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双胎发生机制研究显示,在双胎妊娠中,单卵双胎占30%;在单卵双胎中,大约75%为单卵单绒毛膜双胎,其中绝大多数(98%)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diamniotic,MCDA)[1]。胎-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MCDA的严重并发症,在MCDA中的发生率为10%-2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比例升高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双胎妊娠的发生率与单绒毛膜双胎的发生率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单绒毛膜双胎导致的特殊并发症与围产儿脑损伤的关系备受关注。既往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会导致脑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只有小于10%的脑瘫由产时窒息引起[1],大部分患儿的脑损伤在宫内已经形成[2]。部分单绒毛膜双胎接受宫内治疗,治疗前后围产儿脑损伤问题引发关注,其预后特别是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成为产儿科医生关注的焦点。现将国内外关于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合并特殊并发症与围产儿脑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筛查原理的不同,可将针对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包括21、18、13三体)的产前筛查分为3类:(1)基于母血清生化指标的产前筛查(maternal serum screening,MSS);(2)基于胎盘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的产前筛查,即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3)基于超声的产前筛查。目前关于单胎妊娠的产前筛查体系已相对完善,但针对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则较为特殊与复杂。受胎儿数目和合子性影响,且病例数较少,无论是MSS,还是cfDNA检测,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都不如在单胎妊娠中那样准确。本文结合现有文献与国内外临床处理指南,对双胎妊娠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sIUFD)后存活儿的近期预后。方法 以sIUFD后存活儿52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104例胎龄匹配、不伴有sIUFD双胎妊娠分娩的双胎之一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2例sIUFD后存活儿中,早产儿42例(80.8%),合并脑损伤13例(25.0%),新生儿期死亡3例(5.8%)。sIUFD组的羊水异常(羊水粪染或血性羊水、羊水过多或过少)、脐带异常(脐带扭转或脐带绕颈)及胎盘异常(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出生窒息率、出生时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及出生时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sIUFD组住院期间出现院内感染及脑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双胎妊娠发生sIUFD后会增加存活儿新生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sIUFD存活儿,应加强产前评估,并进行远期预后随访。  相似文献   

5.
双胎输血综合征又称胎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胎盘血管交通吻合支所致血循环不平衡是导致TTTS的主要原因,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mnionic twin,MCDA)妊娠中一种特有的严重并发症[1]。MCDA中TTTS的发生率为10%~15%[1],如不予治疗,其围产期病死率可高达70%~90%[2]。此外,研究显示双胎脑损伤是单胎脑损伤的7倍,而MCDA发生的颅内出血、脑白质损伤以及由此导致的远期脑损伤是双绒毛膜双胎的7倍[3]。TTT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双胎胎盘间有共同的血管床是双胎输血的解剖基础,血流的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致使脑损伤已在宫内发生。适时宫内干预,提高TTTS的治疗技术,有助于从根源上降低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在胎儿时期及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生后不久,因大脑受到了损伤而引起的疾病。不是扩展性疾病。症状是肌肉麻木、无力、失调、动作异常等。脑瘫的患病率发达国家为1‰~2‰,我国为1.8‰-4‰。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进步,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升高的趋势。因此,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对CP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日趋重视。现笔者将CP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儿童脑性瘫痪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调查河南省0~6岁儿童脑性瘫痪(CP)的患病率、临床类型、相关病因及合并症的状况。方法 2001年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邙山区)、洛阳市涧西区、济源市、原阳县、新野县、唐河县、太康县、虞城县10个市、区、县1995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出生的0~6岁儿童进行了调查。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0~6岁儿童434920人,男231111人,女203809人,男:女=1.13:1;发现CP患儿582例,男374例,女208例,男:女=1.80:1;患病率1.07‰~2.38‰,平均患病率为1.58‰。CP的各种类型中,痉挛型最多见,为331例(56.9%),肌张力低下型123例(21.1%),混合型44例(7.6%),强直型39例(6.7%),共济失调型31例(5.3%),震颤型8例(1.4%),手足徐动型6例(1.0%)CP的病因学调查中,以出生时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为多见,占38.3%(223例),双胎20.1%(117例),早产和(或)低体重16.8%(98例),母孕早期感染11.9%(69例),脑出血9.3%(54例)。以上均是引起CP的明显相关因素(与健康儿童组对比,均产<0.05),而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及胎粪吸入等,与C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CT或MRI检查异常率70.0%(297/424例)。有合并症者占67.8%(394例),合并智力低下者49.0%(285例),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胎早产儿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几分为2组:双胎早产儿为研究组,单胎早产儿为对照组.对其中88例早产儿在纠正胎龄1岁时行神经精神发育随访,由儿童保健科专人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测试,其中研究组根据量表正常测试结果分为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组[智力发展指数(MDI)≤79分]和神经精神发育正常组(MDI >79分),并对2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MDI得分频数分布呈偏态分布,其中59%(27/46例)为神经精神发育异常(MDI≤79分);对照组MDI得分频数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其中仅12%(5/42例)为神经精神发育异常.1岁时双胎早产儿头围、身长、体质量、MDI、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均低于单胎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中双胎早产儿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有胎龄、出生体质量、母亲育龄、父母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脓毒症、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双胎早产儿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同胎龄双胎早产儿的神经精神发育落后于单胎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可能是导致双胎早产儿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早期积极处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利于促进双胎早产儿的神经精神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制胎龄24~42周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并探讨其地区差异特征。 方法 在中国11市(海口、广州、深圳、柳州、桂林、泉州、重庆、成都、长沙、宁波、连云港)选择年分娩量7 000例以上的11家妇幼保健院,纳入其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分娩的全部活产单胎新生儿进行出生体重曲线研制。 结果 纳入了11市合计93 720例胎龄24~42周单胎新生儿进行研究。建立了中国11市合计及各市单胎儿出生体重3rd~97th百分位数参考值,并绘制了出生体重百分位曲线图。深圳市和泉州市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水平与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水平基本相同;海口市、广州市、桂林市、柳州市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水平略低于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水平;重庆市、成都市、长沙市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水平略高于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水平;宁波市和连云港市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高于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水平。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与中国协作网2011~2014年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非常接近。 结论 制定了中国11市合计及各市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3rd~97th百分位数参考值,可作为该区域新生儿宫内生长评价的参考标准。部分地区新生儿宫内生长水平与全国水平有差异。 引用格式: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5):482-491  相似文献   

10.
双胎儿的围产期状况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双胎儿针对性保健措施。方法 调查在本院分娩的363对双胎儿及37456例单胎儿围产期(Ⅲ)状况,随访胎儿远期预后。结果 ①双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胎位不正、难产、胎儿窘迫、胎盘异常、胎膜早破、羊水粪染的发生率及患病率、围产期病死率显著高于单胎儿;双胎孕母>30岁、经产妇、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及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②单卵双胎儿的羊水粪染、早产的发生率及患病率、围产期病死率显著高于双卵双胎儿,小双(双胎儿按出生先后分为大、小双)的羊水粪染、难产、出生时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大双。③双胎儿4~9岁时的体重、头围显著低于单胎儿,低智儿比例显著高于单胎儿。结论 双胎儿围产期状况及近、远期预后均较单胎儿差,其中单卵双胎儿、小双尤著,应加强相应的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