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补体介导细胞毒法体外净化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后,对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患者4例进行了自身骨髓移植(ABMT)。单个核细胞经单克隆抗体55(McAb 55)加兔补体两次处理后,CALL抗原阳性细胞清除率可达3个对数级,骨髓有核细胞及CFU-GM回收率分别为25.8%~64.8%和40.0%~62.4%,外周血白细胞于移植后第11~13天开始回升,15~29天升至10~9/L以上。第23~53天出洁净室,现无病存活时间分别为8~+、7~+,3~+和1.5个月,远期疗效仍在定期随访中。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单克隆抗体(McAb)和兔补体体外净化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后对5例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ALL)患者进行了自身骨髓移植(ABMT)。抽出的骨髓细胞经McAb55加兔补体两次处理后,CALL抗原(CALLA)阳性细胞清除率可达2~3个对数级,骨髓有核细胞及CFU-GM回收率分别为48.7%~96.9%和39.5%~95.7%。外周血白细胞于移植后11~16d开始回升,14~29d升至1×10~9/L以上。23~53d出洁净室。例3于移植后4个月白血病复发, 8.2个月死亡。另4例无病活存分别为19~+、18~+、12~+和6~+个月,远期疗效正在定期随访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进一步确证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在体内的抗自由基作用,增进对核素内照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及与促排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小鼠ip^234Th0.6MBq/鼠3d后im螯合剂,连续3d,并以DTPA和VitE作促排效果和抗自由基作用的阳性对照,第8天处死动物检测整体和肝、骨中^234Th蓄积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血清、肝匀浆MDA含量,观察骨髓、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9501、7601、DTPA延缓给药均仍有明显的促排效果,使整体^234蓄积量比中毒组下降15%~16%,肝、骨蓄积量下降分别为中毒组的77%-79%和72%~75%,三者的效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低于即刻用药的效果。9501和7601能明显减轻^234Th内污染小鼠的辐射损伤,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肝脏MDA含量正常,未见明显的骨髓、肝脏的病理改变。而DTPA组的防护效果较差.出现较明显的骨髓组织损伤。VitE给药后第8天对减轻^234Th所致骨髓、肝脏内照射损伤有一定的效果。结论 9501和7601对核素内照射损伤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具有促排和抗自由基作用的双重功能,是2个较理想的螯合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在体外具有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特性,白血病骨髓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DBP会加速白血病祖细胞的清除。在骨髓体外长期培养基础上,利用DBP对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进行体外净化并自体骨髓移植,骨髓细胞经过5~9d与50μg/mlDBP共培养后,骨髓有核细胞回收率为68%,CFU-GM回收率为70.1%,回输骨髓细胞悬液中检测不出残留DBP。净化后骨髓回输给放,化疗预  相似文献   

5.
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在体外具有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特性,白血病骨髓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DBP会加速白血病祖细胞的清除。在骨髓体外长期培养基础上,利用DBP对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进行体外净化并自体骨髓移植,骨髓细胞经过5~9d与50μg/mlDBP共培养后,骨髓有核细胞回收率为68%,CFU-GM回收率达70.1%。回输骨髓细胞悬液中检测不出残留DBP。净化后骨髓回输给放、化疗预处理后病人,骨髓造血全部重建。至今14例病人平均存活时间已达15个月,2例复发,3例非白血病死亡,其余均无病存活。初步证明DBP结合骨髓体外培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体外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梁金菇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梁金菇多糖(LJPS)对造血功能辐射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用造血祖细胞克隆法,内源性脾结节形成法,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脾脏指数等方面观察了LIPS对60^Coγ射线照射5.5Gy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辐射骨髓及脾脏细胞的 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LJPS辐射后第7天骨髓CFU-GM,CFU-E,CFU-F数量增加,辐射第14天的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CFU-S明显增多,辐射第3,7,14天骨髓,脾脏bcl-2蛋白表达上升。结论:LJPS对小鼠造血功能辐射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其机理与调节骨髓,脾脏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射性损伤骨髓衰竭的机理及防护对策。方法用Northernblot技术检测了60Coγ射线8.0Gy照射小鼠(对照组)及照射后立即给复方活血汤治疗小鼠(中药组)的骨髓有核细胞bcl-2、bax、bcl-xL基因表达。结果放射损伤后第3,7天,对照组骨髓有核细胞bcl-2/bax值减小、bcl-xL不表达。中药组与之相反,bcl-2/bax值明显增大、bcl-xL明显表达。