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斑性狼疮     
<正> 1、处方:生地31克,麦冬、玄参各15.5克, 荆芥、天花粉各9.5克,黄连、白芷各3克, 升麻、甘草各6克。  相似文献   

2.
<正> 病例:白某,女,24岁,汉族,未婚,煤矿工人。患者1981年4月下旬,出现发热,4天后发现左下肢膝下有-2×3cm 大小红斑,翌日右下肢出现多数约1×1.5cm 大小之皮下红  相似文献   

3.
都是原因不明的疾病。结节性红斑常发生于小腿伸侧,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疙瘩),有压痛,但不出现水皰或溃疡,发病急,预后良好。红斑性狼疮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在皮肤上为局限性或播散性红斑:局限性的主要发生于面部,初起时为蛋豆大小的红斑,以后可逐渐扩大,典型病  相似文献   

4.
1 系统性红斑狼疮魏某,女,12岁。1985年3月10初诊。壮热面赤,两颊部蝶状斑疹,关节肌肉酸楚,烦躁口渴,咽干痛,牙龈出血,偶见痰中带血,舌质红苔黄,脉洪数,体温40℃。实验室检查:找到红斑性狼疮细胞。中医辨证,此乃毒火内燔,血热互结。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处方:犀角、牡丹皮、知母、甘草各6g,生地黄15g,生石膏20g,银花、连翘各15g,白芍、大青叶、玄参各10g。水煎服,日1剂。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属卫矛科植物,近年来引起医药界广泛重视。不仅疗效好,治疗病种多,而且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有着广阔的前途。就其治疗红斑性狼疮来说,它对各型红斑狼疮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朱仁康研究员(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祖国医学尚无相当名称,近似于阳毒发斑。盘状红斑性狼疮,类似鬼脸疮  相似文献   

7.
红斑性狼疮是一种发病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的结缔组织疾患,一般认为是自体免疫反应所致。重者可累及多个脏器,危及生命。我们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激素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择验案二则介绍如下。例一:赵××,女,24岁。门诊号:7682。1972年4月22日初诊。患者于1970年5月起低热,全身淋巴结肿大,白血球总数2000—3000,肝功能、血沉降均异常,血查狼疮细胞阳性。刻诊:面  相似文献   

8.
红斑性狼疮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本病分为局限性盘状红斑性狼疮和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两种类型。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外,与其内因密切相关,多由肝肾阴虚,气滞血淤、经络阻塞有关。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盗汗、五心烦热、关节肿痛、月经不调、心悸气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剥、脉弦、细数等,治疗上常采用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活血祛  相似文献   

9.
<正> 张某,女,48岁,城固县城关镇人。1994年3月9日初诊。患者自1992年春无明显原因而见唇、舌、颊粘膜起圆形或椭圆形虹斑,曾在本地以中西药治疗(药名不详)无效,于1992年底在西安医科大学作血细胞分析及免疫荧光法查抗核抗体确诊为红斑性狼疮,给服强的松,每次10mg,每日2次,1年多来病情一直反复发作。刻诊见唇、舌、颊粘膜上有圆形或椭圆形暗红色斑,高出正常粘膜,边缘清楚,直径最大约8mm,最小约  相似文献   

10.
红斑性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一般分为慢性盘状型和系统型。前者损害。主要局限于皮肤;后者除皮肤外,尚可累及肾、心、肝、肺等内脏器官,常伴有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症。因中医辨证本病有一系列血瘀见症,故对本病的防治采用活血化瘀法为主。一、本病的体征主要为血瘀。根据我院血瘀诊断暂行标准,从舌质紫、疼痛部位固定、有病理性块状物、泛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紫绀、内出血等方面进行观察。舌质紫舌体瘀点或瘀斑,以盘状红斑性狼疮较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多见。系统型中如伴心脏损害者多为暗紫,肾损害者多为淡紫,伤津及高烧者常为红绛。疼痛部位固定肝区、带状疱疹继发位、血管炎结节等。病理性块状物肝脾肿大、血管炎结节等。泛发性毛细血管扩张以面颊部及四肢末端多见。  相似文献   

11.
黎××,女,40岁,本院职工家属。1977年3月26日初诊。主诉:二、三年来觉两膝及双手各指关节疼痛,指、趾末端发凉。一年前开始见鼻两侧面颊部有数处小片状红斑,不痒不痛,后见红斑逐渐融合增大而来诊。检查:面颊部红斑呈蝶形分布,舌质红、苔薄黄、脉  相似文献   

