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草药应用不断国际化 ,马兜铃类中草药如关木通应用不当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已日益受到重视。 1 999年英国《刺血针》杂志报道了 2名因服用含有关木通的中草药茶治疗湿疹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病例[1 ] 。 1 993年比利时公开披露了一些妇女因服用含广防己、厚朴等减肥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不幸事件[2 ] ,并被冠名为“中草药肾病” (Chineseherbnephropathy ,CHN ) ;1 96 4年 ,国内吴松寒最早报道 2例因大剂量服用关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3 ] 之后 ,陆续有木通肾毒性的个案报告[4~ 1 0 ] 。据初步研究 ,关木通的毒性成分为马兜铃酸 (…  相似文献   

2.
从 2 0世纪 60年代《江苏中医》报道临床应用中药关木通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个案以来 ,到 90年代比利时约报道在服用中国的减肥中药后约有 1 0 0人发生肾脏快速进行性间质性纤维化伴肾萎缩 ,服用中药导致肾病的报道日益增多 ,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多数学者认为 ,导致肾损害的中药是因其含有“马兜铃酸”而称为马兜铃酸肾病 ;国外学者则认为与长期服用中草药有关而称为“中草药肾病”  相似文献   

3.
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 ,人们认识到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植物如关木通、广防己等应用不当可引起肾脏损害。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仅有个别病例报道[1- 5] ,且无临床及病理分析 ,故未引起广泛重视。 1 993年 ,比利时学者报告了长期服用含广防己的减肥胶囊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后认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快速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 (RapidlyProgressiveRenalInterstitialFibrosis,RPRIF)” ,并称这种肾脏损害为“中草药肾病” (ChineseHerbNephnphy,CHN) [6 ] 。之后 ,有关马兜铃属中草药肾损害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不断…  相似文献   

4.
徐桂萍  王丽霞  彭黎前 《中草药》2004,35(7):841-842
因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恶心、呕吐、水肿、少尿而住进医院的病人,通常被称为“马兜铃酸性肾病”,受损。肾脏会硬化、缩小,逐渐失去功能,严重的还会因肾衰而死亡。有报道认为马兜铃酸分别存在于木通、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等10余种中药。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含马兜铃酸中药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中,而不包括其他科属的粉防己、木防己、川木通及白木通。  相似文献   

5.
邱鲁宁 《陕西中医》2006,27(12):F0003-F0003
90年代初比利时学者Vanherweghem首次报道“中草药肾病”(CHN),研究表明,只有马兜铃酸(AA)才是引起“中草药肾病”的毒性物质,认为“马兜铃酸肾病”才是更为合理的命名,得到了学者的认同。中草药制剂,包括:关木通、马兜铃、导赤散、复方地虎汤、龙胆泄肝汤、排石汤、小蓟饮子等  相似文献   

6.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目前已引起足够的重视.1964年国内首次报道[1]服用大剂量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993年比利时学者Vanherweghem JL[2]等报道患者服含有广防己的中草药时出现进行性肾损害之后,国外学者称之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而目前国内学者认为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成分的中草药,长期或过量使用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因而称之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chic acid nephropathy,简称AAN).笔者查阅近年来有关该病报道70余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服用含有马兜铃酸(AA)成分的中草药而引起的肾脏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64年,国内吴松寒[1]最先报道了由于服用大剂量木通煎剂所引起急性肾衰竭(ARF)病例;此后陆续有个例报告[2-3],1993年比利时学者  相似文献   

8.
正确对待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3年以来世界一些国家与地区有关中草药引起进行性肾脏损害的报道 ,引起国内外肾病专家的极大反响 ,对中医药治疗肾病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个问题 ,必须深入研究 ,加以应对。首先必须探明哪些中药可能发生肾损害。根据外国报道的资料多以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如 :广防己、关木通所致 ,经国内外研究 ,达到共识 ,可称为“马兜铃酸肾病”。但是在比利时临床事件以后 ,国内也有不少中药引起肾损害的报道 ,药味可达 80多种 ,其中不含马兜铃酸的数十种 ,大多是临床常用的药。如不正确理解 ,临床用药则无法进行 ,而且影响肾病患者应…  相似文献   

9.
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是指服用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而导致的肾脏损害。1964年吴松寒。首次报道了木通致急性肾衰竭的事件,但并未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直到1993年Vanherweghem JL。  相似文献   

