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刺血疗法对AA大鼠的镇痛泻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血疗法具有“泄血除热,攻邪最捷”的特点。方法:本实验选用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并于红肿热痛出现高峰(18h)之时进行刺血,以观察刺血疗法的泻热镇痛效果。结果:刺血疗法能降低其肛温,并且刺血组与电针组治疗比较,刺血疗法的效果最好;能提高AA局部大鼠痛阈和降低局部肿胀度,并且刺血组与电针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刺血疗法对AA大鼠具有较好的泻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刺络疗法与微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络疗法与微循环山东省立医院(250021)王海泉关键词刺络疗法,微循环刺络疗法,古称刺血或刺络,是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瘀血的浅表血络,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官针篇》曰:“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气血并行脉中,充润营养全身,人体各种机能...  相似文献   

3.
刺血疗法的临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刺血疗法的临证应用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杨介宾一、概说刺血疗法,就是用三棱针在患者体表某一部位或腧穴浅刺,使之出血少许,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刺血疗法。刺血疗法由来久矣,它是在“砭石”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内经》中就有不少篇章...  相似文献   

4.
刺血疗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血疗法,首载于《内经》,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指出:“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菀陈则除之”就是指刺血疗法的治疗原则。《素问·针解》中说:“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灵枢·官针》中还提出了“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血之法;《素问·调经论》中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可见古人对刺血疗法极为重视,其应用范围广泛,是针灸临床中常用操作方法之一。1 痤疮齐某,女,25岁,学生。于2001年5月10日就诊。主诉:患面部痤疮1年余。每于月经来潮、…  相似文献   

5.
刺血疗法也称“刺络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等针具刺破人体穴位或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外治方法,属于针灸学范畴。刺血疗法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其理论和应用多有阐述,特别是近十年来,不仅刺血疗法的著作、论文层出不穷,而且对刺血疗法用现代医学科学手段探讨其机理方面的实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使得刺血疗法的科学理论更加完善,临床运用更有科学依据。现就近十年来刺血疗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发展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刺血疗法是依据“血实宜决之”、“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用针具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络,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刺络放血的针具有三棱针和梅花针两种,或可两针并用,也可与拔罐疗法联合应用。该法可用于救治多种疾病,下举验案数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三棱针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建新 《河北中医》2006,28(6):473-475
三棱针即古“九针”中的“锋针”,是用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针具。三棱针刺血疗法有悠久的历史及显著的疗效,是中医学外治法之一。《灵枢》篇称其为“络刺”、“赞刺”、“豹文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刺络放血流派。笔者现将  相似文献   

8.
张从正与刺血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血疗法 ,又称刺络疗法 ,此法源于《内经》 ,古称刺血络。它是用三棱针、皮肤针等器具刺破浅表血管 ,放出一定量的血液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灵枢·官针》中的“赞刺”、“络刺”、“豹文刺” ,虽针具、方法不尽相同 ,但都属于刺血方法 ,刺血疗法是《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的“菀陈则除之”的具体运用。此法具有开窍泻热、活血通络、消肿的作用 ,适用于实证、热证、郁血和经络瘀滞等病证。张从正 ,字子和 ,号戴人 ,宋金时睢洲考城 (今河南省 )人。是河间学派攻邪论的代表人物。在针灸治疗上 ,开刺络放血派之先河。刺络放血虽起源于…  相似文献   

9.
杨运宽 《陕西中医》1993,14(5):213-214
<正> 杨介宾教授从事针灸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多年来潜心针灸刺血疗法的研究。他认为,《素问·血气形志》篇所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并非夸大之词,而是对刺血疗法临床效果的客观评价,刺血疗法二千多年来流传至今而不衰,原因亦在于此。杨氏对刺血疗法不仅在理论上进行研究,而且在临床上根据病情灵活运用,并不断地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自  相似文献   

10.
陈秀华 《中医杂志》2002,43(5):396-396
古云:“急则用针,缓则用药”,“药之不及,针之所及”。刺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独特而重要的急救方法,现就刺血疗法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简介如下。刺血泻热:急症病因多火热。刘河间在《素间·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指出:“热无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他主张刺肘膝以下特定穴出血以泻郁热,创制了八关大刺法治疗急症。后世认为八关在手十指间指蹼缘。《针灸聚英》指出:“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为疮,以针刺破即差,实解太阳之郁热也。”《针灸大成》云:“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灵枢·寒热论》记  相似文献   

