比联合芬太尼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胎盘娩出后接PEA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A组(n=20)用药为0.075%左旋布比卡因,B组(n=20)用药为0.1%左旋布比卡因C组(n=20)用药为0.125%左旋布比卡因,D组(n=20)用药为0.15%左旋布比卡因,各组均加用4ug/ml芬太尼,溶液量120ml,持续镇痛48h,观察术后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记录术后各时点的BP、HR、RR、SPO:等有关数值,评分及不良反应,用药量及按压数。结果镇痛药物用量及效果,四组VAS、24h、PAC按压数比较A组分别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局麻药用量比较D组分别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D组镇痛效果优于A、B组,四组患者术后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4ug/ml,浓度配方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较为优良,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与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等,用于小儿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机体影响。方法择期尿道下裂修复手术后PCEA患儿70例随机分成L(镇痛液1g/L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0.001g/L+地塞米松5mg+昂丹司琼4mg)组35例和R(1g/L罗哌卡因复合相同药物)组35例。观察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下肢运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副作用。结果2组的镇痛、镇静效果均良好,总PCEA次数、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手术前后及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Bromage评分均无2分病例,评分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术后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液PCEA,镇痛效果好,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安全可行,与罗哌卡因类似,为小儿术后镇痛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付琦  韩雪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10-1612
目的:比较单用左旋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芬太尼用于乳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择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Ⅱ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2μg/m1);Ⅲ组:0.125%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2μg/ml)。观察患者术后24小时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Ⅰ组VAS评分,总用药量及PCEA泵按压次数与实际进药次数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用于乳癌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0.15%左旋布比卡因与0.2%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对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腹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组1,40例),左旋布比卡因组(组2,40例),两组术后分别采用0.2%罗哌卡因、0.1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1μg/ml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接受0.2%罗哌卡因PCEA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恢复较早(P<0.05)。结论:0.2%罗哌卡因和0.1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相同,罗哌卡因组的患者术后活动更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复合芬太尼用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的患者,腰硬复合麻醉,术后随机分为2组,Ⅰ组(n=20):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n=20):0.125%布比卡因。2组均复合芬太尼2μg/kg。观察2组患者术后48h内的生命体征、出血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生命体征、出血量、WHO疼痛分级、PCEA总用药量及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低血压发生率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勇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4):266-269
目的:观察腹部术后甲磺酸罗哌卡因(每支119.2mg/10mL)与左旋布比卡因(每支37.5mg/5mL)复合吗啡(每支10mg/mL)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择期手术60例,年龄16~6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行硬膜外穿刺留管。术后镇痛分为A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左旋布比卡因+吗啡;B组:PCEA甲磺酸罗哌卡因+吗啡;C组:PCEA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吗啡。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评分,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比较,C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不良反应少,A,B组4,8,12,24hVAS低于C组(P<0.05)。左旋布比卡因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甲磺酸罗哌卡因镇痛起效较慢,镇痛强度大,维持时间长。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腹部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者与吗啡复合应用能提高PCEA镇痛效果,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厦门莲花医院剖宫产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用0.75%布比卡因1mL复合芬太尼15μg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用0.75%左旋布比卡因1mL复合芬太尼15μg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血压、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下肢运动恢复时间。结果对照组发生低血压的例数为26例,观察组为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术中的镇痛满意。在按压宫底时,对照组疼痛明显的病例为17例,观察组为1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有皮肤瘙痒23例,症状均轻微未予处理,对照组有20例皮肤瘙痒病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搬抬产妇时,对照组有16例肌力达到Ⅱ级,观察组有36例肌力达到Ⅱ级、12例肌力达到Ⅲ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临床麻醉效果,可以在产科麻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相同浓度罗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布比卡因伍用吗啡、氟哌利多用于食管贲门癌术后胸段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贲门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0.1%罗比卡因组(I组)、0.1%左布比卡因组(Ⅱ组)、0.1%布比卡因组(Ⅲ组),每组20例,局麻药等量,均复合等量吗啡、氟哌利多,速率均为4ml/h。观察三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VAS)、PCA按压次数与有效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16、32、48hVAS评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按压次数及有效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下降Ⅰ、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罗比卡因、0.1%左布比卡因、0.1%布比卡因伍用吗啡、氟哌利多用于食管贲门癌开胸术后老年患者PCEA镇痛效果一样,0.1%罗比卡因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相应不良反应。