10.
2.比利时的减肥茶事件和近年来的龙胆泻肝丸事件。1990年~1992年间,比利日寸有1700多人服用同一家诊所开的减肥药“苗条丸”,而且连续服用1~3年,结果有许多人被查出肾脏受到损害,有的人还出现肾衰。研究发现这是“苗条丸”中用了含有马兜铃酸的关木通所致,国外称为“中草药肾病”。1998年后,许多国家下令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已知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70多种中药被列入黑名单,仅2001年我国中药材提取物出口金额就因此下降1/4。  相似文献   

11.
配伍降低关木通肾毒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自1993年比利时的vanherweghem JL等首次报道“中草药”可引起进行性间质性肾纤维化以来。由关木通和广防己等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属植物引起的肾病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关木通等列为了禁用药。但是关木通作为常用药。其良好的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的功效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所以。关木通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应该被弃用还是通过合理配伍减毒使用,让其继续用于防治疾病引起了医药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17例与木通有关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媒体有多例关于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报道。国外资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报道至今已逾百例,主要发生在欧洲、日本;国内近期报道[1~3],北京地区4家医院自1997年5月~2001年6月确诊为木通所致肾小管间质肾病共51例[4]。笔者现就本院收治的17例病例临床特点及与所用中药的关系予以分析。 1 一般情况 17例患者均为本院肾内科1998年9月~2001年9月收治的诊为“与木通有关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33~69岁,平均51.27岁。除1例来源于山西太原,其余均来源于北京。所有病例均有明确…  相似文献   

13.
反相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 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干燥藤茎。近年来,关于关木通能够引起肾损害的问题在国际上争议较大,并受到产业界、学术界、政府各个方面的极大关注。为了去除关木通中的马兜铃酸类有毒成分,利用炮制手段达到“去毒存效”的目的,我们首先应明确其含量。文献中测定马兜铃酸A的含量有TLC扫描法[1,2 ] ,测定马兜铃酸的含量有HPLC法[3,4 ] ,测定马兜铃酸总酸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5] 。本文将报....  相似文献   

14.
关木通中毒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 3例关木通中毒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多在短期内服用大剂量关木通等中药后发生急性马兜铃酸肾病 ,临床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伴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 ,病理上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为主要特点 ,肾小球病变轻 ,免疫荧光阴性 ;经停药及对症治疗 ,病情多可稳定 ,肾功能好转 ,但多遗留一定程度肾功能障碍。结论 :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多在短期内服用大剂量关木通等马兜铃属中药后发生 ,应慎重使用该类中药 ;该病以肾小管损害为主 ,可遗留肾功能损害 ,应对该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监测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许华欣  闫梦青 《河南中医》2011,31(5):541-542
舍马兜铃酸中草药有马兜铃、天仙藤、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寻骨风、细辛等;服用后可能会导致急性或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应重视其肾毒性.  相似文献   

16.
谢放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538-1539
马兜铃酸肾病(AAN)是指服用含马兜铃酸(AA)成分的中草药导致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的疾病,曾因含义过于泛化而被称为"中草药肾病(CHN)"[1]现将我院收治的40例马兜铃酸肾病(AAN)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病例来源于我院2000-01~2010-01住院或门诊病  相似文献   

17.
论木通     
通过对本草文献的分析和有关基本植物的辨识,澄清了中药木通的品种状 况,解释了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引起的麻烦,以期重视中药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9年7月,英国报道了两个因治疗湿证(Eczema)而服用中成药造成肾中毒的案例。他们在服用的成药中检出了马兜铃酸,因为它是一个已知的肾毒素。马兜铃酸存在于马兜铃属(Aristolochia spp.)、细辛属(Asarum spp.)中。在这之前,比利时也报道了一系列的后期肾病的病例,患者服用了一种叫“苗条丸”的中药用于减肥,医生误把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不含马兜铃酸)用成了马兜铃科的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造成了间质肾纤维化,他们称之为“中药肾病”。还有报道说有些病人患了“中草药肾病”后得了膀胱癌。病人摄入马兜铃酸可能会增加患…  相似文献   

19.
论木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草文献的分析和有关基本植物的辨识,澄清了中药木通的品种状况,解释了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引起的麻烦。以期重视中药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药的肾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中草药及其制剂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 ,有关服用中草药后引起肾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 ,并致使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不少国家先后限制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进口 ,对中医药信誉、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中药市场的国际化、现代化产生了负面影响。近年来 ,相关的课题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并取得初步进展。现就有关的研究报告综述如下。1中药肾毒性问题的由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吴氏[1]在国内首先报道了服用中草药木通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 ,70~80年代周氏[2,3]亦对这方面进行报道 ,进入90年代 ,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报道逐渐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