受照后第7天两组脾脏单个核细胞bcl-2/bax值与骨髓有核细胞的表达一致。结论复方活血汤对放射损伤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基因bcl-2、bax、bcl-xL有一定调节作用,保护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肠癌5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8天晨抽取外周空腹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8天,腹腔镜组接近术前水平,而传统开腹组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和腹腔镜组水平(P〈0.05);两组术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可较快恢复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辐射诱导P388白血病细胞凋亡与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P388细胞NF-κB活化水平。结果 2,4,6和8Gy辐射诱导P388细胞凋亡,同时使NF-κB活化。地塞米松(DXM)增强由2,4,6和8Gy辐射诱导的P388细胞凋亡,抑制由2,4,6和8Gy辐射诱导的P388细胞NF-κB活化,凋亡增加率分别为60%,100%,129%和67%,NF-κB活化抑制率分别为25%,45%,52%和40%。结论 辐射诱导P388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同时激活NF-κB;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  李毅红  丛粮  顾倩 《武警医学》2008,19(8):684-687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淋巴瘤患者(HL6例,NHL22例)在治疗前后进行^18F—FDG PET—CT对比检查的结果,并与增强CT及骨髓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68处病灶^18F—FDG PET—CT检出67个,检出率为98.5%,其中结内37个全部检出(100%),结外31个检出30个(96.8%);增强CT则共检出病灶45个(66.2%),其中结内37个检出32个(86.5%),结外31个仅检出13个(41.9%)。6例(21.4%)的分期得到上调并改变了1例(3.6%)的治疗方案。治疗后32处病灶^18F—FDG PET—CT检出29个,检出率为90.6%,其中结内17个检出15个(88.2%),结外15个检出14个(93.3%);增强CT则共检出病灶18个(56.3%),其中结内17个检出13个(76.5%).结外15个仅检出5个(33.3%)。治疗后有2例(7.1%)的分期得到上调,8例(28.6%)下调,改变了8例(21.4%)的治疗方案。^18F—FDG PET—CT对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结内病灶检出率与增强CT相似(P〈0.05),而结外病灶检出率则明显高于增强CT(P〉0.05)。28例中25例^18F—FDG PET—CT与骨髓穿刺结果一致。治疗后^18F—FDG PET—CT对复发的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为83.3%;增强CT的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50%。结论^18F—FDG 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准确分期和残余病变性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放射性损伤骨髓衰竭的机理及护理对策。方法 用Northern blot技术检测了^60Coγ放射8.0Gy照射小鼠(对照组)及照射后立即给复方活血汤治疗小鼠(中药组)的骨髓有核细胞bcl-2、bax、bcl-xL基因表达。结果 放射损伤后第3,7天,对照组骨髓有核细胞bcl-2/bax值减小、bcl-XL不表达。中药组与之相反,bcl-2/bax值明显增大、bcl-XL明显表达。受照后第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转染B7同系物3(B7-H3)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摄取^18F—FDG和^18F-FLT的影响,并探讨抗B7-H3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鼠源性前列腺癌RM1细胞和转染B7-H3基因RM1的同种细胞(RM1-B7-H3)培养后0.5、1、2、3、4和5d的吸光度(A)值,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种细胞的生长周期。在不同糖浓度(0、5.5和11.0mmol/L)、不同细胞数(每孔5×10^4~5×10^6)、不同摄取时间(20~120min)的条件下,测定2种细胞的^18F—FDG摄取率;并在细胞数为1×10^6、反应时间为100min的条件下行^18F-FLT细胞摄取实验。最后测定给予抗B7-H3单抗4H7后RM1-B7-H3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数据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结果RM1-B7-H3细胞培养1、2和3d时的A值分别为1.59±0.23、2.26±0.15和2.01±0.60,较RM1细胞(1.22±0.14、1.10±0.09和1.04±0.15)高(t=3.923、19.228和4.467,均P〈0.01);其他时间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4、0.858、2.000,均P〉0.05)。RM1-B7-H3细胞的G1、S、G2/M期比例分别为(32.96±2.56)%、(39.11±2.57)%和(27.94±0.21)%,S期比例较RM1细胞(32.76±1.90)%高(t=3.442,P〈0.05)。2种细胞^18F—FDG摄取率均随培养基糖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细胞数和摄取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1.0×10^6细胞、摄取100min时,RM1-B7-H3和RM1细胞的^18F—FDG摄取率分别为(55.07±3.99)%和(44.16±3.60)%,^18F—FLT摄取率分别为(5.25±0.81)%和(3.33±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77和4.567,均P〈0.01)。给予4H7单抗后RM1-B7。H3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为(45.36±2.92)%,较未加单抗组^18F—FDG细胞摄取率低(F=10.001,P〈0.01)。