11.
太阳穴针刺放血治疗早期麦粒肿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中医称“针眼”、“土疳”等,笔者以太阳穴刺血疗法为主治早期麦粒肿,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中风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段丽梅  殷亚琳 《河南中医》1998,18(4):229-230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中风病中的运用段丽梅殷亚琳河南省开封市中西医结合中心医院(475003)主题词中风/中药疗法刺血疗法熄风祛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乃前哲治风症经验之谈。医理源于气血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气郁则血缓,血滞,...  相似文献   

13.
虚证并非皆禁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留新 《中国针灸》1996,16(5):33-34
虚证并非皆禁刺血屈留新(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450003)主题词虚证/针灸疗法,刺血疗法/禁忌证刺络疗法(刺血疗法)是针灸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泻热、急救、止痛、消肿、镇静等治疗作用。刺血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但历来人们一般将虚证列为刺血禁忌,很多...  相似文献   

14.
刺络疗法治疗痤疮效果显著,但目前各种操作方式不一,现有理论不能详尽指导临床操作。因此,本文从《伤寒论》46条“衄乃解”入手,讨论“血汗同源,衄可代汗”的机制;同时从“阳明主面”理论出发,归纳整理“皮部-孙脉-络脉”理论的皮表层次,提出了“阳郁初起,针刺宜浅,见血即止”,“壅而成疮,针刺其周,血变乃止”以及“久病入络,针刺宜深,血尽乃止”的操作范式;并指出气血充足为运用刺络疗法的前提,津液脱失为刺络疗法的禁忌症,基于此浅析了黄莺教授“布雾汤”配合刺络疗法治疗痤疮的用药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放血疗法在痛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放血疗法,又称“刺络疗法”、“刺血疗法”、“三棱针刺法”等。它是用三棱针、小眉刀、皮肤针或毫针,刺破病人身体一些浅表血管,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历代常用于治疗发热病、精神失常、咽喉肿痛及局部瘀血等疾患[2]。近年来,其治疗病种逐步增多,尤其在痛证应用方面独具特色,简便易行,疗效迅速。现将有关文献总结如下。常见痛证的应用血管神经性头痛 取耳上1/3近耳根部显露的血管,一般可见3条,以中间1条为最佳刺血部位,取患侧(全头痛取双侧)放血,先轻揉局部至充血,血管显露后,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手术刀迅速刺破血管并放…  相似文献   

16.
刺血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任长春 《中国针灸》1997,17(11):649-650
刺血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任长春(北京市崇文区中医医院,100061)主题词关节炎.类风湿性/针灸疗法,刺血疗法,针药并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刺血配合药物治疗本病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监...  相似文献   

17.
刺络泻血疗法属于针灸学疗法的一种,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贯穿中医学发展的始终。刺血工具是刺络泻血疗法的核心,随朝代更替而发生着变迁。文章以刺络泻血疗法的发展史为主线,介绍不同时期主要的刺血工具,为以后刺血疗法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刺络疗法历史沿革与技术特色角度阐述了日本刺络疗法的特色。着重论述了日本井穴刺络、细络刺络、皮肤刺络3种刺络疗法的刺血部位、刺血量等,并与中国刺血疗法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希冀对刺络疗法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作者依据大量的古代文献和现代实验、临床研究成果,对针刺放血疗法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认为刺血攻邪,血实宜决,郁陈则除是针刺放血疗法的应用原则,其作用则可概括为泻热除火、刺血泻毒、化瘀通络、泻实消壅和开窍启闭。  相似文献   

20.
刺血疗法古称"刺血络",现代亦称"刺络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或"刺络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粗而尖的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使之出血少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刺血疗法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的"砭术".其理论奠基于战国时期,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对其有不少相关的描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菀陈则除之."《索问·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索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人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此外,《灵枢·官针》中还提出了"络剌"、"赞刺"、"豹文剌"等刺血之法.历代医家如孙思邈、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薛己等都十分重视刺血疗法.尤以善攻下而闻名的张从正,对刺血之术最为推崇,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作者在自身临床实践中亦发现,刺血疗法对多种疾病疗效确切,且绝非局限于痛证与痹证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