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肺部结节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辨治肺部结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318例经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部结节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以及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肺部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 肺部结节患者症状及体征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后得到4个中医证型,分别为痰热郁肺证(36.47%)、肺脾气虚证(24.52%)、肺阴亏虚证(23.00%)、气滞痰凝证(16.03%)。病位在肺,可涉及脾肝。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结论 肺部结节中医证候虚证以肺脾气虚证、肺阴亏虚证为主,实证以痰热郁肺证、气滞痰凝证为主。其病理因素为痰热、气滞、痰凝,正气亏虚是肺部结节变化发展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结节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辨治肺结节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肺结节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487例肺结节患者四诊信息,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的结果形成证候,得出关于肺结节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剔除68例患者,最终纳入419例患者。肺结节患者无明显呼吸道症状,而是以睡眠障碍(80.4%)、乏力(51.8%)、病情与情志有关(49.4%)、胸闷(47.9%)、烦躁(45.8%)、容易感冒(42.7%)、口渴(42.2%)、气短(41.7%)、自汗(41.7%)、指甲淡白(41.5%)、精神差(39.6%)、食后痞胀(37.2%)、食欲差(29.1%)等全身症状为主;聚类分析得出气阴两虚证、痰热瘀结证、肝郁气滞证、脾虚湿盛证四类证型。结论:肺结节病位在肺,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性虚实夹杂,虚证以气阴两虚、脾虚为主,实证以肝气郁滞、痰湿或痰热瘀结为主。  相似文献   

3.
浅谈体质与中医证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燕 《河北中医》2006,28(8):626-627
1体质 中医体质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后世,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之逐渐成为较系统的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随着现代化中医学的发展,近20年来,众多的研究者从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到临床应用的观察总结、专题调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中医体质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候及其与体质关系浅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孙婧  熊志强  沈丽萍  谢伟  黄琼  傅奕  刘永芳 《光明中医》2020,(21):3315-3317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和中医证候判定,观察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42. 22%)、阳虚质(28. 89%)、阴虚质(11. 11%) 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肾阳虚证(74. 44%)居多,其次为阳虚质(28. 89%)、阴虚质(11. 11%)。不同体质类型发病后中医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的患者发病后多数表现为脾肾阳虚证;阴虚质发病后表现为阴虚内热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质发病后表现为风湿热痹证和脾肾阳虚证。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为主,发病后中医证候的形成受体质类型影响而具有倾向性。  相似文献   

6.
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核心。中医体质辨识作为最具临床操作性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被认为是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基础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中医体质状态标准曲线,将证候调控规律研究确立的状态演变曲线与之拟合并综合分析,明确体质对中医证候的干预方法与影响因素,从而实现中医临床疗效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中医体质的角度探讨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高危病理因素,为急性白血病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近10年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404例(观察组)以及同时段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40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的方法统计2组人群以及观察组中继发型AL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证候分布情况,从而比较2组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分析继发型AL的中医体质、证候特点,用于指导临床治疗。选取AL患者中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者比较血常规、骨髓原始细胞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医体质以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中医证候以热毒内盛证、瘀血阻滞证、痰湿内停证、阴精亏损证为主。继发型AL体质类型主要以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证候类型主要以阴精亏损证和气血两虚证为主。AL患者中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者血常规、骨髓原始细胞情况比较,气虚质和阴虚质分别与平和质相比,阴虚质的构成比差异性更大,而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别与平和质相比,湿热质的构成比差异性更大。结论:从急性白血病的宏观群体来看,湿热质、阴虚质2种体质类型的比例较高,其继发的AL中以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湿热体质患者易出现湿热夹杂的证候表现,阴虚体质患者易出现肝肾亏虚的证候表现;阳虚体质患者易出现肾阳不足的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132例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从而分析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别分析,并对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2例乳腺癌患者中,气郁质占40.9%、气虚质占25.8%、瘀血质占15.2%、痰湿质占9.1%、湿热质占6.1%、阴虚质占3.0%。气郁质与肝气郁结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气虚质与气虚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瘀血质与冲任失调型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阴虚型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多为气郁质、气虚质。气郁质与肝气郁结型、气虚质与气虚型、瘀血质与冲任失调型、阴虚质与阴虚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提出体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体质形成的原因。不同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存在差异性,不同体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中医证候。重视辨证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因学理论,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干预的可行性,为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模式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证素特点及规律。方法:选取74例UC患者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病性证素以湿为主,其次为气滞;病位以大肠为主,其次为脾;②诱发或加重因素以饮食最常见,其中以寒凉食物为主;③青年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中年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虚、气滞为主,老年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湿、气虚、血瘀为主。④0~5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5~10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虚、气滞为主,≥10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湿、气虚、阳虚为主。⑤轻度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中度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滞、气虚为主,重度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气虚、湿、血瘀为主。⑥病变在直肠者病位主要在大肠,病性以湿、气滞为主,直、乙结肠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左半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滞、气虚为主,全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气虚、湿、血瘀为主,区域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为主。结论:UC病位证素以大肠、脾为主,病性证素以湿、气滞、热最常见;病机多为虚实夹杂。病情初期,证素以大肠、湿、气滞、热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及病变范围扩大,证素以脾、肾、湿、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13.
阙华发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二十载,尤擅治疗甲状腺疾病;推崇火神派理论,重视阳气,强调扶阳,疗效显著。笔者跟师侍诊,感悟良多,现将其运用温阳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潘倩仪 《中医临床研究》2014,(4):142-142,144
目的:探究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运动是否会改善体质。方法:将136例老年人被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被试参加太极拳锻炼,对照组不参加,1年后对两组被试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体质指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体质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以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从而对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查阅近20年来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文献资料,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470篇)录入到EpiData2.0数据库,转化为SPSS12.0数据库后,统计证候及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次、百分比。结果:144个证候类型中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证候是肝肾阴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得到证候要素48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19个)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肾、肝、心,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29个)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阴虚、阳虚、火。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文献的证候研究反映了该病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由于辨证者的思维和方法不一,造成临床分型十分繁杂,而用证候要素更能简洁、灵活地反映疾病本质。  相似文献   