结论转染B7-H3基因能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代谢和增殖活性,并提高细胞对^18F—FDG和^18F-FLT的摄取;给予抗B7-H3单抗4H7后,RM1-B7-H3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99Tcm-奥曲肽显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99Tc^m-奥曲肽显像在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99Tc^m-奥曲肽显像。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体格检查,胸部和腹、盆部CT,颈部和腹股沟B超检查,部分完成了腹、盆腔B超检查(11例),^67-Ga-枸橼酸盐全身显像(5例)和骨髓检查(8例)。结果在志愿者中,^99Tc^m-奥曲肽可使脑垂体、鼻咽部、甲状腺、肝、脾、双肾、膀胱、胆囊、消化道等组织器官显影,骨骼和骨髓区内放射性分布明显低下或缺损。在30例患者中,^99Tc^m-奥曲肽显像发现22例阳性,其中2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性增生疾病。其诊断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3%(20/24)和4/6,假阴性率为16.7%(4/24);诊断病灶的灵敏度为49.3%(72/146);对膈肌上区和膈肌下区淋巴瘤病灶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1.6%(48/93)和45.3%(24/53)。显像发现4个假阳性病灶,对病灶的诊断特异性为99.6%(990/994)。结论^99Tc^m-奥曲肽显像探测淋巴瘤病灶的灵敏度较低;其无法对恶性淋巴瘤和淋巴结炎性反应性增生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CD3^+CD56^+NKT细胞治疗73例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St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hINF-γ、rhIL-2、rhIL-1及CD3McAb培养,10d后定向诱导成CD3^+CD56^+NKT细胞,分次回输给患者,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为(5~10)×10^9个。治疗4w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状态及细胞因子水平,以评价细胞免疫功能,结合临床指标综合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7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部分缓解(PR)+微效(MR)为37例(50.68%),稳定(SD)21例(28.76%),进展(PD)15例(20.54%);CD3^+CD56^+NKT细胞的百分比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O.05),且72.60%(53例)的患者CD4/CD8比例调整至正常;80.82%(59例)的患者治疗后Th1类细胞因子分泌增加,61.64%(45例)的患者Th1/T11=2细胞因子比例恢复平衡;治疗后42例食欲增加,51例体力及睡眠改善,23例体重回升大于治疗前体重的5%;输注后的副反应包括寒颤、发热、呕吐、兴奋失眠、皮疹、疲乏,经对症处理后短时缓解,无1例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及实质脏器的损害。结论:过继性CD3^+CD56^+NKT细胞输注治疗能显著调整中晚期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甲亢手术与丙基硫氧嘧啶对131I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亢术后复发和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后对^131I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核医学科治疗的甲亢术后复发病人,未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41例为术后复发组;按同时期^131I治疗次序编号,从未经过手术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病例中随机抽取41例为对照组(未治疗组);从只经PTU治疗的病例中随机抽取41例为PTU组,采用标准剂量法给予^131I治疗,分析治疗后3与6个月随访资料。结果 未治疗组^131I治疗后3和6个月甲亢治愈率分别为90.24%(37141)和92.68%(38/41),无效率分别为9.76%(4/41)和7.32%(3/41);PTU治疗组^131I治疗后3和6个月甲亢治愈率分别为43.90%(18/41)和53.66%(22/41),无效率分别为56.10%(23/41)和46.34%(19/41),与未治疗组比较均为P〈0.01;术后复发组^131I治疗后3和6个月甲亢治愈率分别为68.29%(28/41)和70.73%(29/41),无效率分别为31.71%(13/41)和29.27%(12/41),与未治疗组比较均为P〈0.05。结论 甲亢在^131I治疗前经外科手术或PTU治疗,将影响^131I治疗效果,降低甲亢^131I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缓解后FA方案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63例常规化疗获完全缓解的AML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采用FA方案巩固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阿糖胞苷(Ara—C)巩固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实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8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7月(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3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无痛生存率分别为63.3%和52.0%(P〈0.05),4年DFS分别为48.8%和41.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3年OS(总生存率)分别为73.3%和58.8%(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4年OS分别为59.5%和48.4%(P〈0.05)。