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动脉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超声消融术,术后配合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2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超声消融后有45例闭塞动脉再通,手术成功率达86.5%。均配合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全部得到缓解。且患者术后跛行距离增加,冷、凉感觉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经皮氧分压、皮肤温度及踝肱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一、准分子激光疗法:缺血型的糖足患者效果好糖尿病足有三个类型:神经型、缺血型和神经缺血型,后两者所占比例达到80.9%。目前,对于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足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对于缺血型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可以尝试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融和血管新生疗法,疗效比较理想。准分子激光是一种冷激光,进入到体内后可以将斑块和血栓汽化,继而溶解。这种方法治疗非常迅速,根据病人病灶长短,基本可以达到一秒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很多病情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之苦。南京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秦永林博士指出,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发展,如今糖尿病足已可借助介入手术打通病变闭塞的血管,免除截肢之苦,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糖尿病伴糖尿病足60例,糖尿病不伴糖尿病足60例,正常对照30例行高分辨彩色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EID)舒张功能。结果糖尿病患者血管舒张功能低于非糖尿病者(p<0.05),而糖尿病足者更低(p<0.05);且随着糖尿病足分级的加重,血管舒张功能呈递减。结论高分辨彩色超声可判断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确认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开显露股动脉或经皮穿刺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随后将干细胞悬浊液注射于缺血小腿肌肉内。结果46例患者术后冷、凉感觉得到改善,跛行距离增加,踝肱指数提升(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足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本文观察灯盏花素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病变、代谢紊乱、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等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探索防治糖尿病足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足中实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并且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各34例,对糖尿病足患者实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非糖尿病足与糖尿病足的FBG、2hFBG、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应用在糖尿病足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1 糖尿病足概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下肢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受损,主要病理学基础是下肢坏疽[1]。糖尿病足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截肢主要原因,更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死因,85.5%的糖尿病足合并细菌感染[2]。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后发生的与下肢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的感觉异常,是足部的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的破溃,是一种慢性疾病,已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现谈谈糖尿病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秋冬季节,周围血管疾病高发,全球约2.4%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疾病,而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致的下肢缺血坏死等病变(糖尿病足)就是一种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9.
李建敏 《职业与健康》2007,23(9):756-757
WHO将糖尿病足定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花费巨大。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病人也在逐渐扩大,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现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糖尿病足预防进行的健康教育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困扰,就是身上有伤口时不容易愈合。这个伤口如果发生在脚上,没有及时处理,伤口感染会扩大,这就是糖尿病足了。大多数情况下的糖尿病足是这样形成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情况,如果趾血管栓塞,由于发病比较严重,相对容易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