16.
苏晶  刘新泉  张殷建 《河北中医》2016,(10):1484-1487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视屏显示终端(VDT)视疲劳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VDT视疲劳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尽量罗列临床VDT视疲劳患者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拟定VDT视疲劳中医证候调查表。通过SPSS 18.0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别进行各证候中医症状及证型的聚类分析,探讨VDT视疲劳的主要中医证候特征,得出VDT视疲劳这一现代疾病的基本中医证型。结果对调查表中常见的的44个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的VDT视疲劳可归纳为4个中医证型:肝气郁结证(45例),气血两虚证(31例),脾虚气弱证(20例),肝肾阴虚证(11例)。结论肝气郁结证、气血两虚证是VDT视疲劳最常见的证型,与临床辨证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获取49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四诊资料,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确定症状贡献度,建立诊断阈值,通过阈值辨证结果,分析本病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气虚、气滞、血瘀、痰浊、阴虚、火热等证候要素,可有单一证候要素、2个证候要素、3个证候要素、4个证侯要素及4个以上证候要素组合类型,气虚、气滞、痰浊在本病证候要素总体分布及组合分布中出现频率较高。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病机特点为气虚为本,气滞、痰浊为标,临床应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血脂异常中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长,而证候的确定又是辨证论治的基础,规范而科学的证候研究必然会对血脂异常统一病机的确定起主导作用,也必然会提升血脂异常的中医研究水平。根据目前血脂异常研究的现状,血脂异常中医证侯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优先进行:一是其主观症状的研究能够为中医证侯的研究提供依据,二是中医证侯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有利于探讨血脂异常中医证候的本质及规律,其研究结果也会对辨证治疗血脂异常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人群中医证候及证型特点,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OGTT试验筛选IGT病例,记录包括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等一般项目;采用设计的中医证候问卷,专人采集四诊资料,累计积分,聚类分析,归纳证型。结果:151例IGT患者在纳入调查的症状中,出现频数居前10位的依次是:健忘(62.3%)、夜尿频多(55.6%)、自汗(53.0%)、神疲乏力(51.0%)、脘腹胀满(49.7%)、口干咽燥(45.7%)、痰多(42.4%)、口渴喜饮(41.1%)、眼睛干涩(37.7%)、大便干结(35.8%)。聚类分析结果151例IGT患者患者中,气阴两虚型78例(51.7%),脾虚痰湿型52例(34.4%),阳虚血瘀型21例(13.9%)。结论:IGT的发病多与脾虚、气虚、阴虚、血瘀等因素有关;IGT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的证候特征,以期为其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制订调查问卷表,对2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按辨证标准分虚证(包括气血阴阳虚证及脏腑虚证)及实证(包括血瘀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肝郁气滞证及肝风内动证),对其分布频率进行统计,并对合并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的基本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占62.5%。虚证气血阴阳辨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气虚证,占37.0%,其次是阴虚证和血虚证;脏腑虚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心虚证,占71.5%,其次是肝虚证和肾虚证。实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血瘀证,占47.5%,其次是痰湿壅盛证。93%的患者出现复合证候,以3个证候组合居多,其次是4个证候。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以合并2种疾病的比例最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是其最常见的合并疾病。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是虚多实少,虚实夹杂;单一证候少,大多以复合证候形式出现;病变脏腑以心、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