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期间血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生感染几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支持治疗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量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A方案强化巩固治疗AML中位生存时间、3年及4年生存率高于单用阿糖胞苷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荧光法测定脾单个核细胞DNA合成及MTT比色法测定脾单个核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观察模拟高原低氧对出生后14天大鼠上述两指标的影响,同时也观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状态,以初步探讨低氧对上述两指标的作用是如何介导的。结果表明:5000m海拔高度低氧作用24h不抑制脾单个核细胞DNA合成及单个核细胞转化,而作用5天时则抑制脾单个核细胞DNA合成及单个核细胞转化,分别为对照组的56.6%(P<0.01)和86.8%(P<0.05);7000m海拔高度低氧作用24h,DNA合成及单个核细胞转化均受抑制.分别为对照组的61.0%(P<…  相似文献   

18.
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T及N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与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T)及淋巴结(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30例NSCLC患者^18F-FDG PET/CT与CT在T及N分期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18F—FDG PET/CT和CT在T分期中准确性分别为86.7%,73.3%(P〉0.05);对115站胸内淋巴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8.8%,95.2%,87.8%和43.8%,88.0%,75.7%,2种方法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65站纵隔淋巴结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5%,97.7%,95.4%和57.1%,81.8%,73.8%,2种方法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N分期中准确性分别为76.7%,66.7%(P〉0.05)。结论 ^18F—FDG PET/CT融合图像较CT更有助于NSCLC术前T和N分期,尤其在纵隔淋巴结的诊断中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89SrCl2和^153Sm-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疗效。方法120例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SOSrCl2治疗组和^153Sm-EDTMP治疗组,分别为69例和51例,^89SrCl2剂量为1.11-2.22MBq/kg,^153Sm-EDTMP剂量为25.9~37.0MBq/kg,3-6月复查SPECT,对止痛效果、转移灶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9SrCl2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2.8%、69.6%、23.3%、7.2%;^153Sm-EDTMP组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4.2%、66.7%、27.5%、5.8%,两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8,P〉0.05);^89SrCl2治疗组骨转移病灶Ⅰ级(变淡,缩小或消失,无新增病灶出现)为56.5%,^153Sm-EDTMP组为54.9%,两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骨髓抑制情况(白细胞和血小板中任一项降低)分别为40.8%和59.2%,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45,P〈0.05)。结论^153sm-EDTMP和^89SrCl2控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大多数肺癌骨转移疼痛有效,可根据经济条件选择相应药物。^89SrCl2疗效持久,相对骨髓抑制较小,更安全可靠,可作为早期骨转移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磁标记及MR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菲立磁.多聚左旋赖氨酸复合物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探讨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制备菲立磁-多聚左旋赖氨酸复合物。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菲立磁-多聚左旋赖氨酸复合物标记干细胞。分别于标记后24h及1、2、3周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台盼蓝排除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应用1.5TMR仪,以SE序列T1WI、T2WI和梯度回波(GRE)序列T2*WI行磁标记干细胞成像。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质内大量铁颗粒存在,标记率100%;随细胞分裂增殖,细胞内铁颗粒逐渐减少。干细胞磁标记后24h及1、2、3周的台盼蓝拒染率分别为91.00%、93.00%、91.75%和92.50%,与未标记细胞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3、10^4、10^5个磁标记干细胞T2WI信号降低分别为63.75%、82.31%、91.92%,T2*WI信号降低分别为68.24%、83.01%、93.94%。10^5个干细胞磁标记后24h及1、2、3周T2*WI信号降低分别为93.75%、75.92%、41.75%、8.83%。结论应用菲立磁-多聚左旋赖氨酸复合物标记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有效;T2*WI对磁标记干细胞的显示最敏感;MR信号改变与干细胞数目及分裂增殖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