方法择期经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ASAI或Ⅱ级,按术后硬膜外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研究组)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Ⅱ组(对照组)0.15%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ug/ml。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ml/h,自控剂量0.5ml/次,间隔时间15min。分别于术毕、术后2h、术后4h、术后24h观察和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镇痛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镇痛的满意优良率〉92%,不良反应Ⅰ组好于Ⅱ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0.15%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0.4ug/ml混合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PCEA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肛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药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肛门手术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肛门手术病例80例分为A、B、C、D4组,每组病例20例,其中A组PCEA配方为芬太尼0.5mg(5mg/L)、布比卡因75mg(0.75g/L)及格拉斯琼3mg,B组为芬太尼1mg(10mg/L)、布比卡因75mg(0.75g/L)及格拉斯琼3mg,C组为舒芬太尼50μg(0.5mg/L)、布比卡因75mg(0.75g/L)及格拉斯琼3mg,D组为芬太尼100μg(1mg/L)、布比卡因75mg(0.75g/L)及格拉斯琼3mg,均配成100ml。观察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恶心、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VAS评分:B、D组静息状态下术后4、16h均低于A、C组,术后24hA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镇痛药用量:B、D组静息状态下术后4、16、24h镇痛药用量均高于A、C组;实际PCA按压次数:B、D组静息状态下术后4、16、24、48h均高于A、C组;B组患者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如恶心、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术后镇痛满意度:D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1mg/L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应用于肛门手术PCEA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吴小龙 《海峡药学》2010,22(12):122-123
目的 比较0.2%罗哌卡因分别配伍喷他佐辛与吗啡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骨科手术患者100例,ASAI~Ⅱ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喷他佐辛镇痛,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吗啡镇痛.全程镇痛24h,逆回病房后(VAS=0)开启PCA泵,分别记录开机后4、8、12和24h的VAS评分、Ramesay评分、运动阻滞、血压、心率和PCA泵患者的按压次数(D1)和实际进入次数(D2)的比值.同时记录皮肤瘙痒、愚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肌力均可在4h内恢复.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2.3±4.5)h和(20.3±4.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e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3例患者有皮肤瘙痒表现,观察组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喷他佐辛配伍罗哌卡因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求后镇痛,缓解患者痛苦,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技术,对不同配伍曲马多术后镇痛效应进行研究。将90例(ASAⅠ~Ⅱ级)手术病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n=30)用1%曲马多;Ⅱ组(n=30)用1%曲马多+0.125%布比卡因;Ⅲ组(n=30)用1%曲马多+0.25%布比卡因;采用双盲法对比观察。结果术后24小时三组病人VAS评级Ⅰ组>Ⅱ组>Ⅲ组(P<0.05);三组曲马多用量Ⅰ组>Ⅱ组>Ⅲ组(P<0.05);PCEA总按数/实进数(D/D)比值在0~2范围内的病例数,Ⅲ组>Ⅱ组>Ⅰ组(P<0.05),提示Ⅱ、Ⅲ组镇痛效果较单纯组好。三组病人PCEA期间呼吸、循环无明显变化,无肢体运动障碍;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较低。结论:选择曲马多行PCEA镇痛时,复合0.25%的布比卡因其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相应不良反应。方法择期经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Ⅰ级,按术后硬膜外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I组(研究组)0.15%左旋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ug/ml。II组(对照组)0.15%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ug/ml。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 ml/h,自控剂量2ml/次,镇定时间15 min。分别观察和记录患者PCA泵开启时和开启后30 min、4 h、8 h、12 h、24 h和48hHR、MAP和SpO2数据;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SS)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起效时间Ⅰ组快于Ⅱ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 0.15%左旋布比卡因与舒芬太尼0.4ug/ml混合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PCE A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用于术后老年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组(Ⅰ组,n=20)和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Ⅱ组,n=20).术毕两组均连接微量止痛泵行PCEA 48h,镇痛液配制:Ⅰ组或Ⅱ组分别采用左旋布比卡因100mg或罗哌卡因100mg复合曲马多30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采用Prince-Henry疼痛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记录用药后3、6、12、24、48 h疼痛评分,监测并记录相同时点BP、HR、ECG、RR和SpO2变化以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点疼痛评分均<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满意率为100%;各项监测指标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3%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术后PCEA可提供确切的镇痛效果,与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的效果相似,患者循环、呼吸功能均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0.125%左旋布比卡因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临床效果,并于0.2%罗哌卡因比较。方法:选择4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ASA~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20)、罗哌卡因组(R组,n=20)。两组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0.2%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0.005%)和地塞米松10mg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和病人自评镇痛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和地塞米松用于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取得和罗派卡因同样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