12.
例一:叶××,女,28岁,1979年4月17日初诊。七年前起有间歇性关节疼痛、低热和心悸。当时在农村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热。1978年10月发现双下肢浮肿,在广州某医院住院检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有心、肝、肾损害,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3.
红斑性狼疮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斑性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按其病情轻重度波谱,可分为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深部红斑狼疮(P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叠型红斑狼疮(OLE)及其亚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轻者损害主要局限于皮肤,很少全身症状,重者除皮损外,尚可累及肾、心、肝、肺、神经系统等内脏器官,常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病情缠绵,多见于年轻女性,常有光敏感,血液中有很多自身抗体等为本病特征。近年来本病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国内外颇为重视。  相似文献   

14.
红斑性狼疮现代医学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仍处于被动状态,祖国医学通过脉证分析探讨,其病因和治疗已有不断进展,吾以搜风化淤为主治疗几例,其体会如下: 一、病因探讨红斑性狼疮中医也尚无确切资料记载,某些症状类似中医一些病证,如此病红斑溃疡有类似“疮疡”,关节症状又类似“风湿痹,”“历节风”,脾胃症状又类似“腹痛”“腹泻”等,顾名思义,狼疮,其红斑溃破似狼咬,其毒邪又如狼毒侵入机体,难以控制治疗,祖国医学对此病分析,风邪血毒相搏淫营侵血关系极大,因此,此病主证红斑是血病主证特点,狼疮是毒邪的结果,“风邪  相似文献   

15.
患者沐姓,女,32岁。1973年春先发现下肢浮肿,小便检查蛋白(卅),后面部见红斑。经泰州皮肤病研究所检查,找到狼疮细胞,用激素治疗,病情有所稳定。至1974年春天,症状逐渐加重,肢体高度浮肿,周身出现红斑,住××医院治疗两个多月,症状似有改善,出院后肢体依然浮肿,面颊红斑前隐后出,尿蛋白(卅),非蛋白氮60%毫克,血沉90毫米/时,血压150/110毫米汞柱,胆固醇250单位。就诊时面部红斑呈蝶形,旧斑色素黯褐,新斑颜色鲜红,周身有散在性红斑,面目下肢浮肿,肢体关节酸楚,腹满溺少,精神疲倦,卧床难起,舌淡苔白,舌体胖嫩,脉象沉弦。病因湿热内蕴,热邪化火,侵入血分,发为红  相似文献   

16.
17.
笔者近年来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红斑狼疮15例,疗效较满意,现整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33岁。本病主要表现为高烧不退,面部蝶形红斑,各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多数患者合併心、肝、肾功能损害。其中盘状型红斑狼疮(以下简称DLE)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13例。  相似文献   

18.
红斑性狼疮是结缔组织疾病之一,分为局限性盘状和系统性两型,临床以面部呈蝶状红斑损害为主,除皮肤损害外,同时累及肾,心肝等内脏器官,常伴有发热,关节酸痛等全身病状。由于病因尚未明了,加之病情严重而复杂,进展快;预后差,在治疗上比较困难。本人试用针刺治疗九例此种病人,初步探讨出一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某某,女,28岁,泌阳县高店乡农民,1986年1月13日初诊。患者一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发烧(T37.8℃),口唇及四肢发麻,心中烦躁,乏力自汗,继之面颊部出现蝴蝶形红斑,色紫如肝,且有水泡,后水泡消失,微痒,表面有灰褐色鳞屑,右手掌鱼际部也起五分硬币大红斑一块,境界清楚。伴全身关节酸痛,以手指关节疼痛为甚,头发枯燥而脱。地区某医院曾诊为“盘状红斑性狼疮”,虽以激素等治疗,仍反复发作,乃求诊于余。证见面颊部蝶形红斑,色紫如肝,  相似文献   

20.
红斑性狼疮多发生于女性,而且多发病于生育年龄(20~40岁)。因此,对该病患者可否妊娠,在妊娠期应怎样治疗等问题,有必要作一些探讨。我们认为,红斑性狼疮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而痹证迁延日久,风寒湿之邪侵入皮、肉、筋、脉、骨,内舍于五脏而引起“五脏痹”。红斑性狼疮的多脏器受累与此十分相似,故宜从痹论治。总的治则是祛风温阳,散寒除湿,调补阴阳。基本方:川桂枝3克,制川草乌、炒荆芥、炒防风、仙灵脾、伸筋草各9克,玄参9~12克,甘草3~4.5克。根据损及脏腑的不同,分为风痹损及肌肤脉络,风痹损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